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旅游产业拓展研究*

2014-04-16 23:26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研究参考 2014年44期
关键词:河北景区旅游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 赵 宁

河北省旅游产业拓展研究*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 赵 宁

旅游业是极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和绿色产业,是河北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近年来,尽管河北旅游业发展较快,但仍存在发展规模还不够大、产品档次还不够高、市场主体还不够强、服务功能还不够齐全、管理体制还不够顺畅等问题。实现河北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强省的跨越,必须进一步丰富产品线路,提升区域旅游的主题形象;进一步壮大市场主体,增强旅游产业的发展活力;进一步完善配套体系,构建产业发展的综合保障;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优化政府监管和服务职能。

产业拓展;旅游产业;旅游线路

一、河北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

河北旅游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交通方便快捷,消费人群集中。目前,拥有世界文化遗产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132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5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自然保护区57个,国家4A级以上景区110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68处。近年来,河北旅游业发展迅速,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旅游市场进一步高速增长。

2013年,河北共接待海内外游客2.71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2010.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7.7%和26.6%。随着河北旅游产业“两环两沿”战略布局的日臻完善,全省“南冷北热”的传统旅游格局和旅游方式逐步发生改变。同时,假日经济对社会消费的拉动作用愈发明显,2013年假日旅游共接待海内外游客5023.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79.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9.8%和28.4%,为有效扩大内需、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旅游消费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旅游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

近年来,通过实施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工程和景区整改提升攻坚工程,全省景区的整体品质大幅提升。通过设立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旅游综合服务体等配套设施,全省旅游的公共服务体系也日益健全。目前,全省已初步形成了一个由观光、休闲度假、专项旅游产品组成的产品体系,旅游产品类型和季节结构明显优化。在产业融合方面,乡村旅游、红色旅游、体育旅游、科技旅游、工业旅游蓬勃发展,旅游业的科技文化内涵得以大幅提升。

(三)旅游知名度进一步提升。

近年来,河北相继举办了“河北旅游进首都社区”、“冀望苏浙沪·合作赢未来”、“全国网络媒体河北行”、“全国知名作家看河北”等一系列大型宣传营销活动,组建了“承秦唐”和“北太行”两个区域旅游营销联盟,推动成立了“京港澳高铁旅行社联盟”,与重点客源地大型批发商和主流媒体开展对接合作,强化了旅游营销模式创新,极大提升了“诚义燕赵、胜境河北”的形象品牌。

二、河北旅游产业的主要问题

(一)旅游产品:龙头型、休闲型、集聚型旅游线路开发不足。

一是缺乏龙头型旅游线路。与北京、河南、山西、山东等周边省市相比,河北尤其缺乏龙头景区,缺乏有影响力的经典线路和旅游品牌,很难成为国内外游客的首选地和优选地。二是缺乏休闲型旅游线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工作压力的加大,居民对休闲与体验旅游的需求越来越旺盛,但目前河北各旅游景区还没有重视这一发展趋势,以八大精品旅游线路为代表的现有旅游产品仍偏向于低层次的观光旅游。①包括冀东海滨度假旅游线、承德皇家风情旅游线、京北草原风光旅游线、塞北坝上旅游线、京郊太行风光旅游线、燕赵文化旅游线、冀东南民俗风情旅游线和万里长城旅游线。三是缺乏集聚型旅游线路。河北地貌齐全、风光壮丽、历史悠久、古迹众多,具备海滨海岛、山区高原、森林草原、优质温泉、天然冰雪等多种旅游资源,但受地域南北狭长、京津地理分割等影响,这些资源大都呈现点状、分散状态,很少能连片成带、集群分布,这极大制约了河北集聚型旅游线路的开拓与发展。

(二)市场主体:旅游经营主体、消费主体、监管主体问题较多。

旅游市场主体包括经营主体、消费主体和监管主体。一是在经营主体方面:目前,一些经营主体存在无照经营、超范围经营、恶性价格竞争、强迫或变相强迫消费、履约不到位等问题。其中,服务质量问题最为普遍。比如,旅游饭店行业存在“重硬件、轻软件”倾向,旅游景区在旅游旺季的服务质量问题突出,旅行社在低价竞争状况下难以保障接待质量,旅游餐饮店、旅游购物商店等存在旅游产品质价不符等问题。二是在消费主体方面:由于我国旅游消费市场的培育和发展时间较短,消费主体普遍存在消费心理不成熟、消费行为不理智、维权失当、行为失范等问题。三是在监管主体方面,当前河北的旅游监管执法队伍,无论是规模、数量,还是素质、能力,都远远不能满足旅游业快速增长的需要,而且,旅游监管的职能和手段有限,致使旅游部门“大市场职责”与“小市场权限”的矛盾日益突出。

(三)产业配套:交通设施、景区设施、配套产品尚未适应旅游发展需要。

一是交通设施。目前,河北交通仍过于倚重陆路运输,航空、海上客运交通发展滞后。在航空方面,与其他东部沿海省份相比,河北机场数量少、开通航线少,远程游客到达河北旅游大多要在北京中转;在航海方面,河北虽然濒海,但秦皇岛港、京唐港、黄骅港的主要功能是为工业服务,缺少客运码头和配套服务设施。海空客运交通的滞后,严重制约了河北旅游对国内远程客源市场和入境市场的拓展。二是景区设施。目前河北多数景区重视景点开发而轻视配套设施建设,各景区在规划设计时就对景区内配套的餐饮、住宿、交通、卫生等配套设施预计不足,一到黄金周或节假日期间,通往景区道路拥堵、餐饮卫生设施爆满,大部分游客对此多有抱怨。三是配套产品。河北物产丰富、资源众多,但始终缺乏代表河北特色的旅游纪念品,这也是河北与国内旅游强省差距显著的一个重要标志。

(四)管理体制:省内分散经营与省外对接不足阻碍大旅游格局的形成。

一是省内景区管理方面。全省很多景区(点),由于“条块分割”,形成了部门与地方各自为政、多头管理和分散经营的格局,景区缺乏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宣传和统一管理,区域旅游资源得不到合理整合,整体品牌效应弱化,旅游产业的整体竞争优势难以形成。二是省外区域协调方面。目前,河北的交通设施、信息平台、旅游服务等尚未与京津充分对接,影响了京津冀旅游一体化进程。河北旅游业不仅面临北京、天津自身发展旅游的竞争,也面临周边省份争取京津地区客源的竞争。而且,面向中远程市场和入境旅游市场,由于北京的屏蔽作用,大大增加了河北旅游产业和产品的增长成本。

三、拓展河北旅游产业的对策建议

(一)丰富旅游产品,进一步提升河北区域旅游的主题形象。

特色是旅游的生命力,精品是旅游的竞争力。目前,河北旅游业已进入战略调整期,旅游业发展必须强化精品意识,努力把特色做优、精品做强、品牌做响,着力突出“诚义燕赵、胜境河北”的旅游主题。一是选择资源品质优、区位条件好、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的重点旅游城市和旅游产业聚集区,打造国内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城市。二是依托地方优势特色资源,深挖文化内涵,精心设计开发一批地域标志性旅游产品。比如,以秦皇岛为首的环渤海旅游区,重点开发海洋休闲旅游度假线路;以张家口为中心的环京津旅游区,重点开发历史文化精粹和游客畅爽感觉的深度体验;以石家庄为中心的冀中南旅游区,重点打造红色旅游和城市休闲旅游。三是发挥城镇、乡村地域民俗风情特色,发展一批配套完善、吸引力强的旅游城镇和旅游特色村。四是扶持一批特色鲜明、影响强大的旅游节庆品牌,构建具有河北特色的旅游精品体系。五是充分利用京津冀协同发展形势,加快构建京津冀一小时交通圈,并据此重新布局和改造升级原有旅游线路,适应京津居民度假旅游的需要,将旅游重点由观光转向休闲与体验。

(二)壮大市场主体,进一步增强河北旅游产业的发展活力。

培育旅游企业是发展旅游的支撑,面对河北企业“小、弱、散、差”特征,着重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积极引进大资本、高技术、高管理水平的国内外旅游企业,与河北企业进行多种形式合作,培育一批具有河北本土背景和较强竞争能力的战略性旅游企业集团。二是支持旅行社、饭店和旅游景点结合,培育以骨干旅行社为主体、具有品牌优势、开展跨区域经营,兼营住宿餐饮、交通运输、商店娱乐、景区点的综合性旅游企业集团。三是积极扶持“小而精、小而特、小而优、小而新”的旅游企业加快发展,推动实现网络化、连锁化经营,培育一批特色化旅游企业品牌。四是设立旅游人才培训基地,形成“基地(实践)+院校+市场”的人力资源培育模式。建立导游人才库和导游人员激励机制,组建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高素质导游队伍,完善导游执业的准入机制、保障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

(三)完善配套体系,进一步构建旅游产业发展的综合保障。

一是旅游交通。根据实际旅游需求,加快区际旅游干线交通建设,提升热点旅游目的地城市、旅游产业聚集区、精品景区之间的通达性。同时在各大旅游城市的市中心或交通枢纽,设立散客旅游集散中心,实现客源积极流动。二是旅游购物。积极推进网点建设,利用专业性批发市场发展购物旅游基地,形成大型购物旅游基地、旅游商业区、风情购物街、特色店等构成的旅游购物网点体系。三是旅游住宿。按照多元化市场需求,引导旅游住宿业与河北地域文化特色相结合,鼓励建设特色

鲜明、定位差异化的观光型、度假型、会议型、商务型饭店以及家庭旅馆、汽车旅馆等经济型住宿设施,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求。四是旅游信息化。加快实施“数字旅游河北”工程,建立以主要旅游目的地为核心,涵盖住宿、餐饮、购物、娱乐、交通等要素的一体化数字旅游服务体系。

(四)深化改革创新,进一步优化政府的市场监管和服务职能。

一是支持旅游业改革创新。深入推进秦皇岛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在旅游管理体制机制、标准化建设、全要素管理、低碳旅游、产业聚集区发展等方面先行先试,为全国旅游综合改革创造经验。二是推动资源集中、多头管理的景区实行统一管理。鼓励在有条件的县市实行旅游资源一体化和属地化管理,实现旅游行政管理与资源管理、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有机统一。三是加快旅游管理部门职能转变。强化规划发展、形象宣传、人才培训、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职能,把应由企业、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承担的职能转移出去。四是加快实现京津冀旅游一体化。根据《京津冀旅游合作协议》,就旅游资源、产品、信息、客源和利益共享等问题展开全方位合作。当前,在扩大旅游“一卡通”基础上,借鉴沪宁杭取消旅游壁垒的经验,建立京津冀三地间的无政策障碍、无市场障碍、无交通障碍、无服务障碍的无障碍旅游区。

略)

*本文为河北省软科学项目“河北省旅游产业拓展研究”(项目编号:134076173D)的阶段性成果。

F127

:A

:2095-3151(2014)44-0023-03

猜你喜欢
河北景区旅游
河北顶呱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摘牌』
“摘牌”
某景区留念
河北:西洋乐器畅销海外
孙婷婷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