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红,马桂艳,董凤林
(1.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良种繁育推广服务中心,宁夏 固原 756000;2.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宁夏 西吉 756200;3.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宁夏 固原 756000)
2012—2013年固原市马铃薯晚疫病大流行原因分析及防控建议
张明红1,马桂艳2,董凤林3
(1.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良种繁育推广服务中心,宁夏 固原 756000;2.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宁夏 西吉 756200;3.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宁夏 固原 756000)
分析了固原市马铃薯晚疫病大流行年的发病特点及流行原因,提出了选用抗病脱毒种薯、切断初侵染源、药剂拌种、加强预测预报、开展统防统治等综合防控建议。
马铃薯晚疫病;发病特点;流行原因;防控建议;固原市
马铃薯是固原市的主要作物,也是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种植面积稳定在13.33万hm2左右。近年来,由于大面积种植,轮作倒茬受到限制,品种退化,抗性降低,导致晚疫病逐年加重,已经成为制约当地马铃薯产业的瓶颈之一。2012年固原市马铃薯播种面积为13.46万hm2,晚疫病发生面积12.68万hm2,占播种面积的94.2%;2013年全市马铃薯播种面积为13.41万hm2,晚疫病发生面积11.09万hm2,占播种面积的82.7%。当地7—9月份降水较多,一般年份晚疫病造成产量损失为10%~30%,大流行年份产量损失达50%以上。因此,分析发病原因及时进行科学防控,对当地马铃薯产业意义重大。
1.1 始发期早
2012年泾源县马铃薯晚疫病始见期为7月15日,比2011年(8月1日)早16 d,比历年同期早5 d左右;原州区发病较重,始见期为7月10日,比2011年(7月15日)早3 d,比历年同期早提前10 d左右。2013年马铃薯晚疫病始见期原州区为6月25日,比2012年(大发生年)早15 d,比2011年早20 d,比历年同期提前25 d左右;隆德县为7月17日,西吉县为7月21日,彭阳县为7月21日,均较历年同期有所提前。
2012年6 月27 —29 日的小到中雨,使田间形成湿润条件,6月28日至7月6日晚疫病完成第1次侵染循环,7月10日,陇薯3号、青薯168等感病品种顶部叶片出现明显病斑。2013年6月15—16日的小到中雨,使田间形成湿润条件,6月16—21日完成第1次侵染循环,6月25日田间发现中心病株,中心病株始见期比2012年提早15 d。
1.2 发生程度重
2012—2013年,往年不发生马铃薯晚疫病的山旱地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病情况。2012年山旱地病田率为100%,病株率为20%~65%,严重度为10%~40%;川台地病田率为100%,病株率为100%,严重度为40%~100%。2013年山旱地病田率为100%,病株率为49%~100%,严重度为20%~100%;川台地病田率为100%,病株率为100%,严重度为60%~100%。植株下部4~5片复叶病斑面积占总叶片的90%~100%,叶片变褐、干枯,提前脱落。
1.3 产量损失大
2012年固原市种植的所有马铃薯品种均发病迟,产量损失较轻,实际损失为32 809 t。2013年所有早熟品种及陇薯3号、青薯168等中晚熟感病品种发病早,产量损失重;而大面积种植的晚熟品种发病迟,并得到及时防治,发生程度轻,实际损失13 504 t。
2.1 主栽品种抗病性差
据2013年8月2日晚疫病始盛期田间调查,固原市主栽的中晚熟品种冀张薯8号、庄薯3号、陇薯3号、青薯168、青薯9号、陇薯6号等病株率为100%,病叶率1.68%~82.01%,以青薯9号发病最轻,冀张薯8号发病最重。早熟品种费乌瑞它、大西洋等的病株率100%,病叶率100%,病情指数达50.99%以上。
2.2 菌源量大
种薯带菌是田间发病的主要初侵染来源[1]。固原市马铃薯种植面积大,轮作倒茬困难,种薯带菌量大,加之播种时切刀未消毒,给病原菌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2.3 气候条件有利
固原市2012年前期干旱,发病缓慢,后期病情发展迅速,7月至8月上旬高温干旱,降水稀少,病原菌扩散速度较慢;8月中下旬全市普降小至中雨,晚疫病菌在田间迅速蔓延,所有田块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发病。其中泾源县降水量累计达到159 mm,为晚疫病发生提供了充足的湿度条件,加之当地气温适宜,晚疫病迅速蔓延,造成马铃薯晚疫病普遍发生。2013年前期降水量特大,病情发展迅猛,后期干旱,病情发展缓慢。7月3—23日,各马铃薯晚疫病监测点降水量为181.4~228.4 mm,降水偏多,植株营养生长迅速,尤其是水肥条件好的田块,由于7月下旬遇到暴雨和大风,感病品种整株匍匐在地面,茎秆及下部叶片感病严重,植株下部叶片发病严重甚至整株死亡。
2.4 防治不及时
由于播种面积大,大多地方的农民对马铃薯晚疫病的病症和危害认识不足,加之药剂防治成本高(常规农药防治费用每次为150~210元/hm2,一般需防治3次),不能采取及时有效的防治措施,致病害肆意流行。
3.1 选用抗病脱毒种薯
应选用贮藏良好的抗病品种青薯9号、庄薯3号等作种薯。
3.2 切断初侵染源
入窖前、贮藏期间、出窖和播前切块时应严格精选种薯,剔除病薯、烂薯,并用75%酒精、1%高锰酸钾溶液等进行切刀消毒[2]。
3.3 药剂拌种
播种前用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0.5 kg+72%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 g+6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 mL,对水15 kg混合均匀配成包衣液,可拌种薯1 000 kg。将切好的种薯平摊在塑料薄膜上,用喷雾器将包衣液均匀喷洒在种薯上,边喷药液边翻动,确保药液均匀沾到薯块上。
3.4 加强预测测报
从6月5日起,每隔5 d对系统观测田进行调查,发现中心病株及时拔除。同时要充分利用比利时马铃薯晚疫病预警系统,及时发布预警防治信息,确定防治适期,指导农民科学防治。如第1次防治最佳适期应掌握在第3代侵染循环第1次侵染累积积分达到5~6分时,采用保护剂防治;如果累计积分超过7分,病菌侵入到植株体内,则应在7分后的1~2 d内选择具有治疗作用的杀菌剂防治。以后凡在前1次药效期内形成的侵染,则无需再次施药。第2次防治适期应根据下一代达到湿润期条件后累积积分达到5~6分时进行,采用的药剂应根据病情和气候条件决定;依次类推,最后一次防治终止在马铃薯收获前15 d[3]。
3.5 开展统防统治
根据马铃薯晚疫病预警系统的警示,第1次防治适期采用75%代森锰锌水分散粒剂2 400 g/hm2喷雾,第2次防治适期采用75%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第3次防治适期采用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900 g/hm2+10%世高水分散粒剂1 200 g/hm2喷雾,如果遇到雨天,则采用内吸治疗剂如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或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68.75%银法利悬浮剂1 000倍液均匀喷雾。
[1]季绪霞,陈书珍.岷县马铃薯晚疫病流行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J].甘肃农业科技,2008(12):43-44.
[2]郭坚.岚县马铃薯晚疫病发生原因与防控对策[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3(12):33-34.
[3]董凤林,郭志乾,刘秉义,等.利用预警系统指导大田药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J].中国马铃薯,2013,27(3):172-174.
(本文责编:王建连)
S532;S435.32
A
1001-1463(2014)09-0048-02
10.3969/j.issn.1001-1463.2014.09.018
2014-05-20
现代农业(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10)资助
张明红(1972—),女,宁夏海原人,农艺师,主要从事良种推广工作。联系电话:(0)13895441608。
董凤林(1965—),女,山西万荣人,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联系电话:(0)18009549895。E-mail:nxxjd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