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个球
智者之选,斯诺克
玩个球
在中国,丁俊晖就是它的代言人。在英联邦国家,它曾是全民运动。147分是他们的追求,一杆清台是他们的梦想。
让我们一起走进——
茅盾在《子夜》中说,弹子房是花花公子们纸醉金迷的地方。
杨德昌在《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中说,弹子房是帮派间血腥杀戮的所在地。
李敖在《快意恩仇录》中说,弹子房是人声嘈杂、空气浑浊的场所。
他们口中的“弹子房”其实就是台球厅。斯诺克这项古老的运动虽不是起源于中国,但在中国也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如今在中国,有着6000万斯诺克爱好者,2500万人经常打斯诺克,每天有50~100万人参与这项运动。
要说斯诺克,当然要讲到台球。我们常常把斯诺克和台球混为一谈,虽然大家都清楚两者之间不能划上等号,但它俩之间的关系,却极少有人能说得清楚。
台球是一项球类运动,而在世界各地,台球又可分为中式八球、俄式落袋台球、英式落袋台球、开伦台球、美式落袋台球和斯诺克台球等。其中,尤以斯诺克最受欢迎。简单来说,斯诺克与台球应当是一种从属关系,就像沙滩足球和足球一样。
斯诺克的用球共有22颗,1个白球(母球)、15个红球和6个彩球(黄色、绿色、咖啡色、蓝色、粉色、黑色)。击球顺序为一个红球、一个彩球,直到红球全部落袋,然后以黄、绿、咖啡、蓝、粉红、黑的顺序逐个击球,最后以得分高者为胜。斯诺克是各种台球运动中,用球最多的一种,其难度也数一数二。
斯诺克是一项安静、从容的运动,我们在看电视转播时,往往只能听到击球的声音和观众的欢呼。与它相比,乒乓球都显得有些“激烈”。不过,斯诺克的趣味却丝毫不差。
“斯诺克”的意思其实是“障碍”,这也正是这项运动的精华。球员们需要利用自己精湛的击球技法,使被击球能阻挡在母球和目标球之间。如果因为被击球的阻碍,使得对手不能够击打母球使其同时直线完全通过任意球的两边,即称为斯诺克。而这时,对方球员就需要思考击球路线,以“解斯诺克”。
在制造斯诺克和解决斯诺克的短短几个回合中,往往能体现出双方球员高超的球技和睿智的思维:一方在尽力制造困局,而另一方则需竭力解开困局,或者为对手制造一个更有难度的局面。难怪有人说,斯诺克是智者之选。
斯诺克是一项所需装备极多的运动,除了球杆外,还有许多需要经常使用的工具。
巧粉,用于涂在球杆杆头,以增强球杆和母球(白球)之间的摩擦力,保证击球的成功率和走位的准确度。
滑石粉,也叫扑手粉,通常被压制成正方体滑石粉块,可吸汗除涩。
加长杆,在斯诺克中,经常会出现母球位置距离球手较远的情况,而加长杆则可以增加球杆长度,帮助球手顺利击打母球。它的长度比球杆短,可与球杆的尾部相连。
架杆,用于支撑球杆的具有铜质X形头部的木杆,当选手的非持杆手手臂不够长时,可将球杆靠在架杆上,以稳定地击打球。
除了球员使用的工具外,裁判也有两样法宝。
静电往往会影响球的移动轨迹,一旦有静电出现,裁判就会将球拿起进行擦拭,那么裁判如何确定该球原来的位置呢?此时,他们就需要用到定位器。定位器是一种带有角形卡球开口或半圆形卡球开口的装置,在它的帮助下,裁判将球擦拭后,可以准确无误地放回原来的位置。
最后,当然少不了在开赛前,裁判用于将所有红球排成标准正三角形的三角框。
虽然斯诺克运动起源于英国,但如今,这项134岁的运动却在它的发源地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寒冬。有统计数据表示,英国斯诺克观众的平均年龄超过了61.7岁,他们大多从20世纪70年代左右就开始看球。
家住谢菲尔德克鲁斯堡剧院(世界斯诺克锦标赛的固定举办场地)旁边的乔治说:“现在的年轻人都不太喜欢这项运动了,斯诺克需要安静,需要耐得住寂寞,而他们却似乎更热衷于足球和网球。”在伦敦,台球房已锐减到10家左右,世界冠军“火箭”奥沙利文现在居住的城市埃塞克斯,居然只有一家台球房。
反观中国,数十万的台球馆遍布大大小小的城市,从街边简陋的练球房到灯火辉煌的斯诺克会所,每天都人满为患。而每年仅有6站的斯诺克世界排名赛,其中就有两站在中国举行——中国公开赛和上海大师赛。此外,无锡精英赛、海口公开赛、亚洲世界斯诺克巡回赛等各类商业赛事,也在不断吸引着中国广大的斯诺克球迷。难怪有球员说:“斯诺克在英国已经没有前景了,它的未来在中国。”也许,“世界斯诺克锦标赛有望落户中国”的消息将在不远的将来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