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研究的分歧与主要障碍——对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研究的文献综述

2014-04-16 23:15苏志强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14年7期
关键词:利息收入利息商业银行

苏志强,王 硕

(1.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博士后流动站暨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北京 100033;2.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后流动站暨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北京 100033)

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推进,直接融资市场规模的快速发展和同业竞争的进一步加剧,国内商业银行利差逐步收窄,传统资产负债业务的盈利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冲击,迫使商业银行更加重视非利息收入的拓展问题。一个传统的观点认为,非利息收入具有风险程度低、资本占用少、抗周期性强等特点,非利息收入占比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商业银行业务创新能力和转型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魏鹏,2012)[1],因此国内商业银行应当积极学习欧美商业银行高非利息收入占比的模式,同时利用非利息收入的提高来实现商业银行收入来源的多元化和风险的分摊,从而提高商业银行整体经营收益的稳定性。近年来非利息收入的快速增长也反映出国内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的战略重心和监管部门的政策导向,但是相关的学术研究和实证结果却对非利息收入能否实现多元化收益、降低经营风险存在诸多的争议。众多学者注意到了各类实证研究结果之间的冲突,但是对于为何会出现如此截然相反的研究结果缺乏解释,大量的研究主要是基于更新的统计数据和分析方法而不断进行实证分析的。因此,有必要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主要分歧进行梳理和比较,找出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研究的主要障碍,从而为未来进一步深入实证研究奠定基础。

一、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研究的主要分歧

(一)国外非利息收入问题研究:从肯定到质疑

从欧美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发展历程来看,依托传统的银行业务(如结算、资金转移、信用证、代理服务、存款业务等)开展的非利息业务发展一直较为平稳,在营业收入占比变动不大。国外非利息收入的迅速发展主要是来自于投资银行、风险投资、资产服务、证券化资产交易和保险业务等非传统业务板块的迅速开拓。部分学者认为非利息收入由于具有不同的收入来源,因此以费用为基础的非利息收入和以利息为基础的传统银行收入可以形成多样化的收益和风险分摊。如Heggestad(1975)通过对美国1953—1967年的商业银行收益分析,认为非利息业务如租赁、保险、房地产投资等业务的收益与银行业务并不相关或者存在负相关,因此非利息收入的拓展可以有效地降低经营风险[2];Eisemann(1976)通过对1961—1968年间的证券市场数据分析,认为商业银行通过拓展非利息收入业务,可以获得更高的单位风险收益[3]。Wall和 Eisenbeis(1984)发现,从1970年到1980年的商业银行收益和券商收益是呈现负相关性的,因此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多元化的经营来降低经营风险[4]。Wall(1987)发现 1976年到1984年间非银行子公司较银行子公司的风险和回报更高,但是这两类子公司之间的相关性近乎为零,因此认为这两类公司的结合可以整体降低银行控股公司的风险[5]。Rose(1989)则认为只有在政策宽松的情况下,多元化经营的潜在收益才能够获得,同时多元化经营可以减少银行利率风险[6]。Gallo、Apilado和Kolari等(1996)则通过对1987—1994年期间银行控股公司的风险结构和共同基金对银行风险收益的影响分析,认为银行涉足的共同基金业务可以减轻银行的系统性风险并增加收益率[7]。

但是随着非利息业务的迅速扩大,商业银行大规模深入到证券、保险、投资等业务领域后,非利息业务的波动性对整个银行收入产生的冲击影响日趋明显,加上相关数据的不断公开和梳理,非利息业务与传统利息业务不相关的假定也逐步受到质疑。特别是近年来的研究文献,更加关注商业银行非利息业务风险波动性的影响。如Boyd和Graham(1986)也采取了与Wall(1987)类似的研究,但是却得出了不同的结论,认为从1971年到1977年间的数据显示出多元化经营和风险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8];Stiroh(2004、2006)[9-10]、Fraserd等人(2002)[11]采用不同的分析工具和数据样本,都发现非利息收入业务的拓展会带来银行整体收益的不稳定或者风险收益偏低;De Young和Roland(2001)、De Young和Rice(2004)[12]也认为收费业务的开展虽然能够带来额外的收益,但是对银行收益造成了较大的不稳定性;Acharya、Hassan和Saunders(2006)在考察意大利商业银行时,也发现欧洲商业银行在拓展非利息收益时存在着规模不经济的问题[13]。除此之外,也有学者持中性的观点,如Keeton(1991)对大量研究的梳理,认为商业银行拓展新的非利息收入业务与银行利息收入相关性不大,也不会带来额外的风险[14]。

(二)国内非利息收入问题研究:从借鉴比较到本土化研究

由于国内商业银行开展非利息收入业务时间较短,因此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还处在摸索学习阶段,特别是在非利息业务相关产品创新、定价方式以及市场开拓等方面一直在不断地进行比较研究和探讨。早期国内银行面临向商业化经营的转型过程,因此对于非利息收入业务的关注主要集中在传统的中间业务板块,即侧重于不占用自有资本的手续费和佣金收入部分,一些研究文献和研究人员也多来自于银行领域(麦国平,1989[15];李良溪,1993;周晓宇,1996[16];肖学武,1997[17]),其研究方法主要是以定性研究为主,对商业银行发展非利息业务持较为积极的态度。

随着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国内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业务规模逐步扩大,大量学者开始关注和分析非利息收入业务的发展状况。整体来看,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于非利息收入的研究可以分为三个方向:

第一类研究是对国外商业银行非利息业务发展现状的介绍和比较,重点对欧美以及亚洲地区商业银行非利息业务的发展历程、产品内容结构、盈利模式以及风险特征等事项进行分析,并与国内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业务发展现状进行对比(薛鸿健,2006[18];赫国胜,2006[19];陆晓明,2007;陶娅娜、盛朝晖、李海辉,2012[20];韩静、葛志苏,2013[21])。这部分研究与早期介绍性文献有所不同,更多侧重于挖掘国内外商业银行非利息业务模式上的差异,能够关注到国外商业银行非利息业务的内部结构特点和外部环境特征。

第二类研究是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欧美商业银行非利息业务的收益以及风险情况进行实证研究,从而为国内商业银行开展非利息业务提供必要的借鉴。这一方向的研究结论与国外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较为接近,如王志军(2004)对欧盟银行业的考察显示,非利息收入与银行规模具有正相关关系,其中财务经营利润和证券收入的波动性较大,显示出证券市场对银行的冲击问题;李芳、康承东(2008)发现美国商业银行1992—2006年间的非利息收入波动性要高于净利息收入,增速最快的新型非利息收入业务波动性最大,同时,大型银行在非利息收入增幅、波动性方面要优于小型银行,但是在具体非利息业务项目上,不同规模的银行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净利息收入和非利息收入相关性;黄隽、章艳红(2010)以美国2000—2008年间商业银行数据为研究对象,认为非利息收入在总资产中的占比越高,银行破产的风险越大,而且非利息收入占比对资产在100亿美元以上的大银行产生的风险要高于小银行[22]。

第三类研究主要针对国内商业银行的经营特点,分析国内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增长情况,特别是与利息收入之间的相关性和对整体收益风险的影响。大部分学者注意到了国内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与利息收入、盈利水平之间存在相关性,同时在不同规模、不同所有权属的商业银行中,非利息收入的风险波动和收益贡献存在差异。但是在研究结论上,与国外研究文献一样存在着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非利息收入业务显著提高了国内商业银行收益多元化和风险分摊的能力。如盛虎、王冰(2008)通过对上市银行2003—2007年年报数据分析,认为非利息收入的增加对银行的资产收益率有着明显的正效应,有利于其绩效的提高;张羽、李黎(2010)通过对中国银行业1986—2008年数据考察认为,非利息收入业务对于商业银行具有一定的风险分散化效应,但是随着非利息收入占比的增加,这种分散效应的边际收益会逐步递减[23];赫国胜、徐洁(2010)通过对10家上市商业银行2005—2009年度非利息收入状况、非利息收入构成进行分析,认为非利息收入增加有利于促进银行盈利能力增长,所以大力发展非利息收入对商业银行提高行业竞争力有积极的推动作用[24]。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非利息收入业务对于商业银行盈利能力贡献并不确定,甚至存在明显的负效应问题。如周好文、王菁(2008)对1990年至2006年之间中国14家商业银行进行检验,发现非利息收入与平均利息收入之间的相关性为正,只有大型国有商业银行才表现出多样化收益。谢罗奇等人(2009)发现我国上市银行1997年至2008年之间的非利息收入波动性明显高于净利息收入,非利息收入与净利息收入间具有顺周期性和轻微的滞后性。这也意味着非利息收入不具有反周期的能力,一旦受到冲击非利息收入将可能进一步恶化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和风险水平[25]。李泉、延莉莉(2014)通过对2005—2012年间商业银行的考察,认为非利息收入占比的提高对于股份制商业银行非但没有带来多元化的收益,反而抑制的经营收益的增长[26]。余雪飞、宋清华(2013)进一步验证了非利息收入对经营风险的影响,发现总资产规模超4万亿元后,非利息收入与银行风险存在正相关性,甚至非利息收入的快速增长会带来破产风险的增大[27]。

二、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研究的主要障碍

(一)国内外非利息收入内涵的存在差异

大部分的学者在进行国内外比较时,都认识到国外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来源远较国内丰富,国内商业银行无法与资本市场有效对接,在证券类、金融衍生工具等方面存在局限(陶娅娜、盛朝晖和李海辉,2012)[20]。如果仅以支付结算类、担保承诺类、银行卡等传统非利息收入来看,实际上国内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并不低。从这个角度看,如果单纯以国外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占比作为发展目标,实际忽视了国内外商业银行在非利息业务上的范围差异,而现实中商业银行为扩大非利息收入,一方面,由于自身对传统支付结算、银行卡以及账户管理等非利息业务依赖度较大,因此会继续提高对此类业务的收费标准;另一方面,在业务领域创新成本较大的情况下,会频繁设立与自身服务价值不相符的收费项目及收费标准(韩静、葛志苏,2013)[21]。这实际上已经与国外商业银行走向不同的非利息业务发展路径,难以进行有效的借鉴和参考,更难以确定国内商业银行非利息业务究竟有多大的发展空间问题。

(二)国内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统计口径存在差异

虽然2002年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暂行规定》,但是随着非利息收入形式的多样化,各家商业银行往往根据其经营管理的需要而进行适时调整,这导致在横向以及纵向比较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部分学者使用上市商业银行年报的分类方式,将非利息收入分为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汇兑收益、投资收益和其他收入(张羽、李黎,2010[23];段军山、苏国强,2011),但是这种分类仍然过于简单,没有注意到在分类调整上的变化。实际上,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组成来源较为复杂,其中部分业务实际是从收息业务中衍生出来,例如担保承诺、代理业务、财务顾问和部分投行业务等,一般与商业银行发放贷款以及垫款业务存在一定的关联;部分业务也来源于商业银行传统表内业务,但本身独立性相对较强,如清算与结算业务、信用卡业务、理财业务等;除此之外,商业银行主动营运的投资业务、证券业务、保险业务等,往往与商业银行银行表内业务关联度不大。因此,各类非利息收入业务具有不同的收益和风险表现,非利息收入组成的各项业务中,波动性(或风险性)从高到低是:汇兑损益、投资收益、其他营业收入、手续费与佣金净收入,同时手续费与佣金净收入、其他营业收入具有顺周期性和轻微的滞后性,而汇兑损益、投资收益则表现出反周期性和较高的超前性(谢罗奇等,2009)[25]。因此,非利息收入与利息收入之间的关系取决于自身的非利息业务结构变化特点,而不是单纯的占比变化影响。

(三)数据来源的解释能力问题

William K Templeton(1992)指出,一些研究文献主要是基于会计数据的分析,但是这些数据反映的是历史成本而不是市场价值,银行机构也有意地通过账目调整来平滑财务报告,而采取证券市场数据更能有效地分析银行多元化经营的风险[28]。William倾向于使用券市场数据,因为证券市场价格或者说投资者预期能够准确反映银行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这也意味着在证券市场价格机制不成熟或者存在信息披露高度不对等的市场环境中,其解释能力同样也存在局限。

在国内研究文献中,单纯以证券市场价格进行分析的文献比较少,一方面国内证券市场在发达程度方面与西方国家有一定的差距,股票价格与盈利能力之间相关性存在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国内商业银行上市时间较短,数据披露不充分,各家上市商业银行公布口径并不统一,彼此之间即使是相同的名目可能包含的不同的收入来源。大部分的研究是综合了金融年鉴、监管部门数据以及上市商业银行年报数据,但是同样也存在数据沉淀量不足、口径不统一的问题(刘燕、王雅芳,2013)[29]。

(四)研究分析方法的差异性

Stiroh和Rumble(2006)认为学术界对于非利息收入风险的研究大致可以归为三种视角:一是采取综合或者反事实的方法,将银行与非银行机构进行合并,进而分析潜在的风险降低问题;二是通过财务数据分析实际的多元化经营效应,而采取这种研究视角通常会得到与传统观点不一致的结果,即商业银行向非传统领域的拓展会带来较低的收益回报和较高的经营风险;三是采取市场数据来估测多元化经营带来的收益,但是这种研究方式得到结果并不统一。

国外早期的一些非利息收入研究采用的是第一种分析方法,更多的是关注潜在的影响而不是实际的效果,使用的模型或者假设包含了业务之间的非相关性,因此会导致低风险的结论(William K Templeton,1992)[28]。国内早期的研究也存在类似的情况,同时由于以国外商业银行作为发展标杆,因此一些定性的研究倾向于先肯定非利息收入需要提高占比的发展趋势,然后再进行分析论证,这种方式更容易导致忽略非利息收入业务的结构特点和潜在风险。

近年来,国内的研究文献倾向于采取第二类和第三类的研究方法,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以财务数据分析仍然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由于国内长期存在一定程度的信贷资金价格管制,因此在社会资金紧张时期,商业银行可以通过低息融资的优势而积极拓展非利息收入,或者政策在管制约束下将非利息业务信贷化,模糊了非利息业务与利息业务之间的界限。同时,商业银行还存在出于非利息收入占比考核任务而进行人为调整情况,造成了非利息收入相关数据的扭曲。例如近年来,商业银行急于拓展轻资本、高收益的业务渠道,因此在绩效考核层面加大了对表外业务的侧重,商业银行的一线网点往往需要在完成既定利润目标的同时,调整其业务结构,在对客户进行信贷融资的协议中,通过让出部分利息收入,增大非利息收入占比。这种人为操作使得利息收入与非利息收入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模糊,因此可能会导致加大利息收入与非利息收入负相关性,或者与总收入关系不显著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部分研究发现非利息收入拓展在实现银行盈利能力方面还存在不确定性的问题。

(五)非利息收入影响因素的复杂性

非利息收入由于包含项目众多,与收息业务存在不同程度的关联性,不同学者在解释利息与非利息收入之间相关性问题时,在选取影响因素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也导致了分析结论的不同之处。

一般认为,非利息收入的增长与商业银行产权性质、资产规模、网点布局、存款占总资产的比重、员工人数与存款的比例等银行内部因素密切相关(赫国胜、徐洁,2010[24];朱宏泉、周丽、余江,2011)。考虑到非利息收入中部分业务(如财务顾问、投资银行业务等)与银行表内业务关联度不高,而与外部经营环境、市场金融服务需求有较大的关系,因此还受到宏观经济增速、货币供应量等宏观环境因素的影响。但是还有一部分因素的影响往往难以进行准确的衡量,包括商业银行战略发展导向,如商业银行是否在绩效考核中加大了对非利息业务的考核比重;商业银行融资定价能力,如能否进行捆绑销售;监管政策调整,如监管部门对非利息业务信贷化管控措施和调整时滞。

三、如何看待和认识国内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

(一)非利息收入占比能否作为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衡量指标

从国内外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研究文献来看,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非利息收入占比的标杆意义过于简化和笼统。早期的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业务的拓展是通过引入其他业务领域、相对独立的收益来源来形成对利息收入的补充,而随着非利息收入占比的提升和其涉及业务规模、产品种类的进一步扩大,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业务在保险、投资等领域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不同业务领域的相对独立性实质上被破坏,非利息收入业务的发展本身就会带来整个市场的冲击和影响,并进一步波及自身的盈利水平和风险防控能力。对于国内商业银行而言,非利息收入占比能否作为商业银行发展指标进行衡量,首先需要回答的是两个问题:第一,国内是否具有和国外商业银行一样的发展非利息收入的内外部环境条件?第二,在现有监管政策下,国内商业银行要迅速扩大非利息收入占比会导致怎样的收入结构?

对于第一个问题,从外部环境来看,国内监管政策的限制导致商业银行无法像国外银行那样在投资银行、保险等领域的拓展程度,至少在短期内还难以见到明确的监管政策调整趋势。从内部环境来看,国外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拓展主要是在金融市场化相对成熟、利息收入以及与其相关的传统非利息收入增长乏力和同业竞争加剧下而不得不进行的突破,因此在创新和市场拓展上有较强的利益驱动。而国内商业银行面对的是有待完善的金融市场结构、利率管制和有限的竞争环境,特别是在国内直接融资渠道不畅、市场长期的资金需求旺盛的情况下,收息业务仍然具有较大的收益空间,而市场对服务收费的模式接受相对缓慢,因此非利息收入的拓展在利益驱动方面要相对较弱,这也导致了国内商业银行在非利息业务产品创新上的不足(陈龙,2013)。虽然随着利率市场化、混业经营范围的拓宽以及社会观念的调整,近年来国内商业银行非利息业务有了较快的发展速度,但是从整体来看,国内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拓展难以仿照国外商业银行的发展路径,因此也难以迅速达到国外商业银行的发展水平。

对于第二个问题,大部分学者的研究都注意到了国内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中手续费和佣金收入占比较大的现象。从产品业务创新的角度看,选择与传统业务关联度较高的业务进行拓展可以有效地将创新的成本和风险降至最低,特别是在收息业务具有较大市场规模和股东有保持盈利稳定性要求的情况下,会在很大程度上继续拓展传统的清算与结算业务、银行卡业务、担保承诺业务、代理业务等(陶娅娜、盛朝晖、李海辉,2012[20];张丽娜,2012;陈龙,2013),同时,会充分利用现有的客户群体和网点资源,通过提高对客户的综合渗透率(部分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主要是借助金融控股集团的形式从其他子公司进行拓展)来实现非利息收入业务的平稳增长,因此会导致大量的利息收入和非利息收入实际都是来源同一部分客户,客户群体的过于单一将会导致多元化收益和风险分摊只具有形式上的意义。而一些借鉴国外商业银行而创新的财务顾问、投资银行业务也会基于收息业务的情况而进行调整,大量人力和渠道资源还是集中在基础类的投行业务方面,造成非利息收入“有收费名目但无实质服务的现象”出现。因此,一味要求扩大非利息收入不会必然带来国内商业银行盈利结构上的改善,量上的增加仍然无法掩饰非利息收入对于收息业务的依赖性。另外,以提高收费标准的形式来扩增非利息收入占比,会导致在账户管理、支付结算等传统非利息业务大幅增加,易引发社会的不满甚至产生声誉风险。

(二)非利息收入的结构和潜在风险应当是研究和关注的重点

非利息收入占比的高低并不能够准确反映出一个银行经营的好坏或者发展阶段差异。大量由利息收入转化而来的非利息收入实际上并没有改变商业银行盈利来源与风险防范问题,而片面强调非利息收入占比的提升,会导致在实际操作中将正常的利息收入调整为非利息收入,忽略了对业务内容的实质创新,增加了商业银行潜在经营风险。实际上,国内商业银行较早地注意到了实际操作过程中非利息收入业务存在的各类潜在问题,特别是非利息收入的业务种类选择、风险管理匹配、定价设计和同质竞争等问题,直接关系到银行自身的长远发展(陈顺殷,2003;刘必金、宋清华,2012)。2012年银监会对于商业银行收费业务的整顿,当年就形成了明显的冲击影响,显示出国内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业务的潜在问题。因此,在实证研究中,单纯使用非利息收入与银行盈利能力(资本收益率、资产收益率)的相关性比较,或者与利息收入的交叉相关性检验并不能完全有效地反映出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业务的本质特征,但是对于非利息收入整体以及各子项目的波动性研究,还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结构特点和独立性问题。

因此,关注非利息收入的结构优化和风险分布情况要比关注其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更加重要(陈顺殷,2003;魏鹏,2008)。特别是在金融脱媒加剧、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当前,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要想发挥对利息收入的收益互补和经营风险分散功能,势必要摆脱对存贷款业务的依赖,提高非收费业务的独立性,摆脱与收息业务相同的服务链条,以实质性的服务为客户创造价值。而要实现这一点,又需要商业银行重新审视非利息收入中结构布局和服务内容,优化调整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内容,加强在财富管理、投资银行等业务领域的创新水平,避免没有实质服务内容的融资服务。除此之外,商业银行可能还需要面临非利息业务创新复杂化带来的潜在风险,而又会涉及商业银行表内外风险管理的权衡问题,这也意味着商业银行还需要不断地设计和完善相应的风险监管框架。

[1]魏鹏.中国上市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发展状况分析[J].金融市场,2012,(10):51-54.

[2]Heggestad A A.Riskiness of Investments in Non-bank Activities by Bank Holding Companies[J].JournalofEconomicsand Business,1975(27):219-223.

[3]Eisemann P C.Diversification and the Congeneric Bank Holding Company[J].Journal of Bank Research,1976:68-77.

[4]Wall L D,and R A Eisenbeis.Risk Considerations in Deregulating Bank Activities[J].Federal Reserve Bank of Atlanta Economic Review,1984(69):6-19.

[5]Wall L D.Has Bank Holding Companies’Diversification Affected Their Risk of Failure?[J].Journal of Economicsand Business,1987(39):313-326.

[6]Rose P S.Diversification of Banking Firm[J].The FinancialReview,1989(24):251-280.

[7]Gallo JG,V P Apilado and JW Kolari.Commercial Bank Mutual Fund Activities:Implications for Bank Risk and Profitability[J].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1996(20):1775-1791.

[8]Boyd JH,and S L Graham.Risk,Regulation,and Bank Holding Company Expanision into Nonbanking[J].Federal Reserve Bank of Minnesota Quarterly Review,Spring 1986:2-17.

[9]Stiroh Kevin.Diversification in Banking:Is Noninterest Income the Answer?[J].Journal of Money,Creditand Banking,2004(36):853-882.

[10]Stiroh Kevin.A Portfolio View of Bankingwith Interestand Noninterest Activities[J].Journal ofMoney,Credit,and Banking,2006(38):2131-2161.

[11]Fraser,Donald,Jeff Madura,and Robert Weigand.Sourcesof Bank InterestRate Risk[J].FinancialReview,2002(37):351-367.

[12]DeYoung R and Rice T How do banksmake money?A Variety ofBusiness Strategies[J].FederalReserve Bank of Chicago Economic Perspectives,2004(28):52-67.

[13]Viral V Acharya,Iftekhar Hassan,Anthony Saunders.Should Banks Be Diversified?Evidence from Individual Bank Loan Portfolios[J].The Journal of Business,2006(79):1355-1412.

[14]Keeton W R.The Treasury Plan for Banking Reform[J].Federal Reserve Bank of Kansas City Economic Review,May/June1991:5-24.

[15]麦国平.论银行竞争的重点转向中间业务的必然性[J].国际金融研究,1989,(11):36-49.

[16]周晓宇.商业银行拓展中间业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金融理论与实践,1996,(11):25-26.

[17]肖学武.西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理论与实践对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启示与借鉴[J].财经理论与实践,1996,(11):25-26.

[18]薛鸿健.解析美国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J].国际金融研究,2006,(8):20-25.

[19]赫国胜.西方银行的非利息收入业务[J].经济管理,2006,(12):89-92.

[20]陶娅娜,盛朝晖,李海辉.国内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比较分析[J].金融与经济,2012,(11):58-61.

[21]韩静,葛志苏.国内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服务收费比较研究[J].吉林金融研究,2013,(9):43-74.

[22]黄隽,章艳红.商业银行的风险:规模和非利息收入——以美国为例[J].金融研究,2010,(6):75-90.

[23]张羽,李黎.非利息收入有助于降低银行风险吗?[J].南开经济研究,2010,(4):69-91.

[24]赫国胜,徐洁.我国上市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业务分析与对策[J].财经问题研究,2010,(12):86-92.

[25]谢罗奇,龚霁虹,丁晨,何叔飞.我国上市银行非利息收入与净利息收入波动性与相关性分析[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2):16-20.

[26]李泉,延莉莉.非利息收入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J].2014,(1):62-83.

[27]余雪飞,宋清华.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市场竞争与风险承担的实证检验[J].统计与决策,2013,(4):139-141.

[28]Templeton,William K and Jacobus T.Severien.The Effect of Nonbank Diversification on Bank Holding Company Risk[J].Quarterly Journal of Businessand Economics,Autumn 1992:3-17.

[29]刘燕,王雅芳.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风险管理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3,(9):116-118.

猜你喜欢
利息收入利息商业银行
学中文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中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现状及发展建议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国内外银行非利息收入业务发展的比较分析
利息
幽你一默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非利息收入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