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华明,欧阳翠凤,刘良源
(1.铜鼓县林业局,336299,江西,铜鼓;2.江西财经大学外语学院,330032,南昌;3.江西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330077,南昌)
江西省婺源县位于江西省的东北隅,处赣、皖、浙3省交界处,江西省“五河”之一的饶河一级支流乐安河的上游。东邻浙江省开化县,南接江西省德兴市,西连江西省浮梁县和乐平市,北界安徽省休宁县。地跨东经117°22'E~118°12'E、北纬29°01'N ~29°34'N[3]。全县辖 10 镇、6 乡、10居委会、171村委会,人口36万。面积2 968 km2,“八分半山一分田,半分水路和庄园”是其真实的写照。
婺源国土面积2 968 km2,林业用地250 628.3 hm2,其中有林地 228 045.2 hm2,疏林地 159.6 hm2,灌木林地13 745.8 hm2,活立木蓄积量1 466万m3,森林覆盖率82.64%。婺源有鸳鸯湖省级自然保护区和红嘴相思鸟、白沙洲候鸟县级鸟类保护区及文公山、莲花山、白石、许村、大鄣山、饶河源区县级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保护区,还有共产主义水库水利风景名胜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55 892.8 hm2,加上灵岩洞国家森林公园 300 hm2,合计为56 192.8 hm2,占国土地面积18.93%。
婺源生态林场经营面积8 326.67 hm2,这样一个林区连着一个林区,一个保护区接着一个保护区,为全县的生态旅游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婺源县钟灵毓秀,是朱熹、江永、齐彦槐、詹天佑等名家大师的故里。素有“书乡”、“茶乡”、“中国最美的乡村”之美誉。主要景区有大鄣山卧龙谷、江湾2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灵岩洞国家森林公园及理坑、晓起、李坑、篁岭、彩虹桥、思溪延村、文公山、鸳鸯湖、甲路严田古樟民俗园、大鄣山等旅游景区。
婺源博物馆被称为“中国县级第一馆”,是江西省唯一的“中国旅游强县”,“彩虹桥”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婺源沱川理坑村、江湾汪口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婺源傩舞、徽剧、徽洲三雕、歙砚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婺源生态农业旅游区、金山茶庄、林生茶叶观光园、江湾村、汪口村是“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民间文化有徽剧、茶道、傩舞、抬阁、灯彩等,文化遗迹遍布全县乡村。
婺源县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生态文化与生态旅游、乡村旅游、茶叶、绿色食品、生物制药是支柱产业。2013年全县 GDP 为73.0 亿元[1],人均 20 277.78 元,财政收入 10.36 亿元[1],人均2 877.78 元。城镇居民年均收入21 150.24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7 827.82元。
2013年全县接待国内外旅游1 007.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1.2亿元[1]。占全县 GDP的70.14%,占全省旅游产业收入1 896亿元的2.70%,生态旅游、乡村旅游已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婺源县2012年 GDP65.23亿元,2013年73.0亿元,增长11.9%,人均20 277.78元,突破了3 000美元,步入了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虽每年增长,但总体实力相对全省人均GDP为5 000美元,还处于下游位置,这样旅游投入就会严重不足,导致部分旅游设施落后,配套水平差,开发力度不够。如段莘、淅源、沱川、甲路、障山等东北区景点未开发到位。至于西南区的许村、中云、赋春、镇头仅是初级开发。
2013年人均GDP突破3 000美元,意味着全县经济上一个新台阶,有利于促进消费升级,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仔细分析,可看到人均GDP的突破,与人民币对美元升值有一定的关系,一边是对美元升值,一边是物价水平偏高,这样人均GDP的含金量就有所下降。中低收入群体,在日常消费支出增加、房价偏高的形势下,难以感受到人均GDP突破带来的生活水平上升,从而居民旅游消费也会随之下降。
据江西省统计局核算处开展的《江西劳动报酬份额变动及影响研究》的专题分析,30多年来江西居民劳动报酬总量增90多倍,而占GDP的比重呈下降态势。1997年劳动报酬占GDP比重为65.1%,至2012年劳动报酬占 GDP下降为42.7%,15年间下降了22.4%。研究还显示,江西省居民收入占初次分配收入的比重基本上呈逐年下降趋势,从1996年的81.0%降至2012年的59.1%。而政府部门初次分配收入比重从1996年到2012年提高了4.5%;企业部门占比由8.4%提高到25.8%[2]。这样居民个人旅游消费也就会大打折扣,旅游拉动内需就成了一个薄弱环节。全省如此,婺源也是一样,在旅游景区景点的居民经济收入有所增长,而不在景区的边远山区的居民则在CPI的影响下,收入有所下降。
尽管旅游资源丰富,但各景点为了既得利益,各自为政,分散经营,造成区域旅游零散分割,对接整合力度不够。强行拉客,哄抬门票价格。如2011年秋口镇李坑村为了提高分成比例,强行阻挡游客进入。
软环境表象在管理体制不完善、投资环境不畅及从业人员队伍素质不整齐等方面;在管理体制方面,各景区经营管理实力较弱;在投资环境方面,民间融资少,利用外资刚起步,且项目单一;旅游从业人员相对较少,且其基本素质亟待提高。
据2013年1月9日在广东召开的《中国世界地质公园年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湖南张家界、江西庐山和黑龙江五大连池,因“向公共科普地球知识”等方面有所不足,被给予黄牌警告。公园内的标识牌、解说牌,必须按照规定向游人介绍公园的地质地貌,还必须向中小学生推广地质科普教育,编印地质科普小册子向游人散发,使得公园的地质科学研究和地质科学教育常态化,否则将要摘除“世界地质公园”的名牌[2]。显而易见,这都值得旅游业管理者深思、改进。婺源旅游业现已取得了很大成绩,有了很多顶桂冠,管理者要反思如何保住这些桂冠,做到永不衰败。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观光、度假、休闲、养生旅游的需求越来越大,婺源文化、生态旅游、乡村旅游前景愈来愈好,其在全县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也会愈来愈高。但是对全县的生态环境容量、CPI的上涨和环境支撑主体-森林的全面培育管护将会带来一定的负面的效应,为此,特提出如下建议。
目前婺源县热门的旅游景区仅限于江湾、汪口、鄣山东北旅游线路,特别是节假日、双休日的自驾游,这几个地方的游客比肩接踵,有时还会造成交通堵塞,甚至有时造成业主和游客发生摩擦纠纷,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而婺源县文化遗迹遍布全县乡村,全县是个大森林公园,山、水、梯田、古驿道、古村落全县随处可见。譬如从江湾镇可以延伸到大畈苦蜀地、晓容篁岭、大潋,溪头青石、段莘五龙山、淅源岭脚、沱川查木杭、古坦三花尖、鄣山雷公尖、赋春车田、许村中洲水埠头、镇头游山、珍珠山、共产主义水库、太白薛村等地,将旅游线路幅射到全县景区景点。
要想富先修路,建议在实施新农村建设中,旅游集团每年应提取5%的利润作为交通建设费用。这对改善乡村教育、医疗卫生建设也大有帮助。
据2009年江西省二调数字显示,婺源县森林覆盖率达82.64%,高出全省63.1%的19.54%。活立木蓄积量1 466万 m3,平均64.27 m3/hm2,高出全省 48.48 m3/hm2的 15.79 m3/hm2。虽则如此,但中幼龄林面积173 156.3 hm2,占有林地面积的75.93%。活立木畜积量10 091 616 m3,占有林地总蓄积量的68.88%。说明中幼林占很大比重,而近成熟林仅占1/3左右。中幼林需要抚育、培育、管护。所以建议每年应从旅游利润中提取3%经费用于森林培育、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等用。特别是对生态公益林补助,由于目前执行的标准为157.5元/hm2,普遍偏低,作为生态旅游业更应反哺林业,如若没有林业健康发展,则生态旅游就失去了根基和屏障。
众所周知,森林生态系统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与大气交换CO2和O2,从而维持大气中的CO2和O2的动态平衡。森林每形成1 g干物质需要吸收 1.62 gCO2,释放 1.2 gO2。用平均造林成本替代法核算出婺源县的森林,每年吸收CO2和释放O2的价值约为2亿元。还有森林涵养水源、净化水质、保育土壤、净化环境、转化太阳能、丰富生物多样性等生态价值和社会效益约为300亿元,是2013年全县旅游综合收入的5.86倍,是GDP的4.11倍(不包括森林的林地和立木直接价值)。可以说,各行各业都离不开森林,地球上每个人都离不开森林。所以建议每年应从电力、矿产、交通、工业、商业、服务业、水业等各业利润中提取2%~3%用于林业。
婺源是乐安河源头,而上游受各种条件制约,经济欠发达,是贫困山区,但又要保护水源环境。下游是较发达地区,所以建议国家应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和制定下游反哺上游生态补偿政策法规条例,以便有章可循。
婺源作为生态强县,全面实行封山,但并不能育林,应该走近自然式封山育林之路。走在婺源县的高架桥上看去,特别是东北乡与安徽休宁县交界处,很多山上部林木稀疏,杂草丛生。这就需要开办免费科技培训班,指导林农适地适树、适时补植造林。就是在生态公益林内,也要定期进行卫生伐,将林内的枯死木、病虫木、被压木清除掉,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封山育林、生态保护、经济效益共赢,但这一定要在林业科技人员指导下进行了,以免造成“开天窗”。
2011年,就婺源李坑景区景点阻止游客进景区观光一事,各新闻媒体均有报导,后经过政府组织旅游集团与当地原居民协商解决了结,这是个大好事。“办法总比困难多”,市场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必定会发生这样那样的问题,只要坚持政府为主导,双方摆正心态,从大处着眼,以人为本,事情总会圆满解决。
为了使生态补偿机制正常运转,发挥效益,必须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和监督管理体系。一是要强化各级政府保护环境的职能,落实政府主要负责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在政府和县旅游发展委员会协调各职能部门及跨地区的监管机制,对生态环境及水资源状况进行监督和监测。二是人大、政协、纪检、监察、审计、宣传、文化、广播电视等部门应加强对乐安河的生态环境的监督工作,使监督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在未来一定时间内,旅游地域的生态环境不致退化的前提下,旅游地所能容纳的旅游活动量称为生态承载量。其取决于自然生态环境对于旅游污染物的净化处理与吸收能力,以及一定时间内每个游客所产生的污染物量。
譬如婺源江湾镇在全国来讲是个小镇,但单独个体讲,他就是个综合的复杂的生态和人文社会系统,山、水、生物、人群、房屋、道路、燃料、车辆、空气、食材等都在相互影响发生变化,特别是没有回收的垃圾都被倒垃圾场,它们无法进行生物分解,几百年都不会腐化。还有自驾游的兴起,每消耗100 L汽油就等于产生了275 L的CO2。根据30年针叶树吸收111 kg/a核算,就要栽3株树。另外,根据目前国际碳汇价是10美元/tCO2,这样则可按此标准向当地旅游碳汇公司缴纳碳汇补偿金或直接雇人栽种树木。故此建议县旅游专门委员会成立碳汇补偿基金公司,如若能实行,这在当前国内旅游市场可能还是首创。
由于婺源县所处的地理位置,地方政府同时承受着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双重压力,所以一定要建立责任、监督、对接补偿3个方面的有机结合的工作机制,把上下游各行各业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群策群力,化解发展与保护之难题。特别指出中央财政作为国家公共财政,应成为森林生态补偿资金的主要来源。
[1] 费长辉.婺源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A/OL].(2013-01-18)[2013 -04 -07].http://www.jxwy.gov.cn/zfxxgk/gzbg/2013/04/07/68628.htm.
[2] 刘良源,肖忠优,廖忠明,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自然资源评价和低碳旅游研究[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3] 江西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江西调查总队.江西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