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山,张其成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
“肾主骨”是中医的基本假设(类似于公理)之一,其说出自《素问》。历代医家亦本此推衍而无异议。至于为何“肾主骨”,《内经》未曾明示,而注家亦鲜有深入论述。笔者从中医象数思维的角度出发,探讨肾主骨之深层原因。另外,骨体坚凝、质重、色白,五行之中最类金象,而前人鲜有论及。笔者将深入探讨“骨有金象”的问题,并分析其临床价值。
首先,此“主”字当训为主宰、主持、主管之意。所谓肾主骨 、髓,即骨 、髓之生长 、发育 、美恶 、盛衰,皆由肾气之强弱决定。
在讨论“肾主骨、髓”之前,我们先讨论一下为何肾五行属水?从象数思维的观点来看,肾五行属水,以其在五脏之中,位置最下,司水液代谢,主藏精,为生殖之本;五行之中,水曰润下,天一生水,为万物生发之本,其时冬,冬令闭藏。此皆与肾相应,故肾五行属水。
再论“肾主髓”。上言肾属水,秉北方寒水之气而生,主藏精,为人体生发之根本。而人身封藏之密,莫过于髓。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骨髓能分化为各种干细胞,干细胞又化生各种细胞,故髓为人体生化之源,与水为万物生发之本相类,是以髓主于肾而属水。按:《内经》虽未言骨髓分化干细胞及造血之功能,然《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肾生骨髓,髓生肝。”[1]43是以髓为生发之本明矣。
第三,论“肾主骨”之象数学依据。关于肾与骨之关系,《素问》多有论及,今录其要者于下。《阴阳应象大论》:“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肾主耳。其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体为骨。”[1]43按 :“在体为骨”,王冰注曰 :“端直贞干,以立身也。”《五运行大论》:“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其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体为骨,在气为坚,在脏为肾。”[1]315按:“在体为骨”,王冰注曰:“强干坚劲,骨之体也;包裹髓脑,骨之用也。”《六节藏象论》:“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1]67《五脏生成》 :“肾之合骨也 ,其荣发也 ,其主脾也。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1]69《宣明五气》:“五脏所主,心主脉,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是谓五主。”[1]131按 :“肾主骨”,王冰注云:“张筋化髓,干以立身也。”《痿论篇》:“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1]208
遍览《内经》,皆云肾主骨,肾病则骨衰。而其所以然之故,未尝明示。注家亦多随文敷衍,缺乏深入探讨。其中王冰之注较为可取,故录之于上。归纳起来,王冰认为骨有“体”有“用”。强干坚劲,是骨之“体”。而骨之“用”,主要有 3:1)主封藏骨髓,为骨髓、脑髓之屏障,所谓“包裹髓脑”是也,肋骨对胸腔心肺等器官的保护作用亦属此类;2)化生骨髓,为人体生长发育之根本,所谓“化髓”是也;3)作为人身的主要支柱,各种器官、肌肉、组织都附着于骨,所谓“干以立身”“张筋”是也。
换言之,王冰注“肾主骨”,是从“体”和“用”两个方面来说的。如从“用”的角度来说,水主封藏,肾主藏精,而骨主封藏骨髓,二者是一致的;又“天一生水”,水为万物生发之本,骨能“化髓”,而髓为人体生化之源,这也与肾相应。然而,如果从“体”的角度来说,水体柔软,而骨体坚硬;水色黑,而骨色白。二者差异很大。怎么解释这种差异呢?笔者认为,这可以从中医“气化”的角度来考虑:肾本北方寒水之气而生,寒主收引,柔软之物遇寒则坚(如水遇寒则能结冰),故肾()字从“”。《说文》:“,坚也。从又臣声。凡之属皆从。”五脏之中,肾体最坚;五体(筋、脉、肉、皮、骨)之中,骨体最坚。是以应之。又肾主藏精,骨以封藏为用,故亦应之。又骨能化髓,髓为人体生化之源,与水为万物生发之本相类。有此3因,故曰“肾主骨”。《五运行大论》:“其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体为骨,在气为坚,在脏为肾。”[1]315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由上所述,从“气化”和“用”的角度来讲,肾五行属水,肾主骨髓,应该是没有疑问的。然从“体”的角度来看,仍然存在如下问题。1)骨体坚凝、质重、色白;五行之中,金最坚固,密度最高,其色白。二者相似。2)五行之中,水性柔软,随方就圆,而无定体,其色黑。五体之中,骨最坚固,形状最稳定,其色白。二者不类。也就是说,从“体”的角度出发,骨象金而不象水。那是否可以把骨配为金呢?答案是肯定的。隋·萧吉《五行大义》卷二“第五·论配支干”记载了这种配法:“干以甲乙为皮毛,丙丁为爪筋,戊己为肉,庚辛为骨,壬癸为血脉也。支以寅卯为皮毛,巳午为爪筋,辰戌丑未为肉,申酉为骨,亥子为血脉也。木生在地上,故为皮毛;火有猛毅,故为爪筋;土有持载,故以为肉;金性坚刚 ,故为骨;水本流润 ,故是血脉。”[2]萧吉博学多通,尤精阴阳算术,其《五行大义》一书为隋以前研究阴阳五行集大成之作,故此书对骨与金的关系的论述当有相当的代表性。
无独有偶,彝文古籍《宇宙人文论》中也明确记载了骨五行属金的说法。《宇宙人文论》第十八章“人体同于天体”记载:“随着五行的变化,形成人体的根本。五行中的水就是人的血,金就是人的骨,火是人的心,木是人的筋,土是人的肉”[3]。不难发现,《五行大义》与《宇宙人文论》所记载五行配人体之中,金为骨,水为血,土为肉,这三行是完全一致的。至于其余两行不同,非关本文重点,兹不详论。
五脏肺属金,而骨有金象,故肺与骨密切相关。《管子·水地》篇中也明确记载了“肺生骨”之说[4]。
非独此也,《周礼》也有类似的记载,较为隐晦,我们需要略微转换一下才能看清楚。《周礼·天官·疡医》:“凡药以酸养骨,以辛养筋,以咸养脉,以苦养气,以甘养肉,以滑养窍。”郑玄注曰:“以类相养也。酸木味,木根立地中似骨;辛金味,金之合异物似筋;咸水味,水之流行地中似脉;苦火味,火出入无形似气;甘土味,土含载四者似肉。滑,滑石也,凡诸滑物通利往来似窍”[5]。
按:郑玄以骨属木,筋属金,脉属水,气属火,肉属土。然后以酸补木,辛补金,咸补水,苦补火,甘补土之说释经文,未知所本,然适与《素问》相反。据《素问·藏气法时论》云,“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 ,酸泻之 。”“心欲,急食咸以之,用咸补之,甘泻之。”“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 ,甘补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1]124-125《素问》之法,用酸补肺、辛补肝、咸补心、苦补肾、甘补脾。五脏合五行,五行各有其性,而五脏各有其欲,顺其欲则为补,逆其欲则为泻。今以《素问》五脏补泻之法,再考虑肺属金、象骨,肝属木、主筋,心属火、主脉,肾属水、主气(肾主纳气、水化为气),脾属土、主肉,则上述经文可以更好地解释如下:肺属金,骨有金象,金主收降,酸味主收,能助金气之收,故酸能补肺以养骨;肝属木而主筋,木喜条达,辛味主散,能遂其调达之性,故辛能补肝以养筋;心属火而主血脉,心欲,咸能坚,故咸能补心以养脉;肾属水而主纳气,肾欲坚,苦味能坚,故苦能补肾以养气;脾属土而主肌肉,脾欲缓,甘味能缓,故甘能补脾以养肉。诸窍以通利为用,故以滑利之品养之。如大便燥结者,麻仁、郁李仁、杏仁、蜂蜜之类可也;小便淋涩者,冬葵子、车前子、滑石之类可也。
此段经文,历代注家因未明骨有金象之理,故虽议论纷纷,皆未得其要。
综上所述,合《五行大义》《宇宙人文论》《管子》《周礼》观之,则骨有金象,古人早已明言。又,现代医学证明,骨骼的主要成分为钙。钙为金属元素,补骨当先补钙,此亦骨有金象之又一旁证。
如上所论,“肾主骨”而“骨象金”,二者似乎矛盾,其实不然。“肾主骨”,说的是“气化”,论的是“用”;“骨有金象”,说的是形质,论的是“体”。《内经》之所以强调“肾主骨”,而不强调“骨象金”,恰恰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重用轻体”“重道轻器”[6]的思维特征。另一方面,中国传统哲学虽然有重用轻体的倾向,但同时也强调体用之间的同源性与相互依存关系,故在强调“肾主骨”的同时,认识到“骨象金”是非常重要的,这能够对临床骨病之治疗提供方向性指导。
因肾主骨生髓,故补骨先当补肾;因骨有金象,且金能生水,故补骨当先补金。有见于此,古人接骨之方多用铜屑、自然铜(其主要成分为二硫化铁FeS2)、生铁、铁浆粉、龙骨、赤石脂等金石之品,此皆取其为金石之属,同气相应,能补骨之体也。另外,理解了“骨有金象”,补骨当先补金,则今西医所谓补骨当补钙者也就不难解释了。
今考古书所载接骨方3首,列之于下,并详加分析,以资参考。接骨散(《丹溪心法》):没药、乳香(各半两),自然铜(一两,煅淬),滑石(二两),龙骨(三钱),赤石脂(三钱),麝香(一字,另研)。上为末,好醋浸没,煮多为上,干就炒燥为度,临睡服时入麝香,抄以茶匙,留舌上,温酒下,分上下食前后服。若骨已接尚痛,去龙骨、赤石脂,而服多尽好,极效。[7]接骨药(《儒门事亲》):铜钱(半两,醋浸淬焦烧,研为末),木香(一钱),自然铜(一钱),麝香(少许)。上为极细末。如在上,食后每服三匙头,嚼丁香一枚,乳香一粒,无灰酒一小盏;在下,食前。如不折,其药反出。服罢,其痛不可当,勿疑,待一日,如骨未接,再服如前。老者十余日,少者不过五、七日。[8]自然铜散(《张氏医通》):自然铜(煅通红,醋淬七次,放湿土上月余用),乳香,没药,当归身,羌活(等分)。为散,每服二钱,醇酒调,日再服。[9]
按:以上3方皆重用自然铜(或铜钱),或加龙骨、赤石脂等,以其象金而能补骨故也;跌打损伤,必有瘀血作痛,故用乳香、没药、当归等药行血化瘀而止痛;行血必兼调气,故用麝香、木香、羌活等辛香走窜之药以行气而止痛也;加酒服者,以其气雄而烈,能行血气也。诸方独重金石之品,以活血行气之药佐之,而未重补肾者,皆以外伤所致之跌扑伤损,其得之也骤,肾未尝虚也,故直补其骨,所谓“急则治其标”也;倘年老肾虚所致之骨质疏松与骨折,则当兼补肾,所谓“缓则治其本”也。
又按:西医“骨质疏松”一病,大体与中医“骨痿”“骨痹”“骨枯”“骨极”“腰痛”等相对应[10],而治疗之法则需要根据症状之不同,随机应变,不可偏执补肾之法。近年来相关研究颇多,可参考引文[11-12]等,兹不赘述。
笔者从中医象数思维的角度,详细论证了中医所谓“肾主骨”的原因,进而提出了长期为医界所忽视的“骨象金”之说,并论证了“肾主骨”与“骨象金”之关系。基于“肾主骨”“骨象金”的理论,本文详细论证了中医临床接骨多用金石之药的原因,并从中医的角度解释了西医所谓补骨先补钙的道理。
[1]王冰.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王冰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
[2]萧吉.五行大义[M].江苏: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87.
[3]罗国英.陈英译.宇宙人文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2:95.
[4]黎翔凤撰,梁运华整理.管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4:815.
[5]孔颖达.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668.
[6]张其成.中医哲学基础[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342.
[7]朱丹溪.丹溪心法//丹溪医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287.
[8]张从政.儒门事亲//子和医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343.
[9]张璐.张氏医通[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776.
[10]朱辉,郑洪新.读《千金要方》谈骨质疏松症中医病名[J].吉林中医药,2009,29(10):910.
[11]陶润,钱先.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药治疗[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6(1):32.
[12]沈华.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近况[J].吉林中医药,2007,27(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