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治疗疑难病症验案三则

2014-04-15 13:08程书桃陆苇
江西中医药 2014年8期
关键词:气海关元腧穴

★ 程书桃 陆苇

(鹰潭市中医院 江西 鹰潭 335000)

艾灸疗法是中医学的外治法之一,是针灸治疗方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温散寒邪、温经通络、活血逐痹、回阳固脱、消瘀散结以及防病保健的功效。其治疗效果显著,并在一些病种上有其独特的治疗优势。笔者应用重灸、三伏灸、热敏灸治疗一些疑难病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验案三则如下。

1 前列腺增生案

患者张某某,男,80岁。出诊日期:2013年4月13日。

病史:患者因跌伤致右肩、右髋部肿胀畸形,功能障碍1天,于2013年1月13日13∶00收入本院骨科住院。经X线检查,诊断为:(1)右肱骨外科颈骨折;(2)右股骨粗隆间骨折。考虑患者年龄偏大,手术风险高,予姑息治疗。给予止血、止痛等对症治疗。次日患者小便不通,给予留置导尿,定时开启导尿管,防止尿道括约肌松弛。1月15日行股骨髁上骨牵引。1月19日拔除导尿管,能自行解小便。2月2日会阴部明显红肿,不能排尿,请外科会诊,诊断为前列腺增生。予留置导尿,定期进行膀胱冲洗。3月25日右肩、髋部无明显疼痛,留置导尿仍不通畅,导尿管内有飘絮物,继续予膀胱冲洗等治疗,至4月12日导尿管内无飘絮物,仍靠导尿管排尿。4月13日请余会诊。症见:少腹胀满,不能自行排尿,伴腰酸软,四肢欠温,舌淡苔白,脉沉细。中医诊断:癃闭(肾气虚弱,膀胱气化失司)。西医诊断:前列腺增生。治则:温补肾气,通经活血,通利膀胱。

治疗方法:取穴:①气海、水道。②关元、三阴交。操作:充分暴露施灸部位,每次取一组穴位,两组穴位轮流交替使用,把2支清艾条(江苏省苏州市东方艾绒厂生产)并排用大夹子夹住,手持夹子,将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离皮肤表面3cm左右施行温和悬灸,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每穴灸30min,每次150min,每日1次。灸治3天未见明显反应,第4次艾灸1小时后发现尿从导尿管旁流出;继续艾灸治疗2天,拔除导尿管,排尿通畅。再继续治疗2次以巩固疗效,排尿无障碍,至今5个月未复发。

按:前列腺增生属于中医学“癃闭”范畴。患者因年迈肾气虚弱,下焦气化失职,气血运行不畅,膀胱阻塞而起病;又逢跌伤长期卧床不起,更使气血运行受阻益甚,证属本虚标实。治当温肾补气,通经活血,通利膀胱。局部取穴与循经远道取穴相结合。关元为小肠的募穴,具有通调冲任,温肾补虚,回阳固脱之效;气海为肓之原穴,具有升阳补气,益肾固精之效;水道具有清热利尿之功。艾灸任脉经穴关元、气海以温补下焦,以期达到补肾气,理下焦,通尿闭的功效。三阴交是足太阴脾经腧穴,又是足三阴经交会穴,艾灸之能健脾补肾,疏通经络。数穴相配,共收温肾补气,通经活血,通利膀胱之功。

长时间重灸可增强温补温通的作用,促使“气至病所”,继而达到疏通经络,通利膀胱之目的。温灸上述腧穴可促使逼尿肌收缩,提高膀胱收缩力,改善括约肌协调功能,可使膀胱残余尿量减少或基本消失,膀胱感觉恢复正常,从而治愈疾病。

2 人流后不孕症案

患者严某,女,28岁。初诊时间:2012年7月8日。

主诉:人流后不孕4年余。

病史:患者于2011年9月下旬因面瘫行针灸治疗半月而愈。愈后咨询,诉2008年4月中旬做人流手术,手术后至今未怀孕,腰腹冰冷,月经正常,其它无不适。针对患者术后久不孕,腰腹冰冷这些情况,建议患者次年来我科做冬病夏治“三伏灸”治疗。2012年7月7日,患者如约前来门诊治疗。自诉13岁月经初潮,经期6天,周期28天,配偶体健。2007年结婚,2008年4月中旬做人流手术,手术顺利,术后未避孕,至今未怀孕(配偶检查正常),腰腹冰冷,形体偏胖,月经正常,纳食可,夜寐安,二便调。末次月经2012年6月25日,经量可,经色稍暗,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弦。曾做女性性激素检查、B超检查、输尿管造影术均未见异常。服中药治疗一年半未孕。西医诊断:不孕症;中医诊断:不孕症(肾虚寒凝,胞脉不通)。

治则:温肾祛寒、疏通经脉。治法:予冬病夏治“三伏灸”。初诊:2012年7月8日,伏前加强。取穴:大椎、肾俞、肺俞、天突。操作:大椎、肾俞两穴施隔姜灸。隔姜灸操作:选取新鲜老姜一块,切成直径约3cm、厚约0.2~0.3cm的姜片,大小可据穴区部位所在和选用的艾炷的大小而定,在中心处用26号毫针穿刺数孔,备用。患者取俯卧位,充分暴露施灸部位,穴位皮肤用75%酒精消毒,将姜片放在穴位上,上置中等艾炷,点燃。待患者有局部灼痛感时,略略提起姜片,或更换艾炷再灸。每次灸3~5壮,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施灸结束后予曼吉磁铁贴敷上述穴位,贴敷6~8小时取下。二诊:2012年7月18日,初伏。取穴:气海、关元、大椎、脾俞、膻中。操作:气海、关元两穴施隔姜灸,除患者取仰卧位外,隔姜灸操作及穴位贴敷同前。三诊:2012年7月28日,中伏。患者诉月经33天未潮,推迟5天,让患者做尿妊娠试验检查,结果可疑阳性,未再做治疗。嘱其2天后再做尿妊娠试验检查,结果阳性,考虑已受孕,停止治疗。次年4月初,剖宫产一女婴,母女平安。

按:本例不孕症依据中医四诊合参,辨证为肾虚宫寒,胞脉不通。治疗取任、督二脉及膀胱经腧穴为主。关元为足三阴经与任脉之会,具有培补元气、调补冲任之功,灸能增强温补之效;气海可益气助阳、调经固精;肾俞为肾的背俞穴,功能温肾补气;脾俞为脾的背俞穴,功能健脾益气和胃;大椎为手足三阳及督脉之会,具有温经通络之功;天突、膻中均为任脉上的穴位,具有行气化痰功效。以上诸穴合用,温肾助阳以滋养精血,暖宫散寒,培育受孕之土壤。督脉行于身之后,为“阳脉之海”;任脉行于身之前,为“阴脉之海”,起于胞中,有“主胞胎”的功能。又与有“十二经脉之海”之称的冲脉有密切联系。督、任、冲脉皆起于胞中,“一源三歧”,经脉气血充盛,使患者成功受孕。

3 顽固性面瘫案

患者桂某某,女,57岁,退休。初诊日期:2012年10月9日。

主诉:口眼歪斜2年余。

病史:患者缘于2年前因吹电风扇后出现口角向上牵拉,逐渐致口角歪斜,左眼睑闭合不全,额纹消失,遂至市人民医院就诊,诊断为面瘫。予地巴唑、强的松、VitB1、血塞通滴丸及针灸等治疗,疗效不佳。于半月后至市中医院针灸科接受针灸及中药治疗,病情较前改善。2年间曾至广州、上海等地求医,效果亦不显著。现病状:左侧面部轻微麻痹,面部肌肉不如右侧饱满,口角歪向右侧,左眼睑闭合不全,额纹变浅,轻微抬眉,鼓腮漏气,不能吹口哨,漱口漏水,进食时食物残留于左侧面颊口腔中,纳食可,夜寐安,大便时结时稀,小便正常,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诊断:中医:顽固性面瘫(气虚血瘀,筋脉失养);西医: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治则:祛风散寒、疏通经络、益气固卫。采用腧穴热敏灸治疗。取穴:按照陈日新等著的《腧穴热敏化艾灸新疗法》[1]中热敏腧穴的高发区选穴。以头面部、腹部、上肢上段及小腿外侧为高发区,多出现在翳风、颊车、下关、太阳、上印堂、手三里、神阙、关元、气海、足三里等处。操作:选取上述穴位1~2个,把2支清艾条(江苏省苏州市东方艾绒厂生产)并排用夹子夹住并点燃,手持夹子,将艾条距离皮肤3cm左右施行回旋灸、雀啄灸、循经往返灸、温和灸。当患者感受到艾热向皮肤深处灌注,或热感向远处传导,或热感扩散,或出现其他特殊感觉时,即在此穴位点实施温和灸,直至热敏点现象消失,并感觉皮肤灼热时乃停灸,完成一次热敏灸治疗。每日1次,10次一疗程,疗程间休息2~3天,再进行下一个疗程治疗。按上述方法治疗10天后,病情好转。查:左侧面部偶有轻微麻痹,吹风后稍明显,左侧面部肌肉不如右侧饱满,口角稍歪向右侧,说话及大笑时明显,左眼裂缩小,额纹变浅,轻微抬眉,鼓腮漏气好转,不能吹口哨,漱口稍漏水,进食时少量食物残留于左侧面颊口腔中,纳食可,夜寐安,二便调,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继续按上述方法治疗35次后,上述症状、体征均消失,病情痊愈。随访至今,患者精神佳,无何不适。

按: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属中医学“口僻”范畴,主因为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邪乘虚入中阳明、少阳、太阳经,气血痹阻,经脉失养,筋肌纵缓不收而发病。患者病延日久,久病多瘀,瘀血不去,新血不生,病情由实转虚,面部肌肉失养而枯槁萎缩则缠绵难愈,继而形成顽固性面瘫。

热敏腧穴是新发现的一类对艾灸高度敏化的疾病反应点,其在艾灸时常表现出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微)热远部热、表面不(微)热深部热、其他非热感觉(酸、胀、压、重、痛、麻、冷等)等奇特的临床现象,即为热敏现象。而常生上述热敏现象的部位则为热敏腧穴。腹部为任脉、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经脉循行部位。任脉为阴脉之海,主一身之阴,培补元气,益气温阳;脾胃二经主生化气血,使气血生化之源充足;肝经主熄风活血柔筋,肾经主补益阴血,故腹部腧穴常能补益气血,温阳养阴以柔筋。手、足三里是阳明经腧穴,阳明经多气多血,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调理阳明,促进气血运行。头面部腧穴疏通局部经气,使“气至病所”。研究表明,顽固性面瘫患者,常在腹部、头面部、上肢上段及小腿外侧探及热敏腧穴。根据“疾病反应点就是疾病最佳治疗点”针灸规律,艾热对热敏腧穴非常敏感,极易产生经气感传,促使“气至病所”。热敏灸的热刺激通过激发体内固有的经气系统功能,使失调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恢复正常。热敏灸具有双向调节和整体调节的作用,从而达到补益气血、活血化瘀、疏通经络、濡养筋脉之效,故疾病痊愈。

[1]陈日新,康明非.腧穴热敏化艾灸新疗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18.

猜你喜欢
气海关元腧穴
《针灸大成》关元穴应用规律探析
Effect of intradermal needle at five-zang Back-Shu points on treatment of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基于Unity3D技术的移动端数字人体腧穴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针刀松解颈周腧穴治疗颈源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基于磁共振成像的气海俞穴针刺深度研究
防“春困”,这些穴位按起来
独灸关元穴效应探析
《腧穴主治·国家标准》中月经病的“同功穴”分析
中医针灸腧穴与泰医按摩穴的比较初探
艾灸三阴交和关元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性激素水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