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英娜/哈尔滨管理局
浅谈人力资源管理环节几个方面的变化
宋英娜/哈尔滨管理局
人力资源管理环境大多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在相当广泛的领域内,各种实际情况正发生着迅速的变化,这些变化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人力资源;管理环节;变化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竞争的白热化,国外优秀企业已经充分认识到企业的竞争在本质上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差距将在根本上决定企业的差距。无论是以注重团队精神和感情管理为特色的日本企业,还是以注重市场配置和物质激励为表征的欧美企业,通过不断地相互学习与借鉴,都加快了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的步伐,开始注重短期激励与长期激励的兼顾,刚性制度与柔性文化的探合,个人竞争与团队精神的统一。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发达国家的优秀企业,都更加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将其提升到了与知识经济背景相对称的战略性地位。
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随着整个社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从制造业向社会服务业的转变,随着整个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强,传统的机械性、劳动性工作逐渐减少,而技术性、服务性的劳动力需求逐步增加。经济方面的各种变化改变了就业和职业模式。大量的就业岗位由制造业转到服务业,越来越表现为一种服务性经济。因此,在服务型行业中,人力资源管理必须重视在组织中形成一种积极的文化、情感和心理环境,从而使员工能发挥最佳工作状态。管理者必须关注员工的工作生活质量,要使员工重要的个人需要能够在工作中得到满足。在组织中,工作生活质量涉及的内容很多,主要包括:改善与员工交往的渠道与质量,科学地、合理地进行群体设计;有效地进行职业管理,为员工的前途着想;适当地进行组织
机构的调整;优化组织内部的心理气氛;优化工作环境。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工作活动内容与工作生活质量都有密切的联系:
1.与招聘的关系。招聘与工作生活质量总是息息相关。工作生活质量的降低会导致员工缺勤率和离职率上升,缺勤率和离职率的上升必然迫使企业招聘原来不必招聘的员工以维持正常的运作。而工作生活质量不高,又可能使新进来的员工缺勤或离职,造成恶性循环。
2.与工作分析的关系。为了提高员工的工作生活质量,工作的目标、责任和特点也会常常发生变化,而这些变化则可能促进企业重新进行工作分析。
3.与培训开发的关系。由于工作生活质量的提高,离职率和缺勤率会降低,因此减少了培训和开发的压力。但由于工作生活质量的要求,管理者需要通过培训、开发来改变、重建自己新的角色,尤其是第一线的管理人员,这样又为培训和开发工作带来了新的任务。
4.与员工安全、健康的关系。工作生活质量的提高可以改善工作设计与信息交流,使员工具有参与感和更强的工作动机,因此能减少工作厌烦感,减少生产事故,所以,工作生活质量的提高可以改善员工的安全和健康条件。
在未来的年代里,人力资源管理的最大挑战在于培训员工以适应加速变化的技术的要求。新技术的出现导致许多技能不再需要和受得过时,导致对现存人员的再教育和培训更加迫切。今后许多提供岗位的组织将更加迫切需要受过较高教育的劳动力。预计需要最新知识的岗份数量在增长速度上将大大超过其他类别的岗位。这意味着,那些没有高中文凭或适用的大专和本科学位的人们将处于不利的境地,他们的就业机会将仅限于报酬很低的服务性岗位,今后将面临教育和培训的危机。所以,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需要重视员工的补习教育和职业培训。他们必须对现有员工的职业技能情况进行精确的评估,另外必须对求职者的技能进行准确的甄别;他们需要采用新的培训方法,例如,在培训中,更广泛地使用交互型录像技术和计算机培训系统;他们可以积极地参与学校系统的各种活动,帮助学生提高各种技能;他们还应该意识到面向未来的工作和技能培训,不仅针对经理和专业人员,还应包括所有员工,为员工提供补习和提高技能的培训项目。
在当代社会,劳动力的构成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一是女性劳动力参与率的普遍提高。由于女性社会地位的上升、女性角色的社会共识、女性教育水准的提高,以及家庭计划导致女性剩余时间的增加和服务行业兴起等多种原因、女性积极加入了各种职业的行列。女性不仅参与工作,更主要是女性在管理层的工作比例在增加。二是人口的老龄化。随着医学的发展,卫生环境的改善,人类平均寿命正在逐年增加。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1990年全世界60岁以上的人口已近5亿。人门的老龄化强烈的冲击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使其面临如何使老年人的知识和经验不被埋没,从而避免对社会及经济发展造成损失问题,如何防止因人口老龄化而导致的生产率停滞不前的问题,如何保证和解决老年的社会保障问题等。三是兼职者的出现。越来越多的组织雇佣兼职人员。使用兼职人员可以使组织获取他们所需要的人力资源;可以在获取有技能的人员的同时节约成本。另外,兼职人员的工作本身是暂时性的,组织可以随着工作量的变动较容易的雇佣或解雇。但是使用兼职人员也可能带来一些人力资源管理上的问题。例如,兼职人员同样需要培训和工作导向,同样需要花费资源;兼职人员由于工作的暂时性,不易对组织产生忠诚感等。
经济的全球化使全球市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一方面使跨国公司乃至全球企业成为了世界经济的主宰性力量,另一方面也使战略联盟、虚拟型组织成为了新的重要的组织形式。相应地,人力资源管理的边界也从清晰到模糊,从封闭走向开放,国际人力资源管理与柔性化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成为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新的领域。突破传统意识中的企业边界与地理边界,培养全球观念和团队协作精神、实施有效的跨文化培训与管理,将成为ZI世纪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必须面对的挑战。
人力资源价值的显现和地位的提升,使人力资源管理成为了企业管理方面具有决定意义的内容,对人力资源管理者本身也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现代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群体,应当同时承担四种角色,即战略规划的参与者和执行的管理者、人事与行政管理专家。公司员工发展的指导者与支持者、组织发展变革的倡导者与代言人。
国外人力资源专家认为,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要想真正发挥作用,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条件:第一,要熟悉企业的业务;第二,能够掌握和应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手段;第三,在企业中具有良好的个人信誉;第四,懂得如何推动和领导企业的变革与重组。也就是说,一个称职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必须能够同时胜任职能性角色与战略性角色,需要同时具备战略意识与综合服务的“通才”能力。
[1]朱新艳.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现状与改革[J].人力资源管理,2006(12).
[2]韩承敏.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操作技能培养初探[J].番禹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