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药联合在脾胃病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中的应用

2014-04-15 12:24:44徐秀鹏曹志群
吉林中医药 2014年1期
关键词:胃脘螺杆菌胃炎

徐秀鹏,曹志群

(1.山东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济南 250355;2.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济南 250011)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感染是一个全世界普遍存在的问题,已被公认为是导致胃炎、消化性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随着抗菌药物的普遍应用,尤其是不规范的应用,使得Hp对诸多抗菌药物耐药率不断提高,根治难度日益增加。作为一线方案的标准三联疗法对Hp的根除率已降至70%左右,二线方案四联疗法为80%左右。目前,仅仅依靠西药治疗受到严峻的挑战。因此,寻找安全有效的根除方案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些医者探索性将中药用于抗Hp的临床治疗。中西药联合应用成为Hp根除治疗的新思路。

1 Hp感染的现状

据报道[1],世界人口中50%的人群感染Hp,健康人群Hp的携带率一般低于30%。但不同地区、不同国家,Hp感染存在明显差异,我国属于Hp感染率较高的国家。王凯娟等[2]通过对1990—2002年间66项Hp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总结发现,我国Hp平均感染率为58.07%。Hp感染与胃部疾病呈现一定的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为86.63%,萎缩性胃炎为82.32%,浅表性胃炎78.77%,胃溃疡72.21%,胃癌66.37%。

目前,Hp感染已被公认为是导致慢性胃炎的主要致病因素,是慢性活动性胃炎的主要致病菌,是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因素,是胃淋巴瘤的重要致病因子,也是胃癌的协同致病因素。此外,Hp可经口—口及粪—口等途径传染,因此Hp的根除治疗,特别是在消化系统疾病中凸显其重要性。

2 Hp感染治疗现状

以下是《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共识意见》[3]推荐的治疗方案。

2.1 铋剂+两种抗生素 铋剂标准剂量+阿莫西林500 mg+甲硝唑400 mg,2次/d×2周。铋剂标准剂量+四环素500 mg+甲硝唑400 mg,2次/d×2周。铋剂标准剂量+克拉霉素250 mg+甲硝唑400 mg,2次/d×2周。

2.2 质子泵抑制剂(PPI)+两种抗生素 PPI标准剂量+克拉霉素500 mg+阿莫西林1 000 mg,2次/d×1周。PPI标准剂量+阿莫西林1 000 mg+甲硝唑400 mg,2次/d×1周。PPI标准剂量+克拉霉素250 mg+甲硝唑400 mg,2次/d×1周。

2.3 其他方案 雷尼替丁枸椽酸铋(RBC)400 mg替代推荐方案二中PPI。H2受体阻断剂(HZ-RA)或PPI+推荐方案一,组成四联疗法。

抗生素的应用使得Hp相关性胃炎及其他与Hp密切相关的疾病有彻底治愈的机会。然而随着抗菌药物的普遍应用,尤其是不规范的应用,使得Hp对诸多抗菌药物耐药率不断提高,根治难度日益增加。7 d标准三联疗法对Hp根除率明显下降。据2009年我国一项报道示:标准三联疗法与四联疗法对Hp的根除率在不断下降,作为一线方案的标准三联疗法对Hp的根除率已降至70%左右,二线方案四联疗法为80%左右[4]。目前,仅仅依靠西药的治疗受到严重的挑战。因此,寻找安全有效的根除方案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3 中医辨证结合西药治疗

中西药的联合应用是在西药抗Hp三联疗法或四联疗法的基础上,结合中医的辨证论治,联合应用中药进行综合治疗。这绝对不是中西药物的简单叠加。中药从宏观治疗,调整全身气机,增强身体的正气,以抗外邪,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再者可以改善整个脾胃系统的功能,增强胃黏膜局部的屏障功能,以达到抑杀病菌和改变Hp寄居的微环境的目的,使之不利于Hp定居或繁殖,既能增强机体的保护因子,又能抑杀Hp,以削弱其攻击因子,为西药的抗菌作用提供良好的条件。西药抗生素的应用,以微观世界的细菌为明确的目标,进行抗感染治疗。二者各取其长,相辅相成,共同达到根除Hp的目的。这是宏观与微观的联合,是整体调节与局部对抗的统一,大大提高了治愈率,为安全有效根除Hp提供了方法。根据王立等[5]观察了1366例胃病患者,发现Hp阳性率依次为脾胃湿热(86.7%)>胃络瘀血(80.2%)>肝胃不和(74.2%)>脾胃虚弱(63.0%)>胃阴不足(47.9%)。

3.1 脾胃湿热证 证见胃脘疼痛或痞满,脘闷灼热,口干口苦,渴不欲饮,或口中黏腻不爽,纳差,小便色黄,大便质黏,舌红苔黄腻。胃镜下黏膜充血水肿,表面附有黏液,色泽黄白,紧密附着,不易冲去,黏液下可见糜烂面。此为湿邪阻滞中焦,治以清热除湿,理气和中,以清中汤加减。方中黄连、栀子清热燥湿,半夏、茯苓、草豆蔻祛湿健脾,陈皮、甘草理气和中。湿偏重者加苍术、藿香燥湿醒脾,热偏重者加蒲公英、黄芩清胃泄热,恶心呕吐显著者加竹茹、生姜以止呕。

3.2 瘀血停胃证 证见胃脘刺痛,痛有定处,夜间加重,或见吐血黑便,舌质紫暗或有紫斑,舌下可见瘀脉,脉弦。胃镜下黏膜糜烂,呈现瘀斑、瘀点或陈旧性出血,色泽暗红或者棕黑色。气为血之帅,气机不畅,瘀血停留于黏膜,失于濡养,故糜烂而呈现瘀斑、瘀点。治以化瘀通络,理气和胃。以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失笑散活血化瘀,丹参饮化瘀止痛,2方合用加强活血化瘀的作用。方中蒲黄、五灵脂、丹参活血散瘀止痛,檀香、砂仁行气和胃。若胃痛甚者加延胡索、木香、郁金以加强活血行气止痛之功,便黑者可加三七、白及化瘀止血。

3.3 肝胃不和证 证见胃脘疼痛,痛连两胁,胸闷嗳气,喜长叹息,情绪不佳时疼痛加重,晨起口干口苦,纳眠差,脉弦。镜下黏膜充血水肿,存在胆汁浸渍或潴留液呈淡黄色。此为肝胃不和证,治以疏肝理气,健脾和络。以柴胡疏肝散为代表方。方中白芍一味敛降肝气,又能敛阴和血,柔肝缓急,与肝疏泄太过最为得宜。一则肝平疏泄复常,调畅脾胃气机;二则肝平脾胃不为木乘,气机和调;三则补脾降胃,协调中焦气机升降。陈皮、枳壳、甘草理气和中。如胃痛较甚者,可加延胡索、百合、乌药以加强理气止痛,嗳气重者,加沉香、旋覆花以顺气降逆和中。

3.4 脾胃虚弱证 证见胃脘隐痛或痞满,空腹痛甚,喜揉喜按,得食则缓,劳累后加重,纳差,舌淡苔白。胃镜下黏膜肿胀而湿润,颜色较淡,皱襞柔软。此为脾胃虚弱证,治以温中健脾,和胃止痛,以黄芪建中汤加减。方中黄芪补中益气,桂枝、生姜温脾散寒,芍药、炙甘草、饴糖、大枣缓急止痛。若胃脘冷痛,里寒较甚,可加理中丸以温中散寒。曹志群教授依据长期的临床实践总结认为: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演变过程中,脾胃虚弱是根本,主要是指脾气虚和脾阴虚,脾虚日久终及肾伤。脾脏的功能主要通过脾气的升运而体现,脾气的化生是建立在脾阴濡养的基础上,脾气与脾阴相互依存[6],并依此创立芪莲舒痞方(黄芪、半枝莲、女贞子、莪术)。

3.5 胃阴不足证 证见脘腹痞满、隐痛或嘈杂,恶心嗳气,口燥咽干,饥不欲食,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胃镜下黏膜肿胀、柔软,颜色较正常淡,为暗红色,附着性黏液量较少,呈现灰黄色或者白色。治以养阴益胃,调中消痞,以益胃汤加减。方中生地黄、麦冬、沙参、玉竹滋阴养胃。若津伤较重者,可加石斛、天花粉等加强生津作用;如腹胀较著者,加枳壳、厚朴行气消胀。

4 病案举例

徐某,男,50岁,2012年9月11日初诊。患者反复出现胃脘堵塞不适,伴有隐痛、纳呆、嗳气,时有烧心泛酸、餐后加重,纳差,眠可,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虚滑。既往存在Hp感染病史,经三联疗法根除治疗,未复查。行电子胃镜检查示:浅表萎缩性胃炎。经碳13呼气试验示:Hp阳性。辨证:脾胃虚弱,肝气犯胃。治以益气健脾,疏肝解郁。方以芪莲舒痞方合百合乌药汤加减。处方:黄芪30 g,醋莪术6 g,半枝莲15 g,女贞子18 g,百合30 g,乌药18 g,黄连9 g,砂仁9 g,半夏12 g,丹参15 g,炒白术24 g,炒苍术24 g,厚朴12 g,薏苡仁30 g,香橼12 g,薤白9 g。7剂,水煎服,1剂/d。奥美拉唑钠40 mg,克拉霉素500 mg,阿莫西林1 000 mg,2次/d,服药1周。2012年10月10日2诊:患者胃脘堵塞感明显缓解,偶有泛酸、嗳气,纳眠可,时有肠鸣,大便稀,1次/d,小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滑。上方去薤白,加僵蚕9 g。继服中药7剂,停服西药。2012年10月24日3诊:隐痛泛酸明显减轻,偶有嗳气,纳眠可,二便调,舌质略红,苔薄白,脉滑。复查Hp转为阴性。处方:黄芪45 g,半枝莲15 g,女贞子15 g,砂仁9 g,丹参15 g,香橼12 g,生白术30 g,薏苡仁30 g,半夏12 g,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18 g,醋延胡索24 g,黄连9 g,远志9 g,瓦楞子12 g。7剂,水煎服,1剂/d。

方中黄芪甘温,入脾、胃经,为补脾气之圣药,善温运脾阳,升举清阳,为君药。《本草正义》曰:“补益中土,温养脾胃。凡中气不振,脾土虚弱,清气下陷者最宜。”女贞子,味甘苦、性凉,归肝肾经,滋补肝肾、益阴养血而清内热。《本草经疏》载:“女贞子,气味俱阴,正入肾除热补精之要品。肾得补,则五脏自安,精神自足,百病去而身肥健矣。”与黄芪配伍,温凉相宜,健脾益肾。莪术辛苦温,入脾、肝经,能行气破血,消积止痛,开胃醒脾。《萃金裘本草述录》曰:“破气中之血,血涩于气中则气不通,此味能疏阳气以达于阴血,血达而气乃畅。”半枝莲辛苦性寒,入肺、肝、肾经,善清热解毒、活血祛瘀、消肿止痛,并能抗癌,为佐使药。诸药合用,共奏健脾益肾、行气化瘀、解毒散结之功。

[1]张泳康.幽门螺杆菌的流行病学[J].苏州医学杂志,1996,19(3):30-31.

[2]王凯娟,王润田.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流行病学Meta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24(6):443-446.

[3]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共识意见[J].现代实用医学,2004,16(4):245-247.

[4]成瑞玲.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09,16(3):550-552.

[5]王立,赵荣莱,陈正松.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中医证型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J].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1995,3(1):27.

[6]曹志群.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治法的研究[J].中医药学刊,2004,22(4):619.

猜你喜欢
胃脘螺杆菌胃炎
容易导致慢性胃炎的六件事要知道
健康护理(2022年5期)2022-05-26 16:27:58
王生义治疗胃脘痛的临证经验
幽门螺杆菌阳性必须根除治疗吗
胃脘痛应该怎么贴敷?
口腔与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
傣医林艳芳老师临床诊治胃脘痛经验
幽门螺杆菌重组蛋白OipA6间接ELISA法的建立
慢性胃炎中医临床治疗之我见
中医研究(2014年11期)2014-03-11 20:29:51
辨证治疗慢性胃炎65例
张志明教授治疗胃脘痛经验
中医研究(2013年10期)2013-03-11 20:2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