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流动视域下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与农民工进城的相关性分析

2014-04-16 13:02邸敏学张利萍
晋中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工业化

邸敏学,张利萍

(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山西太原 030006)

劳动力流动视域下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与农民工进城的相关性分析

邸敏学,张利萍

(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山西太原 030006)

从劳动力流动的视角研究、分析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与农民工进城,我们发现二者存在极强的相关性,即它们都是劳动力流动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形式,是不同经济体制下劳动力流动的不同表现,是我国工业化进程在不同阶段的不同选择。深入研究二者的相关性,促进劳动力的双向流动,对于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农民工;相关性

党的十八大政治报告提出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到今天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那么,如何实现“新四化”特别是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目标呢?笔者以为,推动、实现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城市劳动力向农村流动,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任务。为此,本文从劳动力流动的视角,探索新中国成立以来,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对中国经济社会影响最为深远的两种不同的劳动力流动形式——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与农民工进城相关性,做一些理性分析,希冀对这一任务的完成,提供新的思路和对策建议。

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与农民工进城是劳动力流动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形式

劳动力流动动因理论认为,劳动力流动是指劳动者在地区之间、产业之间、职业之间和岗位之间的迁移。劳动力流动是双向流动而不是单向流动,即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和城市劳动力向农村流动。劳动力流动是计划流动和市场流动的统一而不是单一的市场流动,即由国家或者政府组织的计划流动和由市场推动、引导的市场流动。本文研究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与农民工进城就是计划流动和市场流动这两种不同流动形式的典型代表。

从劳动力流动的视域看,发生于我国20世纪50至70年代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城市劳动力向农村、向第一产业的转移、流动,是党和政府依据当时国内经济政治发展的实际情况组织的有计划流动的一种形式。尽管这一形式在改革开放以后几乎被学界、社会各界、多数知识青年及其家长否定、诅咒,以至于中央不得不调整这一政策,中断、停止城市劳动力向农村流动。但是,规律只能发现、利用,而不能废除、违背。城市劳动力向农村流动,经过改革开放前的高速发展、改革开放后的相对停滞阶段后,在新的30年开始的今天,必将进入新的大发展阶段,再现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的生命力。随着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提出,“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将成为“十二五”时期乃至今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资本、劳动力向农村转移将成为扩大内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也即城市劳动力向农村流动仍将成为当前和今后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形式,仍然需要予以足够的重视。

从劳动力流动的视域看,农民工进城是农村劳动力在我国工业化实施后,为了寻求更好的生活方式、谋求较大经济利益的自觉自愿的个体行为,是劳动力流动的典型形式,是农民群体或者个体的经济行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几十年来,不少农民抛家舍口、背井离乡,进入城市务工,谋求致富之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就业压力过大的特殊国情及其农业生产率低下,农副产品供需矛盾尖锐等等原因,使农民工进城这一条路异常崎岖、艰难。我们知道,从国家工业化开始的1953年一直到党的十四大后的90年代初中期,党和政府一直将农民工进城视为“盲流”而加以禁止,要求农民在土地上生产粮食等农副产品,满足城市人的需求,解决“吃饭”问题。期间,虽然禁止农民工进城的严厉程度略有差异,但是,总的思路是让农民在农村发展。进入新世纪以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起来并开始完善,原有的城乡二元结构基本打破,农民工进城的体制性障碍基本拆除并得到党和政府的鼓励、支持。不仅如此,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到2020年完成工业化和城镇化的目标,我国农村还需要2-3亿人口转移到城镇,农民工进城还要有一个或者几个高潮。由此看来,农民工进城不仅仅是农民个人致富的需要,更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需要。当前和今后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速度,做好“农村转移劳动力有序转化为市民”的工作,加快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步伐。

由此看来,城市的资本、劳动力向农村转移、流动与农民工进城这两种劳动力流动形式,是特定历史阶段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所必须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不能厚此薄彼或者顾此失彼的。在新的历史时期,党和政府要实现十八大关于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双重目标,就不能仅仅重视劳动力的单向流动,即农民工进城的正向流动,而必须把正向流动和逆向流动(城市劳动力向农村流动)结合起来。就是说,既要进一步完善农民工进城的相关政策,鼓励、支持农民工进城,更要制定、颁布城市资本、劳动力向农村流动的法规和政策,把政府推动、经济引导利益驱动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双向流动,避免农村“空心化”和拉美地区出现的“城市病”的现象。

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与农民工进城是在不同经济体制下劳动力流动的不同表现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与农民工进城这两种方向完全不同的劳动力流动形式产生的原因,学界从多个视角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研究。笔者以为,这些探索和研究是重要的,但也是不够的。要寻求这两种完全不同的劳动力流动产生的深层原因,决不能离开当时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从我国经济发展的角度分析,不同时期的经济体制是影响甚至决定劳动力流动不同形式的重要因素。

首先,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统包统配”的劳动用工制度的反映。众所周知,在新中国成立之后计划经济体制确立之前的几年时间,劳动力流动与就业完全是劳动者个人的事情,是个人意愿的表现。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5条,把自由迁徙作为公民的权利之一。1950年11月14日全国治安工作会议指出:“户口工作的任务是保证居民迁徙自由,安心从事生产建设。”[1]183但是,随着过渡时期总路线和“一五”计划的实施,城市要建设,要开工厂,要招工人,再加上盲目流入城市的农民和农村初中毕业生人数的急剧增加,城市粮食供应成了大问题。主管经济的陈云副总理经过反复考虑、权衡并经中央同意,决定在“黄色炸药”和“黑色炸药”中选择了风险极大的“统购统销”的办法,缓解粮食供应问题。(1)这一政策的执行,使盲目流入城市的农民遭到遣返回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居住和迁徙的自由”的权利受到一定的限制。同时,党和政府还采取了组建城市知识青年“垦荒队”,奔赴偏远地区或者农村,进一步缓解城市的“吃饭”问题和就业压力。“一五”计划的提前完成与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政府在劳动用工上实行了“统包统配”的新政策,严格禁止企事业单位在计划之外擅自招工、用工。从此以后,劳动者在什么地方、什么职业、什么岗位上工作,工作多长时间,都必须服从、服务于国家计划,个人再也没有自主选择职业的权利;一个工厂招多少工人,招什么样的工人,必须严格执行国家计划。大中专院校的学生,毕业后到什么地方、什么岗位工作,总的原则是“统一分配”“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艰苦的地方去”。正所谓“我是革命一块砖,由党挑来由党搬”;未进入大中专院校的城镇初、高中毕业生,即知识青年不论是作为个体还是作为群体一个也不例外,一律纳入国家计划,由党和政府进行安排。在这种体制下,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由起初组建“垦荒队”的个别行为,逐步发展为大规模的、经常的、制度化的行为,从个人自愿行为逐步发展为政府推动行为。回顾总结这一阶段的历史,我们发现发轫于“一五”计划初期、发展于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突飞猛进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结束于70年代末期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与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发展、巩固、改革是密切相连、亦步亦趋的,具有很强的内在相关性。

其次,农民工进城是计划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产物。历史是一步步走过来的,认识是一步步提高的。农民工进城障碍的大小,与计划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完善几乎是同步发展的。第一,在“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改革开放初期,农民工进城依然被包括中央政府在内的各级政府作为“盲流”而禁止。1980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城镇劳动力就业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要控制农业人口盲目流入大中城市,控制吃商品粮人口的增加。要压缩、清退来自农村的计划外用工”。即使到了1991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还发布了《关于劝阻民工盲目去广东的通知》。通知要求各级人民政府要从严或暂停办理民工外出务工手续。回乡过节民工,如没有签订续聘合同,要劝阻他们不要再盲目进粤寻找工作。第二,在党的十四大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以后,农民工进城也只是在本省范围内的流动放开了,而跨省流动依然受到控制。1994年11月17日劳动部发布的《农村劳动力跨省流动就业管理暂行规定》,依然对跨省人口流动进行种种控制。一是通过流动就业证制度控制人口跨省流动,二是通过本地就业优先原则控制人口跨省流动,三是通过严格控制招收方式控制人口跨省流动。更为重要的是,这个文件给不少地方领导的本位主义思想提供了政策依据,他们将其具体化为工作岗位限制、工种限制,人为地造就了新的就业歧视和劳动力市场阻隔。直到2000年6月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规定,从2000年起允许中国中小城镇对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的农民给予城镇户口,并在子女入学、参军、就业等方面给予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不得实行歧视性政策,不得对在小城镇落户的农民收取增容费或其他费用。这个文件的积极意义在于有限度地鼓励、支持农民工到中小城镇流动,不足之处是依然限制农民工流入大中城市。第三,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世纪初期,农民工进城的各种体制性束缚得到彻底清除。2001年,我国政府宣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后,农民工进城务工才彻底放开。2002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做好2002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中首次提出了针对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十六字方针,并提出要“纠正简单粗暴清退农民工的做法”。2004年中央1号文件首次提出“进城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已经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农民工正式列入产业工人队伍,成为我国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至此,农民工进城在经历了旧体制的瓦解、新体制的建立、完善以后,才开始得到应有的待遇和权力,受到应有的尊重与保护。

三、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与农民工进城是在我国工业化进程不同阶段的不同选择

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第一大任务的完成,新中国的成立,国民经济的恢复,我党开始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着手国家工业化建设。在这个过程中,党和政府依据不同阶段的不同情况,对劳动力流动实行了不同的政策,选择了不同的方式。

第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我国工业化发展初期的必然抉择。首先,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源起于工业化起步时期。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国家在1953年对城市劳动力原有的就业政策作出调整,即在安排招工时,优先安排城镇毕业生,人员不足时,再招来自农村的毕业生。随着国家工业化的全面展开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包括教育事业在内的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城市劳动力就业问题更加突出,即使沿袭优先安排城镇毕业生就业的政策,仍然不能全部解决城镇中小学毕业生的升学或者就业问题。为此,《人民日报》于1955年8月11日发表了题为《必须做好动员和组织中小学毕业生从事生产劳动的工作》的社论,要求中小学生到农村去。另一方面,超乎寻常速度发展起来的农业合作社急需会计人才,急需中小学毕业生。毛泽东在为《农业合作社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一文所加的按语中说:“全国合作社,需要几百万人当会计,到哪里去找呢?其实人是有的,可以动员大批的高校毕业生和中学毕业生去做这个工作。”当他看到河南省郏县李庄乡《在一个乡里进行合作化规划的经验》一文后,很是高兴,并为此写了这样的按语:“一切可以到农村中去工作的知识分子,应当高兴地到那里去。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这样,工业化启动后城市面临的严峻的“吃饭”问题、就业问题与农村对会计人才等知识青年的迫切需要,促使党和政府下决心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其次,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发展是我国工业化建设的需要。一是工业化发展受挫的“三年自然灾害”,加速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步伐。我国的工业化在经历了“一五”时期的顺利发展后,国家的工业化遭受了重大挫折。在“二五”时期,由于1958年的“大跃进”,中苏关系的恶化、苏联政府背信弃义以及连续三年农业歉收等原因,使我国的国民经济进入严重的困难时期。为了渡过罕见的困难,中央采纳了陈云关于精减职工和城镇人口下乡的主张,并于1961年6月18日制定了《关于减少城镇人口和压缩城镇粮食销量的9条办法》。到1963年6月,全国职工减少1 887万人,城镇人口减少2 600万人,吃商品粮的人数减少2 800万人。与此同时,中央《关于进一步精减职工和减少城镇人口的决定》明确指出:“城市中一般不能升学或就业的青年,有条件的可以下乡或者安置到农场去劳动”。知识青年“今后的主要出路还是逐步地有计划地动员他们上山下乡”。据统计,从1962年到1966年,全国共有129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每年平均32万多人。[2]二是我国工业化发展严重受挫的“文革”中后期,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推到了顶点。到目前为止,学界及其社会各界的主流观点认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高潮是1968年、1969年之后的“文革”时期,其原因是1968年12月21日毛泽东发出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笔者以为,毛泽东的号召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达到高潮的表层原因、直接原因,但不是唯一原因,其深层原因或者说根本原因是“文革”开始后国内经济发展状况的不断恶化。我们知道,始于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使全国出现了“打倒一切”“全面内战”的政治局面,许多企业停工、停产、绝大多数企业无法招收新工人,原定国民经济计划无法全面执行,造成工农业生产大幅度下降。据统计,1967年工业生产总值下降13.8%,财政出现赤字;1968年,工业生产总值比上年下降5%,粮食比上年减少175亿斤,财政收入进一步减少。经济的萎缩与下滑,招收新工人数量的减少或者说停止,加剧了城镇就业的困难。[3]再加上大中专院校招生考试制度的废除,堵住了高中毕业生直接升入大中专院校的门路,造成老三届学生大量积压在城镇。在这种情况下,伟大领袖运用自己的崇高威望,向知识青年发出上山下乡的号召,就成了当时情况下的无奈选择。

第二,农民工进城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快速发展的需要。首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奇迹般地造就了亿万农业剩余劳动力,他们急需转移到非农业领域。1978年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十八户农民实行的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个“星星之火”,受到亿万农民的热烈欢迎、衷心拥护,并在全国农村迅速发展为“燎原之势”。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全国90%的农村走上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路子。以“大包干”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解放了农民这个最活跃、最革命的生产力。极富创造力的中国农民将家庭成员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人从事农业生产,完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责任,一部分人作为富裕劳动力向城市发展,寻求致富渠道。这些人先是“离土不离乡”,继而绝大部分走上“离土离乡”的路子,成为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其次,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调整,经济体量的急剧扩大,急需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改变了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用人少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把发展重点放到投资小、周期短、见效快、用人多的轻工业发展上。国家发展战略的调整和改革开放大政策的实施,使我国经济建设进入了“快车道”。每年近乎两位数的高速发展,实现了每1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的宏伟目标。几个翻一番目标的实现,经济总量的扩大,不仅仅解决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期得不到解决的城市人的就业问题,而且还为农民工进入城市的苦、脏、险、累的工作岗位创造了空前的就业机会。到目前为止,两亿多农民已经进入城市,成为城市农民工。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三个结论:第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与农民工进城具有极强的相关性或者说共同点,并且,这些共同点远不止于上述三点。由于篇幅限制,在此就不一一分析了。第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与农民工进城或者说城市劳动力向农村流动与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因此,我们必须从战略层面认识并且重视这两种劳动力流动形式,决不能厚此薄彼或者肯定一种形式否定另一种形式。第三,把政府引导劳动力流动与市场引导劳动力流动有机结合起来,把高、中、低不同层次的劳动力科学、合理地分布在城镇与农村,是城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坚实基础。因此,我们必须总结社会主义建设及其改革开放过程中劳动力流动的经验教训,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促进劳动力在东、中、西部地区,城镇与农村科学、合理流动,逐步改变“孔雀东南飞”的局面。

注释

(1)周太和,陈云与中国三代领导人,人民网2005年6月16日。

[1]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劳动人口服务管理司.流动人口发展报告——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大事记[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10.

[2]柳建辉.也谈中国知青史的历史分期[J].中国青年研究,1996(1):30-33.

[3]张曙.试论“文革”中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几度起伏的经济因素[J].世纪桥,2001(1):12-13.

The Relation between Sent-Down Educated Youth and Peasant Labor from the Angle of Labor-Mobility

DI Min-xue,ZHANG Li-p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Marxism,Shanxi University,Taiyuan 030006,China)

From the angle of labor-mobility there is striking relevance between educated youth working in the countryside and mountain areas and peasant-labor working in the cities,which are the different forms of the labor-mobility in different periods, reflect the differences of the different economic systems before and past 1978,depend on the different stages of the road of the industrialization in China.It is meaningful to research the relations between educated youth working in the countryside and mountain areas and peasant-labor working in the cities for us in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ization in a new way in China.

educated youth;educated urban youth working in the countryside and mountain areas;peasant labor;relation

F241

A

1673-1808(2014)04-0001-05

(编辑 张瑛)

2014-05-1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劳动力流动重构教育经济社会效应研究(12YJA880159)的阶段性成果。

邸敏学(1956-),男,山西永济人,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

动关系;

张利萍(1970-),女,山西阳城人,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劳动力流动。

猜你喜欢
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工业化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上山下乡
《新型工业化》征稿启事
游蓟县梨木台
——纪念上山下乡48周年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研究——发起及坚持上山下乡运动的动因究竟是什么?
工业化住宅渐行渐近
上山下乡 激情燃烧的岁月
抗战时期的知识青年从军运动
为什么革命化就得劳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