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丽君
〔关键词〕 美术教学;幼儿;激发;创造力;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1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06—0086—01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幼儿园越来越重视孩子创造力的培养。尤其是在美术活动中,幼儿创造力的激发与培养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的实践,总结出了一些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方法。
1.以欣赏作为活动的先导。在不少老师和家长眼中,名画是高深的、神秘的,是幼儿看不懂、读不懂的。其实,幼儿对名画同样具有洞察力。他们对作品的色彩、线条、形状、构图等要素有很好的感受能力,由作品展开的想象也很丰富。有一次,我带领幼儿欣赏作家几米的几幅作品,这几幅画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用长长的纸画的。通过欣赏,幼儿理解了长形画的构成特点以及作家为什么选用长形纸作画的原因,并且产生了也想自己创作一幅长形画的想法。孩子们画出了许多令我们成人叹服的作品,如“我和大楼比高矮”、“运动员跳水”、“高高的大树”等等。因此,有效的欣赏可以帮助幼儿仔细观察,积累视觉经验,能让幼儿对即将要表现的事物获得更深的体验和更多的经验。
2.充分挖掘美术教材中的形象性和趣味性,发挥美术教学的全面功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如在《有趣的手指画》教学中,我让幼儿坐在一块亮布前,引导幼儿观察自己手的影子:看它像什么?将某个手指捏拢,又像什么?幼儿发现通过手的各种动作的变化,有的手影像高山、像房顶、像鸽子,有的又像鲨鱼、像剪刀、像小狗。通过这些形象做基础,再加上手指游戏的配合运用,一幅生动有趣的手指画就出现在了幼儿的笔下。
3.用现实的刺激激发幼儿的想象力,让幼儿用眼睛去看,用脑子去想,用行动去摸,多通道参与,并借助美术形式表现出来。如在主题活动“花仙子”中,为将这一抽象的形象具体化,我借助于音乐以及大量的鲜花图片,将音乐与美术自然结合,引导幼儿边听边看边想,然后自由表现。由于幼儿有了直接的生活经验,所以兴趣很浓厚,所表现的画面内容也非常丰富。
4.尝试使用新的绘画材料和多样的美术表现形式,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如在主题活动“黑夜”中,为更好地表现夜空的特点,我采用了刮画教学。当孩子们看到我拿着一根牙签却能在黑色的纸上划出漂亮的图画时,都特别激动,不停地说:“这是怎么回事?真是太神奇了,我也想试一试!”
5.在美术活动中,教师要允许幼儿与教师之间、幼儿与幼儿之间进行交流,允许幼儿发表不同的想法与见解。通过让他们相互交流,激发创造性。首先,必须提前创设一种民主、平等的作画氛围,使幼儿在没有任何心理负担的情况下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如在主题画“畅想奥运”中,为了能让幼儿很好地表达这一陌生的主题,我先请幼儿欣赏了大量的奥运比赛项目及场馆、举办地等,还让幼儿回家和家长一起搜集相关资料,并让他们将所得的信息互相交流分享。在幼儿积累了大量经验的基础上,再请幼儿对即将要表现的事物进行表述。有了这样的铺垫,幼儿创作起来就很容易了。他们画出了“福娃迎我到北京”、“我是奥运大力士”、“奥运树”等许多好看的美术作品。其次,在作画的方法上也要体现出民主与平等。创作前要让幼儿参与讨论,要让他们了解操作内容、操作材料及方法。如在“设计小手套”这一活动中,我并没有示范如何装饰,而是让幼儿观察经过装饰的手套和没有任何装饰的手套并讨论。让幼儿在讨论中了解到装饰手套所用的线条、颜色、造型等,并鼓励幼儿自己设计、自己装饰。
6.孩子总是朝着教师鼓励的方向发展。我所带班上有一个性格非常内向的孩子,他很少与其他小朋友交流,看到老师也总是露出胆怯的眼神。起初在绘画时,总是循规蹈矩。当我要求他要画得与老师不一样时,孩子表现的非常紧张,几乎不敢动笔。这时,我及时鼓励他:“老师知道你有很多想法,知道你一定能行。”每当他有一点点进步时,我总会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表扬他,时间久了,这个孩子创作的画面越来越丰富,自信心也逐渐建立起来。因此,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胜任的老师,老师的积极鼓励会开启幼儿创作的大门。
7.我们应该多了解幼儿,尊重幼儿的思维表现特点。幼儿画画最大的特点就是在无意中创造奇特的、令人惊奇的效果,这正是儿童画的魅力所在。教师只有认识了幼儿、了解了幼儿的发展规律,才能真正读懂幼儿的作品,了解幼儿的内心感受。
编辑:王金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