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机修造专业在校教学与顶岗实习的对接研究

2014-04-16 09:51陈培红
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顶岗岗位技能

陈培红,王 琪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 轮机工程系,江苏 南通 226010)

0 引言

顶岗实习是学生在学过所有理论课程并完成认识实习、课程专项实训之后,到专业对口的岗位直接参与生产过程,综合运用本专业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完成一定的生产任务,获得岗位工作的感性认识,掌握操作技能,养成正确工作态度的一种实践性教学环节,是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关键,也是深化“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等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教育的良好途径。[1]整体而言,顶岗实习是前面各教学环节的继续、深化、补充和检验,是高职院校教学中最重要的、最综合的专业实践环节。笔者在船机修造专业顶岗实习教学模式的调查研究中,发现了该专业学生在顶岗实习中存在一些问题,有些问题已严重影响到顶岗实习的质量。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加强学生在校教学与顶岗实习对接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以供参考。

1 顶岗实习现状调查与分析

为了解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笔者进行了船机修造专业顶岗实习调研。调研对象包括14个大中型船舶企业的人力资源部负责人、企业指导老师,162名顶岗实习的学生。调研方式主要是问卷调查,发放有效问卷174份,有效回收率是98.8%。对于企业而言,其成为顶岗实习基地存在一些顾虑因素,如表1所示;企业对实习学生基本素质、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评价也不够高,如表2所示。由表1可知,100%企业出于安全问题,不愿意成为顶岗实习基地。由表2可知,满意和基本满意之和小于50%的有项目有安全意识、吃苦耐劳、岗位技能、遵章守纪及英语知识。

表1 顶岗实习基地的顾虑因素

表2 企业对实习学生基本素质、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评价

学生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顶岗实习岗位与专业对口情况调查统计表,如表3所示;顶岗实习专业技能提高效果调查,如表4所示。由表3可知,学生专业对口率达到92%,这与南通船舶企业较多有关,这部分学生除少部分从事质量管理外,其余均为一线的操作工,主要是涉及管路加工与安装、轴系安装、动力装置维修与安装、少量动力设备生产等;不对口学生主要从事非船舶企业的操作工作。由表4可知,由于绝大部分在船舶企业工作,所以对顶岗实习期间专业技能提升期望值较高。学生觉得专业技能提高明显只占22%,27%掌握做过的技能,技能没提高和提高不大占51%,这与企业师傅侧重于做,但缺少按教学规律的讲解有关系。

表3 顶岗实习岗位与专业对口情况调查统计表

表4 顶岗实习专业技能提高效果调查表

从上面分析可知,顶岗实习主要问题包括:一是学生基本素质问题,如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生产有隐患,生活散漫,不能很好地遵守规章制度,部分学生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不能胜任岗位要求;二是专业教学问题,如专业课教学内容与企业顶岗实习内容有一定距离,顶岗实习专业技能的提高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英语应用能力差,不能阅读相关设备说明书。为此,学校教学方面,以设计合适的在校教学活动作为载体,来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专业课教学中要深化工学结合教学改革,教学内容与顶岗实习内容接轨,增加英语教学的课时,内容中增加船舶设备说明书的阅读。企业顶岗实习教学方面,要将顶岗实习的内容按教学规律重新组织,使教学内容的难度层层递进,符合学生认知规律。通过在校教学与顶岗实习的对接来解决顶岗实习暴露的问题,提高顶岗实习的效果。

2 在校教学活动的对接措施

2.1 培养安全意识

船机修造专业主要培养船舶机械大型设备制造、装配、检修与管理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船舶工业是一个技术密集、资金密集、劳动力密集的产业,兼有机械制造业和建筑业的危险,涉及的危险作业多,事故伤害较多。所以,对顶岗学生的安全担心也是船舶企业不愿意成为顶岗实训基地的主要原因。

因而,安全意识的培养是安全顶岗实习的对接点。让学生安全地完成顶岗实习,这是学校和企业双方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有的指导老师花很多时间熟悉岗位,通过视频播放让学生熟知岗位发生过的安全事故,但安全事故不可能只是重复已发生过的,具体岗位上的安全事故是不可穷尽的。笔者认为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事实表明,安全事故90%是人为因素导致,而人为因素中安全意识占到90%多,安全技术水平所占比例不到10%。对典型安全事故的深度分析表明,在安全生产中,相关因素有安全设施、安全知识和安全意识,其中最重要的是安全意识。所谓安全意识是操作之前,先考虑到不安全因素。这时就会调用安全知识来判断,如有不安全因素,排查当前和潜在的危险源。当这些变成习惯时,安全意识也就形成了。因此,学校教育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校期间养成安全习惯,形成安全意识。要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开展:

(1)强化安全习惯重要性的宣传教育。通过宣传,使学生明白安全习惯的重要性,为建立安全习惯奠定思想基础。有人认为在校期间基本没有安全问题,安全习惯的宣传可有可无,既使宣传了,其作用也微乎其微。其实不然,工作与生活实际上是相通的,只不过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下凸现了安全问题而已。安全教育的老师,要熟悉企业的安全问题,教育时将企业安全与学习生活安全两者联系起来,效果就会好得多。如某修船企业机装部,甲员工不遵守“5S”规定,锚链随处乱放,可能导致如下情况:乙员工被锚链绊后,差点摔跤;乙员工摔倒,手被旁边机器刮伤;乙员工摔倒并骨折;乙员工摔倒,后脑碰千斤顶,挫伤后脑,死亡。这里乱放的锚链是一个危险源,由于甲员工没有做好整顿工作,从而埋下了安全事故的隐患。同样,学生生活中要求不需要物品不放,需要的物品不乱放。只有物品摆放整齐,才能避免因物品绊倒产生的程度不同的事故。当将宿舍内务教育和工作中安全案例联系在一起,再通过触目惊心的图片和视频展示,学生就容易接收安全习惯的重要性。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触发学生的生活体验,促使学生完成“要我养成安全习惯”到“我要养成安全习惯”的转变。

(2)培养安全习惯,形成安全意识。首先借助学生安全手册,召开主题班会,掌握安全知识,明确安全习惯的内涵。其次,展开专项训练,培养安全习惯,体会安全意识。如可以以“安全交通”作为切入点,从交通工具、交通环境到交通规则,讨论“危险源”;每天记“安全日志”,记录安全行为和感悟,每周组织小组讨论,创造“安全交通”的班级氛围。一个学期下来,既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又培养了学生的安全意识。第三,通过不同示例培养学生的安全习惯,即先思考有没有危险源,排除后再采取行动。最后,要进行持之以恒的提醒督促,外界适时提醒督促有利于安全习惯的巩固和安全意识的加强。

当安全意识融入每个学生的日常生活,使“安全第一”成为第一需要,变为每个学生的自觉行为,就会确保以后的生产安全,安全再无后顾之忧。学生在安全意识的指引下,能自发去学习安全知识,去查找相关的危险源,去熟悉相关的安全制度和规程,掌握安全设施的使用,培养安全防范能力,从而实现“在不同工作岗位上都能安全”的目标。此时,顶岗实习的安全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2.2 强化遵章守纪意识

遵章守纪意识培养的对接点是“半军事化管理”。学生生活散漫,不守规矩,是中、小学阶段没有形成良好作息习惯的结果。遵章守纪的教育属于“养成教育”的范畴。为了让这部分学生将来能适应顶岗实习及以后的工作,高职阶段有必要系统地对养成教育进行查漏补缺。根据教学规律,新生刚入校是弥补养成教育的关键时期,此时教育往往事半功倍。以“熟悉学生守册”、“主题班会”和“案例教学”为载体,让生活散漫的学生了解规章制度形成过程,思想上从“逆反”转变为“认同”;再借助“半军事化管理”,通过严寒酷暑,正时出操等强化训练,每天统计每个班级出操情况,每周通报评比,培养学生“遵章守纪”和服从意识。最后,辅之于全员教育,通过每一位教职员工日常的一言一行,通过“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构建校园“遵章守纪”的大环境。也可利用团委和学生会,使学生参与到“养成教育”方面的校园文化活动中,一方面实现自我教育,另一方面使学生在活动中接受“校园文化”氛围的熏陶。“遵章守纪”一旦形成气候,校风、班风和学风也会随之转变。

2.3 培养吃苦耐劳精神

船舶企业是“苦、脏、累、险”的企业,有时为了交船,经常加班加点连轴转。吃苦耐劳甚至成为某些船企招聘的必要条件。现在学生大都是“90”后的独生子女,条件比较优越,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加上最近船舶行业比较低迷,一部分学生半途找种种借口脱离实习岗位;还有些学生虽然思想上意识到了吃苦耐劳对于个人就业及发展的重要性,但真正遇到苦累的情况,行动上还是选择打退堂鼓。这些行为给企业生产和学校管理带来麻烦,影响了学院与企业的深度合作,给后续的顶岗实习设置了障碍。因此,要提高学生顶岗实习的稳定性、积极性,保证顶岗实习效率,高职院校责无旁贷地要担负起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的任务。

(1)军训与半军事化管理。新生入校时的军训是吃苦耐劳精神培养的第一步,而半军事化管理是军训的深化。军训与半军事化管理可以为学生吃苦耐劳奠定体能基础。

(2)结合学生学习生活,培养吃苦耐劳精神。吃苦耐劳的培养要与技能比武培训、社团活动、学习任务、勤工俭学、暑期社会实践等结合起来,培养学生不畏艰难,敢于担当,能啃硬骨头的精神和坚强的毅志力及干练的作风。在班级中树典型,形成崇尚比拼,崇尚进取的氛围;通过“引导”、“鼓励”和“督促”,使学生在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形成“坚持就会成功”,自觉培养吃苦耐劳精神,养成坚忍不拔的性格,促进自身更好地发展,进而为企业、行业的发展担当责任。

2.4 重构课程内容

顶岗实习反映的教学问题是专业课教学内容与企业岗位要求有一定距离,具体表现为学生在岗位任务的完成中,不能将专业课所学技能直接应用。其切入点是深化“工学结合”的课程改革,重构课程内容。这就要求专业老师深入船舶企业,在顶岗实习岗位上顶岗锻炼,与企业技术人员合作,分解、梳理顶岗实习岗位中典型的工作任务,将与专业课程知识点、技能点相关的内容提炼,形成一个个来自于岗位一线的“工学结合”的情境任务,扩充到专业课程的内容中,对其中难于掌握的知识点可制作动画,难于掌握的技能点拍成录像,形成“工学结合,项目引领”的立体化教材,使专业课程学习为顶岗实习奠定感性基础、知识基础和技能基础,使课程内容接近“顶岗实习”要求,两者紧密结合,缩短学生顶岗实习的适应期,消除学校教学与顶岗实习脱钩现象。

船舶企业技术岗位,由于需要阅读相关设备的英文说明书。专业英语教学中,应将船舶企业实用设备的英文说明书作为专业英语教学参考资料。专业英语教师要收集典型设备的英文说明书并设计相关的问题,课后让学生阅读并回答问题,挑选代表性课堂精讲,使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适应岗位的需求。

2.5 提炼顶岗实习技能训练引导文

学生在顶岗实习时,反映顶岗实习专业技能提升效果欠佳,其根源是船机修造专业技能较复杂,企业指导老师虽有过硬的技能,但不能将所教的技能按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分析讲解。其对接点应该是编写顶岗实习技能训练引导文。通过“引导文”化繁为简、化整为零,将复杂任务分解为一个个难度递增的小任务,使大部分学生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通过思考与练习一步步掌握的顶岗实习专业技能。为此,校内指导老师要深入企业,熟悉相关岗位的主要任务并召开岗位能手座谈会。利用头脑风暴法,分析真实岗位上做哪些事,需要哪些技能,然后,按照教学规律将技能训练目标转变成一个个难度递增的小目标,列出小目标所要求掌握的单一知识点和单一技能点,引导学生理解知识点,并应用到相应的技能点训练中。复杂的任务分解成一个个难度递增的小任务,与学生的接收能力相当,同时每一步的成功又可激发学生的成就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某分段舱底管路制作”引导文框架如表5所示。

表5 “某分段舱底管路制作”引导文的框架

3 结束语

高职院校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校内涵建设,必然要通过校企合作这一途径。实践证明,通过在校教学与顶岗实习的对接,有利于解决顶岗实习过程中的出现难题,有利于工学紧密结合和校企深度合作,使整个高职校内外的教学融为一体,从而更好地培养出技能过硬、素质全面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1]杨军,方文礼.如何实现外语专业学生在校学习与顶岗实习有效对接的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9):29-30.

猜你喜欢
顶岗岗位技能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基于现代学徒制下高职学校顶岗实习的安排与策划
画唇技能轻松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