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水系内河航运发展分析

2014-04-16 16:02:11周明慧黑龙江省航务勘察设计院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14年3期
关键词:内河航运水运水系

周明慧/黑龙江省航务勘察设计院

黑龙江水系内河航运发展分析

周明慧/黑龙江省航务勘察设计院

黑龙江水系江河湖泊众多,水网密布,流域内资源丰富,水运历史发展悠久,条件得天独厚,水运对流域内人类的进步繁衍和沿江经济发展起到了很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腹地运输结构也在积极调整中,内河水运在腹地内的运输体系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一、黑龙江水系内河航运现状及特点

黑龙江水系主要河流有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和嫩江,地跨中、俄、蒙三国,横贯并围绕黑龙江全省及吉林、内蒙古省区的9市、55个县旗和70多个农场、林场,总通航里程长达5630公里,其中与俄罗斯共管的界河(湖)通航里程为2936公里。水系内河航运具有以下特点:

1.水运条件良好。黑龙江水系是我国重要通航水系之一。主要通河流通航期水量丰沛,河流含沙量少,水位变幅小,河道较稳定,适宜发展航运。由国家高等级航道松花江、黑龙江上中游构成的“ㄒ”型区域水运较为发达,洪水期可通航千吨级船舶,高等级航道占全国六分之一左右。而且还可通过俄罗斯境内的黑龙江下游出海,直达日本、南韩、东南亚各国(地区)以及我国东南沿海。

2.水运资源丰富。流域内盛产木材、煤炭、粮谷、石油和矿建等。水系航道途经市县人口占水系全域的38.86%,耕地面积占51.35%,粮食产量占54.05%。流域内有三江平原、松嫩平原两个粮食主产区,松花江沿岸的鹤岗、双鸭山、七台河、依兰等煤炭基地,大、小兴安岭丰富木材资源,以及沿江的大量沙石矿建材料等资源。

3.区域经济环境良好。主要通航河流沿岸有哈尔滨、佳木斯、齐齐哈尔等重要工商业城市,“哈大齐”工业走廊、东部煤电化基地、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及经济区和沿边开放带四大板块建设,为水运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托。沿江有19个水运开放口岸,形成沿江开放带,有其独特的对俄、对外贸易的区位优势,已成为发展对俄贸易的前沿阵地和对外运输的重要通道。

4.内河航运建设的发展思路不断探索创新。航道建设模式正由单一整治向以电养航、滚动建设、可持续发展方向迈进。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建成投运,除库区形成永久性深水航道、为下游航道补水外,还具有改善水环境、发电、交通、旅游等多方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开创了我国在平原、封冻性河流建设航电枢纽的先例。江海联运粮食、超大超重件航线已开通运营,有效缓解了“北粮南运”压力,解决了超大超重件运输难、成本高等问题,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主要港口功能逐步得到调整,拓展了服务领域,开始向物流中心方向发展,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水平,扩大了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了航运竞争力。

二、黑龙江水系内河航运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航道、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航道大多处于天然状态,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建成,改善了松花江局部航道条件,但受河道外用水量增加等因素的影响,省航道通航保证率依然较低。港口规模小且分散,泊位功能趋同,港口设施落后、机械化程度及装卸效率低,集疏运通道不畅,港口通过能力不足,不能满足作为水路与公路、铁路运输节点发展现代物流和区域经济增长的需要,特别是界河港口不适应对俄经贸发展的需要。

2.船舶老化严重,更新困难。船舶老化严重,平均船龄超过20年,船舶老旧、技术落后,安全性能差,缺少现代化的高档次客船。水运运输企业普遍效益不佳,后续船舶更新投入不足,水生产难以为继。目前,中方水运企业在中俄水运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中方船舶在中俄外贸运输市场中的份额由已下降到25左右%。

3.支持保障系统不健全、保障能力弱。运输专业化程度较低,受通航条件的限制,运输服务质量、效率、效益不高。保障体系不够完善,保障能力薄弱。如航道疏浚能力不足,水上救助能力较弱,卫生监督、科研和专业技术、技能培训等设施设备有待加强。

三、黑龙江水系内河航运发展机遇及相关建议

内河水运是综合运输体系和水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和建设小康社会,要求水运进一步发挥优势,为物资交流运输,特别是重大件运输提供便利条件;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实施“北粮南运”,需要水运配合提供稳定的运输保障;中俄经贸合作升级,进一步加大对水运的需求;流域内产业布局规划和沿江资源不平衡需要水运提供有力支撑;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也进一步加大客运需求。建设黑龙江、松花江高等级航道,发挥内河水运优势、提高运输效益,将有力地促进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提高能源和外贸运输的保障能力,对发展综合运输,建设节能、绿色交通十分有益。

黑龙江、松花江作为我国内河北方重要的高等级航道和国界河流,应抓住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和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发展理念上,应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在港航工程布局上,更加注重与水资源条件及相关行业相协调,构筑水系科学、完整、系统的港航工程体系。在功能定位上,更加注重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在航道治理方式上更加注重渠化航电枢纽建设,拓展深水航道,实现航运滚动发展。在港口建设在上,更加注重港口功能向商贸物流中心、加工基地、商贸信息平台方向拓展。在投入渠道上,更加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效应,广泛吸纳各类资金投入航运建设,鼓励民营资本、外资、金融资本投资航运,支持民间和外商以各种形式投资参加经营性为主的航运项目建设和运营。在管理方式上,不仅采用行政手段,而且更加注重经济、法治和科学手段。

积极倡导发展内河水运,符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现代航运是传统航运的拓展和延伸,是可持续发展的航运,是布局合理、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航运,是管理科学、技术先进、体制机制完善的航运,要为此而不懈努力。

猜你喜欢
内河航运水运水系
基于AIS大数据的内河船舶航线推荐方法
鄱阳湖水系之潦河
环水系旅游方案打造探析——以临沂市开发区水系为例
水系魔法之止水术
对开发内河航运的建议
商情(2016年43期)2016-12-23 13:37:59
对内河物流发展的思考
商情(2016年39期)2016-11-21 08:47:48
图说水运
中国水运(2016年6期)2016-05-14 22:14:45
图说水运
中国水运(2016年7期)2016-05-14 01:38:00
图说水运
中国水运(2016年4期)2016-05-14 01:04:28
图说水运
中国水运(2015年4期)2015-05-11 15:5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