黑龙江省人口较少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与保护

2014-04-17 00:34
剧作家 2014年1期
关键词:格勒达斡尔族鄂伦春族

栾 杨

黑龙江省是一个多民族边疆省份,共有53个少数民族,

人口较少民族一共有七个,分别是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赫哲族、俄罗斯族、锡伯族、柯尔克孜族,人口64649人,这些人口较少民族在生产生活中创造了独特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从已经公布的4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看,人口较少民族名录共有50项,涵盖传统音乐、传统舞蹈和民俗等8个类别,其中,赫哲、鄂伦春、达斡尔三个民族所占比例较高,鄂温克、锡伯、柯尔克孜三个民族不断增加名录数量,俄罗斯族尚无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人口较少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

赫哲族历史可追溯到6000多年前的新开流时代,现有国家级名录2项,省级名录14项。“赫哲族伊玛堪”是一种说唱艺术,2011年11月23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两年来,通过制定《赫哲族伊玛堪说唱保护规划》、建立传习所、加强传承人梯队建设,召开保护工作会议等举措,有效地保证项目的保护与传承。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桦树皮制作技艺也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设立“赫哲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省级)”。鄂伦春族是我国东北古老民族室韦的后裔,现有国家级名录5项,省级名录13项。近年来,对国家级名录“鄂伦春族摩苏昆”拍摄录制了一批音像摄像图片资料,共整理编纂文字材料70万字,抢救挖掘老传承人资料。国家级名录“鄂伦春族赞达仁”已举办三期大型传承人培训班,为赞达仁歌手拍摄演唱录像、录音、拍照,编辑出版了《鄂伦春族赞达仁》民歌集一书。达斡尔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能歌善舞的中国北方土著民族,现有国家级名录4项,省级名录6项,“达斡尔族乌钦”和“达斡尔族鲁日格勒舞”这两项国家级名录项目组主要采取分散培训方法,同时结合达斡尔族学会活动每年进行一次经验交流活动,相继培训学员百余人次,“达斡尔族鲁日格勒舞”进入校园课间操已在全省各达斡尔族区普及。在正月十六“阔得格尔都日”、“库木勒”节、“莫旗敖包节”等传统节日中,“鲁日格勒舞”和“乌钦”说唱都是保留节目。鄂温克族在黑龙江省主要分布齐齐哈尔市所属讷河市和嫩江县,现有国家级名录1项,省级名录2项,以瑟宾节为代表,包含了鄂温克传说故事、萨满文化、鲁日格勒歌舞、民族语言等多项内容,国家级项目“鄂温克族瑟宾节”已经建立较完整的保护建设体系,建立了档案数据库,名录所在地制定了五年保护方案,有效实施年度计划。锡伯族和柯尔克孜族先后从2011年和2013年开始有项目列入省级名录体系,分别是锡伯族鱼清明节民俗、锡伯族传统婚俗和柯尔克孜族民间故事。

二、存在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一是经费短缺,设施不完备,缺少展示平台;二是传承人才匮乏,保护单位的工作人员兼职现象较严重,很容易发生顾此失彼的情况;三是部分人口较少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濒危;四是人口较少民族中相当比例的年轻人存在对自身民族的文化已经麻木漠然的现象。

三、几点建议

人口较少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点。提几点建议:一是进一步开展普查整理工作,我省人口较少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现在仍有尚未挖掘的领域和触角没有伸到的地区,要组织力量,实行再度普查整理,形成新的项目,为全面保护奠定基础。二是做好名录项目保护工作,以推进国家级名录保护为重点,带动省级名录的保护工作,重点做好对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各项目保护单位的指导和项目保护的跟踪督办。三是加强人口较少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确定科研课题、专家人选和工作计划,要出系列成果。四是加强传习阵地建设,推进人口较少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专题博物馆、民俗馆建设。

猜你喜欢
格勒达斡尔族鄂伦春族
鄂伦春族民间舞蹈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活态传承
莫日格勒河情歌
复仇记
辽金时期的达斡尔族先人——“达鲁古”
莫日格勒河
安达
来自呼伦贝尔大地的自然之歌——记达斡尔族词作家 诺敏
黑龙江省鄂伦春族民居建筑文化探析
达斡尔族传统利用野生生物资源的乡土知识研究
鄂伦春族文化景观变迁及对其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