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民 刘红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三大动力
王志民 刘红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由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本源动力决定的,也是由时代的客观发展所推动的,人民主体地位的创造力则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力量源泉。只有把握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三大动力,才能提高运用科学理论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能力,使党的理论和实践始终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三大动力人民主体地位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就是时代的产物,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被赋予新的内容。迄今为止,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科学内涵方面,关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动力问题尚缺乏深入研究。而对此问题的研究,直接关系到正确理解“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个重大理论课题,也是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前提。
1.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理论体系,其科学性集中体现为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是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实际上就是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公开声明:“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3页。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实际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规律的科学总结,不仅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以及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观点,而且包括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观点,还包括社会主义建设的观点。马克思主义方法是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相统一的方法。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恩格斯特别强调:“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406页。
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第一次把社会科学置于科学的地位上,不仅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变革的客观规律,而且揭示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共产主义的实现无疑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需要经过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最终要建立“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第9页,第55页。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为解读时代发展和时代特征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生命力所在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都具有批判性的本质属性。马克思认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12页。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是由此产生的社会之划分为不同的阶级,是这些阶级彼此之间的斗争。”[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05页,第740页。
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就是在批判地继承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基础上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分别是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没有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地继承就没有唯物史观的发现,没有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批判地继承就没有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由于这些发现,社会主义变成了科学。”[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05页,第740页。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从某种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就是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的批判特别是对资本主义理论的批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之日起就将自己的理论作为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马克思明确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第9页,第55页。
3.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决定着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方向
马克思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第9页,第55页。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实践是一切认识的基础。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真理,来源于社会实践,还必须不断经过社会实践的检验,并指导社会实践。
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解放的科学理论,直接来源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的实践。19世纪中叶,无产阶级作为一个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这一时期,欧洲先后爆发了法国里昂工人反对资本主义剥削压迫的两次武装起义、英国的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等三大工人运动。马克思、恩格斯不仅亲自参加,而且对其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总结。恩格斯专门用了21个月时间亲自考察了英国的工人阶级生活和生产状况,于1845年3月写出了《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的文章。马克思、恩格斯正是在获得了大量的群众生活和斗争的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工人阶级斗争经验,并参与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国际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并为同盟起草了纲领即《共产党宣言》,宣告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马克思主义作为真理不仅产生于社会实践,也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列宁对此有过精辟的论述:“马克思主义不是死的教条,不是什么一成不变的学说,而是活的行动指南,所以它就不能不反映社会生活条件的异常剧烈的变化。”[1]《列宁全集》第2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87-88页。时代的发展实际上就是实践背景的发展,而时代背景的发展必然推动新的实践,进而推动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上的创新,这实际上就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发展进程。
1.马克思所处时代的发展对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推动
19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进入和平发展时期,以电力的发明与使用为基础的第二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出现了两个方面的进展。
其一,马克思、恩格斯开始对革命道路和斗争策略有了新思考。第二次科技革命不仅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工人生活明显改善,阶级矛盾有所缓和,统治者在民主制度方面也进行了一定的改革,如给予工人选举、集会、结社等权利。为此,马克思、恩格斯开始探讨和平手段取得政权的可能性。马克思当时曾指出:“工人阶级总有一天必须夺取政权,……但是,我们从来没有断言,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到处都应该采取同样的手段。……我们也不否认,有些国家,像美国,英国——如果我对你们的制度有更好的了解,也许还可以加上荷兰——工人可能用和平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179页。恩格斯也指出:“18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过时了,这一点值得在这里比较仔细地加以探讨。”[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10页。但无论马克思还是恩格斯都从来没有提出过彻底放弃暴力革命,恩格斯还明确指出:“我认为,如果你们宣扬绝对放弃暴力行为,是决捞不到一点好处的。没有人会相信这一点,也没有一个国家的任何一个政党会走得这么远,竟然放弃拿起武器对抗不法行为这一权利。”[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401页。
其二,马克思、恩格斯开始探讨经济不发达国家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进入社会主义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起初提出无产阶级革命只能在经济技术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里同时取得胜利,甚至提出“法国人发出信号,开火,德国人解决战斗”[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46页。。19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逐渐形成,许多落后国家也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马克思认为,在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阶段,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俄国有可能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其根据是俄国的历史条件不同于西欧,俄国完好地保存了农村公社的形式,俄国农村公社某种程度上兼具共产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双重特性,其土地适合于大规模地使用机器,农民习惯于劳动组合关系,有助于从小土地经济向合作经济过渡。从某种意义说,马克思已经预见到俄国将最早进入社会主义,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前瞻性。
2.“战争与革命”时代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理论成果
(1)列宁主义的产生及其历史贡献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世界进入到了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简称“战争与革命”时代)。列宁主义对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作出两大贡献:
其一,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论断。列宁敏锐地把握住时代的发展变化,写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的光辉文献。列宁认为,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直接表现为帝国主义国家内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殖民地附属国与宗主国之间的矛盾、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等三大矛盾。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力量对比不断发生变化,矛盾逐渐达到极端尖锐的程度,帝国主义世界体系的链条上出现薄弱环节,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针对这一新变化,列宁指出:“由此就应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1]《列宁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4页。列宁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可以首先在一国或数国取得胜利的科学论断,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树起了列宁主义的旗帜,指导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
其二,新经济政策的成功探索。俄国苏维埃政权建立后,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包括余粮收征集制、实物配给制、大中型工业企业国有化、国家垄断外贸等政策。这一政策实施的主观原因为列宁为代表布尔什维克试图“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客观原因是新生的俄国苏维埃政权受到帝国主义武装干涉不得已而为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无疑对于赢得国内战争和抵抗外国武装干涉的最后胜利发挥了重大作用,但也直接导致一系列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列宁审时度势,认真总结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经验教训:“我们计划(说我们计划欠周地设想也许较确切)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2]《列宁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76页。为此,列宁提出并推行“新经济政策”,用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实行租借制和租让制、国家调节下的自由贸易,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通过合作制引导小生产者走社会主义道路。“新经济政策”成为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又一成功典范。
(2)毛泽东思想产生及其历史贡献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特征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开始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中国化、大众化的探索,取得了两个方面的重大成果:
其一,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成功探索。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指出:“现在是全世界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走向灭亡,全世界社会主义和人民民主主义走向胜利的历史时代,曙光就在前面,我们应当努力。”[3]《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260页。正是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仅对“战争与革命”时代有了正确认识,而且把握“世情”与“国情”,指出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仍然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而在世界范围内又属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范畴,正确回答了“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革命的首要问题,解决了“进行什么样的革命,怎样进行革命”的问题。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又根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农业大国的国情,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
其二,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和平赎买形式的成功实施。在中国这样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度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建国后中国所处的国际背景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国情,并正确分析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特性,特别是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合作的盟友关系,提出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和平赎买”政策,以和平方式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
3.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0世纪70年代,世界局势又一次发生重大变化,邓小平敏锐地把握到时代主题的历史性转变,提出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科学论断。
(1)邓小平理论的产生和中国的改革开放
邓小平为代表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及时总结建国以来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以马克思主义宽广眼界观察世界,认真研究时代主题的变化并得出结论:“对于总的国际局势,我的看法是,争取比较长期的和平是可能的,战争是可以避免的。”[1]《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33页。和平与发展是互为条件,但发展问题是首要问题。邓小平提出将党和国家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同时提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将中国引向改革开放。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邓小平还根据世界经济政治发展的新趋势和中国改革开放的经验,提出了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论断,中国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开始了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融合与互动。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新时期党的建设
冷战结束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中国社会主义面临诸多挑战。历史经验告诉中国共产党:必须认真研究和吸取苏联共产党执政的经验教训,既要防止党内腐败蔓延,又必须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应对西方和平演变的挑战。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及时提出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要解决“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使中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3)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发展观
新世纪新阶段,世界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科技革命孕育新突破,全球合作向多层次全方位拓展。”[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6页。中国共产党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着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么样发展”的现时代中国最重要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4)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核心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顺应时代潮流提出并科学诠释中国梦的深刻内涵:“面对浩浩荡荡的时代潮流,面对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殷切期待,……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3]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北京〕《人民日报》(2013年3月18日第1版)。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即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既顺应时代潮流发展趋势,又承载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更蕴含着实干兴邦的奋斗精神。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3页。只有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才能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使马克思主义适应时代需要、回答时代课题,引领时代发展。
第一,人民群众是时代发展的决定力量。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通过劳动为人类社会提供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物质生活资料,创造了人类的物质文明。人民群众又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精神财富。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人民群众是生产力的体现者,不仅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影响社会基本矛盾的走势,而且还直接或间接地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和上层建筑的变革,因而人民群众不仅是社会革命的基本力量,也是社会改革的决定力量。即使剥削社会中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压抑、摧残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人民群众依然通过阶级斗争、社会劳动推动历史不断前进。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来源于人民群众,是时代的产物,随时代发展而发展。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与其说是马克思主义顺应时代发展而不断创新,不如说是顺应人民要求不断创新,进而由被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推动着马克思主义时代化。
第二,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推动着中国的改革开放。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中国进入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时代。社会主义事业就成为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作为国家主人的人民群众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不仅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而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道路。然而,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相当长的时期,由于受到苏联模式和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束缚了人民群众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国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中国农村改革起源于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敢为天下先”的首创精神。邓小平曾深有感触地说:“我个人做了一点事,但不能说都是我发明的。其实很多事是别人发明的,群众发明的,我只不过把它们概括起来,提出了方针政策。”[1]《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72页。改革开放的实践不断证明,人民群众是改革的源动力,没有人民群众参与的改革,不是真正意义的改革。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紧迫性都大大增加,只有坚持以群众为主体和根本动力,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改革开放才能持续深入进行下去。
第三,人民群众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主体。人民是时代的主体,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创新的源泉,尊重并充分发挥群众的首创精神不仅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基础,也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以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基本原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主体力量是人民群众,依靠力量是人民群众。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8个基本要求,其中第一条就是“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并使之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信念”。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必须牢固树立人民主体地位。改革需要顶层设计,更需要群众拥护与支持。理论的系统化有赖于无产阶级知识分子来完成,而作为代表人民群众的理论工作者无疑担当着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概括和理论升华的历史重任。历史要求广大理论工作者不仅要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总结人民群众的创新成果和创新经验,同时,还要坚持汲取人类文明的优秀文明成果,秉承中华文明优良传统,融合时代精神,把握时代脉搏,应对时代挑战,回答时代课题,凝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国之道,才能在改革开放中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
〔责任编辑:钱继秋〕
王志民,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100029
刘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教授100029
本文系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一类课题“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历史经验与现实启示”(项目号11JD710001)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