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学功
奠边府战役是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的转折点,对当时整个东亚国际关系产生了深刻影响。为了夺取这场战役的胜利,中国不仅向越南方面提供了大量援助,而且帮助越南方面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并在战役进行中多次向越方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确保战役的顺利实施。与此同时,美国在积极援助法国的同时,还试图通过直接军事干预,以确立在印度支那地区的地位,扩大其影响。但是,因为种种复杂的国际和国内因素的制约,使得美国的干涉计划未能实施,奠边府战役最终以越南的胜利而告终。
1953年初,在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越南人民军在越北地区逐渐占据了主动,改变了抗法斗争的战略态势。5月,纳瓦尔出任法军侵越总司令后,拟定了“纳瓦尔计划”,并获政府批准。该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大力扩充南越保大傀儡政权军队,从法国本土和北非抽调兵力增援,加强北部地区的防御,对红河三角洲地区进行扫荡,同时肃清南部的解放区和游击区,稳定法军的后方,最迟在1955年初与越南人民军主力在北部决战,从根本上解决印度支那问题。在此情势下,8月13日,越南劳动党中央电请中共中央“对情况认识和今后作战方向问题”帮助提供意见,并要求自1950年入越的中国军事顾问团协助拟定1953年秋季至1954年春季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计划。中共中央军委指示顾问团:在当前一定时期内,越南战场宜加强游击战,发展运动战和攻坚战,三者紧密结合,积极主动作战。军事顾问团根据越共中央的要求和中共中央军委的指示,制定了作战方案,建议越南北部正面战场主力向西北发展,解放莱州,吸引法军,在地形有利于越军的战区歼灭法军有生力量;同时,进一步开辟各敌后战场,积极开展游击活动,挫败法军的扫荡,配合主战场作战,为解放以河内、海防为中心的红河三角洲平原创造有利条件。与此同时,越南人民军总部则提出了另一个作战方案,主张集中全部或大部主力于红河三角洲平原,相对分散活动,争取消灭法军一部主力,进而解放河内、海防。越军方面主要担心,如果进攻西北,有可能引起美国的干涉。8月22日,越南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开会讨论作战情况,越军总司令武元甲在发言中表示应把作战方向放在北部平原,未提夺取莱州,也不积极主张进一步开辟老挝北部战场。通过讨论,会议认为目前应加强敌后斗争,正面战场则给予有力的支援和配合,同时加强老挝北部作战和其他战场配合,并准备对付法军可能向越北解放区的进犯,会议决定将未来行动的重点由西北转至红河三角洲。*中国军事顾问团历史编写组:《中国军事顾问团援越抗法斗争史实》,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0年,第87—88页。
中共中央军委于8月27日、29日两次致电中国军事顾问团,分析了越南面临的形势,就应采取的军事措施特别是较长远的战略计划提出意见,指出只要采取正确的军事政治策略,开展敌后斗争,进行运动战,或向法军守备力量薄弱地区攻击以歼敌有生力量,情况仍然是有利的。电报认为越南人民军在一定时期内应确定“以加强游击战,争取运动战和准备部分的攻坚战三者结合的积极主动的作战方针,不宜过分地强调某一斗争形式,以免陷于被动”;应将战略重点放在西北地区,首先是消灭莱州地区之敌,解放老挝北部和中部,然后逐步将战场推向老挝南部及柬埔寨,威胁西贡,这样就可以缩小敌人的兵源、财源,分散法军兵力,使之陷于被动,扩大人民军本身,主动地各个歼灭敌人和逐步地削弱敌人,此为夺取越北平原的先决条件。电报强调,这一战略计划的实现足以击败法国在印度支那的殖民统治,“但必须准备克服各种困难,必须长期打算”。*中国军事顾问团历史编写组:《中国军事顾问团援越抗法斗争史实》,第88页;钱江:《秘密征战:中国军事顾问团援越抗法纪实》,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90页。
1953年9月,越共中央政治局听取了两个方案的说明。胡志明主席肯定了进一步开辟西北战场的主张,确定“战略方向不变”。越共中央通过了中国军事顾问团所拟定的作战计划。10月上旬,毛泽东就越南战争形势、作战方法和部署、解放西北对越南战场的战略意义等向回国述职的军事顾问团团长韦国清作了指示,强调如果军事顾问团能协助越南人民军成功地实施新的战略计划,越南战局就会发生根本性变化。月底,韦国清回越后即向越共转达了中国领导人的意见,并将中国方面获得的纳瓦尔计划文本面交胡志明。胡志明看过纳瓦尔计划后认为,中共中央的意见是正确的,如照行,则可粉碎法军这一计划。他说,“敌人想主动,我们就迫使他们陷入被动。敌人想集中机动部队,我们就要定出计划迫使他们分散挨打”。越共领导人和中国军事顾问团一致认为,要向法军薄弱或比较薄弱但又不能放弃的地区发动进攻,这是迫使其分散兵力的最好办法。11月中旬,越军主力向西北地区进军,准备攻打莱州。
此时,纳瓦尔在莱州南部的奠边府及其周边地区部署了16个营的精锐部队,以应对越军的进攻。奠边府是越南西北部的军事重镇,位于越南、老挝边界地区,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法军在这里构筑了牢固、密集的防御工事,修建了两个机场,使其成为整个印度支那战场的中心。纳瓦尔确信,只要牢牢控制住奠边府,不仅可以阻止越共夺取整个西北地区和攻击老挝北部,而且还可以从这里向越共发起攻击,并将其消灭。他宣称,要在这里与越共主力部队展开决战。在中国领导人看来,如果法军在此获得立足之地,不仅对越共不利,而且也不利于改善中国西南地区的安全环境。1953年底,中国军事顾问团提出了发起奠边府战役的设想,建议在继续按原计划攻取莱州的同时,迅速增调兵力包围并歼灭奠边府法军。中共中央军委对此表示同意,指出奠边府战役无论在军事上、政治上都有重要意义,而且在国际上将产生重大影响,指示顾问团要帮助越军总部尽快下决心,并协助组织指挥好这一战役。越南方面也认为奠边府是纳瓦尔计划的中心点,只要把集结在此的法军消灭掉,就可以粉碎法国、美国拖延和扩大战争的计划,而且在此作战越南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根据中国军事顾问团的建议,越军迅速做出了调整作战计划的决定,将整个西北作战分为两步进行,先打莱州,后打奠边府,并安排增调步兵、炮兵、工兵等部队,筹划作战物资,积极准备攻打奠边府。中共中央军委对这一部署表示赞成,并同意解决人民军作战所需物资供应等问题。12月6日,越共中央政治局讨论决定发起奠边府战役,彻底粉碎纳瓦尔计划,并确定由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武元甲任总指挥,韦国清为前线总顾问。胡志明指示,这次战役“在军事、政治、国内、国际等方面都是一次重要的战役”,“全军、全民、全党务必集中全力打好这次战役”。*韩怀智、谭旌樵主编:《当代中国军队的军事工作》(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第530—531页;武元甲:《奠边府》,河内:越南外文出版社,1960年,第10页;中国军事顾问团历史编写组:《中国军事顾问团援越抗法斗争史实》,第90页。
1954年1月,在中国军事顾问团的直接组织和帮助下,越南人民军主力4万余人对驻守在奠边府的1.6万名法军形成包围。但是,法军凭借其优势装备和牢固工事,负隅顽抗。纳瓦尔声称要“不惜任何代价守住这个据点”。在中国军事顾问团的协助下,越方最终决定改变原拟的速战速决的战术,采取稳扎稳打、逐步推进的方针,并加强了各项攻击准备。1月24日,中共中央军委电告韦国清:“攻击奠边府时,首先不要四面围攻,平均使用力量,要以分割包围的办法,一股一股的消灭敌人。要细心地组织火力,特别要很好的组织炮火,切不可把阵地攻坚战当作运动战打。”27日,中央军委再次指出:“对奠边府的攻击,应采取分割包围、一股一股的歼敌,每次大约歼敌一个营左右。只要能全歼敌四五个营,奠边府之敌可能发生动摇,或向南撤退,或继续增援。两种情况均于我有利。敌如来增援,其他地区守备减弱,我可乘机解放其他地区;不增援,我可稳步解放奠边府。”3月11日,中央军委再次指示:对围攻奠边府之部署,采取稳扎稳打、分割包围,逐步歼敌计划是妥善的。*中国军事顾问团历史编写组:《中国军事顾问团援越抗法斗争史实》,第98页;钱江:《秘密征战》,第465页;郭志刚:《中国与奠边府战役》,《当代中国史研究》2005年第5期,第83页。
鉴于讨论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日内瓦会议即将召开,中国领导人强调应打谈结合,以打促谈。毛泽东向越方强调,“朝鲜停战的经验表明,只有我们力量强大,在战场上给敌人的打击愈多愈痛的时候,和谈才有可能获得成功。所以应当边打边谈、谈谈打打,两者不可偏废。决不可因为和谈而稍为放松自己在军事上打击敌人的努力”。*逄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949—1976)》,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552—553页。周恩来也于3月上旬向中国军事顾问团提出,为了争取外交上的主动,能否与朝鲜停战前一样,在越南组织打几个漂亮的胜仗。他要求顾问团研究一下,在此期间有无把握攻歼奠边府的法军。不仅如此,周恩来还多次通过无线电台向军事顾问团了解战场情况,要求协助越军尽快全歼奠边府的法军,以为越南在日内瓦会议上争取有利的政治地位。军事顾问团研究后认为,为了配合日内瓦会议的谈判斗争,必须尽最大努力,全歼奠边府守敌。*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第358页;《中国军事顾问团援越抗法实录》,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年,第179页。
积极的打是为了争取和,实施奠边府战役的问题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对此,越南党部分军事领导人对马上发动这样大规模的战役行动感到没有把握,态度犹豫。中共中央则明确主张一定要拿下奠边府。在中国领导人看来,目前情况下争取停战与和平是完全可能的,但“就此停战或先停战后谈判的方案均对我不利”,因为“如要停战,最后有一条比较固定的界线,能够保持一块比较完整的地区”,而这条界线“越往南画越好”,如不画线,“停下来再谈就很被动”。中共中央还建议越方立即为参加日内瓦会议进行两方面的准备——开展外交活动和加强军事行动,明确提出越南党目前的“主要力量仍应放在指挥作战与发动群众”方面,提高干部群众的斗志。在此基础上,向法军发起更猛烈的进攻,争取军事上更大的胜利,“以打促谈”,配合日内瓦会议上的斗争,争取理想的画线结果。*郭明主编:《中越关系演变四十年》,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8页。最终,越南党决定展开围歼奠边府的战役。3月 13日,越南人民军正式打响了战役,并在初战中取得胜利。胡志明致电前线全体指战员,强调这一战役“是我军的历史性的战役,我们取得这一战役的胜利必将具有重大的军事和政治意义”,“一定要在这一战役中夺取全胜”。越共中央政治局也认为:“奠边府战役对于印支的军事和政治形势,对于我军的成长及对于保卫世界和平都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日内瓦会议即将召开之时。因此,我们必须坚决夺取这次战役的胜利。”*杨保筠、于向东主编:《变动世界中的奠边府战役与日内瓦会议》,香港: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235页。中国军事顾问团协助越军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提出了《为争取奠边府战役全胜的几点工作建议》,阐述了在军事、政治、后勤各方面应采取的措施。中国向越方提供了战役所需的弹药、武器、汽车、医药等各类物资,计有汽车200余台、汽油1万余桶、各种枪支3000余挺、子弹240万发、各种炮100余门、炮弹和火箭弹6万余发、粮食340万余斤,还有大量工兵器材、爆破器材等。运到前线的物资即达1.9万吨。*中国军事顾问团历史编写组:《中国军事顾问团援越抗法斗争史实》,第114页;李可:《援越抗法斗争中的中国军事顾问团》,《军事历史》1989年第3期,第29页。
奠边府战役的打响给美国政府出了一个大难题。1953年1月艾森豪威尔执政后,紧步其前任的后尘,继续奉行支持法国进行印支战争的政策,并不断扩大对法国的各项援助。美国决策者错误地认定,胡志明只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工具”,印支战争“不再是一场殖民国家与坚决要取得独立的殖民地人民之间的斗争,而是共产党与非共产党之间的斗争”,印度支那的“陷落”将严重危及美国在远东的地位。国务卿杜勒斯曾向艾森豪威尔进言:“朝鲜是重要的,但是真正重要的地方是印度支那,因为我们可以失去朝鲜而不受其后果的影响;但是如果失去印度支那,南亚也失去了,那就使我们很难不受影响。”1954年1月,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提出一份研究报告,强调“失去印度支那,不仅会在东南亚和南亚产生反响,而且也会对美国和自由世界在欧洲以及其他地区的利益造成最严重的影响”。因而,美国除了向在印度支那的法军提供海空支持外,还应当对中国境内合适的军事目标采取行动,切断中国的运输线。在参谋长联席会议看来,除了取得军事上的胜利外,包括建立联合政府、实行分治或公民投票等在内的其他任何解决办法都是不可接受的,强烈要求政府立即考虑与法国或其他盟国一起甚至是单方面采取军事行动。*Stephen Ambrose, Eisenhower, Vol. 2,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1984, p.173; NSC 5405, RG 273, National Archives, College Park.
此时,法国在印度支那的地位正变得岌岌可危,处于失败的边缘。在越南,绝大部分农村地区为越共所控制,法军只能盘踞在河内、海防等少数几个大城市以及沿越南、柬埔寨边界的狭长地带。*NIE 91, “Probable Developments in Indochina Through Mid-1954,” June 4, 1953, Records of the Bureau of Intelligence and Research, Box 4, RG 59, National Archives, College Park.艾森豪威尔政府认为,要想扭转战局,法国必须在印度支那采取大胆、果断的军事行动,制订一个详细的进攻计划。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确信,如果法国能充分地利用越南军队,并实施一项旨在消灭敌方正规军的进攻战略,那么它就会在一年之内内取得胜利。为此,美国政府积极协助纳瓦尔拟定了新的作战计划,即纳瓦尔计划。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就连纳瓦尔本人对这一计划都没有什么信心,认为它不可能取得严格意义上的军事胜利,至多是打成一个平局。在某种程度上,法国远征军制定这一计划的主要意图在于增强与越共进行讨价还价的实力和筹码,但美国方面却对这一所谓“结束战争”的计划寄予厚望。美国驻越南军事援助顾问团团长奥丹尼尔向华盛顿报告说,该计划将会成功地结束战争,法军在奠边府构筑的防御工事可以抵挡住越共发动的任何进攻。杜勒斯乐观地认为,很快就能看到印支局势的改善,到1955年战斗即将结束的时候,法国人有可能打败越盟的正规武装。参联会很快提出报告,认为如果法国在印支积极展开进攻,并获得国内的支持,则纳瓦尔计划就有望取得成功,值得美国提供援助。《时代周刊》援引一位美国官员的话称,“一年前,还没有人能够看到胜利;但是今天,我们可以看到曙光就在前面,如同隧道尽头已经出现了亮点”。为了保证该项“结束战争的计划”能取得预期的效果,美国政府决定大幅度增加对法国人的直接军事援助。1953—1954年间,美国向法国提供了军用飞机360架,大小战舰390艘,各种运输车达2.1万辆,轻重武器达17.5万支。*Historical Division of the Joint Secretariat, The Joint Chiefs Staff and the War in Vietnam: History of Indochina Incident, 1940-1954, Wilmington: Michael Glazier, 1982, pp.284-285.艾森豪威尔还指示副国务卿史密斯成立了一个特别研究小组,就美国在何种情况下才能进行最有效的直接干预提出方案。
虽然美国在背后给予了大力支持,法国仍然无法扭转印支战局。1954年3中旬,越南人民军包围了驻守奠边府的法军。20日,法军总参谋长埃利在视察了印度支那战场后飞抵华盛顿,希望美国能向法国提供紧急援助,包括飞机、军舰以及武器、弹药等,并与美方商谈了美军直接干涉的可能性,以挽救奠边府被围法军。4月4日,法国总理拉尼埃和外交部长比杜尔向美国驻法国大使狄龙表示,为了扭转奠边府局势,美国有必要立即出动附近航空母舰上的战斗机参加作战。随后,法国又要求美国提供10至20架B-29轰炸机,由法国人驾驶,从美国驻菲律宾的基地起飞,对奠边府周围的越共军队实施轰炸。
对于采取何种军事行动,美国政府内部存在着不同意见。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雷德福强烈主张进行直接军事干预,向海防—河内地区派遣军队,尽一切努力以挽救法军的败局,为此甚至不惜与中国一战。在他看来,与共产党国家的谈判不可能取得任何结果,最终还会造成一种对美国利益极其有害的局面。雷德福向埃利表示,如果法国提出要求,美国两天之内即可出动附近航空母舰上的350架战斗机参加作战。3月24日,雷德福上书艾森豪威尔,认为仅靠法国人难以扭转不断恶化的印支局势,如果美国要想避免失去整个东南亚,就必须准备立即“以武力的形式行动起来”,建议用空袭的方式来解奠边府之围。根据他拟订的代号为“秃鹫”的作战计划,要求美国从设在菲律宾的空军基地以及游弋在附近的两艘航空母舰派出60架左右的B-29轰炸机,向奠边府附近投掷三颗战术原子弹,同时对越南人民军阵地进行数次大规模的夜间袭击,每次投弹450吨。如果轰炸不能奏效,则美国应采取其他军事行动,包括动用美国空降部队和在海防港布雷、封锁。雷德福表示,根据五角大楼一个高级研究小组的研究结果,如果使用得当,只需要3颗战术原子弹,完全可以解救被困法军。*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FRUS), 1952-1954, Vol.13, Washington, D. C.: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GPO), 1982, p.1271; Melanie Billings-Yun, Decision against War: Eisenhower and Dien Bien Phu,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8, p.120.空袭方案得到了空军参谋长特文宁和海军参谋长卡尼等人的支持。他们认为,奠边府是一个相当孤立的地区,周围没有大城市,只有共产党的军队和他们的供给物资,是使用原子弹的理想场所,而且,如果投掷适当,将足以摧毁在那里的共产党的力量。*Lloyd Gardner, Approaching Vietnam: From World War II through Dienbienphu, 1941-1954, New York: Norton, 1988, p.202.3月底4月初,陆军部计划处两次提出报告,认为在印度支那使用核武器从技术上和军事上来说都是可行的,这会极大地改变整个印度支那局势的发展,从而变得有利于美国和“自由世界”;如果是在日内瓦会议召开之前采取这一行动,也许这次会议就永远不用召开了。*William Gibbons, The U.S. Government and the Vietnam War, Part I, 1945-1961, Washington, D. C.: GPO, 1984, p.169.20世纪60年代中期,正当约翰逊政府深陷越南时,雷德福、特文宁等都宣称,如果当初美国在奠边府地区使用了原子弹,“我们就有可能没有今天在越南所面临的问题”,“3颗原子弹只要投放位置适当,不会给我们带来太大麻烦或是开创一个先例,但是它将很好地教训那帮中国人,我们可能挽救了法国,也许我们目前在东南亚的困难也可以避免”。*McGeorge Bundy, Danger and Survival: Choices about the Bomb in the First Fifty Years,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88, pp.266-267;Walter LaFeber, America, Russia, and the Cold War, seventh edition, New York: McGraw-Hill, 1993, p.162.
出兵干涉的方案遭到了陆军参谋长李奇微、海军陆战队司令谢泼德等人的反对。在他们看来,美国出兵干涉不仅不会对印度支那局势产生决定性的作用,反而得不偿失。李奇微认为,一个稳定的政治基础是军事干涉行动成功的关键,而在印度支那法国人却没有这种政治基础;不论奠边府战役结果如何,都不会对印度支那的局势产生决定性影响,而美国的军事干涉却大大增加触发一场大战的风险。他提出,美国地面部队的人数已经大大缩减,如果对印度支那进行军事干涉,势必会削弱欧洲的防务,分散美国有限的军事力量。李奇微告诫艾森豪威尔,仅仅依靠空中和海上力量并不能确保在印支取得胜利,而派到那里的任何地面部队将不得不在后勤供应困难、环境异常恶劣的情况下进行作战;就是使用原子武器也不能减少“为取得印度支那的军事胜利所需要的地面部队的数量”。他还以朝鲜战争为例说明,仅靠空中优势并不能决定性地解决问题,美国在印度支那的战争要比朝鲜战争付出更为高昂的代价。陆军部自1953年底就开始研究印度支那局势,认为不论是否使用核武器,美国要想成功地守住印度支那要比通常所设的困难得多;如果法国撤出,美国需要7个陆军师和一个海军陆战队师接替法军。五角大楼的戴维斯海军上将也警告说,“不应自欺欺人地相信,有可能只使用海上和空中力量部分地卷入”,应当尽一切可能避免美军卷入印度支那冲突。*Robert Divine, Eisenhower and the Cold War,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1, p.50; Christopher M. Gacek, The Logic of Force: The Dilemma of Limited War in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4, pp.98-99, 102; Robert Buzzanco, “Prologue to Tragedy: U.S. Military Opposition to Intervention in Vietnam, 1950-1954,” Diplomatic History, Spring 1993, p.215.至于使用原子弹,美国军方高层普遍对其作用持怀疑态度。国务院顾问麦克阿瑟二世则分析了使用原子弹可能造成的政治后果,认为原子弹的使用不仅会在整个“自由世界”特别是在北约内引起极大震动,而且也会给苏联指责美国滥用核武器提供口实,美国在世界上的领导地位将会受到一定影响。*FRUS, 1952-1954, Vol. 13, pp.1270-1272; Ronald Spector, Advice and Support: The Early Years of the United States Army in Vietnam, 1941-1960, Washington, D. C.: Center of Military History, 1983, pp.200-201; John Gaddis, The Long Peace: Inquiries into the History of the Cold War,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p.130.
艾森豪威尔虽然同意向法国提供25架轰炸机以增援驻守在奠边府的法军,但却反对美国的直接军事卷入。他表示,谈论在印度支那由美军取代法军毫无意义,美国直接介入印支战争将是“不可想象的”,“在印度支那的这场战争将吞噬我们几个师的兵力”。他宣称,“我比任何人都更加坚决反对让美国卷入那个地区的热战”,美国必须使用当地土生土长的军队,甚至可以使用美国的空军、海军向他们提供支持。他提出了美国干涉的几项先决条件:印度支那国家要求美国进行干预;联合国赞同美国的行动;其他国家愿意一道出兵;征得国会的批准。*FRUS, 1952-1954, Vol. 13, p.949; John Gaddis, Strategies of Containment: A Critical Appraisal of Postwar American National Security Polic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2, pp.178-179.杜勒斯也对美国的干涉犹豫不决,他告诉法国人:“如果打出自己的旗帜,派遣自己的陆、海、空军部队参加印度支那战争,则美国的威信是和我们将获得胜利这样一点联系在一起的。我们不能滥用美国的威信但又遭受失败,这将会产生世界性的反响。”*FRUS, 1952-1954, Vol.13, p.1141; David Anderson, Trapped by Success: The Eisenhower Administration and Vietna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1, p.27.
事实上,美国决策者还面临着公众和国会反对出兵的强大压力。民意测验表明,85%以上的美国人反对卷入印支战争。艾森豪威尔清楚地认识到,此时作出出兵干涉的决定,将会严重削弱共和党在11月份国会中期选举中的地位。一名国会议员曾明确警告说,如果艾森豪威尔总统和共和党的领袖们派遣军队到东南亚,美国民众“将以在11月选出一个由民主党控制的国会来表达他们的厌恶心情”。事实上,美国国会对出兵干涉的方案持明显的保留态度。4月初,当杜勒斯、雷德福就美国向法军提供海空支持向国会领导人征询意见时,议员们普遍认为美国单方面的干涉是不可取的,担心“朝鲜事件”会再度重演。在朝鲜战争中,美国为“联合国军”提供了90%的兵力。议员们还警告说,一旦把旗子打出去了,紧跟着就得使用地面部队。另一方面,国会也并没有把干涉的路完全堵死,而是提出了干涉的先决条件:(1)美国的干涉必须是一个包括东南亚国家和英联邦在内的联盟的干涉的一部分;(2)法国同意“在我们投入兵力时不把它自己的部队撤走”;(3)法国保证越南、柬埔寨、老挝获得“完全的独立”。随后,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做出决定,应立即为日后可能的军事干涉进行各项准备和部署,并努力满足采取“联合行动”的必要先决条件。*FRUS, 1952-1954, Vol. 13, pp.1224-1225, 1254.
经过朝鲜战争,美国决策者进一步认识到美国力量的有限,不能再重复在朝鲜直接出兵干涉的做法。4月5日,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提出报告,认为美国地面部队的直接介入“将增加与中国发生军事冲突和大规模战争的危险,美国将付出人力和金钱的高昂代价,并可能对国内政治产生不利影响”。艾森豪威尔也明确表示,“我们不能参加实际进行的战争”,单独出兵干涉将意味着在没有盟友支持的情况下,打一场同中国或许苏联的全面战争。*FRUS, 1952-1954, Vol. 13, pp.1440-1441.艾森豪威尔想要的并不是奠边府,失去奠边府并不一定意味着失去印度支那。中央情报局认为,即使失去奠边府,法国在印度支那的政治和军事地位不会立即受到严重影响,法军和越共之间的军事力量对比也不会发生重大改变。美国领导人认为,当务之急是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包括印度支那、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在内的东南亚集体防务组织,通过联合军事努力,在东南亚把共产主义“封锁”起来。否则, 一旦“失去”印度支那,就会造成连锁反应,整个东南亚就可能“落入共产党之手”。此外,美国政府曾考虑在越南使用国民党军队,或者利用国民党军队进攻海南岛,并对中国大陆实施海上封锁,由于风险太大和盟国的反对,最终作罢。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雷德福几次提议由南朝鲜派出1个或几个师前往印度支那,考虑到美国公众可能的反应和法国不会接受,也不得不放弃这一方案。*FRUS, 1952-1954, Vol. 13, pp.1167-1168, 1451; George Kahin, Intervention: How America Became Involved in Vietnam, New York: Anchor Press, 1987, pp.41-42.
1954年3月29日,杜勒斯在一次讲话中正式提出了美国政府关于依照北约模式在东南亚建立一个区域性“各国协调组织”的构想。他声称,在目前情况下,无论共产党通过什么手段将其政治制度扩展到东南亚,对整个自由世界来说都将是一种严重的威胁。美国认为,“不能消极地来接受这一可能性,而是应该采取联合行动来对付它”。杜勒斯认为,尽管奉行这一政策会冒很大的风险,但是,如果在此关键时刻不采取行动,则将来就会产生甚至更为严重的局面。4月5日,他在众议院外交委员会发表讲话时再次重申了这番话,并指责中国参与了奠边府战役。*[英]科拉尔·贝尔:《国际事务概览》(1954年),云汀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第37页。随后,艾森豪威尔批准了杜勒斯的一项建议,即应努力说服英国与美国、法国及其他几个“友好的亚洲国家”一道共同抗击印度支那共产党的部队,如果中国出面干预的话,就由美国空军轰炸其华南的基地。
美国策划的联合行动主要包括以下几项方案:首先,由美国空军和海军与法国、越南军队以及象征性的泰国、菲律宾军队发动联合海空行动,旨在摧毁在印度支那的共产党军事力量,只要军事上有利,就可以使用核武器,但要避免将平民作为袭击目标;第二,将联合空袭行动扩大到中国境内那些支持越共在印度支那军事行动或间接威胁到该地区美军与盟国军队安全的军事目标,“如果认为在军事上有利,可以使用核武器,但要避免将中国平民作为核打击的目标”;第三,将联合行动扩大到中国境内更多的军事目标,必要时可使用核武器,同时封锁中国海岸,夺取或使海南岛“中立化”,利用台湾的国民党军队对大陆采取军事行动。美国情报部门估计,对于第一种情况,中国可能的反应是极大地增加对越共的后勤支援,向其提供大量武器、装备和技术援助,并派遣中国防空炮兵部队前往越南,在中越边界地区部署地面部队和空军,但不会公开介入战争。与此同时,还将加强政治宣传活动,谴责美国是“侵略者”,并试图通过谈判实现停火,“以保持共产党的地位和机会”。如果美国采取第二种行动,则中国“将尽其所能,在印度支那进行地面战争,攻击盟军的空军基地、航空母舰和其他直接支持该地区联合军事行动的设施”,但是,中国会将自己的行动集中在印度支那地区,打击对象仅限于直接支持“联合行动”的基地和设施。同时,为了避免遭受进一步的破坏,尤其是避免美国对整个中国的无限制的打击,中国将努力促使美国谈判解决问题。如果出现第三种情况,中国会竭尽所能进行防御,并努力争取苏联的全面参与,同时力图通过谈判结束战争。倘若不能达成停火协议,则中国将使用其全部力量来进行与美国的战争。*SNIE10-4-54, “Communist Reactions to Certain US Courses of Action with Respect to Indochina,” 15 June 1954, DDRS, CK3100393286.
为促使有关国家,特别是英、法接受“联合行动”的计划,美国政府展开了积极的外交活动,艾森豪威尔致函英国首相丘吉尔,提议建立一个由美、英、法、澳大利亚、新西兰、泰国和菲律宾等组成的新的联盟,以遏制共产主义在东南亚的“扩张”,并呼吁联合向中国发出警告,阻止其对越南的支援。他提醒丘吉尔,如果法国人不能坚持到底,让印度支那落入共产党之手,则对英美的全球战略地位以及整个亚太地区的力量对比来说,其最终影响可能是灾难性的。为强调在印度支那采取联合干涉行动的重要性,艾森豪威尔于1954年4月7日在记者招待会上抛出了危害深远的所谓“多米诺骨牌”理论,宣称印度支那的“失去”对“自由世界”会造成连锁反应,缅甸、泰国、马来亚和印度尼西亚将随之“失去”,日本、台湾和菲律宾也将受到严重影响,并威胁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其后果是难以估量的。16日,副总统尼克松在美国新闻编辑协会发表讲话称,如果派遣美国军队是阻止共产主义在亚洲进一步“扩张”的唯一办法,则“政府就必须正视这个问题并派出军队”。虽然美国国务院随即发表声明称,尼克松的讲话并不意味着美国的政策发生了变化,它只是尼克松个人的观点,但这一讲话还是被视为美国政府的“试探气球”,并在美国国内引发激烈的争论。艾森豪威尔向尼克松表示,“人们为你的讲话吵成一团,这非常好,因为它唤醒了这个国家,使人们了解印度支那的局势是多么严重”。*FRUS, 1952-1954, Vol. 13, pp.1256, 1281; Sherman Adams, Firsthand Report: The Inside Story of the Eisenhower Administration, New York: Harper and Brothers, 1961, p.122.杜勒斯则是频频出访,穿梭于伦敦和巴黎之间,与英法领导人进行磋商。他声称,如果中国人意识到加紧在东南亚的介入会导致西方国家采取对其造成灾难性的海空报复行动,或许中国人就不敢在这一地区冒险了;朝鲜战争之所以停火,主要是因为中国人害怕美国轰炸东北的工业基地。
但是,美国的计划遭到了英国的反对。英国向来不愿看到印度支那战争进一步扩大,因为那样将危及英国在香港、马来亚的地位。英国首相丘吉尔和外交大臣艾登担心,“联合行动”极有可能会导致冲突范围的扩大,引起与中国的战争,甚至将世界推向一场新的世界大战的边缘。他们希望通过谈判来实现印度支那的停火,争取政治解决。早在1952年5月底的美、英、法三国巴黎外长会议期间,艾登就向艾奇逊表示,他不认为中国要在东南亚地区打一场战争,“英国政府强烈反对在东南亚采取任何可能导致与中国发生一场战争的行动”。英国军方也赞成把越南一分为二,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危机的升级,而且也可以使法国更多地关注欧洲防务。英国的立场得到了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和印度等国的支持,这些国家同样担心对印度支那的军事干预会导致中国的介入,从而在亚洲引发另一场战争。*关于英国对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政策的最新研究可参见Nong Van Dan, Churchill, Eden and Indo-China, 1951-1954, London: Anthem Press, 2010。
4月11日,杜勒斯再次访问英国。他反复向英国方面说明,一旦失去印度支那,那么泰国、马来亚、缅甸和印度尼西亚等就会受到影响,引起一连串反应;现在奠边府战役已经到了关键时刻,仅靠法军取得胜利的机会很小。因而,希望英国支持美国的军事干预政策,并与美国一道采取行动,派出哪怕是象征性的军队参战。杜勒斯表示,美国的干预必须有两个先决条件:一是法国给予印度支那真正的独立;二是英国参战,投入一部分空军。英国领导人不仅反对立即着手建立所谓的东南亚集体防务体系,也反对向中国发出联合警告。他们坚持认为:军事干涉不会奏效,仅向越南战场投入空军和海军并不能解决问题;法国不会赢得印度支那战争的胜利,越是拖延举行谈判,形势对法国就会愈加困难;对中国实施海上封锁或者轰炸其交通线,这在军事上不仅不会起任何作用,反而有可能招致苏联的介入,引发一场新的世界大战。因而,英国政府不能把军队投入印度支那战争,如果能在日内瓦会议上促成谈判,达成一项分治越南的协定,要比进行军事干预的结果好得多。*Anthony Eden, Full Circle,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1960, pp.93-94; FRUS, 1952-1954, Vol.13, pp.1411-1415.4月18日,英国政府指示驻美大使梅金斯爵士,避免参加杜勒斯召集的为建立东南亚集体防务组织而举行的预备会议。
在4月23日举行的北约理事会会议上,杜勒斯、雷德福继续向英国施加压力,要求英国支持采取联合行动。他们向艾登表示,奠边府法军已经坚持不下去了,只有美英联合行动才有可能改变那里的局势。当艾登对中国可能会做出反应表示担心时,雷德福安抚说,如果美国空军卷入印度支那战争,中国不会介入,因为中国空军的作战能力很低,如果他们参战,美国空军将轰炸他们的机场;苏联也不会干预,因为苏联人目前不想打一次世界大战。他还表示,美国需要英国所提供的只是从马来亚和香港抽调几个空军中队。但是,艾登对空袭的效果表示怀疑,再次拒绝了美国方面提出的采取联合军事行动及利用空军、海军进行干预的要求。他提醒美国人,如果进行干预,可能面临一场更大规模的战争,中国或许还有苏联将会介入。他同时也表示,为了使日内瓦会议在印度支那问题上达成令人满意的政治解决,英国将给法国“一切可能的外交支持”。如果能在日内瓦会议上达成协议,英国将与美国一道确保协议的实施,并立即就采取何种共同努力以保卫东南亚其他地区进行磋商。倘若日内瓦会议不能取得协议,届时英国再与美国讨论采取共同行动的可能性问题。在英国方面看来,“除非进行像朝鲜战争那种规模的干涉,否则对印度支那的局势是不会有什么效果的”。艾登的立场得到了丘吉尔的支持。在与雷德福会谈时,丘吉尔明确表示,英国已经让印度取得了独立,绝不可能为了帮助法国守住印度支那而出兵。4月底,英国内阁会议正式作出决定:在讨论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召开之前,英国不准备在印度支那采取任何军事行动,作出任何承诺;对法国在日内瓦达成解决办法所作的努力,英国将给予一切可能的支持,以争取达成一项体面的解决方案;如果日内瓦会议不能达成协议,则英国届时将与盟国共同商讨应当采取的联合行动。*Richard Melanson and David Mayers, Reevaluating Eisenhower: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in the Fifties,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87, p.141; Lawrence Kaplan et al. eds., Dien Bien Phu and the Crisis of Franco-American Relations, 1950-1954, Wilmington: Scholarly Resources, 1990, pp.75-76.4月27日,丘吉尔在下院发表讲话,强调英国政府无意在日内瓦会议召开之前就英国的军事行动问题做出任何许诺。
美国领导人对英国的行动大为光火,却又无可奈何。艾森豪威尔认为,英国内阁的决定“使我们在寻求任何满意的盟国干涉方式的努力暂时终止了”。在他看来,丘吉尔政府之所以拒绝参加“联合行动”主要是“担心香港,希望香港平安无事”,英国人“害怕如果他们开进印度支那,红色中国便会进攻香港,轻易地把它拿下来”。艾森豪威尔表示,他要设法使英国相信,“如果我们同时一起进入印度支那,那就很好,但是如果他们不和我们一起进入,他们就不能指望我们会帮助他们保卫香港”。他指责英国不顾一切地寻求谈判解决印支问题,“实际上是在促成第二个慕尼黑”。*Memorandum for the Secretary of State, “The Indochina Problem,” April 27, 1954, Records of Policy Planning Staff, Box 81, RG 59, National Archives, College Park.
在解决印支问题上,美法之间也存在着严重分歧。奠边府法军被包围后,法国政府敦促美国能够尽快实施“秃鹫计划”,对越南人民军进行大规模空袭。但是,法国反对美国将军事行动扩大到整个印度支那,从而损害法国在这一地区的殖民利益,更反对美国采取直接针对中国的军事行动,担心把法国拖入与中国的冲突中去。法国政府倾向于美国的单独干涉,认为美国一次大规模的空袭就足以对战局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不希望战争国际化,更不愿意放弃对印度支那的控制。法国领导人所要的是借助美国的军事干涉来增强自己在日内瓦会议上讨价还价的筹码,尽快结束战争,而不是危及日内瓦会议的前景。法国外长比杜尔向杜勒斯表示,如果失去了奠边府,即使美国在军事上给予全力支持,法国和印支国家也都不大可能愿意继续作战。但在美国决策者看来,仅仅靠一次空袭并不能挽救奠边府,更不能阻止共产主义在东南亚的“扩张”,却使美国付出高昂的政治代价:会被世人指责为支持法国进行殖民战争;与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的关系变得紧张;削弱美国在印度支那问题上的谈判立场。4月24日,法国内阁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婉拒美国关于全面介入的建议。美国政府对法国的态度极为不满,却又无计可施。艾森豪威尔指责法国人“要我们充当他们的小伙伴并提供物资和其他东西,以便保住他们自己在那一地区的权力”。*Historical Division of the Joint Secretariat, The Joint Chiefs Staff and the War in Vietnam, p.386; George Herring and Richard Immerman, “Eisenhower, Dulles and Dienbienphu,” Journal of American History, September 1984, pp.358-359.
美国在进行外交活动的同时,也在加紧策划对奠边府的军事干涉。4月下旬,两艘航空母舰进入南海海域;美军太平洋总部派员到西贡与纳瓦尔就美军的空中支援问题进行协商;参谋长联席会议拟定了向法国提供海空支援的作战计划。但是,由于英法的反对,美国的联合行动计划落空了。4月29日,艾森豪威尔在记者招待会上被迫宣布,美国打算“在印度支那问题上采取任何新步骤支持法国之前,先看一看外交活动在日内瓦起什么作用”。在当天召开的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上,艾森豪威尔明确表示不会单独在印度支那采取行动,而是努力构建一个区域性的联盟,并争取英国的支持。在联盟组成之前,他不会请求国会批准美国参加集体干涉行动。同时,他也向国会领袖表示,仅仅作为法国的一个伙伴介入东南亚将是一个“悲剧性的错误”;如果没有盟国参加,美国不会单独介入印度支那,“我看不出有什么理由派美国地面部队到印度支那去承担义务,我认为我们没有必要这样做”,因为亚洲有的是人,“我们可以训练他们来进行战斗”,美国最多是在必要的时候出动一些飞机来提供支援。*FRUS, 1952-1954, Vol. 13, p.1440; George Herring, America’s Longest War: The United States and Vietnam, 1950-1975, New York: Alfred Knopf, 1986, p.37; Ambrose, Eisenhower, Vol. 2, p.182.奠边府战役期间,美国向越南派出300名地勤人员,训练法国人驾驶美国提供的飞机,同时还帮助法国从北非向越南运送了两个营的伞兵部队。
就在美国政府内部争论如何解救奠边府被围法军之时,越南高层也对战役产生了分歧。最初,战役进展颇为顺利,越军在中国军事顾问团的帮助下,对法军进行分割包围。3月底,越南人民军集中了三个主力师的兵力和全部炮火攻击法军指挥机关所在地,力图紧缩包围,控制机场,全歼法军。战斗进入纵深后遇到挫折,久攻不下,造成部队伤亡较大,双方形成僵局。再加上美国加强了对法军的援助,并准备进行军事干涉,缺少大兵团作战经验的越南人民军官兵的作战情绪受到很大影响。越南人民军总部向中国方面表示,希望派出精锐部队参加战役。越军中有不少人提出,部队由于连续作战急需休整,雨季作战困难太大,主张趁河水泛滥之前撤离奠边府,取消战役。在此情形下,是坚持原方案发起最后总攻还是撤离奠边府,成为中越军事领导人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中国军事顾问团认为,美国进行战争恫吓的真正意图在于迫使越军撤离奠边府,以解面临绝境的法军之围。越军已经具备发起总攻全歼守敌的条件,绝不能功亏一篑,坐失良机。如果仓促撤离,法军势必会趁机反扑,后果将不堪设想。因而必须把战役进行下去,彻底取得胜利。越南方面经过慎重考虑,决定在河水泛滥之前发起总攻。与此同时,中共中央军委从朝鲜战场急调数名工兵干部赶赴奠边府前线,帮助人民军部队挖暗道通向法军据点,准备用炸药将其摧毁;增派了一个火箭炮连,并派出大批汽车帮助运送弹药和粮食;在中国境内装备训练的越军两个炮兵营也相继赶赴前线。军事顾问团则指导人民军在奠边府周围构筑了大量工事。
毛泽东不仅明确表示要帮助越南人民军攻克奠边府,如有把握应提前发起总攻,而且坚持要打痛法国人,直至夺取整个印度支那。4月3日,他指示中央军委要为越南人民军立即再组建4个炮兵团和2个工兵团,限期6个月内组成装备并训练成功;教员和顾问全部从入朝参战部队中出,应有师级和军级干部;火炮不够就从中国炮兵中抽调,“让我们的一部分炮兵暂时变为徒手”;装备和训练可以在越南北部进行,如果不方便就在中国广西进行。他要求总参谋部会同解放军炮兵司令部迅速做出计划,电商越方取得同意,“务须全力以赴”。他提出,2个炮兵师“要以正规步兵师团或独立团营改充”,不是招新兵。毛泽东设想,此2个炮兵师建成,连同前一个炮兵师,再集中5个步兵师,共有步兵、炮兵8个师,“就可以攻击河内、西贡了”。他还要求:为3个炮兵师所需的充足的炮弹和工兵器材的供应,“亦须立即筹备”;高射炮应相应增加;“奠边府必须坚决攻克”,而且“如机动顺利,确有把握,应提早总攻”。他还建议越方为补充奠边府战役的病员消耗,应立即至少动员5000—8000名新兵,训练3个月,迅即补充缺额;休整1个半月至多2个月即迅速占领老挝琅勃拉邦,而且要准备1954年冬、最迟至1955年初春夺取河内,之后进攻西贡,解放整个印度支那。毛泽东最后特别强调,“日内瓦和谈即使成功,上述炮兵建设不变”。*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编,《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中卷),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204页。
4月9日,中共中央军委两次致电军事顾问团,强调越南人民军应不惜代价把奠边府打下来,并提出了具体的作战要领,建议充分利用炮兵,很好地组织火力,对法军据点应集中炮火分段分点逐渐摧毁之,打下一点后,迅即改造工事巩固一点,而后逐段发展,紧缩包围,同时要展开政治攻势,动摇法军军心。电报明确指出,“为全歼奠边府的守敌,取得战役的全部胜利,我应很好的组织火炮,不要吝惜炮弹的消耗”,“我们将供给、运送足够的炮弹”。*韩怀智、谭旌樵主编:《当代中国军队的军事工作》(上),第533—534页。毛泽东认为,“目前越南最大可能发生的危险,似乎不在奠边府以南,而在我军的后方交通线”,“如敌以两个伞兵营降落在我后方交通线上最扼要的地点,筑堡据守起来,整个交通将为之切断,如我军不能迅速歼灭此敌,旷日持久,奠边府我军即有被迫撤退之可能”。他要求中央军委副主席彭德怀、军委副总参谋长黄克诚等对此“再加考虑”,请“越方迅调必要兵力位于适当地区,专门对付此种意外事变,以免奠边府作战功亏一篑”。*《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中卷),第207页。据此,主持总参谋部工作的副总参谋长粟裕致电韦国清,提醒说“军委最关心的是集结于河内并受过训练的伞兵,空降于你们的后方补给线上,扼要构筑据点,截断你们交通,捣乱你们后方,迫你们解围,甚至造成纷乱”,要求就此迅速做出妥善准备,应付意外情况,并“详细考虑攻歼奠边府之把握”,电告“还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完全或基本上歼灭敌人”。粟裕强调,奠边府战役应力争取得全面胜利,“这对越军战力之提高、对你们今后工作便利均有影响,尤其对越战局及日内瓦谈判影响更大”。*中国军事顾问团历史编写组:《中国军事顾问团援越抗法斗争史实》,第104页;钱江:《周恩来与日内瓦会议》,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第178页。中国的全力援助进一步增强了越南领导人的决心。4月19日,胡志明主持召开越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正式做出了消灭驻守奠边府法军的决定。会议指出,“由于时势的迫切需要和客观条件的许可,我军可以使用攻坚战来消灭一个相当集中的敌军据点群”,“奠边府战役对于印度支那的军事和政治形势,对于我军的成长,对于保卫世界和平,具有一个极其重大的历史意义”,“因此,我们必须坚决地夺取这个战役的全面胜利”。*黄铮:《胡志明与中国》,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第136页;中国军事顾问团历史编写组:《中国军事顾问团援越抗法斗争史实》,第103页。越军对奠边府发起总攻的准备全面展开。
美国本来就对日内瓦会议的召开百般阻挠,其参加会议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施展种种手段阻止会议达成任何协议,使其无果而终。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早就明确规定,任何通过谈判取得的解决办法,都将意味着最终不仅把印度支那而且把整个东南亚“丧失给共产主义”。因而,即使在日内瓦会议开始讨论印支问题后,美国仍然积极着手军事干涉的准备工作。参谋长联席会议拟订了部署美国军队的应急方案,确定只要军事上对美国有利,就可以使用核武器。国务院起草了一份国会议案,授权艾森豪威尔可以在印度支那使用美国海空力量。5月6日,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讨论印度支那局势。与会者大都认为,当务之急是阻止法国在日内瓦会议上和越共达成和平协议,要求艾森豪威尔通知法国政府,如果法国倾向于议和,其结果是让越共占领整个印度支那,将会严重影响法国和美国的关系,美国对法国的军事援助将立即停止。会议还决定,美国应直接与印度支那联邦建立联系,如果对方提出请求,美国可以单方面卷入印支事务。艾森豪威尔对此表示同意,建议第二天继续讨论这一问题。
但是,美国的行动为时已晚。5月1日,越南人民军向奠边府发起总攻,并于7日攻占奠边府,歼灭法军1.6万余人,使印支形势大为改变。法国国内政局动荡,民众强烈要求尽快结束战争。更为重要的是,奠边府战役的胜利为日内瓦会议取得突破性进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艾森豪威尔和杜勒斯等人再一次研究了是否出兵干涉的问题,决定在日内瓦会议失败后,美国将进行军事干涉。美国国务院、国防部、参谋长联席会议、国家安全委员会等都积极行动起来,为可能的干涉行动献计献策。国务院要求国会授权总统动用美国的海、空力量来支持亚洲友好国家对付共产党的“颠覆”活动。政策规划委员会提出报告说,除非美国进行军事干涉,否则印度支那的“失去”不可避免,而“失去”印度支那将可能导致整个东南亚和南亚地区“落入共产主义之手”,因而,美国面临的安全威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大。为了国家利益的需要,不管其他国家如何动作,美国必须在东南亚采取强硬行动。军方领导人认为,北越的主要军事物资都是来自中国,如果能从源头切断对北越的供给,将会大大减少法军在印度支那所面临的问题。雷德福建议,军事解决印支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向远东共产主义的源头中国直接发动进攻。尽管艾森豪威尔曾强调美国决不能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再次对亚洲人使用原子弹,并指出对中国实施核打击将不可避免地把苏联卷入战争,但军方依然将核武器视为干涉印度支那的“法宝”。参联会声称“防卫东南亚的讨论是没有多大用处的,美国军队应当指向危险的根源,这首先是中国,而且在这方面应当使用原子武器”。参联会力主一旦中国公开介入印支战争,美国应使用核武器,对印度支那和中国境内的军事目标实施轰炸,并封锁中国海岸,占领海南岛。为此,参联会制订了详细的行动方案。杜勒斯公开威胁说,中国在越南的介入“等于是对美国宣战”。他还建议艾森豪威尔立即要求国会通过一项决议,授权总统对可能发生的中国干预问题做出他认为合适的反应。与此同时,美国驻法国大使狄龙继续与法国政府商谈美国军事干预的条件。*Kahin, Intervention, p.50; Ambrose, Eisenhower, Vol. 2, pp.205-206.
当然,在美国军方内仍存在反对干涉的声音。李奇微向包括艾森豪威尔在内的高层领导人都阐明了自己的观点,一再重申美国在印度支那的战争要比朝鲜战争付出更为高昂的代价。陆军部长斯蒂文森也向国防部长威尔逊强调,仅靠美国的海空力量并不能解决在印度支那所面临的问题,如果美国卷入冲突,不仅需要大量地面部队的卷入,而且还将遭遇严重的后勤补给困难,战争将会旷日持久,绝不可能一蹴而就。陆军部官员海曼率领7名军官于5月底至6月下旬赴印度支那进行了为期近一个月的实地考察,回国后提出报告称,印度支那缺乏美军进行大规模地面作战所需的各项必要条件。对于核武器能否奏效,国家安全委员会计划处表示怀疑,担心再度在亚洲使用核武器不仅会在政治上给美国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而且可能会促使英国、法国等国家要求美国撤走在其领土上的空军基地。这些意见势必会对决策者产生一定的影响,使其不敢贸然行事。艾森豪威尔、杜勒斯几次对军方的好战言论提出批评。*The Pentagon Papers (The Senator Gravel Edition), Vol. 1, Boston: Beacon Press, 1971, pp.508-509; Gibbons, The U.S. Government and the Vietnam War, Part I, pp.237-238.不仅如此,在出兵干预问题上,美法意见依然如故。对于法国来说,美国干预的可能性仍是用来与越共进行讨价还价、尽快摆脱困境的一张牌,这令美国决策者非常恼火。更为重要的是,尽管美国对日内瓦会议的态度极为消极,千方百计阻止会议取得进展,由于绝大多数与会国的共同努力,日内瓦会议最终取得了成功。1954年7月,有关国家签署了停战协定,标志着长达近八年之久的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结束了,美国不得不暂时放弃干涉的企图。
奠边府战役期间,中国和美国对抗的基本特点是双方都是通过向各自支持的盟友提供大量援助来进行间接的对抗,并没有像在朝鲜战场那样兵戎相见。就中国而言,发起奠边府战役旨在以打促谈,促使法国与越南方面通过政治途径达成停火协议,结束战争。而美国则极力谋求扩大冲突,使战争国际化。由于法国和英国的反对,同时美国国内对此也存在着严重的意见分歧,使得艾森豪威尔政府的干涉企图未能得逞,而日内瓦会议的成功更使得这种军事干涉在短期内难以实施。尽管中美双方分别向越南和法国提供了大量援助,但其结果却完全不同,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对越南的支持是为了帮助其取得民族独立,而美国对法国的支持只是为了帮助其延续这场久已不得人心的殖民战争。同时,中国和越南在奠边府战役中采取了正确的斗争策略,确保了战役的顺利进行;而美国和法国则低估了越南军民的战斗力量和作战意志,其失败在所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