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占军
1933年3—7月,英法德意四国公约的谈判与缔结是20世纪30年代欧洲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个意义深远的事件。然而,其重要性却长期被人忽视。西方学者至今少有专门的论述,一般通史著作或有叙及,也多是一带而过。*有关西方学者研究“四国公约”的专著,目前只有美国学者康拉德·H. 雅劳施于1965年出版的《1933年四国公约》(Konrad Hugo Jarausch, The Four Power Pact, 1933, Madison: State Historical Society of Wisconsin for Dept. of History, 1965)一书可供参考,但是由于该书问世于半个世纪前,当时法国方面的相关外交文件尚未公开,所以其论述尚有局限。此外,有关的专题论文也很少。究其原因大抵有二:一是当年发生的众多规模和影响相对更大的国际事件,如裁军大会、世界经济大会等吸引了多数研究者的视线,二是四国公约本身是个半途而废的条约,其重要性不易为人重视。但事实上,四国公约的缔结及其失败无论是对于西欧四国之间关系的演变,还是对于英法两国的对德政策都存在着重大的影响:四大国撇开国联而就某些重要问题直接进行磋商的行动意味着,寄望国联维持和平的理想的落空以及大国强权政治的复苏——这实际上为1938年慕尼黑协定的缔结敞开了大门;围绕四国公约文本的斗争则暴露了英法意各国对德政策的分歧;而条约的最终失败则直接导致了四大国的分化,特别是英法在德国问题上的疏离。本文拟利用英法两国公开出版的外交文件,重点就英法两国对四国公约的政策和立场进行考察,以期从一个侧面说明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英法对德政策的调整及其走向。
缔结四国公约的建议最初是由意大利政府在1933年3月世界裁军大会陷入僵局的背景下提出的。其目的是希望通过大国合作的方式在会外就阻碍裁军谈判的原则性问题直接达成谅解,从而缓和矛盾、为打破裁军僵局创造条件。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上台后,德国要求军备平等的态度日趋强硬,而法国则顾及自身安全不肯再在军备问题上做出让步,这使得裁军大会在2月份复会后很快就陷于停滞。为打破僵局,英国首相麦克唐纳和外交大臣西蒙于3月11日亲赴日内瓦进行斡旋,并提出了一份“将德国关于平等的要求和法国对安全的要求调和起来”*[英]安东尼·艾登:《面对独裁者:艾登回忆录》(上卷),武雄、毓文、曼罗、西全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年,第66页。的裁军方案,即“麦克唐纳计划”,但是法德两国对于该计划的反应均不积极,裁军大会濒临破裂。在这种背景下,1933年3月18日,意大利政府分别向英、法、德三国驻意大使递交了一份名为“谅解与合作公约”的草案,倡导英法德意四大国合作解决欧洲问题,其主要条款如下:
(1)西欧四国——意大利、德国、法国和英国——承诺在它们之间实行一种有效的合作政策,以期本着凯洛格公约和“放弃武力协定”的精神来维系和平。它们同时承诺在欧洲的各种关系中进行活动,以使这种和平政策在必要的情况下同样为其他国家所采纳。
(2)若遇可能导致国家间发生冲突的情况,四国将根据国联盟约的有关条款确认和约的修正原则。然而,它们同时声明,这项修正原则只有在国联的框架内和本着相互谅解和团结互利的精神才能实施。
(3)意大利、法国、英国声明,在裁军大会没有成功而只是获得部分成果的情况下,许诺给德国的平等权利必须得到有效的贯彻,同时,德国承诺此权利平等将分阶段实现——有关阶段应由四国通过正常外交途径达成的各项协议来确定。
四国承诺就奥地利、匈牙利和保加利亚的平等权利缔结类似的协定。
(4)四国承诺在全部政治和非政治的、欧洲和欧洲以外的问题上尽最大可能采取共同的方针,在殖民地问题上也同样如此。
(5)该项谅解与合作协定,如果需要,将提交各国议会批准。其有效期应为10年,而且它可以自动展延同样的期限,除非在到期前一年被缔约国之一废除。
本条约应在国联秘书处登记。*John W. Wheeler-Bennett ed., Documents on International Affairs 1933,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34, pp.242-248.
显而易见,“四国公约”的核心内容在于第1、第2和第3款,即倡导西欧四大国合作、修正凡尔赛和约和允许德国军备平等三个内容。简单说,四国公约就是要通过英法德意四国合作的方式来和平地解决当前困扰欧洲的两大难题:修正凡尔赛和约并满足德国军备平等的要求。这是墨索里尼在希特勒上台后、裁军大会陷入僵局的情况下为缓和欧洲局势所做的一次尝试。
墨索里尼提出四国公约是基于如下的逻辑:德国终归要重整军备,国联的制裁除了导致德国退出外不会有任何实际效果,而且任何一国都不会发动先发制人的战争,因此,最好是通过允许德国重整某些军备来促使它在裁军条约上签字。*E. L. Woodward & Rohan Butler ed., Documents on British Foreign Policy 1919-1939, Series 2, Vol.V(以下简写DBFP, 2/V), London: Her majesty’s Stationery Office, 1956, No. 393, p.590.为此,他亲自拟订了公约的文本,并且在正式提交各国前私下征求过德国政府的意见,得到了德国方面的赞赏。*1933年3月14日,意大利驻德大使向德国外长牛赖特递交了四国公约的草案文本,次日便得到了积极的反馈:牛赖特代表德国政府欢迎意大利的建议并称赞公约草案是“天才的创意”。从这点看,3月18日意大利提出的四国公约草案实际上反映了意德两国共同的立场。
面对意大利有些出人意料的外交倡议,英法两国的最初反应迥然不同。
英国方面对四国公约的反应既迅速又积极。3月18日,英国首相麦克唐纳与外交大臣西蒙应邀赴罗马进行访问,他们在抵达罗马的途中收到了意大利方面提交的四国公约文本。虽然没时间仔细研读,但公约所倡导的大国合作、修正和约等主张立即引起了英国人的极大兴趣。3月18日和19日,麦克唐纳与墨索里尼连续进行了两天会谈,其内容都是围绕四国公约展开的。在18日的初次会谈中,英国方面便在原则上接受了意大利的建议,只是强调德国军备平等与和约修正等问题应该在国联的框架下进行,而且顾及到法国可能的反应,有些条款需要再斟酌。为此,麦克唐纳当天指示随行人员连夜草拟出一份修正文本,在行文上对意大利的草案提出了几点修正。在19日的会谈中,墨索里尼接受了英国方面提出的修订意见,麦克唐纳则承诺在回国途经巴黎时游说法国人支持这一建议。3月20日,麦克唐纳在离开罗马时曾对采访的记者乐观地表示:“如果这些会谈的结果能够被接受,我可以保证几代人的世界和平”。*Ministère des Affaires Etrangères ed., Documents Diplomatiques Français 1932-1939, First Series, Tome III(以下简写DDF,1/3), Paris: Imprimerie Nationale, 1967, No. 14, p.38.
英国对于四国公约建议的反应如此积极是事出有因的。首先,自1925年洛迦诺公约签字以来,英国的决策者一直在考虑由身为洛迦诺公约签字国的英法德意四方直接达成协定的可能性。因为他们相信“这样一种协定有利于消除在欧洲形成敌对阵营的危险,而且可以相互确保四国政策的方向和目标,使之与维持彼此友好关系及增强相互了解相一致”。*DBFP, 2/V, No. 204, p.324.而1933年德国纳粹党上台后,法德对立倾向日益明显,欧洲似乎又处在敌对分裂的边缘,这让英国人对促成四国的合作与谅解更加充满了期望。在这种背景下,四国公约的建议正好迎合了英国人的心理,以至于英国外交部在事后回顾罗马之行的备忘录中曾明确承认意大利的倡议对于英国人来说是“正中下怀”。其次,英意两国在修正和约、给予德国军备平等权利等问题上也有着基本一致的立场。如墨索里尼在英意会谈中有关四国公约的如下论述在事后就曾被麦克唐纳一再转述:“首先,它将保障和平,其次,它可以在欧洲消除有关大国敌对集团的想法。可以根除目前某些国家的孤立感觉,他的计划在很多要点上与洛迦诺的解决方案一致,尤其是在给予德国与其他国家同样地位方面更是一致。”*Konrad Hugo Jarausch, The Four Power Pact, 1933, p.60.难怪墨索里尼在与英国人初次会谈后便兴奋地说:“看来英国政府最终理解了修正和约的必要性,麦克唐纳和我拥有几乎完全一致的看法。”*Konrad Hugo Jarausch, The Four Power Pact, 1933, p.62.
然而,与英国的积极反应相比,法国对于四国公约的态度则消极得多。因为在法国人看来,四国公约所倡导的大国合作固然可能给欧洲和平的维系带来乐观的前景,但同时也包含着修订凡尔赛和约以及承认德国军备平等权等危险内容。法国外交部在3月18日得到四国公约文本的当天便拟订了一份分析报告,开篇就明确指出:“总的考察:原则上,不能拒绝意大利的建议……另外,(在实际条款上)不能接受意大利的建议。”其后,该报告具体分析了法国的两难处境。即,如果拒绝意大利的建议,法国将面临以下5点不利局面:(1)承担导致欧洲和平努力失败的责任;(2)会使意大利靠拢德国;(3)引起国内舆论的失望;(4)丧失一种能真正制约旨在打破欧洲平衡的冒险的机会;(5)同时也会丧失一些有利于法德直接接近的好处。但反之,接受意大利的建议也有4点不利之处:(1)在政治方面将会给国联致命的打击;(2)毁坏法国的欧洲联盟体系;(3)危害法国期望的未来欧洲联合政策的发展;(4)丧失法国的欧洲领导者的地位,并限制法国独立行动的可能性。*DDF, 1/3, No. 7, pp.21-22.简言之,在法国人眼中,意大利的四国公约建议是个含有巨大的危险但却又不能轻易拒绝的棘手问题。因此,法国外交部建议政府先采取观望态度并拟订了三点对策:“第一,争取时间,以便周密准备我们的申诉立场;第二,保卫我们作为大陆强国、国联创始国、欧洲联合的倡导者、小国的保护国以及联盟的忠实盟友的信誉;第三,让英国人去反对那些不可能被接受的要点。”同时,备忘录还特别强调要“留给英国人时间,以便他们向我们表达他们的看法”。*DDF, 1/3, No. 7, pp.24-25.3月19日,法国内阁开会研究四国公约问题,最终采纳了外交部的建议,决定在确切了解英国人的立场之前先不做任何决策。因此,当3月21日麦克唐纳带着四国公约的意大利文本来到巴黎游说的时候,法国并不准备明确表态。
结果,在3月21日举行的会谈中,双方对四国公约的态度一冷一热,对比非常明显。英国首相麦克唐纳首先极力渲染签订四国公约的好处,称意大利关于通过大国间的合作维护欧洲和平的观点是现实可行的,它有助于避免欧洲再次出现两大对立阵营,建议以英国修订的文本作为谈判的基础。其次,对于四国公约中令法国担心的关于修改和约和给予德国军备平等的问题,麦克唐纳明确给出了英国的立场,即对和约的某些修正迟早要进行,为防止德国单方面破坏和约,最好形成一个模式使之在国联的框架内进行。此外,麦克唐纳还多次要求法国针对四国公约明确表态,急切之情溢于言表。而法国总理达拉第和外长保罗-邦库尔在会谈中则始终没有给予正面答复,相反,只是不断提出问题和表示担忧。如一方面对意大利的草案中把法国的东方盟国排除在外的作法表示不满,另一方面又提出一些问题,如四国公约与国联的关系问题以及如果东欧各国反对将如何解决的问题等等。
不过,尽管法国人在3月21日的会谈中没有明确表明支持四国公约的建议,但它同时也没有拒绝对该问题作进一步的讨论。在3月22日发表的联合新闻公报上,法国政府措辞慎重地表示:“法国部长们强调他们希望看到——为了和平的利益——在作为国联行政院常任理事国的四个欧洲大国之间、在国联框架内及本着国联的精神而建立某种诚挚的合作。”公报同时声明英法两国今后将就有关问题“毫不拖延地进一步沟通”。*DBFP, 2/V, No. 46, p.98.
3月23日,希特勒在国会发表演讲,公开欢迎意大利的建议。这使得四国公约成功缔结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1933年3月下旬到4月下旬是四国公约谈判的筹备阶段。在此期间,英法两国先后提出了自己的修正文本,从两国文本的制定过程和内容上可以清晰地看出两国对四国公约的基本立场和政策。
英国在四国公约谈判的筹备阶段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3月23日,即希特勒发表演讲的同一天,麦克唐纳也在下院发表演讲,“真心称颂”意大利的建议对维护和平的意义。他强调:“政府欢迎墨索里尼先生的主张”是因为“当无法避免的民族主义者重新复活的时候,和约将成为挑战的目标,届时只会重新引起敌意并毁掉一种友好调解的前景。对欧洲来说,没有比这更大的迫在眉睫的危险了。”*Konrad Hugo Jarausch, The Four Power Pact, 1933, p.78.而罗马建议的现实意义在于“当欧洲的国民生活正需恢复生机的时候,四大国应该在它们有可能分裂之前举行会晤,以尝试通过谈判来消除那些无论如何都会遇到的危险”。*John Wheeler-Bennett, The Disarmament Deadlock, London: George Routledge and Sons, Ltd., 1934, p.132.他同时预言道:“如果四大国走到一起,并想出某种方法来统一他们对于相关小国的看法、同时审查目前造成那种不愿裁军的恐惧的原因的话,谁敢否认这是自大战结束以来为和平所作的工作中完成的最有成效的工作呢?”*John W. Wheeler-Bennett, Documents on International Affairs 1933, pp.250-251.不过,麦克唐纳在演讲中也明确强调对和约的修正一定要在国联的框架下进行:“至于修正和约的问题,正如一贯考虑的那样,修正是一种和平的修正,而且修正不能脱离国联,而要在国联内部、通过国联的机构来进行,还要考虑到有关小国拥有同大国一样的发言权。”*Konrad Hugo Jarausch, The Four Power Pact, 1933, p.82.显然,麦克唐纳之所以强调国联作用,其目的既是为了赢得国内舆论的支持也是为了获得法国的支持。
同日,英国外交部也开始着手研究和修订四国公约的文本。3月23日,英国外交部官员萨金特拟订了一份备忘录,首先高度评价了意大利的建议,称“四国合作代表着处理目前欧洲问题的现实的、也许是在目前情势下唯一有效的方法。由于这个原因,它是非常值得欢迎并且值得为之做出牺牲的”。*DBFP, 2/V, No. 49, p.100.其次,全面分析了四国公约的内容并逐条提出了修正意见。对于意大利文本中倡导大国合作的第1款,他建议删去第2句话,因为他担心原有的表述会给人留下四国合作对其他国家施加压力的印象。萨金特解释说:“四国就任何议题达成一致都会必然产生压力,但是这一点最好不要这样说。”对于第2款,他建议改为:“当和约需要修正时,四国应该率先审查形势、提出解决方案,并指导有关政府的谈判接受该项解决方案。待实现后,整个问题可以在一种适宜的情况下,根据国联盟约第19条提交国联大会通过。”对于第3款,萨金特认为意大利文本表明裁军大会失败后必然导致德国重新武装的说法是“极为令人反感而且事实上也是没有必要的”。他主张利用四国公约来促使有关国家接受英国的裁军方案并集体向裁军大会推荐,以验证四国合作的诚意。因此,他建议将条款改为:“各方同意,在(1932年)12月11日的五国决议中拟订的条件下许诺给德国的权利平等的原则必须被赋予实际价值。四国认识到:联合王国出席裁军大会的代表团在3月16日提交的裁军公约草案不仅仅赋予了这种原则以活力,而且还为第一阶段的普遍裁军做好了准备。同时,它们也因此保证向裁军大会推荐以便该方案被大会接受。就德国自身来说,它同意权利平等原则应该在四国各方共同达成协议的前提下分阶段付诸实施。”此外,萨金特同时还建议将第4款内容全部取消,以免美国怀疑四国借机形成经济统一战线。*DBFP, 2/V, No. 49, pp.100-102.
综观萨金特对意大利文本的修正,我们可以看出,他对公约进行的最大修正主要体现在第3款。其思路很明显,就是希望将四国公约作为淡化法德矛盾、促进各国接受英国的裁军方案,从而打破裁军僵局的工具。事实上,萨金特的修正反映了当时英国外交部的主流意见。在萨金特拟订其备忘录的前一天,英国外交大臣西蒙就曾致电英国裁军大会代表彼德森,明确表示英国倡导四国公约的谈判的目的“在于促进欧洲各国间的合作与友好关系,以便为进一步裁军方案的讨论创造良好的气氛”。*DBFP, 2/V, No. 47, p.99.3月24日,英国外交部官员范西塔特又进一步向彼德森通报说,英国政府急于尽快为推进四国公约采取下一步骤,因为“我们认为真正有效的四国间的合作的前提是四国达成一致支持英国的裁军方案并向大会推荐”。*DBFP, 2/V, No. 51, p.103.这无疑表明萨金特的建议得到了政府的认可。与此同时,英国外交大臣西蒙又赶赴日内瓦,分别与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和波兰等东欧各国代表就四国公约交换看法,并建议裁军大会在筹备四国公约期间暂时休会。*1933年3月23日,裁军大会全体大会决定从3月27日起休会,直到4月25日为止。
3月31日,英国正式向法国和意大利提出了关于四国公约的修正案,具体内容如下:
(1)西欧四国——法国、德国、英国和意大利——承诺在它们之间实行一种有效的协作政策,以期本着凯洛格公约和1932年12月11日上述各国签署的声明中筹划的“不诉诸武力”的条约的精神来确保和平的维系。
(2)四国确认:在国联盟约的条款体现了某种对所有条约义务的彻底尊重的同时,作为一种实现国际和平和安全的措施,它们还在考虑在可能发生导致国家间冲突的情况下对和约进行修正的可能性。
为了便于国联盟约第19条的实施,四国建议,如果或当某个政府提出包括和约修正在内的任何特殊问题时,应该首先通过进行谈判的方式来明确情况,并且在平等的基础上,在四国和直接相关的政府之间达成协议,此种谈判和协议须立足于相互承认有关各方利益并且应在国联的框架内进行。
(3)各方同意,在12月11日的五国决议中拟订的条件下许诺给德国的权利平等的原则必须被赋予实际价值。
四国认识到:联合王国出席裁军大会的代表团在3月16日提交的裁军公约草案不仅赋予了这种原则以活力,而且还为第一阶段的普遍裁军做好了准备。同时,它们也因此保证向裁军大会推荐以便该方案被大会接受。就德国自身来说,它同意权利平等原则应该在四国各方共同达成协议的前提下分阶段付诸实施。
(4)对于奥地利、匈牙利和保加利亚而言,此种权利平等原则的应用应该遵循与上述条款中关于德国问题的同样条件,而且必须在所有四国各方共同达成协议的前提下方能进行。
(5)四国保证彼此进行合作,以寻求解决它们本国和整个世界目前所面临的经济困难的办法。
(6)如果需要,本谅解与合作协定将在签字后3个月内提交缔约各方议会批准,其有效期为10年。如果在第9年年底前没有任何缔约方通告其在10年期满时废止本协定的意图,该条约将被视为再自动续约10年。
(7)本协定应根据国联盟约在国联秘书处登记。*DBFP, 2/V, No. 66, pp.120-121.
总体上看,英国的修正案在结构上虽然将意大利文本的5款内容调整为7款,但主要将意大利文本的第3款和第5款拆分细化的结果,没有实质性的改动。其内容的修订基本上是在萨金特备忘录的基础上修改完善而成的,只是在个别条款的表述上有所改进。如英国文本第1款采纳了萨金特的意见,只保留意大利文本的第一句话;第2款则根据萨金特的建议改变了意大利文本中关于四国承认修正和约的原则并在国联框架内实施的笼统措辞,着意突出国联盟约的第19条以强调修正原则与国联原则无冲突,同时又着重指出对和约的修正应由四国在平等的地位上,在确认相互利益的前提下,通过谈判以协定的形式达成,使该款内容更完善;第3款有关承认德国军备平等权利、要求各国接受英国3月16日裁军计划为实现平等权利的现实途径等内容则完全照搬了萨金特备忘录的原文,只不过将意大利文本中关于奥地利等国的内容另列为第4款。这样英国文本中的第5款实际上对应的是意大利文本的第4款,该款完全删去了在殖民地范围合作的内容,把四大国合作局限在寻求经济复兴的范围内。其后各款则基本依照意大利文本,只是在行文措辞上略有修改。由上述英意文本的差异可以看出,尽管英国原则上同意有关修正和约及给予德国平等权利的主张,但在贯彻这些原则的方式及程度上与意大利存有分歧,如英国文本更加注意突出国联的地位,其措辞比意大利的要婉转和缓得多,这主要是顾及法国的反应。4月7日,西蒙向德国大使解释说:“我们的修正是本着让法国更容易接受四大国的协议而进行的,因为,如果要达成任何协议,法国的认可是必需的。”*DBFP, 2/V, No. 69, p.130.与之相反,西蒙在召见法国大使时则着重强调:英国关心的是如何防止欧洲大国分裂成敌对阵营。同时表示英国是法国和意大利的朋友,支持四国合作的目的在于尽可能消除矛盾。*DDF, 1/3, No. 73, p.126.显而易见,在将公约文本进行了有利于己的改造后,英国利用自身的影响力来推进四国公约的谈判的愿望更加迫切了。
然而,法国是在3月31日收到英国的正式文本之后才开始认真考虑四国公约的。当天法国驻意大使德·儒弗内尔被紧急召回参与商讨对策。*DBFP, 2/V, No. 216, p.362.经过反复商讨,法国内阁在4月3日正式决定,要在英、意四国公约文本的基础上拟订自己的文本。这表明法国政府已经决定参加四国公约的谈判了。
促使法国政府决意参加而不是拒绝四国公约谈判的重要动因之一,是法国希望利用四国公约的谈判来改善法意关系。在这点上,法国外长保罗-邦库尔和他委任的法国驻意大使德·儒弗内尔起了重要的作用。德·儒弗内尔是在1933年1月22日被任命为驻意大使的,保罗-邦库尔事后回忆说他任命德·儒弗内尔的主要动机就是要利用他的才能和影响力来“消除我们与我们1915年的前盟友——意大利——之间的诸多误解和潜在的紧张”。*William I. Shorrock, From Ally to Enemy: The Enigma of Fascist Italy in French Diplomacy, 1920-1940, Kent: Kent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88, p.69.其最终目的是要避免德意接近,保持法国的对德优势。德·儒弗内尔上任后很快赢得了墨索里尼的信任,以至于墨索里尼早在3月3日就把有关四国公约的构想向德·儒弗内尔透露过,德·儒弗内尔把四国公约视为改善法意关系的契机,因为他相信四国公约“事实上是个约束德国的条约”*William I. Shorrock, From Ally to Enemy: The Enigma of Fascist Italy in French Diplomacy, 1920-1940, p.73.。在得知政府对四国公约心存疑惧时,他便多次向国内进言,极力宣称接受四国公约的好处。如3月25日他在发给保罗-邦库尔的报告中便力劝政府要抓住这个改善法意关系的机会。他写道:“我害怕我们会再次失去与意大利接近的机会。这(与意大利接近)曾是你外交政策中的一个基本方针,没有它我不会在这里。而拒绝(四国公约)将会把意大利推到德国的怀抱并拉开我们与英国的距离。看起来我们似乎很害怕在四国集团中被孤立……那为什么看不出如果我们置身事外会更孤立呢?”*DDF, 1/3, No. 44. p.79.德·儒弗内尔的看法得到了政府的重视,这是法国政府在3月31日将他召回参与决策的原因。据德·儒弗内尔事后回忆,法国外长保罗-邦库尔在他回国当天便指示他立即拟订一份修正草案。他连夜拟订了一份,次日递交保罗-邦库尔。令他惊讶的是,后者也拿出一份自己拟订的草案,而且两人的草案要点几乎完全一致。
4月6日,法国议会就是否参加四国公约谈判进行辩论。虽然部分议员激烈反对,但是当法国总理达拉第详细地阐述了法国政府针对四国公约准备采取的立场和具体措施后,议会最终以430∶107票认可了他的政策。达拉第在他的讲话中强调,四国公约是“一个极富创意的计划”,所以法国“不得不采取一种积极的政策,一种符合其真正传统的建设性的政策”。他表示接受四国公约的建议既是“为了明确我们对于和平的构建和维系而进行合作的意愿,同时也是为了捍卫我们自己全部的权利,我相信接受这种邀请是我们的责任”。*Konrad Hugo Jarausch, The Four Power Pact, 1933, p.88.
法国精心准备的修正文本是在4月10日正式提出的。与英意文本不同的是,法国文本在具体条款前增加了一段引言,重申法国的一贯立场和主张,明确四国公约的谈判旨在维护和平。其后的主要条款内容如下:
(1)缔约各方将就涉及它们的所有问题进行协商并且将在国联的框架内进行以便在它们之间为维持和平而尽力实施一种有效的合作政策。
(2)为了在欧洲能够实施国联盟约的有关条款,特别是第10、16和19条,缔约各方决定在不损害那些只能由国联正常机构做出的决议的同时,在他们之间审查任何旨在使这些条款规定的方法和程序生效的全部建议。
(3)顾及1932年12月11日有关各方的联合声明,缔约各方认为最近英国的公约草案中存在着一个可行的讨论基础,它允许裁军大会尽可能快地制定出一项可以确保真正减少和限制军备并附有旨在为新的裁军而单方面修正的条款的公约。至于德国一方,它认识到在一个为所有国家提供安全的体系中,权利平等的实现只有根据国联盟约第8条和为此达成的协议分步骤实现。
(4)缔约各方原则上确认它们愿意就涉及其共同利益的欧洲的全部问题、特别是就有关恢复各国经济的全部问题共同协商,有关协商的规则,无须在国联形成程序议题,可以在有关欧洲联盟研究委员会的范围内进行有益的研究。
(5)本协定的缔结,自互换批准书起有效期为10年。如果在第8年年底以前,没有任何缔约国通告其他国家其终止协定的意图,该约将被视为已经延期并继续有效,每一缔约方都保有提前两年宣布终止该条约的权利。
(6)本协定应被批准,并且其签字文本应尽可能快地互换。根据国联盟约,该协定应该在国联秘书处登记。*DDF, 1/3, No. 108, pp.197-198.
显而易见,法国是从趋利避害的原则出发,在吸取了英国文本的核心内容的基础上,对意大利文本进行了全面改造。其修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强调国联盟约必须予以尊重,坚持任何决定均需当事国参与讨论,反对四国强加决定于别国;第二,强调国联盟约的不可分性,要求在点明规定修正原则的第19条内容的同时,将规定各盟国有义务维护各国领土完整不受侵犯的第10条与规定对违约行为进行制裁的第16条一并列入草案;第三,指出明确使用“修正原则”等字眼会引发无数新问题,因而要求删除;第四,在强调德国军备平等应分阶段实现的同时,规定在过渡期间不得重整军备;最后,法国认可英国裁军计划是裁军大会取得成功的现实基础并承诺尽力合作。显而易见,经过法国的改头换面,意大利提议的四国公约中所体现的修正和约的浓厚色彩已荡然无存了。
然而,尽管法国文本相对于意大利的最初文本已经面目全非,但是它却保留了意大利文本的精髓,即同意四大国合作、共同主宰欧洲事务,这使得希望借助四国公约提升意大利的国际地位的墨索里尼喜出望外。同时,法国文本还接受了英国文本中有关的把英国裁军方案作为裁军谈判基础的主张,使急于利用四国公约打开裁军僵局的英国人也深感满意。随后,英、意两国政府开始努力劝说德国人接受法国文本作为进一步谈判的基础。4月23日,英法意三方代表开始就法国文本进行磋商。而德国政府几经反复,但在英意的压力下最终于4月27日同意以法国文本作为谈判基础,由此揭开了四国公约断断续续的谈判进程。
有关四国公约的谈判与当时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尽管英意两国都希望四国公约能有助于软化法德在裁军问题上的对立,但是事实上,4月25日裁军大会复会后,德国并未因参与四国公约谈判而改变其在军备问题上的立场,相反还在4月28日明确拒绝以英国3月16日提出的麦克唐纳计划为裁军谈判的基础,同时又拒不提供任何反建议,这使得裁军大会在4月底5月初再次陷入僵局,四国公约的谈判也随之基本停滞。
德国的态度令英国政府非常失望。此外,从4月下旬到5月上旬,有关德国蓄意重整军备的情报又让英国执政者对纳粹扩张的危险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使得英国政府对裁军大会的前途更感忧虑。4月26日,英国驻德大使向国内报告了希特勒上台后德国的发展趋势,指出希特勒的地位已经巩固,魏玛共和国的“议会政权已经为暴力政权所取代”。德国国内主张修正和约的民族主义正在受到政府的鼓动而演变为军国主义。他断言:“德国的目标是重整军备而非裁军。”*DBFP, 2/V, No. 36, p.47.该文件引起英国政府的重视,首相亲阅后又在内阁散发。与此同时,英国的舆论也开始变调,认为近期德国在裁军问题上的强硬立场是“蓄意挑战欧洲的和平”,声称“在这种情况下对任何形式的和约修正都是不可能的”。*Benny Morris, The Roots of Appeasement: The British Weekly Press and Nazi Germany During 1930s, London & Portland, Frank Cass, 1991, p.174.5月10日,英国裁军大会代表坦佩尔列依甚至主张停止裁军的努力,以应对德国重整军备的危险。他说:“没有比选择目前这个时候来主张剧烈削减法国、小协约国和波兰的军备更糟糕的了。面对德国的直接威胁,销毁属于法国和其盟国的重武器和轰炸机以及我们的军事力量简直就是发疯。”同时,他建议对德国提出严厉警告:除非它停止重新武装,否则就“不会有裁军、不会有权利平等和不会有凡尔赛和约的松动”。*DBFP, 2/V, No. 127, p.216.为此,英国政府决定对德国施加压力。5月9日,英国外交大臣西蒙召见德国大使,警告德国不要破坏国际合作与信任,他明确表示“在短短两个月内,德国已经失去了它过去十年内在此地所拥有的同情”。*DBFP, 2/V, No. 126, p.212.
英国的警告和压力迫使德国的立场有所松动。5月17日,希特勒发表了鼓惑人心的演说。在演说中,他不仅同意接受麦克唐纳计划为进一步裁军谈判的基础,而且再次对四国公约表示欢迎,称德国政府愿“以最大的诚意”与其他国家一道来克服四国公约谈判中可能遇到的任何困难”。*Norman H. Baynes ed., The Speeches of Adole Hitler, April 1922-August 1939, Vol. 2,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42, pp.1053-1054.这让英国看到了推进裁军谈判的希望。当天英国外交部分别训命驻意、法大使,希望尽快缔结四国公约。西蒙在电报中指出:“考虑到当前由于德国事件所引起的紧张局势,最为重要的是四大国间应合作缔结一项协定,哪怕它比墨索里尼的原始意图差得多。”*DBFP, 2/V, No. 149, p.245.意大利政府在19日也表示同意英国的看法。
然而,此刻法国政府在裁军与四国公约等问题上却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德国事态的发展加深了法国对自身安全的担忧,使得法国国内反对裁军的呼声日盛。英国驻法大使蒂勒尔在5月19日发回国内的报告中对此给予了清楚的概括:“面对新的威胁,法国的舆论放弃了为积极地遏制德国而提供那些似是而非的理由的做法,转而在事实上将自己限定在提出保持法国现有的军备优势的必要性上。”*DBFP, 2/V, No. 161, p.269.与此同时,法国国内反对四国公约的谈判的呼声也越来越高。5月22日,议员马兰在议会中甚至扬言,如果达拉第胆敢签署四国公约,他们将推翻其政府。*John Wheeler-Bennett, The Disarmament Deadlock, p.141.5月26日,以赫里欧为首的法国外交事务委员会也公开反对签订四国公约,该委员会宣布:“四国公约等于修正,修正等于战争,因此,四国公约等于战争!”*Konrad Hugo Jarausch, The Four Power Pact, 1933, p.147.一时间,四国公约的前景成了未知数。
在这种背景下,法国政府对于四国公约谈判的立场也日趋强硬。当时,四国关于公约文本的谈判已基本达成协议,悬而未决的只是法国要求将国联盟约第16条列入四国公约的第2款。国联盟约第16条涉及国联成员国在制裁违反国联盟约的战争行为中的责任和义务,法国坚持列入此条是希望以此来强化四国公约在维护国联盟约这方面的色彩。这与英、德、意三方的意见冲突。5月19日,法国向英、德、意及小协约国提出一份新修正文本,行文措辞虽有调整,但仍坚持将国联盟约第16条列入第2款,而且法国强调这是最后的文本。尽管在英国人看来法国的要求过于苛刻,*DBFP, 2/V, No. 216, p.367.但考虑到法国政府的处境,为了尽快达成四国公约,英国决定做出让步以帮助达拉第渡过危机。5月26日,英国政府照会法国,如果其他问题达成一致,英国同意在国联第16条的问题上接受法国的意见。*DBFP, 2/V, No. 171, pp.275-276.此举排除了英法间的重要分歧,使得法国在四国公约的谈判中最后占了上风。
5月29日,英法德意四国代表也在罗马进行最后的谈判。为了让德国接受法国的第2款,墨索里尼还亲自致信希特勒,敦促德国接受法国的文本。他向希特勒夸口保证:只要四国公约能够签字,其他问题如修正和约和德国军备问题等都会迎刃而解。在这种情况下,德国做出了让步。5月30日,四国就公约最终达成一致意见。
同一日,法国议会经过激烈辩论,以434票赞成,135票反对通过达拉第政府关于四国公约的决策。6月1日,小协约国宣布,他们可以接受5月19日的法国文本的四国公约。这一切似乎表示四国公约的缔结已经触手可及。但是,法国外长保罗-邦库尔在审阅5月30日的文本后发现,该文本并非以5月19日法国文本为基础,而是以法国大使5月20日私下与各国协商修改后的文本为基础。尽管两者区别不大,但因为后者没有得到小协约国认可,所以保罗-邦库尔拒绝接受。这引起了英国人极大的不满。6月1日,西蒙指示英国驻法大使对法国施加压力,要求法国政府接受5月30日文本。否则要求法国承担条约失败的一切后果和责任,言辞非常激烈。同时,法国大使也极力劝说政府不要破坏即将达成的四国公约。他向达拉第指出:“如果你接受,你将在议会面前承担很大的责任,但是如果你拒绝,你将在世界面前承担更大的责任。”*Konrad Hugo Jarausch, The Four Power Pact, 1933, p.152.在这种情况下,法国政府决定妥协。
1933年6月7日下午6点,四国公约在罗马举行草签仪式。其主要条款如下。
第一条 缔约各方将就有关他们的一切问题共同协商。为了和平的维系,它们保证尽一切努力在国际联盟体系范围内实行一项在所有国家间有效合作的政策。
第二条 关于国际联盟盟约,特别是第十条、第十六条和第十九条,缔约各方决定在不妨碍只能由国际联盟正常机构作出的决议的情况下,对旨在使这些条款发生应有效力的一切有关方法和程序的建议,在它们相互间进行审查。
第三条 缔约各方承诺作出一切努力以保证裁军会议的成功。此外,如果在该会议结束时仍有特别涉及它们的问题悬而未决,它们保留在它们之间,通过适用本协定来重新审查这些问题的权利,以确保问题通过适当途径得到解决。
第四条 缔约各方证实它们愿意对有关欧洲共同利益、特别是为欧洲的经济恢复的一切问题,共同进行协商,以期在国际联盟体系范围内寻求解决。
第五条 本协定为期十年,从生效之日起算。如果在第八年年底之前,缔约任何一方没有通知其他方终止本协定的意图,则本协定应被视为业已延长,并将无限期继续有效。在这种情况下,缔约任何一方有权提前两年通知终止本协定。
第六条 本协定以德文、英文、法文和意大利文写成,如有分歧,以法文本为准。本协定须经批准,批准书应尽速交于罗马保存……*John W. Wheeler-Bennett, Documents on International Affairs 1933, pp.240-249.
如果将四国公约的最终文本与法国最初的文本相对照的话,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其内容除第三条即军备平等权利问题屡经修改而面目全非外,其他各款基本保持法国文本的原貌。所以,从四国公约文本的拟订过程来看,法国政府基本上实现了自己的意图,即把一个起初旨对凡尔赛和约进行修正的条约变成了对捍卫和重申和约义务的条约。这无疑是法国外交的一个胜利。因此,法国舆论高度评价四国公约,称它是“和平大厦的奠基石”。6月 7日和8日,法国先后照会小协约国和波兰,表示四国公约不会改变法国的政策。6月9日,法国国会以405∶169通过四国公约。同日,法国发表蓝皮书,重申法国坚持国联盟约,在涉及修正和约等重大问题上坚持有关国家的一致同意的原则。法国的蓝皮书实际上公开否认了四国合作修正和约的可能性,因此引起德国的不满和抗议,只是在意大利的极力斡旋下才平息。由此可见,标榜大国合作的四国公约只是在形式上维持了一个虚假的合作姿态,而无过多的实际意义。
事实上,四国公约的正式签字一直拖到7月15日才举行。而且公约正式签字后,也没能给处于困境的裁军大会带来光明的前景。相反,7—8月间,有关德国重整军备,特别是重建空军的消息接连不断,再加上纳粹分子掀起的德奥合并的浪潮,促使英国在对德政策上逐渐向法国的立场靠拢:7月21日和27日,英国连续就德国重建空军问题提出抗议和交涉,同时在7月24日、8月2日照会法、意、比三国严禁对德出口军用飞机。8月7日,德国插手奥地利问题,英法立即联合向德国提出口头抗议,但遭到德国拒绝。在这种情况下,英国在裁军问题上逐渐转变了态度,开始考虑法国关于建立军备监督制度的建议。这期间,意大利曾经向英法建议把裁军问题放到四国公约的框架内谈,但是西蒙表示在进行四国会谈之前先要进行英法双边会谈。*Documents on German Foreign Policy, I,(以下简写DGFP, I)p.447.9月18日,英国裁军大会代表艾登赴巴黎与法国政府就麦克唐纳计划的修正进行磋商。22日,英国外交大臣西蒙又亲自与法国总理达拉第会谈,后者表示意大利完全支持法国关于军备监督和试验期的主张,促使英国接受了法国的意见。双方最终同意裁军的实施分两个阶段,前一阶段3—4年为试验期,凡尔赛和约的规定仍然有效,德国不得拥有被禁止的武器;后一阶段3—4年,各国根据麦克唐纳计划实际进行裁军。9月24日,英法美意联合将上述麦克唐纳计划的修正方案递交给德国。面对英法意美的一致行动,德国决意退出裁军大会。10月13日,希特勒在向其政府成员宣布其决定的时候说,德国采取上述行动后,意大利将会利用四国公约来进行后续的裁军谈判。*DGFP, I, p.499同一天,德国驻意大使将德国的意图通知了意大利政府。*DGFP, I, p.489
10月14日,德国裁军大会代表莱因巴本男爵在裁军大会上宣布德国退出裁军大会及国联。意大利在事后并未建议将裁军问题转移到四国公约的框架下进行,相反还指责德国毁掉了四国公约。*DBFP, 2/V, No. 476, p.702.在这种情况下,四国公约所标榜的大国合作事实上已经成了空谈。10月17日,达拉第在议会中宣布四国公约因为德国的退出裁军大会而失败。德国的行动以及法国的反应彻底打破了四国公约给欧洲带来的大国和解的幻象。
至此,虽然意大利和英国先后于8月31日和9月16日批准了四国公约,但由于法德两国还没有批准该公约,所以四国公约难逃失败的命运,最终成了一个未能生效的废约。四国公约的失败,彰显了德法矛盾的对立,暗示着欧洲分裂为两大阵营的前景似乎近在眼前,三十年代的欧洲国际关系日趋紧张。1933年12月1日,墨索里尼甚至公开表示:“如果根据四国公约修正和约失败,那么就只好听凭大炮陛下说话了。”*Konrad Hugo Jarausch, The Four Power Pact, 1933, p.227.
综观英法两国在四国公约谈判过程中的表现,可以清楚地看出,当时两国无论在裁军还是对德政策上都存在着明显不同。
英国自始至终地积极支持四国公约,其目的是要利用该公约来促进法德关系的改善,从而为打破裁军僵局开路。这与洛迦诺公约签订以来英国在外交政策上大力倡导仲裁与裁军是一脉相承的。事实上,1932年裁军大会开幕后,为缓和法德矛盾、推进裁军进程,英国自始至终都在扮演仲裁者的角色。对此,英国外交大臣曾坦率地承认:“英国在裁军大会上的角色是尽其所能推进切实的裁军,并且作为法德双方的忠实朋友行事,以便期望促进法德之间的和解。”*DBFP, 2/V, No. 239, pp.514-515.这一外交思路在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仍没有大的改变。如麦克唐纳计划本身就是英国以仲裁者的身份提出的一个“既不会要求法国过多也不会迫使德国离开日内瓦”的折中方案。同样,英国推进四国公约,其外交手段也依然是在法德之间充当仲裁人,只不过此番是联合意大利一起行动。英国外交部官员萨金特曾明确地指出过这一点,他在其3月23日拟订的备忘录中开篇就写道:“在目前形势下,法德间的直接关系是不可能和解的,但是通过英意的调停来弥补这种直接合作的缺乏,应该是可能的,只要这两个调停者对彼此以及另外两国充满信心。”*DBFP, 2/V, No. 49, p.100.此外,英国首相麦克唐纳在英国提出修订文本的同时致信墨索里尼,敦促意大利与英国合作推进四国公约,他在信中写道:“为四国谅解与合作提供书面协定的主意是如此的好,以致为了它的成功而做出巨大的努力甚至牺牲都是值得的。为此,我们必须消除猜忌与怀疑以便能够实现计划的目的。那就是通过合作来排除那些目前威吓着欧洲各国的因素,这些因素使欧洲国家分立为敌对集团,并最终会使战争不可避免……我建议我们必须立即通过正常渠道共同讨论这一点。时间不应该被浪费。”麦克唐纳把英意合作促成四国公约看做是“通向欧洲和解的第一步”。*DBFP, 2/V, No. 66, pp.122-124.由此可见,1933年初希特勒上台后英国的对德政策并没有发生重大改变。甚至到了1933年11月下旬,即德国已然退出裁军大会一月有余的情况下,英国政府还在劝说法国单独与德国进行谈判,这表明英国依然对与德国达成和解进而实现普遍裁军抱有幻想。
与英国相反,希特勒在德国的上台对法国产生了严重冲击,促使其对德政策从20年代后半期的被动和解逐步转向主动遏制。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国由于担心德国复仇而一直采取压制德国的政策,只是洛迦诺公约缔结后才开始缓和与德国的关系,但是对德国一直有戒心。1933年初德国纳粹势力的上台,毒化了欧洲的和平气氛,使得法国再次感到了威胁,国内要求强化对德优势、反对裁军的呼声日渐增强。1933年3月4日英国驻法大使蒂勒尔向国内汇报说:“希特勒主义的即时效果就是使法国越发的不愿削减他们在军备方面一直拥有的优势。在法国舆论看来……当希特勒这样的人在台上的时候,将军备削减到德国的水平或允许德国把军备提高到法国的水平简直就是发疯。”*DBFP, 2/V, No. 161, pp.268-269.在这种背景下,法国政府无法在裁军问题上做出更多让步,对于倡导法德和解的四国公约也是心存戒备。法国参加四国公约谈判的动机主要是希望改善与意大利的关系,而非真心谋求与德国和解。随着形势的发展,法国对德国意图的猜疑和恐惧在逐日增加,其结果是敌视、压制德国的政策占了主流。因此,当德国宣布退出裁军大会后,意大利建议援引四国公约继续裁军谈判的时候,法国立即抛弃了四国公约。事实上,四国公约谈判期间法国政府从最初的抵触到参与修正,再到最终放弃,清晰反映了法国的对德政策正处在一个重新界定的调整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洛迦诺公约缔结后曾弥漫一时的对德和解气氛开始消散,而传统的对德强硬政策在逐渐回流。这与英国同期急于达成和解的政策形成鲜明的对比。
因此,四国公约的失败,就不仅意味着英意调和法德矛盾的失败,同时也暴露了英法对德政策的分歧:英国希望四国公约能够成为缓和法德矛盾、打开裁军僵局的钥匙,所以尽管四国公约对推进裁军的作用不明显,英国还是批准了它;而法国却从一开始就把四国公约看作是德国修正和约的保护伞,从心里不愿意接受它。法国参与四国公约谈判的目的只是要防止四国公约成为德国修正和约的工具,并非真正有意与德国改善关系。所以当公约签字后,法国便弃之一旁。在德国退出裁军大会后,意大利建议援引四国公约重开裁军谈判的时候,法国坚决拒绝。这不仅引起了意大利的不满,而且使得英法在裁军问题上再生分歧:英国认为没有德国参与的裁军公约毫无用处,所以必须做出让步使德国重返裁军大会,建议暂时休会,寻求私下接触,要求法国合作;法国则反对继续向德国让步,主张在德国缺席的情况下继续裁军大会,以此孤立德国,迫其屈服。双方各持己见,以至于在11月9日的裁军大会上发生了激烈的争吵,不欢而散。裁军大会近乎名存实亡。美国裁军大会代表威廉·菲利普对英法之间的分歧印象深刻,他写道:“英国人与法国人之间的观点的明显分歧令我们非常吃惊,这不仅仅是因为它给裁军大会带来的即时后果,更是因为它可能对于欧洲产生的政治影响。”*U.S. Department of State ed.,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Diplomatic Papers, 1933, Vol. 2: The British Commonwealth, Europe, Near East and Africa, Washington, D. C.: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49, p.310.事实上,在其后的几个月里,英法关系的失和的确产生了严重的后果:由于英法始终没能在如何应对德国退出裁军大会的问题上达成一致,裁军大会最终于1934年6月11日宣告失败。德国重整军备的步伐日渐加快。
总之,四国公约虽然胎死腹中,但是作为纳粹德国崛起初期欧洲大国外交的一个缩影,其缔结和失败对于揭示当时缔约各国的外交政策以及国际关系的走向有着深刻的意义。作为希特勒上台后欧洲大国间的第一次外交互动,四国公约在实质上是一次通过大国合作来实现对凡尔赛和约的修正的尝试。尽管由于法国的反对,这次修正和约的努力最终没能成功,但这并不意味着修正和约的主张就此没了市场。相反,四国公约的失败恶化了法国与英、意的关系,使得英意两国在修正和约问题上更加倾向于对德国让步,法国的处境日渐孤立。随着三十年代国内政治、经济危机的加重,其对德政策也逐渐软化。到1938年,英法德意在慕尼黑协定上签字时,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法国支持下的、成功的四国公约。因此,从修正和约的角度看,1933年的四国公约堪称是5年后慕尼黑协定的一次预演。其成败之由,不过是英、德、意的主张一贯,法国的立场迥异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