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印 (吉林医药学院,吉林 吉林 132013)
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运动。”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组织,是全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利益工作的。党的十八大指出,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这些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一切执政活动的依靠力量、评价标准和根本价值追求。是否能践行这一宗旨,决定党的命运。中国共产党章程提出:“党风问题、党同人民群众联系问题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揭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是最终决定力量。而在生产力中劳动者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人民群众是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变革、社会形态更替、实现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力量,因此,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正是基于这样的历史事实和逻辑,共产党人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和价值追求。
中国共产党90多年风雨历程,就是一部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凝聚人民、带领人民、服务人民、造福人民的奋斗历史。中国共产党1921年成立时只有几十个党员,时刻面临白色恐怖的威胁,随时都有被杀头的危险。在这样险恶的环境中,为什么能发展壮大?因为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植根于人民群众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官僚资本主义、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斗争实践之中。一切言论行动,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高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所以中国共产党人历经“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的大屠杀镇压而不屈服;南昌起义、广州起义失败而不倒;面临井冈山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湘江血战、长征路上无数艰难险阻、巨大流血牺牲而不垮;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愈挫愈勇、在反击国民党独裁、内战的解放战争中不断发展壮大,推翻了“帝、官、封”三座大山的压迫。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狂风暴雨,荡涤了旧世界,建立了新中国。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党保持着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在所不惜,前赴后继、无私无畏,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衷心爱戴、拥护和支持。人民群众为着保护我们的党员、干部、战士不惜牺牲自己或亲人的生命,为着保护寄养的干部子女,宁可献出自己子女的生命。所以,我们党才能遭大难而不衰,遇强敌而不亡,失败了还能胜利,衰弱了还能强大。在“抗美援朝”、“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中苏边境自卫反击战”中,我们面对世界数一数二的强国及其所支持的印度,毫不畏惧,敢于奋起迎战,底气来自于何方?来自于人民群众的支持,因为战争最深厚的伟力源自于人民。
列宁说:“劳动群众拥护我们。我们的力量就在这里。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不可战胜的根源就在这里。”“把千百万劳动群众组织起来,这是革命最有利的条件,这是革命取得胜利的最深的源泉。”“在人民群众中,我们毕竟是沧海一粟,只有我们正确地表达人民的想法,我们才能管理。否则共产党就不能率领无产阶级,而无产阶级就不能率领群众,整个机器就要散架。”正是上述深刻的理论原因和实践昭示,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宗旨,作为党的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坚持把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利益的价值观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价值追求。毛泽东同志说,“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邓小平同志进一步发展了毛泽东同志的“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他更明确地指出,要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赞成不赞成,当成为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标准。江泽民总书记要求我们: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牢记,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为实现自己的利益而奋斗,这是我们党的根本力量和优势所在,也是我们各项工作的取胜之道。胡锦涛总书记站在党的历史制高点俯视现实,告诫我们:九十年来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习近平总书记针对解决我们党作风建设方面的突出问题指出:“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这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保障。”
中国共产党章程开宗明义指出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是由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中国工人阶级和其他人民群体的先锋队构成的,以最为庞大人民群众群体为基础,具有最广泛的代表性。这是其力量之基、信心之源。而这种基础牢不牢,代表性能不能始终得到人民群众认同,关键是取决于我们党是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党的先进性则是人民服务宗旨得以贯彻的保证,两方面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首先,先进文化奠定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基础。不断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从思想理论上指导着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时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断进取,保持党在思想上、文化上的先进性。而思想、文化上的自觉性、先进性则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意识和行为自觉的前提,这对和平发展时期的执政党来说尤为重要。因为战争年代离开人民群众的支持、帮助,简直寸步难行,革命实践对密切联系群众的需求极为强烈。执政条件下,既使出现一些脱离群众问题,也可能不会马上显现出不良后果,更不会向战争年代立即面临暴露身份、甚至出现生命危险。因此执政党的党员只有真正从理论上学懂弄清并确立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追求,才可能自觉地践行党的宗旨。其次,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及实现必须通过为人民服务。因为先进生产力发展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只有通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可能深入把握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使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更加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进而凝聚、带领人民群众推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第三,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有通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实现。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是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并且为此而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方面和环节。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毛泽东揭示出社会主义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生产的发展满足不了这种需要的矛盾是社会主要矛盾。但是在探索解决矛盾时,试图通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结果背离了人民的需要,发生了严重错误,把人民群众和整个国家引向了错误轨道。把经济搞到了崩溃的边缘;从服务人民、造福人民的愿望出发,却南辕北辙,把人民和国家引向了灾难。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小平同志为代表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逐步纠正了毛泽东同志的错误。首先,以解决人民群众最急需的米袋子菜篮子为突破口,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通过联产承包责任制,很快让农产品市场繁荣起来了,占人口多数的农民,通过改革,生活逐步改善。城镇居民也逐步告别了什么都“凭票”供应的短缺经济,尝到了改革的甜头。其次,以增强企业活力、推动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全面、可持续提高为重点,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十二届三中全会,对开展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全面改革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和部署,此后,改革逐步从农村到城市,从政治、经济到各项事业。第三,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增强社会活力、实现人民群众共同富裕为目标,改革计划经济体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和更好的发挥政府的作用。在新世纪新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巩固和发展已经初步达到的小康水平,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建国一百年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两个百年梦及共产主义最终目标,都必须通过始终践行党的宗旨、努力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与人民心连心,共命运,才能实现。
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中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当前,党员、干部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总体是好的,在联系服务人民群众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但也存在着不符合为民务实清廉要求的问题。特别是有的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一些领导干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突出,奢靡之风严重,主要表现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精神懈怠;贪图名利,弄虚作假,不求实效;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不负责任;铺张浪费,奢靡享乐,甚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这些问题严重损害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严重损害党群干群关系,必须认真加以解决。
反对形式主义,主要是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端正学风,改进文风会风,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担当、敢于坚持原则,真正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党的宗旨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理论基础之上的,而唯物史观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是群众路线形成的理论基石;是反对形式主义最锐利武器、最有效法宝。唯物史观揭示了生产力、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性作用。这种作用是在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真抓实干奋勇拼搏的过程中发挥出来的。树立和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必然坚持唯物史观,坚持实事求是,反对形式主义。因为形式主义不仅不能服务人民,反而可能祸害人民;不仅不能发展生产力,反而可能阻碍生产力发展;不仅不能推动历史进步,反而可能成为历史进步的绊脚石。因此树立和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要坚持以人为本、人民至上,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就要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发扬理论联系实际之风;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发扬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就会从思想上行动上自觉抵制做表面文章,玩花架子等形式主义的作风。
反对官僚主义,主要是对各级党政机关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勤政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坚决整治推诿扯皮、办事效率低下问题。专项治理消极应付、不作为、乱作为,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以及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一切为了人民是党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核心。树立和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是要在思想上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接地气、通下情,坚持民主集中制,改进调查研究,虚心向群众学习,真心对群众负责,热心为群众服务,诚心接受群众监督。二是在制度上规范解决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通过行之有效的科学制度,防止权力过分集中于个人或少数人手里。邓小平同志在提出反对官僚主义时曾尖锐指出:多数办事的人无权决定,少数有权的人负担过重,必然造成官僚主义,必然要犯各种错误,必然要损害各级党和政府的民主生活、集体领导、民主集中制、个人分工负责制等等。这种现象,同我国历史上封建专制主义的影响有关,也同共产国际时期实行的各国党的工作中领导者个人高度集权的传统有关。因此,我们坚持一切为了人民的宗旨,一方面树立弘扬为人民服务的优良思想、作风;清除官僚主义的思想根基;另一方面通过完善、创立科学的制度,规范、保证权利在阳光下运行,在制度的笼子里发挥作用,就会逐步清除官僚主义的社会土壤。
反对享乐主义,主要是对各级领导干部落实有关工作和生活待遇规定的情况进行专项检查,进一步规范和落实公务接待有关规定,严禁违反规定配备秘书,认真清退违规占用的住房、办公用房和配备的车辆,不得超编制、超标准配备公务用车。在反对奢靡之风方面,继续清理检查“小金库”,全面检查“三公”经费使用情况,坚决制止铺张浪费行为,严禁用公款大吃大喝,严禁以各种名义用公款互相宴请和安排高消费娱乐活动,严禁借开会、调研、考察、检查、培训等名义变相旅游,严禁党政机关违反规定搞楼堂馆所建设。为人民服务既是党的宗旨、也是党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追求。他要求共产党人在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追求大公无私、公而忘私、无私奉献,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和人民利益发生矛盾时,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重;为了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宁可牺牲个人利益。而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则与此截然相反、背道而驰。树立和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从思想上树起了自觉防止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的防线;促进自觉完善、遵守、惩治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的制度。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及今后的工作中,坚决反对享乐主义,牢记“两个务必”,克己奉公,勤政廉政,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坚决反对奢靡之风,坚守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狠刹挥霍享乐和骄奢淫逸的不良风气,做到艰苦朴素、精打细算,勤俭办一切事情。
坚守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追求,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始终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中国共产党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