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舞美戏剧空间的发展变革
刘 建
戏剧空间,即是由若干支点构成的舞台空间。组织戏剧空间,也就是组织舞台支点,在有限的舞台内来表现无限的戏剧空间。戏剧空间画面的组织和构图通常需要多方面各艺术形式的配合才能得以完成,所以它同时又充满了多变性和随意性。加之灯光、音效、服装、化妆和演员的表演,共同营造出完美多变的空间感。可见,戏剧空间在舞台美术设计中的重要性。
下面我们就从几个方面谈谈舞美戏剧空间领的发展和变革:
传统舞台美术设计即写实性美术设计。从最早的古希腊戏剧到现在的一些传统戏剧,都在延续着这种写实性舞台美术设计。自从1618年,在意大利诞生了戏剧史上第一座镜框式舞台,写实性就成为了舞台美术设计的表现语言。无论是大型的传统艺术建筑形式和风格,还是演员的穿着打扮,都透露出传统的写实元素。
例如:在话剧《茶馆》中,一开场就是兴隆的裕泰大茶馆的场景,它运用了严密紧凑的中国式传统建筑风格结构再现了当时的生活状态和社会环境,利用着力刻画每一场戏的写实布景(如传统桌椅、装饰、器具等),准确反应当时社会的变迁和老板王利发的人物性格变化。
又如,写实性话剧的代表作——杰夫雷利版《阿依达》,他就是完全按照埃及传统的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等为基础组织舞台空间的。夸张的狮身人面像,艳丽的舞台颜色还有演员华丽的服饰,无不体现出埃及文化所蕴含的神秘和力量。整个舞台运用写实性的手法,给观众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传统舞台美术的戏剧空间无不充斥着写实主义元素。利用写实,达到构建舞台空间,表现空间和时间的目的。
与传统的舞台美术相对应的要数象征性的舞台美术。19世纪中期开始,象征性的舞台美术脱离了传统的写实主义的束缚,增加了创新意识,以抽象、象征的手法来表现舞台变化。
简约之美与抽象之美应运而生。在舞台上我可以把一个正方体假定是一个石头、一把椅子、一座山,也可以一条长绢当做一条绳子、一件衣服、一条河......它已经完全脱离了自己的原有物质形态,成为另外一个假定的东西,这就称之为象征性表现手法。英国著名的舞台美术设计师阿德琳妮•卢帕的作品《快乐的人,幽思的人,稳健的人》就是象征性物台美术的最好诠释。
舞台灯光是舞台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
分,对营造和构建戏剧空间起着重要的作用。好的舞台灯光不但能营造出空间和时间,还能体现出人物的内心世界。灯光和布景,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衬托,把舞台气氛衬托得淋漓尽致。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舞台美术在戏剧空间中不断地创新、完善,新的表现形式层出不穷。舞台灯光渐渐取替了舞台布景在空间中的作用,用大量的光来丰富舞台,成为舞台的主体。
杰出的捷克舞美设计师约瑟夫•斯沃博达就曾这样说过:“我的主要设计领域是活动于光的戏剧。”他一改传统的布景艺术观念,利用灯光与投影替代颜料画布,用大量的光幕来体现和结构舞台。他在《西西里的晚钟》一戏中成功的体现了这一点,三道大型光幕与几十层台阶构成了舞台的主体形象,营造出西西里特有的闷热和雾蒙蒙的自然环境。又如,其1960 年设计的契诃夫话剧《海鸥》,他在黑丝绒幕的衬托下,将十条光柱倾泻而下,配上几蔟树枝,生动地营造了充满阳光的夏日花园的感觉,不但去掉了传统舞台繁冗的布景,还为大家传达了戏剧内在的诗意。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多媒体艺术应运而生,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和载体,给大家带来了新奇的感受和体验,欢喜之余,它也渐渐成为了当今艺术形式的主体。如今的时代,是信息化的世界。传统的艺术形式在不断创新中,有了诸多新的载体,舞台美术更是它的实验田和展示场。去年的春节联欢晚会给大家印象颇深,整体LED舞台的设计,制造了全方位的立体空间感,升降舞台、投影画面全方位组合变幻,营造了一个现场高清3D的效果,彻底颠覆了传统舞台的固有模式,为大家带来了一场顶级的视觉盛宴!其信息化的语言告诉我们,只有创新才是未来发展的主题。
北京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是多媒体技术展现的另一个高峰,围绕鸟巢一周的高清LED显示屏、场地上的巨型画卷影像技术、上千名志愿者用高科技发光体摆成的和平鸽的图形等,都在告诉着大家多媒体在艺术形式中所起的巨大作用。
从最初的古希腊剧场到第一个镜框式舞台,从小剧场的诞生到非镜框式舞台即露天舞台的发展,时代在飞速的发展,我们的舞美戏剧空间艺术也在不断地与时俱进。为了能营造出更加完美的空间艺术,给大家带来更多的视觉享受和精神大餐,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会出现更新更美的艺术形式和手段,为大家带来更为精彩的艺术盛宴。
责任编辑 刘 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