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雨萱
中学语文如何进行自主导学,没有现成的模式,笔者根据自学互帮导学法的基本理论进行了探索,初步形成了下面的程式。
第一步:商定目标,协定方法 首先是老师可以出示所学课程的目标为A、B、C三级,即低、中、高三级目标。比如中学文言文第一堂可以确定为读,其中A级目标包括正确朗读、流畅朗读、表情朗读,B级目标包括部分背诵、全文背诵,C级目标包括部分默写、全文默写。第二堂可确定为译,其中A级目标包括一词多义几个、古今异义几个、词类活用几个、文言句式几个,B级目标包括独立翻译课文部分语句、独立翻译课文全部语句,C级目标包括知识迁移、类文阅读。第三堂可确定为悟,A级目标包括作者及背景、解题及意图,B级目标包括为内容与结构、中心或主旨,C级目标包括语言与表达、延伸与拓展。学生可根据自己上中学的长远目标和具体实情,在小组内商定各自的本堂目标。激励学生说:只想中学毕业的可选A级目标或者A级的部分目标,要考大学的可选B级目标或B级的部分目标,要考本科的可选C级目标或C级的部分目标,但一定要量体裁衣,不可好高骛远。其次是老师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协定完成各自目标的方法。比如说可以查字典词典,可以查资料书,可以使用电子学习辅助工具等。这一步就是老师出菜单,学生点菜的过程,这一步约需5至10分钟。
第二步:独立自主,解析任务 根据各自商定的目标,采用查,听,读,写等方法,独立自主地去解析各自的任务,要让学生把解析任务时遇到的困难或者问题用自己能懂的语言符号标记或者标注出来,以便下一步中进行互帮,不至于互帮时才来想该询问什么问题或者讨论什么问题,以致于下一步无米下锅或者等米下锅而使学堂效率降低。老师在这一步中可以巡视,在学堂中当好“巡警”,注意维持秩序,注意观察、倾听、收集自学过程中出现的情况,做好调控、服务等工作;老师在这一步中也可以根据第一步商定目标和协定方法的过程中收集到的信息,在学堂状况良好的情况下,临时备课,调整预先假设的方案,补充必备的资料,如果能有笔记本电脑又能上互联网,可同时收集事先没想到而又极可能需要的资料。这一步是师生备料、学生自足的过程,这一步约需5至10分钟。达到极限时间,一定要进行下一步,不可延搁太久,以免影响整体学习效果。
第三步:小组合作,互帮互助 每个班根据具体实情把学生分成几个大组,若干小组。一般可用两种分法。一种是学科学习小组,就是要根据学生基础,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将全班学生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划分成每4—6人为一个小组的若干学习小组,一定量的小组组合成一个大组,可以分别编号为A1、A2、A3、A4、B1、B2、B3、B4……等,以利于对各小组及各大组的调控和监测。各学科的学习小组不尽相同,上哪一学科就按哪一学科的学习小组选择座位。所谓组内异质就是成绩特别优秀的部分学生和成绩一般的但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部分学生再加上不太善于表述的但操作能力较强且分析能力较强的部分学生搭配成一组,简言之,就是同组内的学生从成绩、语言表达、动手能力、分析能力方面看应各有所长,综合搭配。所谓组间同质就是各小组从整体上看,各组的成绩、能力等大致相当,尽量避免按强强组合,弱弱组合的情况,以免组内没有领头羊而成一盘散沙。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科学习,但座位变动频繁,学生的学习用具收放等方面有些不方便的地方。另一种是自然学习小组,就是根据学生的自然座位,就近分成每4-6人为一个小组的若干学习小组,一定量的小组组合成一个大组,可以分别编号为A1、A2、A3、A4、B1、B2、B3、B4……等,以利于对各小组及各大组的调控和监测。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不受座位变动的影响,但不一定能形成较好的学习氛围,如果遇到某小组多是成绩差或者学习习惯不好的将不但影响本小组的学习效果,甚至影响某大组或者全班的学习进程。组分好后不是一成不变的,应当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可能解决这些不利的因素。在互帮互助时,学生可以就在自学中发现或者遇到的问题或者困难提请小组合作解决或者结对帮扶解决,允许学生讨论、争论、争辩,但要调控好学堂秩序。老师在这一步中仍然可以巡视,在学堂中当好“巡警”,注意维持秩序,注意观察、倾听、收集自学过程中出现的情况,做好调控、服务等工作;老师在这一步中也仍然可以根据第一步商定目标和协定方法的过程中收集到的信息,在学堂状况良好的情况下,临时备课,调整预先假设的方案,补充必备的资料,如果能有笔记本电脑又能上互联网,可同时收集事先没想到而又极可能需要的资料。这一步仍然是师生备料、学生自足的过程,这一步也约需5至10分钟。可根据学情决定是否要延至下堂课进行后边环节。
第四步:师生互动,导学解疑 针对在自学互帮中出现的困难或者问题,可用三种方式进行师生互动,导学解疑。第一种是小组代表提问,主要是针对小组中共同的困难或者问题进行,可以每小组按次提问,可以是其他小组代表解疑,也可是老师导学解疑。第二种是小组成员自由提问,主要是对小组代表提问的一种补充,也可是个性化的,可以让其他小组成员解疑,也可是老师导学解疑。第三种是老师提问,学生答疑或者引导学生学习思考,主要是针对学生未能发现的问题而又是应当面对全班进行解答的知识点或者重难点。这一步可根据实情确定时间的长短,如果第一种效果不好,不要延时太久,可直接采用第二种,如果前两种效果都不好,就直接跳入第三种,当然也可以设定一些激励规则尽量让小组或者小组成员提问更好。这一步是学生点菜,老师炒菜的过程。老师要有心理准备,如果出现自己不会炒的菜一定要灵活机智,这比原来老师只管讲,学生只管听要难得多,原来是老师备好菜,不管好吃不好吃,学生爱不爱吃,只管出菜就行了,现在是不管你老师炒不炒得来,不管你有没有能炒的原料,学生要吃的你就得炒,不管现炒还是过后炒,反正只要学生点,你就得出。所以这些可预料但不可全部预料。这一步可用5-10分钟,也可根据学情延至下堂课进行,不可因图进度而忽视学生的困难或者问题。
第五步:检测目标,总结导学 可用小组成员互测,小组间互测,大组集体受检,全班受检等方式对不同级别的目标进行检测,然后进行总结,引导学生转入下堂课的学习。这一步可用5-10分钟,也可根据学情延至下堂课进行,不可因图进度而忽视学生的困难或者问题。在开始试用这些模式的时候可能费时一些,一旦师生双方都熟透操作流程了,就尽量一堂课完成一个或者几个大目标。
作者单位:四川华蓥市第一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