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洪春
【关键词】质疑意识 小学生
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2A-
0028-01
高水平的质疑既能推动信息化的进程,又能促进学习的深入,有助于学生素养的全面提升。教学时教师如能贴近学情,契合生活实际,灵活施教,一定能实现以疑为源,以思为根的理想教学质态,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让数学学习成为一种探索,一种成长的快乐体验。
一、掌控学情,唤醒学生的质疑意识
有效的教学应紧紧地契合学生的实情,以学生的认知和经验储备为源,创设诗意的情境,唤醒学生的认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促进思维的发展。用问题统领好师生思维活动,搭建好探究、创新的平台,让学生快乐学习。
(一)敢于质疑。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能敞开学生的心扉,放松学生的心情,使学习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为此,在实际教学中要宽容学生质疑的偏差,营造安全的思考、质疑的环境,让学生乐于思考,敢于质疑。
如,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3的倍数特征》时,首先,引导学生列举尽可能多的数(3的倍数,也尽可能大点)。其次,鼓励开展小组研究,有的学生尝试用2、5倍数的特征去思考,有的学生则努力探寻列举出3的倍数,试图从中发现规律。第三,引导学生展示自己的思考研究,发现3的倍数不能用2、5倍数的规律去学习。进而引发思考:3的倍数会有什么特征呢?为什么不能沿用以前的学习方法呢?学生在质疑、提问、思辨中感受到3的倍数的另类。最后,点拨释疑,引导学生把一个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相加,探寻隐含的规律,促进思考:其他的数也是不是这样呢?通过自主尝试、不断验证,使这部分知识在疑问中不断积累,不断丰厚感知,逐渐形成感悟。
(二)善于质疑。质疑能促进思考,激发创新。为此,教师要积极地创造条件,鼓励学生质疑,促使学生用不同的视角去审视问题、质疑现象。善于质疑,能够达成抽丝剥茧的理想学习状态,在质疑中促进数量关系的凸显,使信息之间的逻辑联系明朗化,促进学习的高度关注与投入。
如,在教学“花园小学计划扩建正方形的花圃,边长增加6米,面积增加了156平方米,计算现在花圃的面积”时,笔者先引领学生解读题意,理清数量关系,把握问题脉络。其次,鼓励学生质疑。学生会提出不同的问题:①花圃原来是什么形状?怎么画出来?②现在又是什么形状?有什么变化?③前后两个形状的主要差别在哪儿?边长增加6米是怎样增加的呢?学生不同的声音,会促使每一个人都能关注到问题突破的每一个细节。因为善于质疑,使思维更加有的放矢,也诱使学生敢于去尝试、运用已学的画图策略去分析研究。这样的学习不只是解决问题,还有助于学生思维训练,帮助学生积累经验,发展数学思想。
二、善于辨析,激活学生的质疑潜能
利用学生好奇的天性,引领他们积极思考,在质疑问难中实现学习的突破,在质疑辨析中学会提炼问题。
(一)善抓疑点。善于捕捉学习中的疑点,则必然会有大进。因此,教师应巧用质疑的学习资源,引领学生善思善辩;指导学生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学习内容的关键处、认识过程的困惑处、法则规律的结论处以及算理的推导过程之中、解题分析的思路表达之中、操作活动的实践变化之中探寻疑问,促进有序思考能力的提升。
如,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的加减法》时,设计练习:丢丢同学做1.36加一位小数时,把末尾的数字对齐,得到结果是1.92,你知道丢丢这道计算题的正确结果吗?问题引领:“丢丢的问题出在哪儿?1.92与1.36之间的联系又是什么?”把握准问题的疑点,让学生在思考辨析中明白计算错误的根本原因——数位不对齐。对疑惑的深究,促使学生更好地解读法则,领悟算理。
(二)感知模式。帮助学生初步了解研究问题、提出质疑的结构模式,建构对应的思考问题、解析问题的学习模式,能够帮助学生积累相应的数学活动经验,也能促进学习思维的不断优化。
如,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找规律》时,设计情境:围棋有几种棋子?设计你自己喜欢的排列规则,并提出一个问题考考自己。问题贴近生活,也有自我创新的需要,所以学生的探索热情高涨,效果也特佳。短短的几分钟,学生就探寻出10多种排列规律。经过问题模式的感知,促进了学生的思考,也改善了学习的质态,使我们的数学教学充满了智慧。
总之,教学中引领学生质疑是手段,鼓励学生质疑是方法,最终还是要指导学生学会质疑,发展质疑意识。以疑为源,以思为根,让学生尽情地遨游在探索创新的海洋之中,不断磨砺,茁壮成长。
(责编 林 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