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春光
(河北飞龙家禽育种有限公司,河北石家庄050091)
一般小体型的鸡群比中大体型的鸡群脱肛发生率高,白壳蛋鸡脱肛概率高于褐壳蛋鸡,产蛋率高的鸡群比产蛋率低的容易发生脱肛。因此在蛋鸡育种工作方面,不仅培育高产、抗病力强的蛋鸡,还应选育优质而不易脱肛、既能笼养又能平养,达到各方面需求的蛋鸡品种。
育成期在开放式鸡舍饲养的蛋鸡,如果光照时间逐渐延长或时间过长,会引起性成熟提前、开产过早。育成期采用密闭饲养的,如果门口、进风口、粪道、风机等处有漏光,这些地方的鸡只就会因强光而早熟、早产。另外笼养时,上层笼的鸡光照强度大于下层鸡,也会较下层鸡提前开产。为此,我们应制定合理的光照程序,在育成期光照时间只能缩短不能延长,开放式鸡舍做不到8小时恒定光照的,也应根据季节采用渐减法或恒定法光照方案。密闭舍加强易漏光处的遮光工作,保证鸡群的性成熟和体成熟的发育同步。否则小鸡未达到体成熟,骨骼和肌肉尚未完全发育,就提早开产,此时小鸡体内的激素分泌旺盛、不断增加排卵,导致双黄蛋比例增加,其通过输卵管时非常困难,易发生脱肛。
开产前随蛋鸡体成熟逐步增加光照时间。此时对鸡群进行评估:80%以上的鸡群耻骨开到1.5~2指左右且耻骨间有少量的脂肪沉积;鸡冠、肉髯和脸部发红;主翼羽更换7~8支;胸肌发育丰满。当这些指标均达到要求时,才进行加光刺激,直至每天光照时间加到16小时,光照强度为30~60勒克斯。笼养时将个体较小的鸡只放在上层,以减少大小鸡只发育的差异,尽量使大小鸡同时开产。
体重控制主要在育成期,育成期未进行限制饲喂或上笼过早会引起鸡只沉积脂肪过多、体重超重的现象,而导致脱肛。另外,有的在15~16周体重控制不合理,周增重不能达标,蛋鸡脂肪沉积不够,性成熟推迟,随后大幅度长料,导致体重失控,虽然在开产前体重能够达标,但会造成沉积的大量脂肪压迫输卵管,使输卵管肌肉紧张度增高,发生强烈努责而造成脱肛。
建议严格按照蛋鸡生长曲线增重,及时调整料量,不能超标太多,尤其在15~16周性器官迅速发育的关键时期,必须确保每周的周增重达标,不能低于30%,在10周龄前尽量提高体重均匀度,以后就不应为了追求高均匀度,而对大鸡进行限饲,否则大鸡会因体重增幅不够、开产推迟而易脱肛。
在开产前尽量减少料量,否则由于饲料的叠加效应易造成开产前超重,体重大的鸡,蛋重相应也大易引起脱肛。应根据每周的周增重来确定增加料量的幅度,还要结合温度变化、饲养方式、饲料形状等具体情况,及时调整料量,确保后备鸡体重均衡增长,生长曲线平滑。
育成期饲料中所含能量水平太高,会使蛋鸡腹部脂肪沉积过快,发生肥胖,这些鸡只肛门周围组织缺乏弹性,输卵管容易外翻,长此以往,难以恢复正常,形成脱肛。同时,腹部脂肪挤压输卵管,鸡蛋通过输卵管很困难,鸡只努力产蛋,造成脱肛。另外,蛋鸡开产后,饲料中蛋白质水平过高,会使蛋重增加过快,且出现较多的双黄蛋,这样更易发生脱肛现象。
我们应该根据蛋鸡不同的生长阶段所需要的营养成分不同,及时调整饲配方和料量的增幅,一切以周增重为目标,合理限饲并保持蛋鸡有良好的食欲。蛋鸡在开产后应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来增加料量,并结合体重、蛋重和产蛋率等的变化增加料量,有效控制产蛋期体重的增长,确保鸡群蛋重稳步增长,产蛋率快速达到高峰。
如果饲料中VA和VE含量不足,蛋鸡分泌的性激素减少,泄殖腔和输卵管黏膜上皮角质化而失去弹性,分泌油脂物减少,致使产蛋不畅,鸡只产蛋时努力过度而脱肛。饲料中VD不足时,钙磷比例失调,使钙不能充分吸收,而沉积于肠道,从而刺激肠黏膜发炎,用力排粪而脱肛。此外,饲料霉变、过期等都会造成输卵管发炎、狭窄而引发脱肛。
为此我们应给鸡只提供优质的、营养充足的饲料,以满足蛋鸡产蛋期的需要,饲料配方应严格按照蛋鸡不同生长阶段对维生素的需要来进行添加,防止缺乏,避免产生脱肛。
如果蛋鸡发生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球虫病、坏死性肠炎等消化道疾病时,都会引起蛋鸡长期拉稀而脱水,致使输卵管分泌黏液减少,引起输卵管干涩而脱肛。如果蛋鸡发生禽流感、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病毒性疾病时,生殖系统尤其是泄殖腔、输卵管受到病毒侵害,并且很难恢复其正常功能,导致鸡只产蛋困难,脱肛明显增多。
根据当地疾病流行情况,加强免疫接种工作,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并做好日常的防疫工作,保持舍内清洁干净、定期消毒、及时清粪。定期投药,防治鸡群感染细菌性疾病,保证肠道和输卵管的健康,杜绝脱肛发生。
如果鸡群饲养密度过大、营养缺乏(尤其是含硫氨基酸)、光照强度大、通风不良、湿度过大、舍内噪音等,很容易诱发鸡群啄癖,一旦发生啄癖很难治愈,当一只鸡产蛋时,另一只鸡看到翻出的红色输卵管,就会去啄,致使泄殖腔或输卵管发炎破损而诱发脱肛的出现。因此应加强日常管理,减少上述应激因素,改善鸡舍环境,在产蛋上升时,投喂多维降低应激,防止啄癖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