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目标分层的个性化作业设计与反馈策略探索

2014-04-16 20:24周步新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14年4期
关键词:分层个性化目标

周步新

作业是教学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促使学生愿意做作业并通过作业掌握知识,习得技能和学会学习,是教师不可回避的问题。令人遗憾的是,近年来作业设计和反馈普遍存在“三无”现象,设计无自创,跟着专家的设计走,继续课堂教学没有讲完的故事;反馈无目标,跟着自己的感觉走,没有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设计和反馈无合作,“我的课堂我清楚,我的作业我做主”。归结起来,作业缺乏个性,不能很好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作业改革。小学语文作业有其独特的学科特性,我们应着重思考并解决以下问题:(1)小学生需要什么样的个性化作业?(2)如何设计语文个性化作业,以适合小学生的学习?(3)怎样批改和反馈语文作业,以促进学生的学习?

我们将行动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通过“为了个性化作业的落实而研究、在个性化作业实践中研究、教师和专家一起合作来研究”等形式,结合教师对某类或某个学生参与个性化作业实验发生的典型事例,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研究,从中揭示作业对于学生成长的意义。

一、基于学习目标进行小学语文分层作业设计与批改反馈

我们首先收集、整理有关作业研究的文献资料,探讨个性化作业不同于传统作业的本质内涵,明确了个性化作业的鲜明特征:尊重学生差异,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形式符合学生兴趣,评价针对学生实际。在此基础上,讨论形成了作业类型和个性化作业的设计框架,依据做作业的地方之不同,把作业分成课堂作业、校内课外作业和家庭作业等三类,并确定了基于学习目标分层的作业设计与反馈策略教学模式。

(一)分析确定个性化作业呈现方式

当前语文作业的呈现方式大致有三种:(1)教材提供的配套练习本,这是有关部门依据这一课的教学目标设计的给学生用的课堂作业、校内课外作业和家庭作业。(2)教学设计中的作业开发,也就是变革教学设计方式,强调目标、内容与实施、评价的一体化,把课堂作业、校内课外作业和家庭作业融入教案,甚至作业先行。(3)基于目标的作业分层设计,即按规定的作业本+部分自编的基于目标设计的作业,强调作业目标、内容、反馈的一致性,特别关注作业反馈的有效性和作业内容的分层,主要变革作业反馈方式,使其更适合学生,而不仅仅是为了教师批改的方便。

我们认为后两种方式比较适合小学生,能够体现个性化。

(二)作业设计、反馈伴随教学设计同行

个性化作业设计程序,即分解课程标准、明确学习目标、分析学情、设计旨在实现目标的分层分类作业。

选定作业呈现方式之后,我们就按下图所示的程序设计语文个性化作业。

下表是作业设计反馈表:

二、实施基于目标分层的小学语文个性化作业设计与反馈策略

语文个性化作业主要体现在学习目标的适切性、作业形式的多样性、作业内容的选择性和作业评价的针对性上。我们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浙江省义务教育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建议》出发,充分考察学生的已有经验,设定基础性和拓展性这两类学习目标(基础+特色),在满足每个学生关于作业的最基本需求的同时,又顾及不同类型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充分调动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和兴趣,关注作业过程,注重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

策略一:差异化选择性——遵循差异化教学理念,针对不同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及能力水平,提供可选择数量及难度的作业,始终分层设计、布置、批改个性化作业。

按多元智力理论的理解,人的智力发展是有差异的。而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又强调目标分层和基于目标的教学。这两种学说成为差异教学的立论基础。差异教学就是在班集体教学中立足学生智力和学习的差异,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以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要实现差异教学,就需要对作业进行基于目标分层的设计与实施,从内容、形式和要求上尽量适合每个学生的智力差异,并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不同的作业形式,使学生充分发挥各自的长处以提高学习兴趣。

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的设计与反馈:

作业设计(类型、形式) 设计意图 批改和反馈的形式

第一课时,基础性作业——课堂作业、合作完成:

概括说说课文内容。

按顺序先分别用一句话说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再连起来说,在自己练习的基础上同桌交流、评议,然后在小组中说,做到人人说清楚故事大概内容 了解故事内容,理解重点词句,积累特色语言 对评议复述中出现的情况,如顺序混乱、语言表达不清楚等问题进行口头评价,学生修改后再复述

拓展性作业——课外作业、选择一题独立完成:

1.清楚讲述神话故事:按顺序先说盘古醒了以后所做的事以及天地的不同变化;然后说清楚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所做的事;最后讲盘古倒下后发生的变化。课外讲给父母或长辈或朋友听

2.阅读其他神话故事,读完把故事清楚地讲给别人听,互相评议 通过朗读与想象,体会盘古的英雄形象,学习按顺序清楚讲述,丰富课外阅读,尝试自主说清楚故事梗概 在前面讲述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修正,各自在学习小组内交流,互相评议,然后推选代表参加全班汇报

第二课时,拓展性作业——课堂作业、选择一项独立完成:

仿照第四自然段“总分”的构段方式写一段话。可以根据课文内容接着想象盘古的变化,也可以从下面的话题中选择一个练写,还可以自己确定内容。(1)春天到了,我们的校园可美啦!(2)超市里,商品可真不少。…… 学习“总分”的构段方式,自主选择内容、难度练写一段话 书面批改,课堂讲评

策略二:多元化趣味性——在作业内容安排上,立足学生体验,坚持新颖、灵活的原则,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生活事例等融入语文作业设计、反馈之中。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强调主动建构性、活动情境性和社会互动性,意味着所设计的作业应该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并且能够让学生通过与社会的互动主动地建构和生成自己的知识。建构主义的学生观强调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入教室的,在他们的头脑中本来就储存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和感悟。课堂教学不能无视这些活生生的生活经验,而应该把这些原来就有的生活经验巧妙地转换为学习新知识的起点和源头。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

我们以此为依据,通过个性化的作业设计和反馈,引导学生丰富和自动生成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提升语用兴趣和能力。如学习了《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太空“清洁工”》等说明性文章后,请学生采用非连续性文本的表现形式,设计自己理解的爬山虎脚的构造、蟋蟀的窝巢及希望的未来太空“清洁工”等,并清楚连贯地向同学们进行介绍。

策略三:过程化创造性——关注学生对语文作业的态度、过程与情感,丰富以动手操作为主的实践性活动作业,减少部分枯燥乏味的机械性作业。

表达的欲望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学校母语教育的目标就是不断提升人的语用能力。“表达→表现→创造”形成了言语发展的螺旋形轨迹,从规范表达力到个性表现力乃至审美创造力将是母语教育发展性、理想化的演进路线。以这样的积极语用观为指导,我们在进行语文个性化作业的设计与反馈时努力展现学生积极学习语言的过程,促进学生积极运用规范语言,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

例如一年级学生学完了拼音之后,自己设计姓名卡,自己制作识字本(见图1、图2、图3)。

( 图1、图2: 姓名卡) (图3:课外识字本)

又如写写画画作业,学生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写上几句话,配上一些诗等。

常见的花草树木、在火烧云中耸立的天封塔,那可爱的单脚跳的小姑娘、江边放飞风筝的孩子(见图4、图5、图6、图7)……通过学生的描画与叙述,一切显得格外的动人,“一切景语皆情语。”看着画,读着话,做教师做家长的或许也能从中体味到运用语文创造性地表现生活的真实情趣。

( 图4、图5:画家乡)

(图6、图7:诗配画)

高年级学生则结合语文综合性学习,完成收集资料、调查、访谈等作业。

策略四:具体化针对性——作业的设计、批改和反馈不是千篇一律的,而是根据语文学科性质及不同学生的情况、不同的作业内容和形式而定。

针对这一策略,这里特别阐述一下我们的作业反馈。反馈是关于某人做过什么的信息,是根据此人的行动——意图与结果,对现实表现与理想表现进行比较得出的。根据研究、调查证明,分数、等级或其他符号性的判断性反馈对于促进学生学习的价值十分有限,更有价值的是描述性反馈。描述性反馈具有四方面特征:在学习过程之中和之后发生,并即时作出反应;向学生提供关于表现状况的具体而清晰的细节,且容易被学生理解;提供改善学习表现的建议,且学生通过努力能够改进;要与样例或描述性指标作比较,而不是与他人进行比较。这些特征成为作业反馈的重要依据。

我们以描述性反馈作为个性化批改与反馈语文作业的评价基础,做到六个“尽可能”:尽可能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倾向;尽可能不用诸如半对半错、五角星、等级、分数等相对抽象的符号;尽可能多用评语和学生能理解的形象化图案;尽可能做到校内作业面批和一对一的口头反馈;尽可能为做错的作业提供错误分析和描述性的改进建议;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关于校内课外作业相互评价的机会。

在改进分数、等级符号评价的基础上,充分运用个性化的描述性批改和反馈,更好地帮助学生学得愉快而有成效。不管何种方式,批改和反馈都要基于学生作业方面的事实性表现,而不是与学生的为人联系起来,依据目标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具体的描述,并运用具体的、非判断性的语言指出作业需要改进的领域。这种描述性反馈应该能被学生理解,为学生如何改进提供针对性的建议,提供重学、纠正和修改的机会以让学生回应反馈。同时,这样的描述性评价反馈过程本身也是师生(生生)之间运用语言文字进行对话交流、实践思考的过程。

如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小小竹排画中游》的作业设计与反馈就尽可能地为每一个学生创设了运用语言文字进行对话交流、实践思考的机会。

具体作业 设计意图 批改和

反馈形式

作业超市(请选自己喜欢的方式做一做):

*画江南:参考课文,画一画自己看到的江南

*诵江南:根据画的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赞江南:小竹排顺水游到了江南的其他风景名胜区,请你也学着说几句赞美风景的话 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内容进行拓展练习,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实现教学目标

把学生画江南的图贴在教室学习园地栏中进行展示 课堂交流赞美江南风景的话,师生、生生互动评价

可见,不管是课堂作业,还是家庭作业,它不是延续课堂教学没有讲完的故事,而是表征和检测每个学生的学习表现,在证明学生学得怎么样的同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该基于这些证据,为学生后续的学习提供改进性建议,告诉学生哪些需要改善以及如何改进,帮助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和作业中表现得更好。

由于基于目标分层的语文个性化作业的设计与反馈所具有的新颖性、趣味性、灵活性、针对性等特点,学生在这样的语文学习氛围中,不但掌握了知识技能,还发现了学习的乐趣所在,学习兴趣与热情逐渐提升,语文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逐步形成。在语文个性化作业的实践与探索过程中,教师对于作业的认识与理解发生了较大转变,能够深刻地意识到作业在学生学习中所具有的影响和作用,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自身在作业设计、布置、评价等各方面的业务能力,大大改善了作业设计与反馈的质量,充分发挥了作业对于促进学生学习的应有功能。语文个性化作业设计与反馈的实践探索呈现了语文教学的精彩。

(浙江省宁波市江东区教研室 315000)

猜你喜欢
分层个性化目标
为小学英语个性化合作学习单做加法
基于分层教学下的高中数学“让学”策略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学为中心”的分层作业的设计与思考
同桌宝贝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
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性化问题探讨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