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逸峰
摘要: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中十分强调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其基本理念中就明确指出:“使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只有让学生走进生活学数学,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才能得到充分发展。
关键词:数学;生活实例;问题情境;思维能力
数学的产生与发展与现实生活密不可分。《数学课程标准》中十分强调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显示生活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体会数学,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部分学生数学学习注重“纯粹”的技能技巧训练和题型演练。有的甚至陷入题海战术,而在现实生活中一旦遇到具体的数学问题,则束手无策。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把“生活中的数学”引入课堂,联系实际讲数学,把生活体验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要充分挖掘教材内涵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剖析具体的生活现象。从各种具体实例中。提炼出教学内涵,感受数学对自然和社会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现实生活中处处存在数学的影子。教师在教学中要挖掘教材内涵并能举一反三,那么就能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感受到数学的亲切感。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我先出示国旗、枫叶、蝴蝶等图案,让学生观察、探索这些图形中蕴涵的轴对称关系,引导学生讨论图形具有的性质。同时,让学生以相互提问的形式列举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指导学生讨论诸如:飞机设计为什么采取“轴对称”,有何意义?等问题。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对数学价值的认识。
二、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具有逻辑性,在教材中它总以完善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许多题目都是经过处理的,具有科学性,系统性。文字表达严谨,准确,枯燥,但很少创设问题情境。因此,我们需要联系生活实际,就地取材,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充实到教材中去,将生活与数学联系起来,使课堂充满生活的气息。
如在教学《圆周角定理的应用》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有位学生不慎将一个圆形的镜子打成了几块碎片,你能有办法帮助他把碎片重新拼成新的圆形镜子吗?这首先激发了学生补全镜子的欲望。这就把课堂内容通过学生的生活基础上呈现出来。学生开始激烈讨论,有学生回答:用不干胶粘上。我就反问:你能保证所有的碎片都能找到吗?学生又讨论,接着我顺势引导进入本节课的内容《圆周角定理的应用》。聪明的学生会联想到利用圆周角定理,在一个圆上90°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因此,在这个碎片上,做一个直角三角形这斜边就是直径,找出直径就找出圆心和半径。这样问题就解决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把数学问题情境生活化,加强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课堂上学生通过思考,活动等途径获取知识,突出知识的形成过程,掌握学习方法,训练学生思维。这样,使学生灵活掌握知识,培养学生实践探索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我们在学生掌握某项知识后,可以设计一些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问题。着力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让学生在体验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成功中,凸显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当学生面对实际问题,能主动尝试从数学角度运用数学知识,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这就是学习数学的根本。
如数学习题中有这样一道题目:足球比赛中,队员带球获得单刀机会时,沿直线尽力向球门AB冲近,越接近球门射门的角度越大,你能说明为什么吗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咋看来,不象数学问题,仔细阅读,发现它是一几何问题。将队员作为一个点C,构造一个ΔABC,然后引导学生转化到三角形的外角的特征上来。
四、收集生活常识,培养数学思维
中学生思维有了一定的生活阅历,积累了一定的生活常识。但是,他们极少或不可能经常用数学的思想,去分析生活中的想象。如果教师注意收集这方面的信息,将其恰当的引进课堂,将会极大的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思维的创新性和灵活性。
例如,我在教学《基本平面图形—线段》时,先解释一些生活现象:在墙面上钉一个木条至少需要几个钉?人们为什么不惜破坏花草而不愿从花坛边沿走路?通过这些生活常识,引导学生展开思考,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设计一系列实践问题,让学生展开调查收集结果进行分析判断,得出最佳的方案,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判断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注意收集周围的生活常識与数学知识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自己的任何活动都可以用数学思维进行思考。这样数学教学和学生生活相融合。学生逐步养成用数学思想方法去观察生活,从而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教学完全可以将学生学习范围延伸到他们力所能及的社会生活和各项活动之中,将教育和生活融为一体,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直接经验和感受体验。教给学生思维方式与思维的习惯。让学生去体会感悟数学的智慧与美。
数学的知识源于生活,生活本身又是一个巨大课堂。我们的数学教学尽可能的接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也处处有生活的道理。让数学课堂成为生活化的课堂,让数学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这样才能更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更大的发挥数学的用处。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华师大出版社
[2]《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设计与特色案例评析》华师大出版社
[3]《陶行知教育思想论述》学林出版社
(作者单位:江苏省靖江市第五中学 21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