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昂/营口沿海产业基地劳动事务服务有限公司
浅议智能化建筑监控系统应用
赵昂/营口沿海产业基地劳动事务服务有限公司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智能化建筑”拔地而起。“智能化建筑”是将结构、系统、服务、运营及相互联系全面综合,并达到最佳组合,所获得的高效率,高功能与高舒适性的大楼。在这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安防监控系统,安防监控系统主要是通过各种各样的传感器,时刻监测到大厦周边的情况,并且能够生成监控日、周、月、年报表等一系列灵活自主的监测配置和运行状态展示功能,真正实现无论何时、何地都能进行监督管理。
智能化;监控;网络
1.深入调研,明确平台建设需求、架构和方案。平台建设前,向辖区各分支机构深入调查平台建设需求和在用网络设备品牌、类型及使用情况,组织开展市场主流监控软件和工具的调研,着重考察对不同生成厂商所生产设备的兼容情况。考虑到网络监控技术开发难度大、成本高,通过采购现有成熟产品的方式来开展平台建设,有利于缩短建设周期和减少成本。监控服务器部署在省会,各级分支机构通过远程访问实施管理。
2.注重资源整合,实施集中统一监控为优化网络管理流程和内容,有效整合监控资源,避免重复建设,通过调整城域网的访问限制,将全辖业务网和金融城域网的网络设备和通信线路统一纳入平台的监控范畴,不仅有利于节约监控平台建设成本,也便于对业务网和金融城域网实施集中监控和统一管理。
3.注重实效,突出“准确、灵活、高效”三要素。监控实效与监控数据的及时、准确,平台功能的灵活、人性化,平台运行的稳定、高效息息相关。在平台建设中,关注监控数据采集、统计和反馈的频度、精度,关注平台用户的应用体验,关注平台数据处理和系统响应的效率,才能确保监控平台在网络管理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出其应有作用,扮演好智能助手的重要角色,促进网络管理工作科学高效开展
1.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1)摄像部分。摄像部分是电视监控系统的前沿部分,是系统的“眼睛”,是整个电视监控系统的原始信号源。它布置在被监视场所的某一位置(或几个位置)上,其视场角能覆盖整个被监视场所的各个部位。它的功能是通过监视区域摄像获取实时图像信息并将图像信息转换为电信号输出。
(2)摄像机的支撑部分。固定和安装摄像机的设备称为摄像机的支承设备。常见的摄像机支承设备有三脚架、摄像机托架和云台。三脚架是最普通的摄像机支承设备,根据支承摄像机的不同有各种规格和型号。
(3)传输部分.传输部分用于将监控系统的前端设备与终端设备联系起来。前端设备所产生的图像信息、声音信号、各种报警信号通过传输系统传送到控制中心,并将控制中心的控制指令输送到前端设备。传输部分是系统图像信号和控制信号的通路,在传输线路上传输的是视频信号和控制信号。
(4)显示和记录部分。显示和记录部分一般安装在控制室,主要有监视器、录像机和一些视频处理设备。监视器可以选用黑白或彩色监视器,也可选用液晶显示器或用电视机替代。
2.防盗报警系统。在监控系统中非常重要的就是报警系统,比如说最简单的火灾报警功能,防盗报警系统不仅要做好报警工作,还要做好报警事件的记录。对于是一个人来人往的公共场合,无法预料会发生什么意外状况,所以防盗报警系统是智能化安防监控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3.门禁系统。门禁不仅仅是每个房间的保障,还是工作系统通道的安全保障,通过门禁系统的身份识别之后才能进入相关通道进行工作。安防监控系统的智能化通过每一个小的系统体现出来,我们只有将子系统完善好才能呈现出完好的智能化系统,让智能化建筑安防监控系统正真的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要符合技术成熟、节能高效、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设计原则。所采用的设计方案和产品,应满足建筑物内设备监控管理的功能要求。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是智能建筑弱电系统工程中较为复杂的系统之一。系统设计应与建筑主体的设计同时进行,与建筑、结构、水、暖、电气等专业通过互提资料,确定系统功能,完成设计协调和配合。现将该系统的设计要点介绍如下。
1.监控计算机选择。监控计算机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硬件部分包括服务器与客户机,监控计算机一般选用与系统处理能力相适应的工业型或办公用微机,并带有满足系统通信要求的网络接口。软件应支持服务器和客户机的体系结构,包括系统软件、图形显示组态软件和应用软件。监控计算机设在中央控制机房。
2.中央控制机房选址及室内设备布置。中央控制机房可单独布置,也可与其他弱电系统合并,比如消防、安防监控系统等控制时合并。单独设置时,应远离潮湿、灰尘、震动、电磁干扰等场所,避免与建筑物的变配电室相邻及阳光直射。合并设置时,除以上要求外,还必须满足消防控制室的设计要求。控制机房面积应满足日常运行操作、系统电源设置、技术资料整理存放以及更衣等要求。
3.监控系统的电源与接地。监控系统控制室负荷等级不低于所处建筑中最高负荷等级,宜由变配电所引出两路专用回路供电,在控制室内设自动切换装置末端切换,室内设专用配电盘供监控计算机及外围设备电源。监控系统宜采用集中供电方式,采用放射式向现场控制器及仪表供电。
1.系统检测的条件应具备。
(1)系统安装调试完毕后,已进行了规定时间的试运行。
(2)已提供了相应的技术文件和工程实施及质量控制记录。对于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来说,在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里有明确的规定。就是,系统的检测在系统试运行连续投运时间不少于1个月后进行,并且应依据工程合同技术文件、施工图设计文件、设计变更审核文件、设备及产品的技术文件进行。
2.监控系统检测的流程.
(1)一般由工程建设单位,也可由工程承包方或使用单位向检测机构申请办理系统检测委托手续。
(2)检测单位在熟悉委托方所提供的各项工程资料,对工程的情况有了基本的了解,并已明确知道委托方的需求后,应及时的制定检测方案。
(3)检测单位按照已制定的检测方案进行检测工作。现场应详细、准确的填写原始记录表。原始记录表应字迹清晰、没有笔误,以便现场检测人员签字或者盖章。
3.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检测应以系统功能和性能检测为主,同时对现场安装质量、设备性能及工程实施过程中的质量记录进行抽查或复核。
智能化建筑的监控要充分考虑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条件下,使建筑内的各种设备状态及利用率均达到最佳的目的。建筑设备监控系统要符合技术成熟、节能高效、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设计原则。系统设计应与建筑主体的设计同时进行,与建筑、结构、水、暖、电气等专业通过互提资料,确定系统功能,完成设计协调和配合,从而实现及时察觉运行风险与异常,将风险的可能性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