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社会化媒体上个体的内在和外在表现的差异

2014-04-15 10:45常宁
新闻世界 2014年3期
关键词:社会化媒体人格个体

常宁

【摘 要】人在现实中总扮演着各种不同的角色,各个角色也都有相对应的人格,但一个人的“多重人格”总是被统一在外在的表象之下。网络的匿名性使人们将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之外隐藏的不为人知的性格多元化地展现在网络上,表现出了不同的网络人格。然而,社会化媒体的真实、透明、快捷等特点,在让人们享受了“自夸”式的内容分享之后,又重新开始压抑“多重人格”,带上“假我”面具参与各种社会化媒体活动。a

【关键词】社会化媒体 人格 个体

人格也称个性,这个概念源于希腊语Persona,起初主要是指演员在舞台上戴的面具,类似于中国京剧中的脸谱,后来心理学借用这个术语用来说明:在人生的大舞台上,人也会根据社会角色的不同来换面具,这些面具就是人格的外在表现。面具后面还有一个实实在在的真我,即真实的人格,它可能和外在的面具截然不同。①

也就是说,一个人可以在生活、工作以及社会中根据环境的变化表现出多重的人格。如果换个角度来看,一个人受制于自身以外的外界环境的压力,以“多个人”的角色存在,这些角色把一个“真实”的自我或人格隐藏起来。这些角色可能会有不同的个性,不同的性格,那么我们或可以将这些不同的表现称为一个人的“人格分裂”。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一个人的外在表现往往因为社会环境而趋于统一,比如,受制于社会道德、人情世故、人际关系,这样真实的自我也被压抑起来。或许一个人内心有一些小邪恶,有一些“自私”,有一些利我的想法,但是,因为大环境的文化,因为工作生活或角色的需要,这个人可能要表现出“大公无私”、“大好人”、“处处为他人着想”……而这个人的真实人格和真实需要却长期被统一在这些“面具”下不敢表现出来。否则,他就会被带上“异己分子”“不友好”“自我”“太个性”等帽子,而被社会系统中其他人“孤立”。所以,一个人的“多重人格”必须在这种情形下统一成一个外在的“面具”。

当然,这里的“人格分裂”并不是医学上所指的病态,而是反映现实中人长期的在生活或社会中的生存状态。不可否认,在网络出现以前的传统社会,一个人的“人格分裂”是受环境限制和自身压抑的,必须带着一个与自身身份相符的“虚伪”面具“假装”着生活。即使有“多个人格”(真正的自我、外在的自我、角色的自我),但这些“人格”却被控制在统一的面具下,处于“假死”的状态。

一、“人”被绑架在外在现实“关系”之下

那么何谓“人”?如果从社会文化角度来看的话,对于“人”的表述,中西方有明显的不同或完全相反。

在西方新教文化下产生的存在主义认为:一个人只有从所有社会角色中撤出,并且以“自我”作为一个基地,对这些外铄的角色做出内省式的再思考时,他的“存在”才开始浮现。如果他缺乏这道过程,那么他就成为了一个没有自己面目的“无名人”。②

而在《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中,孙隆基是这样解释“人”的。“中国人认为:‘人是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才能体现的。他是所有社会角色的总和,如果将这些社会关系都抽空了,‘人就被蒸发掉了。”③

对于这个解释,笔者是认同的。在我们的文化里,如果一个人脱离了我们所谓的“社会关系”“人情”“世故”“别人的肯定”,那么这个人在我们看来是没有“存在”的,会受到异样眼光和评判的。也就是说,一个人是为“他人”而活的,一个人做事前首先会潜意识里考虑是不是“被别人接受的”“会不会得到赞许的”“会不会符合他们判断标准的”……“人”是被“各种关系”来定义的。而最终的结果恰恰是忽略了真正“自我”的发展,或没有“自我”。但在整个环境中,一个人并不会意识到这一点,反而将“假我”认为就是自己本身,认为“假我”才是对的。“真我”处于极度隐秘和压抑状态。

这样看来,一个人确实存在“多个人格”的需要,但这些人格却隐匿在现实环境 “统一”的面具下。因为“人”被绑架在外在现实“关系”之下,而为了某种目的(比如虚荣、作秀、获得好感、维护名利……),这种绑架会越来越牢固,也被“关系”挟持得越来越紧。

二、网络匿名性使个人的“多重人格”得到释放,“真我”呈现

在网络匿名时期,“真我”可以随心所欲的展现,并且与带“面具”的“假我”并不冲突。比如,一个人可以将那些不敢在现实生活中表露的私密情感,在网络上尽情挥洒,以达到内心真我状态的宁静。人们在去社会化的状态下自由地表达思想和观点,不用担心被人指责和鄙视,不必刻意地将自己的言行限制在某个框架内,以求自我的释放和减压。

因此,网络出现后相当长的一段匿名期,给个人的“多个人格”的展现提供了宽松的土壤。这种“人格分裂”对网络最初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甚至给网络环境带来了一些嘈杂的声音,但是,在某种程度上,这种“多个人格”的展示对个人自身的“真实”发展是有好处的,一个人至少是按照符合自己身体或心理“意愿”来行事的,在“真我”状态下,至少没有按照“他人目光”来“作秀”。而这一时期,一个人的“真我”和“假我”的多个人格出现了并存状态。

三、社会化媒体让个体的“多重人格”消失

以真实“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化媒体出现后,个人的“多个人格”再度消失。因为人们必须面对极具传播力的社会化媒体,极尽所能的将“不好的状态”隐藏起来。人们又重新面对比真实社会“关系”更复杂的网络,并且这种关系以真实为基础,且影响力广泛,个人的“个性”“言行”都要“小心行事”,以符合统一的“价值观”和所谓的“道德标准”,而社会化媒体上的“关系”带给个人的压力其实要比现实社会大得多。

因此,个人的“多个人格”重新统一到“假我”的面具下。而此时,个人的真实人格的发展停滞了,或者個人对何谓其“人格”感到不确定。

四、社会化媒体上,个体人格状态的重新统一

社会化媒体的透明、真实和公开等特点改写了互联网的虚拟性。每个虚拟的人不再虚拟而是真实存在,个体的“多个人格”彻底隐藏起来,所谓的“畅所欲言”其实可以说是某种“秀”,秀生活、秀幸福、秀慈善、秀各种“好”……即使秀的是“不好”的东西,也要在某个允许的范围内(个人虚荣心、名利、社会标准、政治),要维护自身的身份和真实关系,否则就会受到“惩罚”。

社会化媒体和现实的距离越来越近。个人迫于社会化媒体透明、真实和公开的压力,个人为了“保全自身”或“树立良好形象”,重新压抑“真我”人格,并极力修饰自我言行以进行“自夸”和“自我防御”。

所谓的“自夸”是指在社会化媒体上,个体随时随地对自我或周围状态的“播报”,以求引起他人的注意或赞同,达到一种“自我炫耀”和“自我表现”的心理平衡。这样的结果是,社会化媒体上“自夸”的信息越来越多,所有的信息都有被个人包装在“面具”下的倾向。而所谓的“自我防御”则是指,在社会化媒体上任何不谨慎的自我表现都会给自身带来麻烦,这必然会引起人的防御心理,而防御心理又让个人尽量隐藏不为人知的真我人格。

所以,社会化媒体上的个人以各种“真”“善”“美”的姿态出现在基于关系的圈子里,个体人格状态被统一在某个“框架”内,这个框架是由我们的深层文化所定下的基调:我们以他人来行事,和他人统一,我们为“取悦”他人。

五、“单一”人格状态蕴含的文化内涵

人们的“伪装”都是为了和社会评价、他人关系、他人的看法等保持一致,因为怕被排斥在“正常的系统”之外,这个“正常的系统”正是由我们的文化来定义的,而不是由个人从自身内省的角度出发,从真正的理性出发去判断何谓好坏是非。大家都说好,即是好的,即便自己有些不情愿。人云亦云,大家都做的就是对的,如果不跟风反而怕被孤立。个体容易被集体意识同化,个体此时的人格被统一到集体人格中,在集体中表现出无意识,个体失去了本我的价值。

所以,我们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求生存”“求发展”的,个人可以牺牲真正的自我人格发展,以求和大环境协调,表现出大众都有的单一的人格状态。而当社会化媒体出现后,所有的正负能量都被放大无数倍,人们受制于更强大的压力,让曾在网络匿名时期短暂出现的“多个人格”现象消失了。

因此,社会化媒体出现后,其真实、透明、快捷等特点,让人们在享受了“自夸”式的内容分享之后,又重新开始压抑“多个人格”,带上“假我”面具参与各种社会化媒体活动。□

参考文献

①《人格的特征》,http://www.wqx-

lw.com/portal.php?mod=view&aid=455.

②③孫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26

(作者: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博士研究生)

责编:周蕾

猜你喜欢
社会化媒体人格个体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社会化媒体的传播模式分析
从通道过剩走向品牌价值
湖北采花毛尖的社会化媒体营销模式研究
社会化媒体下的事件营销问题及对策研究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