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师课堂语言的一些思考

2014-04-16 03:31彭涛
新课程·小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天鹅板书策略

彭涛

苏霍姆林斯基对教师的语言作出了独到的见解,他认为教师的课堂语言是一种无可替代的工具,它深刻影响了学生心灵,而且教师精炼的语言为合理利用教学时间提供了重要条件,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

一、教师课堂语言的有效策略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斯滕伯格在《思维教学》中曾阐述了三种教学策略。第一种策略是以讲课为基础的,我们称之为照本宣科策略。第二种策略是在以事实为基础进行问答。在这种策略中,教师向学生提出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目的是为了引出答案。第三种策略是对话策略。这种策略以问答为基础同时伴随着思维能力的训练,倡导教师与学生之间积极地交流。教师运用这种策略的目的是刺激学生的思维和促使其进行讨论。通常这些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所以反馈也不是简单的‘对或‘错。在这种策略中,教师和学生达到了一种心理相容的状态,教师更像学生的引导者和辅助者,而不是传统教学中的教师讲授学生接受,师生之间的互动频率多于其他两种策略。

很明显,对话式的课堂语言更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有良好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有助于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对培养学生的情感,形成良好的认知能力,形成互帮互助的人际关系,提高教学的质量以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等都至关重要。

二、教师有效提问的策略

1.提问的广度

问题难易要适度。太简单的问题,学生一看就懂,没有提问的价值。如教师执教《春联》(苏教版)一课时,这样设问:“‘各种各样写出了春联的什么?”生答后,师随即板书“多”。“‘万紫千红的百花园写出了春联的什么呢?”生答后,师随即板书“美”。这样的一问一答,平淡至极,并不能使学生在思考中提升,因为这是就内容教内容,无论是对于学生的语言发展还是思维训练都是无效的。类似这样能直接从原文找到答案的问题,尽量少问。难度太大的问题,学生答不上来,也没有价值。如有些问题超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导致学生一时回答不出来。教师应在此处之前设计好过渡性的题目,慢慢引导学生向着问题的主题靠拢。

2.提问的层次

提问时要考虑到班级里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如教学《特殊的葬礼》时,可以设计以下问题:

(1)特殊的葬礼上,来了哪些人?他们是来干什么的?

(2)你感觉到葬礼的特殊了吗?为什么?

(3)谈谈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能做些什么?

很明显,第一个问题是面向全体学生提的,在抽问时可以考虑请学困生回答。第二个问题是面向中等生的,第三个问题是面向优等生提的。这样有层次的提问,调动了全班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不至于造成课堂上只有少数学生在互动,而大多数学生只做“观众”和“陪读”的尴尬。

3.提问的时机

问题要问在“刀刃”上,要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如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先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再体会父亲的伟大。如果直接抛出问题“父亲伟大在什么地方呢?”学生很难回答。可以先让学生找出文章中描写父亲语言、动作、外貌的词语和句子,接着朗读感悟这些词语和句子,初步谈谈体会,这时再抛出问题“你感受到这位父亲是一个怎样的父亲?”学生必定会侃侃而谈,一切就水到渠成了。

三、教师反馈语言的策略

对于学生的发言,要及时给予反馈。使用责备性的语句要少,注重在语言上向学生传递情感,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如,别害怕,大胆说,说错了没关系;你的想法很特别,真是一个善于思考的孩子;说得很好,大家给他鼓掌;你有双智慧的眼睛。

教学片段(人教版第七册《观潮》):

师:哪位同学模仿一下潮来时的声音?

生:轰隆隆,轰隆隆。

师:作者用什么词来形容潮来时的声音?

生:闷雷滚动。

师:看到这样气势磅礴的场景,你的心情怎样?能不能读出这种感觉?

生:(读)

师:(PPT出示文中句子)读此句时你有什么感触?

生:浪潮声势浩大。

师:作者对大潮到来时的气势描写得如此恢宏壮观,在课文文本之前的预习提示中有一句话写到作者如何描写大潮的,是哪一句?

生:把大潮写得有声有色,雄伟壮观,使人如临其境。

师:(板书:有声有色、雄伟壮观)

反馈性语言除了简单的评价、重复外,还应抓住关键字句来追问、启发。如上面《观潮》教学片段中,教师在提问“作者用什么词语来形容潮来时的声音?”学生回答了“闷雷滚动”之后,没有继续追问“为什么要用闷雷滚动这个词来形容呢?他们有什么联系吗?”学生的理解浮于表面,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教学片段(薛法根《天鹅的故事》):

生:天鹅为了获得食物,支撑着活下去,反复地砸,它真是伟大啊!

师:你是用自己的心來体会的,所以很真切!

生:我认为像石头这个比喻很棒,让人感觉到老天鹅很硬。

师:硬在哪里?往深处想想。

生:硬在老天鹅很有勇气,很勇敢。

师:所以老人称它是“破冰勇士”。

而《天鹅的故事》教学片段中,在学生回答“我认为像石头这个比喻很棒,让人感觉到老天鹅很硬”后,应继续追问“硬在哪里,往深处想想”,既肯定了学生回答,又拓宽了学生思维,这样的反馈语言才更有效。

(作者单位 重庆市潼南县实验小学校)

编辑 董慧红

猜你喜欢
天鹅板书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一张图看天鹅奖
我说你做讲策略
硬笔书法教学板书实录(二)
“热跑”天鹅
天鹅之死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好的板书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天鹅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