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风莲 张洪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跟腱外伤诊断中的应用评价
李风莲 张洪
目的 探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MRI)在跟腱外伤中的应用价值, 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准确依据。方法 应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进行回顾性分析, 本院2013年2月~2013年12月期间11例有跟腱外伤病例的患者进行过核磁共振成像的检查, 查看11例跟腱外伤患者各自的核磁共振成像的表现, 并归纳总结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诊断跟腱外伤中的特征性表现。结果 有3例患者跟腱完全性损伤, 其中此患者MRI图像表现特征主要为跟腱肌腱普遍增粗, 而且呈现不规则的形态, 肌腱束的连续性全部分开中断, 肌腱内T1WI、T2WI上呈混杂性信号;有7例患者为跟腱部分性损伤, 其中此类患者MRI图像表现特征为肌腱广泛增粗, 在T1WI、T2WI上, 肌腱内呈局限性高信号, 跟腱肌腱束内毛糙而且呈现不规则形态。经过手术病理证实:完全性损伤有5例, 部分性损伤为6例。结论 核磁共振成像能清晰显示跟腱的图像, 通过图像能清楚看到跟腱肌腱内的形态及其病变, 能准确评估跟腱损伤的位置、范围、程度, 判断跟腱损伤的性质, 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
核磁共振成像;成像技术;跟腱外伤;诊断
人体的跟腱是最长最粗大的肌腱, 长约15 cm, 起于小腿中部, 上厚下窄, 踝的后部最窄, 较厚止于跟骨结节后面的下半。它连接小腿后方的肌肉群, 主要功能是在站立时固定踝关节, 避免身体前倾, 人们的行走、奔跑、攀登、负重及跳跃都仗着这条强有力的肌腱。跟腱外伤除直接暴力引起外,也可因间接暴力所导致, 如在膝关节伸直、足尖着地等外力作用时, 均可引起跟腱损伤[1]。因此, 当跟腱受到外力特别是外伤时, 对跟腱撕裂的轻重程度、两断端形态及间距的评价非常有临床意义, 有助于及时确定防治方案的确立。河南省鹤壁市人民医院核磁共振室通过对2013年2月~2013年12月, 行手术治疗的10例跟腱外伤患者的MRI资料结果进行分析, 探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MRI)在跟腱外伤中的应用意义, 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多的更准确的依据。
1. 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本院跟腱外伤病例11例, 男8例,女3例。年龄在17~45岁, 平均年龄36.5岁。均有明确的猛烈牵拉外伤史。其临床表现为外伤后踝关节疼痛, 肿胀, 伴跖屈功能受限及活动功能障碍等, 小腿挤压针刺试验均阳性。
1. 2 检查方法 本院2013年引进西门子3.0T MRI, 设备性能及图像清晰度远远超于其他核磁设备。采用了3T的高场强和Tim技术, 选择患者膝关节线圈, 对踝关节跟腱进行矢状面快速自旋回波(FSE)序列T1WI(TR 460 ms, TE 30 ms)、质子密度(PD)(TR 2900 ms, TE 40 ms)、T2WI(TR 2900 ms, TE 80 ms),横轴位行自旋回波T1WI(TR 460 ms、TE 40 ms)成像和矢状脂肪抑制T2WI成像, 矩阵为256×256, 层距为0.3~0.5 mm。
2. 1 跟腱撕裂的MRI显示 正常的跟腱为扁索形, 边缘光整清楚, 跟腱的MRI信号于SE序列T1WI、PD、T2WI及T2WI脂肪抑制序列呈均匀低信号, 边界清楚。其跟腱撕裂后, 跟腱腱内纤维束分离, 局部有出血、水肿、渗液等, 使局部体积增大, 截面变为圆形, 前后径明显增大。跟腱增粗最明显部位T2WI信号也显著增高, 该部位肌腱撕裂最为明显[2]。跟腱撕裂后, 撕裂部位有水肿、出血、渗液等, 因此在T1WI、PD、T2WI上跟腱结构中均出现高信号区。跟腱完全性损伤时, MRI表现为跟腱损伤处呈完全交错性“毛刷样”改变或完全分离, 断端回抽增粗, 跟腱内广泛条状或片状高信号, 横跨跟腱。本组患者通过MRI检查, 跟腱完全性损伤的有5例, 其中MRI表现特征主要表现为跟腱肌腱广泛增粗, 形态不规整, 跟腱肌腱束连续性完全中断, 肌腱内T1WI、T2WI上呈混杂性信号;跟腱部分性损伤6例, MRI表现特征为肌腱增粗, 在T1WI、T2WI上, 肌腱内呈局限性高信号, 肌腱束内毛糙、不规则。经过手术病理证实:完全性损伤有5例, 部分性损伤为6例。
2. 2 跟腱损伤好发部位 人体跟腱损伤经常发生在跟腱中段、跟骨附着点上3~4 cm处, 其次是上段与下段。本组10例跟腱外伤中, 5例发生在中段, 3例发生在上段, 3例发生在下段。
2. 3 治疗结果 本研究10例跟腱外伤患者在行MRI检查后, 2~5 d后进行修补治疗。手术中所见完全撕裂损伤表现为断端不规则, 呈毛刷状, 其中5例断端分离, 断端相互重叠、交织;6例为跟腱部分性损伤, 表现为跟腱撕裂局部断端不规则, 部分撕裂、分离, 部分腱束连续。撕裂中心部位均位于跟腱增粗明显处, 部分向跟腱上端和下端延伸。
2. 4 手术所见 本组11例均行手术治疗, 术中所见, 完全性损伤有5例, 部分性损伤为6例。术前MRI检查结果与手术所见基本一致。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是继CT之后被临床广泛应用的又一全新影像诊断技术, 它不仅可以显示组织器官的形态学结构, 而且能提供组织化学信息方面的潜在能力, 对大多数病变的早期发现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诊断准确性, 已成为当今瞩目的、最先进的医学成像方法[3]。该机采用无创伤性检查方法, 消除了CT、X线检查的辐射作用, 具有高度的软组织分辨率, 多参数成像, 可较好区分正常与病变组织,并且显示病变特征, 从而提高了MR诊断的准确性, 进行三维任意方向成像, 使病变显示更清楚, 定位更准确。 西门子3.0 T磁共振仪是目前影像诊断技术的最尖端技术设备之一, 西门子3.0T超高场MR图像的组织对比度高于CT, 信噪比明显高于1.5T磁共振。多参数多序列成像提供优质图像多层次诊断信息, 对组织的形态及病理改变具有高敏感性, 于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有显著优势, 具有检查速度更快、患者感觉更舒适、成像更清晰等特点[4]。该设备功能更全面、技术更先进, 采用了3T的高场强和Tim技术,配有完整的软件、硬件, 有更多的成像方式可供选择, 能获得全身各部位高分辨率图像, 更清楚地显示病变的特点, 为疾病诊断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对于跟腱外伤行MRI检查, MRI可清晰地显示跟腱断裂部位、程度、范围、信号改变及是否合并骨折。T1WI矢状面、横断面扫描可显示跟腱的形态、信号、宽度和厚度及亚急性期出血。GET2及GESTIR序列可敏感地显示肌腱内和肌腱周围软组织的出血和水肿。因此, MRI对跟腱损伤诊断的准确性、可靠性、敏感性、无创伤性是极好的, 应为最佳检查方法。
[1] 许建荣,王皖,何鸿渊,等.跟腱撕裂磁共振诊断.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2,18(9):783-786.
[2] 张克云,任月玲.低场强核磁共振在跟腱外伤中的应用.现代医学影像学, 2010(5):279-280.
[3] 李玉舟,孔凡之,黄文起,等.跟腱外伤病变的磁共振诊断价值.中国CT和MRI杂志, 2009(6):15-17.
[4] 胡振民.实用创伤影像诊断学.江苏: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 187-188.
Application value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in the achilles tendon injury
LI Feng-lian, ZHANG Hong.
Hebi People's Hospital, Hebi 458030, 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in the achilles tendon injury, to provides a more accurate evidence for clinical diagnosis. Methods Using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3 to December 2013, 10 cases of achilles tendon trauma patients had MRI examination, observation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n patients with 10 cases of Achilles tendon injury the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and summarized the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n the diagnosis of achilles tendon injury the. Results In patients with achilles tendon complete injury in 3 cases, of which MRI features included extensive achilles tendon thickening, irregular shape, achilles tendon beam continuous completely interrupted, tendon T1WI, T2WI showed mixed signal; partial achilles tendon injury in 7 cases, MRI features for muscle tendon thickening, in T1WI and T2WI, a limitation high signal within the tendon, tendon bundle in rough, irregular. After operation and pathology: complete injury in 4 cases, partial injuries in 6 cases. Conclusion MRI can display the achilles tendon morphology and lesions clearly, can accurately assess the location, range, degree of achilles tendon injury, judge the nature of achilles tendon injury, to provide accurate, reliable basis for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Tendon injury; Diagnosis
458030 河南省鹤壁市人民医院核磁共振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