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囊动脉出血的预防及处理
李国强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囊动脉出血的预防及处理措施。方法 选取本院自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75例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治疗发生胆囊动脉出血患者, 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对胆囊动脉出血预防、处理措施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本组75例患者经针对性处理后患者出血症状均得到控制, 术后无一例患者发生膈下感染、继发性出血等现象, 且无一例患者发生胆管损伤现象。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囊动脉出血应以预防为主, 若患者有胆囊出血现象发生则以其实际出血量及出血部位为依据给予其针对性的处理。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动脉出血;预防;处理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临床上治疗胆囊疾病的常用方式,然而该治疗方式极易导致胆囊动脉出血现象发生, 从而严重影响着治疗效果。因此, 河南省长葛市中医院为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囊动脉出血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提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效果, 减少胆囊动脉出血现象发生, 对本院自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75例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治疗发生胆囊动脉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将具体报告如下。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自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75例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治疗发生胆囊动脉出血患者,男45例, 女30例, 最小年龄30岁, 最大年龄69岁, 平均年龄48.9岁;其中15例患者为胆囊动脉主干出血, 28例患者为胆囊动脉分支出血, 32例患者为Calot 血管出血。
1. 2 方法 本组75例患者均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患者均确保手术视野清晰, 利用分离钳对出血点进行钳夹,并采用吸血器将积血吸除;若患者出血量较大, 则应利用纱布块对出血部位进行10~20 min的压迫, 然后移去压迫物,并将出血部位及周围的积血吸去, 并用钛夹夹闭。
本组75例患者经针对性处理后患者出血症状均得到控制, 术后无一例患者发生膈下感染、继发性出血等现象, 且无一例患者发生胆管损伤现象。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现阶段临床上治疗胆囊疾病的主要方式, 该治疗方式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多种优点,因而逐渐得到医生及患者的认可, 逐渐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1]。然而该治疗方式也存在有一定的不足之处, 其极易导致患者发生胆囊出血现象发生。相关研究表明, 其发生率占据了全部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1%左右[2]。且一旦患者发生出血现象则极易对手术视野造成影响, 从而导致手术困难增加, 影响手术效果。因此, 及时探讨导致胆囊出血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及处理, 从而减少胆囊出血现象发生就显得非常重要。
3. 1 胆囊动脉出血的原因 相关研究表明导致胆囊动脉出血现象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①由于胆囊动脉和胆囊颈管、Calot 三角存在较为恒定且多变异性的关系, 使得在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难以对胆囊动脉的具体位置进行明确,从而极易导致胆囊出血现象发生。②钛夹是夹闭动脉的主要工具, 一旦出现夹闭不牢固现象则往往会导致脱落、断裂等现象发生, 从而引起出血现象[3]。
3. 2 胆囊动脉出血的预防措施 在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应加强对Calot三角区操作的重视, 认真对肝十二指肠韧带及胆管壶腹部进行辨认, 掌握患者肝外胆管走形, 然后对其进行钝性分离, 依次切开胆囊前三角腹膜、胆囊后三角腹膜;在胆囊颈附近解剖胆囊管, 然后在三角区内查找胆囊动脉。解剖时操作者应熟练掌握电凝钩的使用方式及技巧。电凝Calot 血管时应确保电凝钩钩背不接触周围组织, 然后行多次短暂电凝。确定胆囊动脉后应在胆囊壁附近进行电凝, 然后将胆囊动脉切断, 从而保留较长的胆囊动脉, 并利用钛夹对胆囊动脉进行夹闭。在利用钛夹夹闭前应认真进行检查, 避免由于钛夹变形、损坏等现象而导致夹闭不牢固现象发生。一旦有胆囊动脉出血现象发生, 则应在原有带扣长夹上方或下方另夹一个钛夹, 若出血现象未改善则应利用电凝止血。
3. 3 胆囊动脉出血处理 术中若有动脉出血现象发生, 术者应保持镇定。应在确保在3 s内对胆囊动脉出血现象进行控制。先用钳子对出血点进行钳夹, 然后利用无菌纱布对出血进行擦拭, 洗净后松开钳子, 并对其位置进行合理的调整,使其仅夹住喷血处。同时术者还应认真观察患者胆总管是否损伤, 如果胆总管未受损则应激励使用钛夹对胆囊动脉进行钳夹。如果3 s内未及时止血, 则应及时对胆囊牵引进行放松,并利用无菌纱布或胆囊对出血位置进行压迫, 压迫时间应控制在10~15 min;待出血症状缓解后及时查找出血动脉, 并利用钛夹进行夹闭。同时也可通过多次短暂电凝出血部位达到止血效果, 应注意的是进行电凝止血时一定要避免对周围胆管造成损伤, 不可盲目进行电凝止血。此外, 术者还要合理控制电凝深度, 在看清组织结构的基础上方可行电凝止血。对于术中出血量较大, 且难易止血的患者, 应及时中转为开腹手术治疗。此外, 由于Calot 血管距离胆总管及胆囊管较近,因而其止血方式应以钛夹夹闭胆囊管止血为主, 从而防止电凝止血对患者胆总管及胆囊管造成损伤。
本次研究表明经针对性处理后患者出血症状均得到控制, 且术后无一例患者发生膈下感染、继发性出血等现象,且无一例患者发生胆管损伤现象。这就说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囊动脉出血应以预防为主, 若患者有胆囊出血现象发生则以其实际出血量及出血部位为依据给予其针对性的处理。
[1] 李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术中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Meta分析.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13, 38(6):657.
[2] 朱卓立.超声刀与电刀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疗效对比的Meta分析.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13,38(2):210.
[3] 石玉宝.微创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患者影响的比较. 实用医学杂志, 2013,29(4):609.
461500 河南省长葛市中医院外一科
[3] 范贤斌,徐志,卢兴国.巨幼细胞性贫血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病态巨核细胞和多小核巨核细胞核象的观察.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6,10(10):1214-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