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石生 龚勇 李晓红 张海燕
(1安徽省淮南市朝阳医院呼吸科 安徽淮南 232007;
2九江学院基础医学院 江西九江 332000)
小细胞肺癌45例临床分析
曾石生1龚勇2李晓红1张海燕1
(1安徽省淮南市朝阳医院呼吸科 安徽淮南 232007;
2九江学院基础医学院 江西九江 332000)
目的分析总结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表现、CT影像、内镜特征,提高临床医生对小细胞肺癌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表现、CT影像及纤维支气管镜下特点。结果45例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咳嗽42例(93.3%),胸闷18例(40%),胸痛15例(33.3%),痰中带血14例(31.1%),气喘12例(26.6%),体重减轻17例(37.8%)。中央型癌38例(84.4%),周围型7例(15.6%),伴纵隔淋巴结肿大42例(93.3%),阻塞性炎或不张25例(55.5%)。40例支气管腔或粘膜异常,多支受累23例(51.1%),管内增生型及混合型各10例(22.2%),管腔浸润型18例(40%),外压型2例(4.4%)。结论小细胞肺癌患者以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多为中央型癌,支气管粘膜病变范围广,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确诊率高。
小细胞肺癌,螺旋CT,纤维支气管镜
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是肺癌中恶性程度最高的一种类型,约占肺癌发病率总数的10%~25%,发展快,易通过淋巴与血行转移,预后差。小细胞肺癌对放化疗较敏感,与非小细胞肺癌相比,在病理学、恶性行为、治疗缓解率等方面迥异[1]。为提高临床医生对小细胞肺癌的认识,笔者对朝阳医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1月经病理确诊的有完整病历资料的45例SCLC进行临床表现、CT影像及内镜特点分析,总结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月至2013年11月在朝阳医院首次确诊的SCLC共45例,体检发现1例,其余因症状就诊,其中男35例,女10例,年龄42~78岁,平均62.8岁;吸烟20年以上30例,吸烟量大于600支/年。所有病例均接受纤维气管镜(简称纤支镜)检查,39例经纤支镜检查确诊,3例经浅表淋巴结活检确诊,3例经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明确。
1.2 方法
采用GE公司产16层螺旋CT扫描,有2位中级职称以上影像学医师阅片。采用富士能EB-270S纤维支镜,由熟练操作纤支镜的中级职称及以上呼吸科医师完成检查。
2.1临床表现(或有重叠)
咳嗽42例(其中干咳10例、痰少32例),胸闷18例,胸痛15例,痰中带血14例,气喘12例,体重减轻17例,面颈部肿胀4例,头痛4例,声嘶4例,肩痛1例,纳差4例,进食梗咽1例,剑突后疼痛1例,上腹不适1例。颈部或腋下淋巴结肿大5例,胸腔积液征3例。病程最短6d,最长2y,平均68d。广泛期16例,其中脑转移7例,脊椎转移3例,肝转移4例,肾上腺转移2例。
2.2CT影像特点
中央型癌表现为肺门、纵隔旁肿块38例,其中右上肺16例,右肺门6例,右下肺5例,左上肺4例,左肺门2例,左下肺5例。周围型癌7例,其中肿块影5例、部分有分叶征象,小片状阴影2例。肺门淋巴结肿大43例,纵隔淋巴结肿大42例,侵犯上腔静脉5例。阻塞性肺炎16例,阻塞性肺不张9例。合并胸腔积液8例。
2.3纤支镜特征
2.3.1粘膜病变部位及范围 其中多支受累23例,叶支气管11例,单个段级支气管4例。
2.3.2镜下表现 正常5例,管腔及粘膜异常40例表现分4型:①管内增生型(支气管内有菜花、结节状、息肉新生物)10例;②管腔浸润型(支气管粘膜肥厚、充血水肿、糜烂等,管腔中心性狭窄)18例;③管腔外压型(气管支气管粘膜正常,管腔受压变形)2例;④混合型(同时有前述3种中2种及以上表现)10例。
3.1临床特点分析
本组病例男女比3.5∶1,平均年龄62.8岁,29例大于60岁,提示SCLC多发于中老年男性。吸烟20年以上30例(66.7%),吸烟量大于600支/年,提示长期大量吸烟与SCLC发生有密切关系。本组95%以上因不同程度症状就诊,其中咳嗽42例(93.3%)为主要症状、痰少(71.1%),其次为胸闷18例(40%)、胸痛15例(33.3%)、痰中带血14例(31.1%)、气喘12例(26.6%),少见症状如声音嘶哑、面颈部肿胀、头痛。
3.2CT影像特点分析
SCLC的肿瘤细胞起源于支气管黏膜基底层的嗜银细胞,具有神经内分泌功能[1]。约80%的SCLC起源于三级以上支气管,因此,小细胞肺癌在影像上多表现为中央型。本组中央型38例(84.4%),周围型7例(15.6%),符合上述病理发生部位的特点。纵隔淋巴结肿大42例(93.3%),肺门淋巴结肿大43例(95.6%)提示SCLC发生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转移常见,与文献报道[2]相似。有文献报道[3]原发灶较小的周围型SCLC即可伴有明显的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
3.3 纤支镜下特点分析
SCLC病理上分为燕麦细胞型、中间细胞型和混合型。据文献报道[4],燕麦细胞型多倾向黏膜下生长,一般不累及黏膜表面,表现为包绕单个支气管形成明显的腔外肿块,支气管腔变形、狭窄却通畅;中间细胞型在向支气管壁深层浸润生长的同时,常侵及黏膜表面,表现为管腔被包绕并腔内结节或息肉状物,此型还常沿多个支气管壁蔓延,支气管镜可见所谓“多支受累征象”。中间型在腔内肿物表现上与鳞癌相类似,但其表现仍以浸润管壁生长为主。混合型具有以上两种特点。本组病例多支受累23例(51.1%),提示该组病例可能以中间细胞型为主。管腔浸润型和管内增生型28例(62.2%),与文献报道[5]该二型比例总和达80%以上不同。
综上所述,SCLC患者临床表现以咳嗽、痰少为主,中央型癌多见,纤支镜检查多可见粘膜及管腔异常,多支受累常见,纤支镜检查确诊率高。
[1]廖美琳,周允中.肺癌(第3版)[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586.
[2]王卫忠,陈博,周菁华.62例小细胞肺癌的螺旋CT表现[J].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8(4):504.
[3]王振光,张传玉,冯海,等.周围型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CT表现对比分析[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9,25(5):658.
[4]Travis WD,Travis LB,Devesa SS.Lung cancer[J].Cancer,1995,75(4):191.
[5]张龙举,刘晓丽.经纤维支气管镜诊断小细胞肺癌90例临床分析[J].临床医学,2012,32(1):42.
(责任编辑胡安娜)
2014-3-21
龚勇,gongyong1023@126.com。
R 734.2
B
1674-9545(2014)02-007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