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感缺失对学前儿童的影响与对策

2014-04-16 13:26华红艳
晋中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托幼儿童情感

华红艳

(常熟理工学院人文学院,江苏常熟 215500)

安全感缺失对学前儿童的影响与对策

华红艳

(常熟理工学院人文学院,江苏常熟 215500)

安全感在儿童情绪与社会性健康发展中极为重要。安全感的缺失不仅会影响到学前儿童的情绪情感体验,也会制约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同时还会影响其行为活动与心理健康水平。对此,教育者一方面应给予学前儿童无条件的积极情感支持,以加强其安全感;另一方面,对较为严重的安全感缺失现象应进行及时矫正,推动学前儿童的健康成长。

安全感;缺失;学前儿童;矫正

安全感是“一种从恐惧和焦虑中脱离出来的信心、安全和自由的感觉,特别是满足一个人现在(或将来)的各种需要的感觉”。[1]765马斯洛认为安全需要是个体继生理需要之后的第二大基础性需要,这种需要包括安全、稳定、依赖、保护、免受恐吓、焦躁和混乱的折磨、对秩序的需要等。[2]18安全需要作为一种匮乏性需要,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他人和环境。安全感形成于个体发展的早期阶段,并在个体一生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安全感的获得,有助于儿童获得积极健康的情绪情感体验,使他们处于良好的心境状态,从而推进他们对于环境的认知及社会性的发展。反过来,如果儿童不能获得足够的安全感,则会严重阻碍与制约他们的认知、情感、社会适应以及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学前儿童安全感缺失的现象应引起家长与教育者的重视,在充分了解学前儿童安全感缺失表现的基础上,明确学前儿童安全感培养的方法与对策。

一、安全感缺失对学前儿童的影响

(一)对学前儿童情绪的影响

安全感缺失常常导致学前儿童在新环境中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与情绪表现。在情绪表现方面,安全感缺失的学前儿童往往出现过度的害羞、拘谨,甚至紧张、焦虑的面部表情,无法与人进行大胆的目光接触与情感交流;在姿态表情方面,安全感缺失的学前儿童比较容易出现较多的手足无措、扭扭捏捏等肢体动作,不能真正放开、放松地投入到游戏或与他人的互动中;在言语表情方面,安全感缺失的学前儿童与人交流时常常细声细语,甚至声如蚊蚋,不敢、不习惯大声讲话,表现得极为胆小怕事;在心境方面,长期的安全感缺失可能会导致学前儿童的心境在较长时间内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相比其他儿童,他们总是显得谨小慎微、闷闷不乐。久而久之,这种消极的情感态度就会逐步沉淀成为一种性格。

(二)对学前儿童认知的影响

安全需要的满足是学前儿童在环境中认知探究的必要前提。拥有安全感的儿童在面对新环境、新刺激时,受其本能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的推动,往往能充分与环境互动,把从外部感受到的信息在其内部活跃地加工,并通过动作与语言表达和交流自己对于环境刺激的认知;而安全感缺失的学前儿童,即使同样拥有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但安全感的缺失与匮乏却严重地制约了他们的好奇心,其心理活动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被安全需要所占据,从而大大影响了他们的认知效果。尤其是在面临环境变化时,这些儿童总是表现出过多的依恋性行为,需要从依恋对象那里获取足够的安全感,因而阻断了他们与环境资源的亲密接触。

(三)对学前儿童行为活动的影响

安全感的获得与否,也影响到了学前儿童的行为活动。拥有足够安全感的儿童,在环境中往往心无羁绊,自由自在地投身于游戏活动中,表现出活泼好动的行为特点。而安全感缺失的儿童,由于过度的羞怯、敏感、拘谨、不安,在活动中往往无法真正心无旁鹜地放任其天性,总是显得心事重重,似乎存在太多的忧患与顾虑,致使其活动性水平偏低;在新环境中,他们既无法自由自在地表达自己的需要,也无法主动大胆地选择交往对象,总是显得游离在周围环境之外。此外,在与环境发生互动时,安全感缺失的儿童多表现得较为胆怯,往往不敢主动与人交往。他们看起来总是顾虑重重,甚至还常常担心别人是否接受自己、悦纳自己,过度的焦虑甚至会导致有些儿童出现较为严重的退缩性行为甚至退行性行为。

(四)对学前儿童健康的影响

安全感作为一种最基本的需要,对学前儿童身心健康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在对学前儿童的观察中,我们不难发现,安全感水平较高的学前儿童往往表现出较理想的心理健康水平,他们在环境中表现得大胆自信,不怯懦,不退缩,交往主动,社会适应能力较强;而安全感缺失的儿童则常常表现得瞻前顾后,甚至畏首畏尾,总是担忧被别人拒绝,从而不敢也不愿与人主动交往。他们容易在情感上感到被遗弃,常感到紧张、焦虑、惧怕。反过来,他们也不能大胆地信任与接纳别人,最终把自己封闭在充满焦虑的内心世界中,表现得很自卑。研究表明,“不安全感是所有神经症的共同人格基础。当出现不安全感却找不到对象的时候,就是焦虑症”,[3]久而久之,这种焦虑的心境就会导致幼儿出现消化不良、便秘、反复发作性的感冒等身体症状,给儿童及他们的家庭带来无法估量的影响。解决这些问题,应了解他们安全感缺失的原因,满足学前儿童的安全需要,从而有效地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二、学前儿童安全感培养的对策

学前儿童安全感缺失的现象主要与教育者(包括父母、祖父母及托幼机构的教育人员)的态度与情感付出有关。当父母能无条件地爱护儿童并及时关注儿童,满足他们的合理需要,儿童就会对父母及周围的世界形成基本的信任感、安全感;当父母视儿童为麻烦与累赘,在与儿童的互动过程中缺乏足够的关注、尊重与细心照料,甚而表现出嫌弃与憎恶儿童,那么,“儿童便会对父母产生一种基本敌意,但由于儿童自身的渺小与无助,儿童又必须依赖父母,因而必须压抑对父母的敌意,这种压抑的直接结果导致儿童把敌意投向整个世界和整个社会,使儿童认为世间的一切事物对他们来说都充满了危险,这就导致了不安全感的产生并进而转化为基本焦虑”[4]。鉴于此,解决学前儿童安全感缺失的问题,一方面,有赖于教养者(主要是父母亲及幼儿园教师),能及时满足学前儿童的合理需要,并给予积极的情感支持;另一方面,对于学前儿童中已经存在的安全感缺失问题,则需要针对这一年龄段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主要从行为方面加以矫正。

(一)积极的情感支持

无数研究表明,婴儿初生于世,除了对于衣、食、睡方面的物质需要,还有明显的情感需要。父母亲安全温暖的怀抱和轻柔的拍打,可以放松婴儿的肌肉,驱除婴儿的紧张感。[5]10-28可见,在儿童早期安全感获得的过程中,有效的情感支持与及时的回应,是安全感获得的前提与基础。对于缺失安全感的学前儿童而言,尤其要强调家庭与托幼机构在儿童早期发展中的情感支持。

在家庭教育中,首先,教养者应该重视对儿童的无条件关注以及对其需要的及时满足。安全感缺失的学前儿童所伴随的紧张、焦虑感,往往与其对环境的陌生感、父母对其需要缺乏及时的、稳定的回应有关。在重建学前儿童安全感的过程中,教养者首先应时刻关注儿童的活动内容,准确把握儿童的心理活动状态,善于用各种交流方式与儿童进行即时的互动,帮助儿童了解与积累关于周围世界中各种刺激的名称、其可能发生的外在变化等现象层面的经验。使儿童学会预测生活中常见及潜在事物的变化情况,从而从这种规律性、秩序性、可靠性中形成一种秩序感、安全感与信任感。其次,应加强学前儿童与环境的互动。其中,父母应重视对儿童需要进行及时、准确的回应,帮助他们驱除对于环境的陌生感、紧张感及不信任感,在此基础上,合理满足儿童的需要,使其形成对教养者的信赖感,久而久之,这种信任感势必泛化到对整个外部世界的信赖感。最后,教养者还应与儿童进行积极的情感交流,时刻关注儿童的认知与情绪情感状态,通过积极的言语交流及肢体动作,表达对儿童无条件的爱,包容儿童的一切行为,鼓励与欣赏其中的良好行为,以此感染学前儿童的情绪与情感,使儿童在精神层面因被爱而自由。

当儿童进入托幼机构后,一方面面临与父母等依恋对象的分离,另一方面需要适应托幼机构的陌生环境,因而在情绪上不可避免地会感到紧张与害怕。这时,如果他们在陌生的环境中感受到足够的关爱,则能够做到真正放松精神,缓解不安情绪。因此,托幼机构应着重处理好学前儿童的分离焦虑,逐步培养他们在新环境中的安全感。首先,应为学前儿童营造宽松、宽容、友爱的环境氛围,使儿童在新环境中感受到类似于家庭一样的关爱,从而在条件反射泛化的基础上,逐步将托幼机构的工作人员作为他们新的依恋对象,帮助学前儿童实现由熟悉的家庭环境向陌生的学校环境的过渡。其次,托幼机构的工作人员应时刻注意自己对待儿童的态度,以最专业的素养,表现出最敬业的态度与精神,使儿童能真正相信和信任他们,从而渐渐地把“老师”作为自己新的依恋对象,获得相应的安全感。

(二)及时的行为矫正

对于明显存在安全感缺失的学前儿童,家庭及托幼机构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从不同的角度运用多种有效的策略,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一问题。除了从内在的角度加强对幼儿的情感支持之外,还应注重从外在的行为强化与行为示范——模仿的角度,对其进行矫正。

1.强化法

强化是个体行为塑造与行为管理的有效手段之一,在学前儿童安全感重建过程中,强化法的合理运用往往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当安全感缺失的学前儿童偶尔能够表现出大胆、主动的一面时,教育者应给予儿童适时、适当、明确、前后一致的强化,如物质层面的奖赏或精神层面的肯定与赞扬。“一般地说,对儿童某行为的肯定和赞扬,能引发、加强儿童积极表现行为的强烈动机;那些未得到肯定、赞扬而多次受到批评、否定的行为,可使得儿童相应的行为动机逐步减弱或迅速减弱,以致使该行为的发生频率降低及至消失。”[6]除对学前儿童表现出来的目标行为进行直接强化外,还可使用替代强化法,即通过肯定、赞扬其他儿童所表现出来的大胆、主动、自信的行为,使儿童受到间接的强化,促成其随后也表现出类似的行为。

2.榜样示范法

除了直接的探索与尝试,学前儿童的大多数行为是通过对榜样行为的观察而获得的。“长久以来,示范观察学习一直被认为是传递价值、态度以及思想和行为模式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7]63因此,在学前儿童安全感的培养与重塑过程中,还可以有意识地利用儿童模仿学习的普遍性,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培养儿童富有安全感的行为方式。家长与教师作为儿童最有力的影响者,应注重自身的一言一行对儿童的榜样示范作用。在与儿童、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家长与教师应有意识地表现出主动、自信、落落大方的态度与行为,以此来带动与培养学前儿童相应的情感、态度与行为。当学前儿童在社会交往中碰到困难、遇到麻烦时,家长或教师应以一种积极的态度,不自卑、不胆怯、不退缩、不推诿、不气馁,大胆自信地致力于解决问题,为身边的学前儿童做好榜样。其次,“为幼儿提供的示范榜样,除了生活中真实的人物之外,还可以包括各种文字、图像、艺术形象等,它们都有可能成为幼儿模仿学习的对象。”[8]教育者可有意帮助学前儿童选择特定的绘本及动画资源,发挥其中人物形象积极的榜样示范作用,使儿童通过模仿学习,不断克服胆小、怯懦、退缩的行为习惯,逐渐变得大胆、自信、勇敢、坚强,走向精神的解放与自由。

[1]阿瑟.S.雷伯.心理学词典[M].李伯黍,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2]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丛中.安全感的含义及重要性[J].心理与健康,2008(3):4-5.

[4]安莉娟,丛中.安全感研究述评[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3,12(6):698-699.

[5]S.格哈特.母爱的力量——母爱如何塑造和促进婴儿的大脑发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6]韦彦,庞丽娟.论强化在儿童社会行为发展中的作用与运用[J].中国教育学刊,2000(1):4.

[7]A.班杜拉.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论(上)[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8]韩云龙.班拉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对幼儿社会教育的启示[J].教育导刊,2008(11):10.

(编辑申嫣平)

G610

A

1673-1808(2014)05-0084-03

2014-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指导项目“学前儿童安全感研究”(2012SJD880001)项目阶段性成果之一。

华红艳(1978-),女,山西忻州人,常熟理工学院人文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早期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

猜你喜欢
托幼儿童情感
新时期“托幼一体化”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北京市丰台区大红门街道食药监管所开展集体用餐场所专项检查
冬春季托幼宝宝穿衣经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呼和浩特:幼儿不可私自带食品入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