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艳
探讨提高中医院校呼吸科教学质量的主要对策
江海艳
总结中医院校呼吸科在教学中存在的困难, 研究提高中医院校呼吸科教学质量的主要对策。对于呼吸系统的认知在医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一旦停止呼吸, 生命就将结束, 因此在中医院校呼吸科面临的教学困难上, 探讨提高学生的教学质量, 研讨方法策略及措施。
教学质量;对策随着医学教育的发展, 中医院校的教学问题也不断改进和提高变得规范化, 医疗行业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要求大大提高, 中医院校呼吸科的临床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本文就提高教学质量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1. 1 学生医学基础薄弱 在5年的临床专业学习中, 医学科目分为中医和西医两方面课程, 课程的类别比较复杂繁多,学生的学习任务比较重, 造成学生临床学习的困难较大, 从而导致学生中西医的医学基础比较薄弱。
1. 2 教学古板与学生学习兴趣高低不一 按照教学大纲规定的重点学习, 按要求一一再进行临床学习, 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对呼吸系统疾病的学习兴趣参差不齐, 如学生要面临毕业分配、考研等都影响学习的积极性。
1. 3 学生与患者之间关系紧张 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的有哮喘、呼吸衰竭和慢阻肺等, 由于患者多伴有呼吸困难说话困难的情况, 导致患者叙述病情病史困难及不全面, 并且患者多数认为医生还是经验丰富年长的比较有权威, 造成与毕业生之间的关系不融洽, 不配合学生检查的情况增多。随着医疗事故管理条例及执业医师法的出台, 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及法律意识增强, 使临床教学的难度加大[1]。
1. 4 年轻教师临床经验能力不足 中医院校扩招, 学生数量增加, 校内课程安排上出现拥挤, 使得学生的见习课安排在大课之前, 学生在临床见习课上对某些疾病并没有全面了解, 加之学生增多, 教学任务繁重, 教学人员的缺乏, 使得增聘年轻教师, 年轻教师临床实践经验不足, 医学知识不够充足, 也都影响了学生的水平和临床教学质量。
2. 1 中西医教学内容互为补充, 增强学生医学学习的深度中医和西医是两种不同的医学模式,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从根本上调理、预防、治疗, 效果慢, 但更像是一种行为艺术;西医则是一门技术性医学, 可按照固定模式学习, 让现代人亲睐, 西医治疗疾病速度快、效果明显, 但治标不治本, 容易复发;中医和西医是互相借鉴, 相互渗透。西医治病效果快使得学生的思想认为中医治疗有问题, 所以在教学实战中,呼吸科的各种疾病都要列举西医治疗的长处与不足, 中医治疗疾病的优势与特点。增强学生对中西医理论、技能的了解和掌握, 提高学习效果。
2. 2 提高教学艺术性与兴趣 开展形式多样化的临床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设多媒体教学设施。采用“情景再现”的方法让同学们有亲身体会, 观看教学光盘、阅读病例, 生动性的教学增强临床教学的效果。结合教学大纲要求, 注重中西医教学课程内容的编写, 引导学生亲身体会医生的角色,发挥临床发散思维, 教师有意给同学设置疑问并提出思考题,引导学生的兴趣, 学生认真思考回答问题的同时也进行了思维训练[2]。
2. 3 提高临床教师的教学能力及培养学生与患者之间的沟通能力 作为临床教师, 应通过教学管理培训、形式多样的集体备课和教学查房等不断提高自身讲课技巧和授课能力,通过临床教学培养高素质临床医师, 从而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临床教师应本着尊重、理解、体贴、耐心、真诚的态度寻找示教病例, 取得患者与家人的同意。期间注意培养学生与患者间的沟通能力, 培养学生的方式、方法与技巧, 建立良好的沟通与态度是学习病例的基础。见习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引导与传授, 如医学、心理学、社会问题等[3]。
呼吸系统疾病在医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一旦呼吸停止, 生命就将结束。在中医院校呼吸科的教学非常重要,通过临床教学的实践培养高素质的临床医生, 从而培养各方面完备的学生至关重要。通过采用先进的科学设施与生动的动态教学, 教师自身能力的发挥, 传授学生在中西医两种不同模式的呼吸科医学中学到牢固的基础知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亲身体会医者与患者的关系的策略, 达到提高呼吸科教学质量的目的。
[1] 李晟.新时期高等中医院校病理学教学探析.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7,6(09):184-185.
[2] 汪圣毅,王欣,刘省存,等.提高普外科临床教学质量的探讨.临床医学工程, 2010,17(9):149-150.
[3] 王亚丽.中医临床教学环节中学生培养模式的再思考.中医药管理杂志. 2009,17(01):50-52.
130103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肺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