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国军+岳康
当下的汉语流行词汇中,有一个词很是惹眼,它就是——正能量。2012年岁末,知名语言文字刊物《咬文嚼字》评选出“2012年十大流行语”,“正能量”当之无愧地位居榜首。
“正能量”本是一个物理学名词,作为专业词汇的“正能量”一般是不太可能进入流行语范围的。但这个世界是千变万化的,语言世界更是异彩纷呈,只要条件具备,一个新词、一个新的用法或一条流行语就可能应运而生。“正能量”的流行就是这样。“正能量”的流行源于“英国大众传播心理学第一教授”理查德·怀斯曼(Richard Wiseman)的最新著作《Rip it up》,这本书的中文译名就是《正能量》,由湖南文艺出版社于2012年出版。《正能量》破除了人们过去秉持的“性格决定命运”“情绪决定行为”等认知,将人体比作一个能量场,通过激发内在潜能,可以使人表现出一个新的自我,从而变得更加自信、更加充满活力。
和当下许多流行语的走红一样,“正能量”的流行也得益于网络。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奥运火炬传递期间,很多博主在微博上发表“点燃正能量,引爆小宇宙”和“点燃正能量,运气挡不住”的博文,之后这两句口号迅速被网友跟进和模仿,成了当时网络最热门的句子。后来网友把“点燃正能量”的励志口号与伦敦火炬传递结合起来,伦敦奥运火炬成了“正能量”的代言物,“正能量”一词也借此在中国迅速走红。
“正能量”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或潜能。当下,中国人为所有积极的、健康的、催人奋进的、给人力量的、充满希望的人和事,都贴上“正能量”的标签,它已经上升成为一个充满象征意义的符号,与我们的情感深深相系,表达着我们的渴望,我们的期待。2013年中国两会期间兴起勤俭办会之风被媒体报道为“传递政治正能量”,明星、艺人参与慈善活动被称为“明星正能量”,沙宝亮把自己的歌曲专辑命名为《正能量》,有以“正能量”为名的图书——《培养正能量员工》《正能量修成手册》,还有所谓的“正能量电影”“正能量图片”等等,不一而足。一种新的语言现象一旦流行起来,人们往往会争相使用,唯恐自己“赶不上潮流”,这是流行语传播中的语言使用心理使然,正是借助这种心理,流行语得以在最短时间里迅速传播,最终成就自己的“流行”地位。
语言观察者往往会把平面媒体(特别是代表性严肃媒体)的使用看作是某一语言现象得到社会认可的重要标志。为了考察“正能量”一词出现、流行的轨迹,我们检索了《人民日报》的使用情况。我们可以看出,《人民日报》首次出现“正能量”一词是在2012年3月,这个时间未必就是“正能量”当前流行用法的产生时间(由于严肃报纸的特点,一般使用上可能会有一定滞后性),但大致可以判断,“正能量”的流行用法产生于2012年初。2012年上半年,一共只有12个用例,从7月开始,使用逐渐增多,2012年第四季度增速突然加快,第四季度用例是第三季度的2倍有余,可以认为“正能量”的使用已经流行开来。2013年,用例呈快速持续增长态势,流行程度持续膨胀,可以预见,短时间内这种增长态势不会减弱。
国家最高领导人习近平也多次使用“正能量”。2012年12月13日,习近平会见美国前总统詹姆斯·卡特时说:“新形势下,中美双方要不畏艰难,勇于创新,积累正能量,努力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开创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新局面。”2012年12月,习近平在广东考察工作时说,我们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尊重实践、尊重创造,鼓励大胆探索、勇于开拓,聚合各项相关改革协调推进的正能量。2013年3月6日,习近平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辽宁代表团的审议时谈到,要充分发挥各方面英模人物的榜样作用,大力激发社会正能量,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严肃媒体和国家领导人的使用,是对“正能量”流行语地位的进一步认可和巩固,这在流行语传播中往往会起着推波助澜的积极作用。前两年,当“给力”一词刚刚流行时,是《人民日报》在头版的大号标题中率先使用,之后“给力”就迅速流行开来,被评为2010年最流行的词汇。
当前,“正能量”的使用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例子均选自《人民日报》):
一是单独使用,或者和“聚集”“凝聚”“汇集”“传递”等动词搭配使用,这种用法最为普遍。如:
1.面对人心浮躁,物欲横流,不少人急功近利,一味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当下现实,我们的荧屏需要《青盲》这样的“正能量”,人心需要张海峰这样的灯塔。(《人民日报》第一个用例)
2.面对欠发达的省情,我们将知难而进,不当看客侃将,不图舒服省劲,多付出、多流汗、多实干,最大限度凝聚正能量,万众一心,推动绿色崛起……(2013年3月4日)
3.四川芦山地震发生后,网上出现了一些假新闻、假图片、不实求助信息,甚至有人造谣称某地有更大地震。对此,有关方面迅速辟谣,人们也纷纷呼吁,不传谣、不信谣,不添乱多帮忙,为抗震救灾传递更多正能量。(2013年4月22日)
二是前面加上修饰或者限定成分,形成“xx正能量”,这种用法目前也不多见。如:
4.近来,子女不尽赡养之责、打骂老人的新闻也时有报道,在这种情况下,周其凤的跪母之举无疑是对道德正能量的传播:对学生来讲,校长跪母是对行孝道的示范与引导;对社会来讲,周其凤跪母则是对子女及时尽孝的善意提醒。(2012年7月23日)
5.14日,由人民网主办的“2012中国正能量”第七届人民社会责任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本届评选以“中国正能量”为主题……(2013年1月15日)
6.国际舞台,聚光灯投向中国;世界各国,期待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正能量。(2013年3月22日)
这种情况,相当于指明所在语境里正能量的具体内涵,“道德正能量”就是关于道德的正能量,或者是道德这种正能量。
三是把“正能量”作修饰成分,形成“正能量xx”,这种用法最少。如:
7.据介绍,“中国第一梦想频道”3月问世,这档电视节目不仅实现了大片式震撼的视听效果,而且向观众输出了全新的正能量价值观。(2012年7月23日)
这里的“正能量价值观”相当于积极的、正面的、向上的价值观。
此外,由“正能量”的使用,偶尔连带出“负能量”,其意思和“正能量”相反。如:
8.如何看待网络舆论场中的暖色调与冷色调,如何对待网络上正能量与负能量,如何疏导网络情绪、凝聚社会共识,成为社会管理面临的新问题。(2012年7月24日)
“正能量”的流行其实也有着语言背后的社会深层次原因。语言是社会的一面镜子,社会生活的风云际会或者点点滴滴,都会在语言的历史长河中留下翻滚的浪花或者是朵朵涟漪。检索《咬文嚼字》杂志近年发布的年度十大流行语,屡屡有为数不少的“负面”词语登上流行榜,如2008年的“山寨”,2009年的“躲猫猫”“被就业”,2010年的“二代”“拼爹”,2011年的“伤不起”“我反正信了”“坑爹”,2012年的“躺着也中枪”等等。这些“负面”流行语真实地记录了当下社会的某些丑恶、阴暗和不公,表达了民众的无奈、调侃和嘲讽。但民众的内心深处,渴望的是社会的阳光、公平和正义。当我们见惯了社会的假恶丑等负面的、阴暗的现象,那种积极、健康、向上的行为或情感就是我们分外渴望和期盼的。于是,“正能量”一词的出现正当其时。“正能量”就是一种积极进取、健康向上、阳光正义的“能量”,是站在一切假恶丑对立面的“能量”,是社会民众期盼已久的“能量”。当下,“正能量”的使用几乎没有限制,凡是正面的、积极的、进取的、阳光的一切人、事、行为、思想、观念等等都可以纳入“正能量”的口袋。因为社会需要正能量,我们已经等得太久。下面的例子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时隔一年多,吴菊萍光荣地当选党的十八大代表。她觉得,这种对道德模范的高度关注,是时代需要、社会需要。“每个人都需要温暖,这个社会需要正能量。”(《人民日报》2012年11月7日)
可以预见,“正能量”一词还将更广泛地流行开来,因为“每个人都需要温暖,这个社会需要正能量”。我们不禁要欢呼:正能量,来得更猛烈些吧!
参考文献:
[1]《咬文嚼字》编辑部.2012年十大流行语[J]咬文嚼字.2013,(2).
[2]“正能量”:一个充满象征意义的符号[J].四川新闻网,2012-12-31.
曹国军,高校教师,现居湖北十堰。岳康,语文教师,现居湖北武当山。责任编校:洪 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