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华杰/黑龙江省宁安市财政局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
闫华杰/黑龙江省宁安市财政局
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情况下,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公共财政的必然选择。目前随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进行,其所取得的成效是较为显著的,但也不能忽视改革过程中所面临越来越多的困难,要实现全国范围内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全面实现,还需要好长的一段距离。本文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意义入手,分析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对加强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措施
前言:为了加强财政资金的管理,我国进行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改革,将所有财政资金纳入单一的账户体系进行管理,通过专用账户直接支付所需要到所商家及劳务供应者账户内,有效的实现了预算的控制,确保了预算的合理性。
国库集中支付的实行,是在合理预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如果没有这个基础,集中支付也没有任何意义了。所以就需要在当前新形势下,财务人员要不断加强自身的专业积累,加强其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管理的水平,因为国库集中支付实行后,财务管理工作则有所升级,已不仅仅是付款和记账等简单的问题,其对预算的编制和执行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预算单位的财务人员与单位科室人员一起进行预算的编制工作,做好预算执行管理工作,理清单位年度发展所需的资金,确保各项支出的合理性,从而确保预算的严肃性。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资金使用和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实现了资金使用前、使用中和使用后的管理。
长期以来我国财政资金都是在国库支出后,进行层层下拨的方式,最后到达使用单位账户,而在这诸多环节中,资金受到挤占、滞留、挪用的情况较多,资金的使用效率较低,而且由于中间环节多,也导致了腐败行为的发生,所以通过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施,有效的提高了政府对资金的调控能力,使资金的使用效率提高。
1.预算管理与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没有同步进行。由于预算管理改革没有与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同步进行,二者之间没有达到匹配。随着近年来各级财政部门在部门预算改革的力度不断加大,部门预算编制、公开工作均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部门预算执行中集中支付制度在预算执行中的事中监督作用的发挥还有待提高,集中支付制度在预算执行分析方面的优势,对预算编制、强化预算绩效方面的作用还有待加强。
2.法律法规相对滞后。目前我国现有的国库管理制度已不适应当前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需求,存在着操作性不强和过时的问题,而还没有新修订的管理制度出台,同时现有的各部门的规章和制度,则属于部门规章的范围,没有达到法律层面的要求,体现不出法律的强制作用来。
3.国库预算执行能力不高,软件系统有待完善。一方面,国库资金支付要求准确无误,需要借助集中支付软件系统进行额度控制和信息比对,涉及面广,支付量较为庞大,使得信息系统相对呆板不够灵活,预算执行时遇到指标调整和退款处理的问题无法及时解决,需要协同预算部门、信息部门、采购部门甚至人民银行和代理银行,因此对于大多数项目由于预算不能做到完全准确,常常使拨款滞后,延误了预算项目的实施。另一方面,年度预算执行和拨款支付在时间上不均衡,财政预算管理工作中的重分配、轻管理的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年初预算到位率低、预算执行进度缓慢,支付量非常小,造成财政资金闲置、浪费,使得预算执行效益低下,年底追赶支出进度,突击拨款,项目支出管理不严格,这是预算执行历来的弊病。
4.集中支付制度还存在着较多不完善的地方。对支付制度的监控、督促、问责和绩效考评反馈等都没有做到位,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没有实现规范化的要求。而且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关的监督和绩效制度,所以导致国库集中支付监督工作执行时没有相应的依据,奖惩办法缺失,从而使监督的作用没有充分体现出来,监督工作也变得没意义。
1.加强预算编制与国库集中支付的衔接。现行部门预算管理在部门预算编制下达后,批复直达预算单位并由预算单位公开。预算执行管理集中在预算部门,而国库集中支付管理部门参与度不高。建议部门预算下达后抄报一份到国库集中支付机构,强化其在预算执行事中管理的优势。与此同时,国库集中支付管理部门应发挥技术信息优势,及时将预算支出执行情况,全面及时统计汇总反馈预算部门。从而将项目资金中未执行及执行不力的项目资金及时调整相关预算指标,发挥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强化预算绩效。
2.完善相关法规。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相关的法律法规要进行完善和重新修订,从而更好的为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施提供法律依据和保障。使改革有法可依,实现依法理财,从而建立高效、规范的长效机制,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能够实现全面的推行。
3.加强财政部门服务的力度。国库集中支付牵涉千家万户,搞好服务是全面推进改革的保证。针对目前国库集中支付存在的审批环节多、时间较长、等问题,财政部门要牢固树立服务观念,采取积极措施,加以改进。一是进一步从管理系统岗位流程设置入手,对预算指标、用款计划等审核进一步优化。二是要强化安全与技术管理。强化网络安全日常监督检查,严禁预算单位将财政内网专用计算机与外网联接。强化人员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电脑操作水平。要设立热线值班电话,实行专人每日值班制度,通过强化国库集中支付入口和出口双向服务,为预算单位排忧解难,提供优质服务。
4.精简流程。提高国库预算管理的执行力和灵活性,加快财政、国库、银行之间的信息网络建设步伐,建立高效率的国库资金运行机制。按照“确保资金安全、提高工作效率、方便单位用款”的原则,积极探索集中支付无纸化管理,建立高效快速的信息网络,为预算单位财务部门减轻负担,规范操作程序,提高财政资金运转效率。
5.建立健全动态监控分析机制。对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需要实时监控和外部监督相结合的双重监控体系,从而确保国库资金的安全。则时国库对财政资金的管理工作重点也要进行转移,在事前审核监督的基础上,实现实时监控,从而使资金的安全和效益都能得到保障。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实施以来,使所有的财政资金都由国库单一账户进行管理,使财政资金使用更具透明性和规范性,各项收支信息都能够及时、准确,为财政运行管理和宏观经济调控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强化了财政资金统一控制和调度的能力,使资金的运行更为通畅,确保了资金的使用效益。
【1】王金洪,郭新红.探索国库收付制度促进财政健康发展[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5.
【2】财政部国库司.国库集中支付基本业务释要(一)[J].预算管理与会计,2005(7).
【3】田发,田友春.构建国库集中支付监督制约机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