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照宇GUO Zhao-yu;田振军TIAN Zhen-jun
(①新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乌鲁木齐 830054;②乌鲁木齐市第八十五小学,乌鲁木齐 830054)
(①Xinji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Construction,Urumqi 830054,China;②The NO.85 Primary School of Urumqi,Urumqi 830054,China)
新疆竞技武术套路后备人才主要分布于新疆北部地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奎屯市、塔城地区的塔城市、昌吉回族自治州的昌吉市和奇台县、乌鲁木齐市、石河子市,克拉玛依市等地;东部地区的哈密市;南部地区的库尔勒市和喀什市,竞技水平北疆地区也明显高于东疆和南疆地区。
在调查中发现,习练武术者中汉族占90.6%,然后依次是回族4.3%、哈族2.2%、维族0.95%、蒙古族0.93%、俄罗斯族0.7%、满族0.32%。可见,竞技武术套路对于少数民族人口比例约60%的新疆而言,还是一项陌生的运动。在对非武术运动人群调查中发现,80%的民族男生熟知“boxing”,并能熟练地做“直拳、勾拳”等技术动作,但对武术知之甚少。而汉族学生及其家长,则将跆拳道和武术混为一谈,甚至将武术当做跆拳道向他人宣传。
在武校中,目前仅存乌鲁木齐市精武学校1所,武术练习人数不足150人;在业余体校中,新疆目前仅有5所(乌市体育运动学校、乌市沙依巴克区少年儿童业余体校、石河子市业余体育学校、伊犁州业余体校、库尔勒市业余体校)开设有竞技武术套路,且在校人数也不足200人。在全日制中小学中,目前有奎屯市第六中学、第七中学;塔城市高级中学、乌鲁木齐市实验学校拥有自己的武术队。其他学校均与校外武术俱乐部或武术培训中心相联系。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新疆竞技武术后备人才资源的匮乏。
在全日制学校中,从学生角度来看,有63.2%的学生将学习放在首位,并以积极的状态投入学习中,但有36.8%的学生缺乏学习动力,不热衷于学习。从家长角度来看,家长对子女参加武术训练的支持率高达87.5%。家长及孩子的高数据支持率,恰恰就引起了矛盾。文化知识的学习,是立足知识性社会的根本,但每位家长又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因此学习之余,学习像武术、跆拳道、篮球、书法这样的其他技术更是理所当然。由此,学训矛盾一直存在。
从武校及体校领导角度来看,运动竞技技术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运动成绩的好坏,也是立校之本,因而他们对学生参加武术训练更是持支持态度。同时大多数教练员通过延长训练时间,来提高训练质量,这样就压缩了学习文化知识的时间,因而,如何合理分配学习时间及训练时间的,缓解“学训矛盾”是竞技武术套路后备人才培养面临的重要问题。
新疆武术教练中,2.0%为硕士研究生学历,28.2%为本科生学历,32.2%为大专学历,其中88.5%的教练员愿意接受培训,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新疆武术教练员在技术提高、综合素质培养方面急需提高。在这些教练员中,大多数为运动员出身,他们虽然具备了专业的技术涵养,但对新训练方法,新技术动作及新比赛规则的掌握还很欠缺。尤其是如何通过理论指导,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运动员技术方面急需各位专家级高水平教练员的指导和帮助。
在竞赛管理方面,随着新疆武术国际武术管理运动中心的成立,新疆各项武术赛事逐渐普遍开展而来,但限于新疆的大局势,比赛的连续性仍得不到有效的保证。目前只有新疆大、中学生武术比赛已连续举办9年,其他赛事时有时无,对运动员的系统化培养极为不利。在竞赛管理方面,个别市县,仍为了获得好成绩,不惜破坏竞赛秩序,严重影响了比赛的公正性和公平性。
武术竞赛为武术练习者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竞技平台,也为不熟悉武术的人们打开了了一扇了解武术运动的窗口。选手不仅可以通过竞赛学习和借鉴他人之长,提高其武术水平,同时还可以将中华武术发扬光大,提高其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但如何利用赛事的前导和后续效应,最大程度地宣传武术,则需要进一步加大武术竞赛的宣传普及力度。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2.1.1 将媒体宣传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武术既是一项是运动项目,又是传统文化的载体。以武德为宣传点,与各家新闻媒体、网络公司合作,制作“形为武术动作,意为中国传统文化”的MV宣传视频。利用公交移动电视、商场LED大屏幕、报纸专栏、特设网页等渠道循环播放宣传视频,让人们在无形中了解武术。
2.1.2 充分利用民运会及民族特色旅游项目
那达慕大会、东归节作为蒙古族传统节庆,在本民族及其他民族中都有较大的影响,各项传统体育项目在此盛会中一一亮相,而新疆民运会更是将各民族优秀的体育项目集中在一起,相互竞技,彼此交流,成为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传承与创新的载体。借此机会武术运功管理中心可与大赛主办发协商,在景区周围、赛场周围设立武术宣传点,制作武术文化宣传板,武术体验区及武术文化讲座区,让人们在感受异域风情的同时,了解武术文化,了解西域特色功夫,从而,从意识领域激发人们对武术的热爱,拓宽竞技武术套路的普及范围。
要想保证武术竞赛的有序进行,就必须进一步加强竞赛管理力度,推动竞赛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2.2.1 严肃赛风赛纪
自治区赛风赛记的规范,首先要完善竞赛规则和制度,树立客观、科学的后备人才培养观,积极挖掘“优秀苗子”。其次,自治区体育部门要采取规范的运动员注册制度,从源头严抓运动员管理,加强对各地州市运动员的监督管理,坚决制止武术套路比赛中的弄虚作假,谎报年龄、冒名顶替等违反赛风赛纪的现象。
2.2.2 积极举办基层赛事,保证其连贯性
针对当前新疆武术竞赛人才培养中的主要问题,自治区相关管理部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①定期举办主题多样的青少年武术锦标赛,扩大宣传范围,积极鼓励各地州市注册符合条件的后备人才,增加比赛人数,扩大比赛规模,并制定合理的引进外籍武术后备人才管理制度。
②继续鼓励各地州市政府、社会组织举办市级、县级比赛,以便吸引更多的武术练习者参赛,达到提高新疆竞技武术整体水平的目的。同时自治区相关部门还要统筹安排,针对特定的赛事,通过政策性文件保证比赛的连续性。
目前,新疆大部分全日制中小学,在实施“体教结合”教学模式时,只停留于“体”与“教”的简单相加。在运动员学习、训练及就业等方面尚未一套规范的实施制度。奎屯市六中、乌鲁木齐市实验学校在创办武术特色学校方面已有所成绩。他们以武术为办学特色,对有武术特长者和武术教师开通“绿色通道”,大力引进武术优秀教学人才,吸收优秀武术后备人才,通过系统的业余训练,实现武术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同时,还在学校大力推广普及武术操,以此选拔更好的武术后备人才。拥有武术特长的学生毕业后,大部分到全国知名大学继续深造,一部分以武术为一计之长,从事武术培训工作。此项措施的优势显而易见。因而,各地教育局与体育局应在思想上达成共识,制定“体教融合”办学方针,统一规划,两部门要充分结合各自的资源,人员配备,设施配套等方面,联合为后备人才的培养提供便利条件。
现代社会要求教练员具备与时俱进的思想,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因此,各级主管部门可以从实际出发,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计划,并聘请国内知名教练在武术动作质量、演练水平级难度动作等方面对我区教练员进行系统化培训,或选派青年教练到专业武术队学习,培养教练员后备人才,达到提升教练员实战训练的能力;同时,各级体育部门还要加强对教练员的培训教育力度,不断提升其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新疆竞技武术套路后备人才的培养发展之路还需长远规划,只有通过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实现武术竞赛管理要制度化、规范化发展;将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由体教结合转为体教融合;并将培养全面化、时代化的运动员为首要目标,提高教练员的综合素质,结合武术馆校、俱乐部的商业化、职业化经营,如此才能实现新疆武术的战略化发展。
[1]邱丕相,吉灿忠.对北京奥运会后中国武术发展的思考[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21(2):134-137.
[2]王岗,邱丕相,朱佳斌.重构学校武术教育体系必须强化学科意识[J].体育学刊,2009,16(1):1-9.
[3]中国卿.文化学视野下的21世纪中国武术发展战略[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6):38-40.
[4]宋梁.从全运会看福建省竞技武术后备人才培养现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1).
[5]曹庆华,郭照宇.新疆竞技武术套路后备人才培养的发展对策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1(10).
[6]仝丽君.浅析江西省竞技武术套路后备人才培养模式[J].搏击(武术科学),2011(07).
[7]姚伟华,高松山,马乃欣.女子竞技武术套路后备人才的培养:以河南省运会为例[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04).
[8]郑华玲,李华斌,江金泽.对福建省竞技武术套路后备人才培养现状的探析[J].科技信息,200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