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程,张 巍,李 妍,罗 军 (吉林医药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吉林 吉林 132013)
生物化学是基础医学教学的重要基础学科,在讲授生物化学课程时将辩证思维和人文知识介绍给学生,既可以促进学生更容易地掌握一些不易理解的基本问题,又可以弥补现代医科学生的人文素养的不足。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既要注意知识间的广泛联系,寻找规律,揭示本质,又要注意启迪思维,讲解问题的思路和训练方法,从而使学生的综合能力稳步提高,达到该门学科的教学目标。
辩证思维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自然科学也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它可以帮助人们突破传统的思维方式,造就崭新的价值观和人文素养,使现代科学技术显现出不同的价值。辩证思维在现代医学教育思维方式转变中的巨大作用和贡献,尤其在基础医学教育中更应该重视辩证思维能力培养和探索。医学高等学校的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建立辩证思维方法,对健康和疾病现象会产生正确的科学观。在未来执业过程中,不论是临床、科研还是教学,都能跳出单纯的理论性思维,用哲学的全面、辩证、发展的观点研讨病情及合理用药,并通过运用辩证思维和人文知识来恰当处理当前的医患关系。因此,具备辩证思维的能力对医学生尤为重要。如果能在医学专业基础课程——生物化学的学习中注重强化辩证思维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系统而广博精深的知识,具有综合而独到的见解,并有助于培养他们高尚的医德境界。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手段,最佳的方法就是在生物化学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知识,同时加强对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这样不仅仅扩展了学生的思维模式,也可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培养学生的专业精神,为其将来在从事医学职业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促进和谐的医患关系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在医学高等教育阶段,培养大学生的辩证思维和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有着时代的必要性。
辩证统一的本质就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协调的关系。在生物化学中有多种统一形式,包括结构与功能的辩证统一、宏观与微观的辩证统一、合成与分解的辩证统一、局部与整体的辩证统一、生命现象与环境的辩证统一。从这个观点出发就比较容易理解各类细胞中的物质、细胞器与酶类、受体等作用;调节的反式作用与顺式作用;可诱导基因与可阻遏基因的协调表达等问题。这种辩证统一与中国古老的阴阳学说不谋而合。1973年,美国生物学家Goldberg根据cAMP、cGMP这一对环磷酸嘌呤核苷对细胞功能的相互对抗、相互制约,保持一定比例关系和相对平衡作用,提出了“阴阳学说与cAMP和cGMP双向调节关系的假说”,认为这就是中医学阴阳学说的物质基础,并认为cAMP升高为阳,cGMP即为阴。通过《易经》的阴阳学说,引导学生从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角度来思考和理解生物化学的基础知识,使学生们对生物化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由于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因而事物的发展变化也必然是量变与质变的对立统一。事物的发展过程,是由量变到质变,又由质变到新的量变的互相转化的过程。在讲授同工酶内容时,多以乳酸脱氢酶(LDH)为例,其催化乳酸脱氢生成丙酮酸,几乎存在于所有组织中。乳酸脱氢酶同功酶有五种形式(H和M两类亚基组成),即LDH1(H4)、LDH2(H3M)、LDH3(H2M2)、LDH4(HM3)及LDH5(M4)。在血清中,夏至时LDH2的相对活力高,而冬至时LDH5的相对活力高,春分和秋分均是LDH4的相对活力高。以LDH同工酶在四节气中的变化是将《黄帝内经》四气调神论与量变到质变规律的结合。通过上述知识的融合讲授,既可以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又可以使学生体会到辩证思维的奥妙。学生在学习生物化学基础知识时,采取通过现象抓住问题本质的方法,既加深了对于知识内涵的理解,又增长了学生对中医学知识学习的积极性。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事物发展的辩证形式是螺旋式的上升或波浪式的前进,揭示了事物的发展要经过三个阶段、两次否定,表现出一个周期。在学习基因信息传递相关内容时,遗传密码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部分。最初认为64个遗传密码有1个起始密码而有3个终止密码,但有学者利用量子化学计算碱基的π电子共振能比值,即供电子能力,规定了碱基的四象,腺嘌呤(A)为老阳、鸟嘌呤(G)为少阳、胞嘧啶(C)为少阴、尿嘧啶(U)为老阴。然后以此为基础推算密码子表,发现其中的规律和与科学实验证明的密码子表之间的差异,否定了原来UGA和UAG这两个密码为终止密码。随着科学的发展,也证明了UGA和UAG这两个密码分别为硒代半胱氨酸和吡咯赖氨酸的密码。由此可以看出,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是一个“破”与“立”的过程,新的认识是对以往认识的辩证否定,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发扬,经过曲折的过程使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因此人类对于事物的认识是一个螺旋式的上升过程。通过对该方面知识的讲授,学生们不仅了解辩证思维中的奥秘,也会发出对祖国古老文化的感叹,增加更多的爱国热情。
总之,在生物化学教学过程中强化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人文素质修养,并使二者有机结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既是高等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更是时代赋予每一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