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婷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208)
连锁超市在我国零售业领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同时也是世界零售业的总体发展趋势之一。我国的零售超市诞生于80年代初期,自诞生以来,我国的超市业发展非常快,其中又以连锁超市发展最为迅速,近年来连锁超市已经在我国的零售百强中占据了半壁江山,成为零售业最重要的业态形式之一。连锁超市的运营发展过程中,物流配送又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成为了连锁超市统购分销这类竞争优势实现的核心环节,连锁超市通过统一采购、统一仓储、统一配送的运作形式很大程度上缩减了物流成本,促进了整条供应链的运转效率,从而提高了核心企业的竞争能力。围绕物流配送实现的高效供应链管理成为了连锁超市实现高效益的关键所在。
虽然我国的连锁超市发展比较快,但是关于连锁超市的经营以及物流配送的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还是比较晚,二十多年来,虽然我国配送业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由于历史问题,我国物流基础设施对比发达国家要落后很多,很多物流中心、配送中心都是由以前的批发企业、仓库经营企业发展演变而来的,设备非常陈旧,现代化水平不高,所以,对比连锁超市的发展速度,物流配送体系的发展明显赶不上连锁超市的发展。在内在、外在双重压力下,我国连锁超市如何加强作为连锁经营核心的物流配送系统的发展,非常紧迫和关键。
物流配送在连锁超市经营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性作用,首先,配送活动的信息收集过程将连锁超市全部门店的订货信息进行整合,然后进行实际的统一采购工作,统一采购最大的优势就是一次性采购大量物资,可以从供应商那里获得较低的价格折扣,物资采购完成之后,进行统一的储存保管工作,通过分拣、配货、流通加工等相关物流工作之后,再按照各个门店的要求,配齐各门店所需要的商品。所以,配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连锁超市实际上遵循的是五个统一原则: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核算、统一标识、统一管理。这些统一旨在确定商品以及服务的标准化和管理的规范化,目的在于将复杂的商业活动逐步分解,逐步加强一个一个相对独立简单的环节,以提高经营效率,实现规模效益。
连锁经营最大的特点就是统一:统一进货、统一配送、统一管理。也正是因为这些统一才达成了相对的批量效应以降低经营成本,如统一进货采购大量物资可以从供应商处获得较低的价格折扣、统一配送可以有效地提高配送车辆实载率从而达成合理运输等。在“统一”的过程中,物流配送中心又成为了关键环节,又可以成为实现"统一"的基础。物流配送中心使门店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从外部需求关系演变成为连锁经营供应链内部的业务关系。通过物流配送中心,连锁经营企业可以达到两个方面的优势,一方面是通过汇集各个门店的需求,将各个门店小批量的需求汇集成为大批量,将分散的需求量转化为大批量的购买力,从而从供应商处获得更低的价格折扣;另一方面也可以在管理上给予各个门店业务上的指导,帮助其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再者,对于同行的竞争关系中也能够比较容易获得优势,实现经营的规模效益。
一般连锁超市经营的主要商品是日化用品和食品类,这些商品消费者每天都会用到,所以需求量比较大,购买也比较频繁,所以对商品的价格比较熟悉和敏感,些许的价格差异顾客都能很快识别。在这种情况下也要求连锁超市的经营方针必须围绕着低成本、低价格来制定,而且每个连锁超市售卖的商品种类都大同小异,所以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谁有更好的成本控制能力,谁就能在连锁超市的经营中更加吸引消费者,从而获取竞争优势。
成本控制的控制内容包括连锁超市经营过程中全部的成本,如采购过程的成本控制、配送过程的成本控制、销售过程的成本控制等。而降低物流配送成本在整个成本控制过程中又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可见配送对提高连锁超市核心竞争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连锁企业物流配送系统的决策思路是由连锁企业总部的采购部门和配送中心作为主体并承担商品的采购、储存、加工、配送以及在这些物流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信息收集、整理、传递的过程。连锁经营作为一种比较先进的经营模式,最大的优势在于通过统一决策、分散经营和统一采购、分散销售的模式推行,在合理有序的管理中实现资源和物流的快速运营,并且通过连锁企业经营的规模化来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在实际运营过程中,怎样组织专业化的配送中心来安排合理的配送,成为了连锁经营规模化、效率化是否能够实现的关键。
根据国外的发展经营经验看来,连锁经营企业的物流配送发展必然会走向共同化与社会化。我国连锁企业必须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并考虑到物流行业的发展以及宏观的物流环境,采取合适的配送模式,才能有效地利用企业资源,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配送中心一般分为以三种:自建型配送中心、社会化物流配送中心、共同配送中心。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本人认为自建型配送中心不适合我国现阶段中小型连锁超市的发展,而有效地利用第三方物流公司的专业性和系统性或者多个中小型连锁超市联合建立共同的配送中心才是现阶段我国中小型连锁超市应该要选择的物流配送模式。
共同配送是指由几个物流配送需求企业相互联合,共同制定一份配送计划,共同使用配送车辆对某一个地区内所有的客户进行统一配送。这在实现物流合理化过程中是一种很有效并且发展前景非常广阔的配送模式,目前在世界范围面已经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共同化配送解决的最大问题就是避免了长途运输车辆返程空车的现象,同时也就解决了运费上升的问题。采用共同配送模式,既可以减少每个企业关于物流设施设备的投入,还能在有限的投入上最大限度的使用共同资源,在利用共同资源的基础上促进经营管理的制度化。目前我国连锁企业的状况是资金紧张且每个门店采购及配送规模小,达不到规模效益,推行共同化配送能使每个企业在有限的投入上享受更高程度的规模效应。
1、有效利用资源,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共同配送实质上是将各个联盟成员企业的资源进行整合,包括车辆、人员的整合。这样便能很容易满足零售业及时销售战略所需要的多频次少量配送的需求,很大程度上降低连锁超市的缺货率,提高零售超市的竞争能力,同时从物流的角度出发可以大大降低在库成本,提高物流运作效率。
2、优化供应链,提升供应链价值。供应链整的优化不在于某一个成员企业的优化,而在与供应链上所有节点企业的共同提升,属于跨企业的物流管理。跨企业物流管理的特点是流程优化不止一个企业,而是要求所有的结点企业同时优化操作流程、改善等级制度、突破固有规则以及各节点企业之间的良好信息沟通,而共同配送则集中体现了这些特点。各个需求企业要想达成良好的共同配送形式,就必须要主动改善自己的操作流程,以及现有的组织结构和相关制度,加强信息技术的建设,来改善供应链整体的效率。
3、信息共享,共同发展。共同配送的特点要求联盟企业之间必须及时的沟通,保持信息通畅。同时,连锁企业发展的特点之一就是要求各需求门店之间实现高度资源共享,包括财务、资本实力、营运状况等方面的全面共享,以克服实施中的难点。现阶段我国物流配送的承担主体还是生产企业或需求企业自己,第三方专业物流公司和物流协作所占的比例非常小,共同化程度很低。当前我国主要配送形式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国内超市物流配送体系
共同配送的形式很多样,主要可以分为横向共同配送和纵向共同配送两大类。横向共同配送又可以分为同产业间的共同配送、异产业间的共同配送和共同集配三种类型;纵向共同配送分为批发厂商间的物流共同化和零售与批发商之间的物流共同化两种类型。
我国连锁超市现阶段的发展状况特点是规模小、配货少、批次多等,这个特点也就说明若企业自主配送模式,配送成本会非常高,所以就需要通过共同配送模式来达成规模效应,从而降低运输成本,提高配送效率,促进企业发展。确定了采用共同配送模式,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采用哪种类型的共同配送模式,使之成为实现我国连锁超市共同配送的关键。以下是按照连锁超市在不同情况下对配送模式的要求进行的一个分类及适合的选择。
1.按连锁超市门店的多少分类
异产业间的共同配送是指将不同类型企业生产经营的商品集中起来,通过共同配送中心或物流中心向顾客配送的一种形式。与同产业共同配送相比,异产业共同配送的商品范围比较广泛,产品类型比较多样。虽然我国现有的连锁超市都是中小型的,但是门店数量也不少,而且在同一个区域里各个不同的连锁超市都有各自的连锁门店存在,如果各个连锁超市负责各自的货物配送,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配送成本,而且根据连锁超市的实际情况,不仅要求频繁的配送,而且为了保证及时高效的供应,需要一个稳定的物流配送渠道。在这种情况下,既要考虑高速高质的配送,又要有一定的应急能力,同时还要降低配送成本,就可以考虑建立这样一个配送中心,各个连锁超市联合建立一个或者几个配送中心负责整个区域内各个超市物品的配送,以每天配送的商品为核心建立物流配送体系,用以实现对连锁小超市多批次、小批量的配送活动,如图2所示:
图2 异产业共同配送形式
2.按连锁超市的品种分类分类
图3 同产业共同配送形式
连锁超市物品种类繁多,而且需求量不一致,最重要的是连锁超市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食品类的,而食品对配送的要求相对于其它商品来说更高,有一定的特殊要求,比如食品的新鲜度,就需要采用特殊的运输设备或者是保鲜设备才能满足其相关要求;其次,食品物流注重流通加工,零售超市售卖的大部分食品都是属于生鲜农副产品,在进入消费市场前,需要经过大量的流通加工工作,如分类、加工、包装等环节,用以保证食品的品质。而且超市除了食品类之外的商品种类也还有很多,如果只建立一个统一的配送中心,配送中心的作业强度就会很大,配送的时候也会有很多麻烦。对于这类要求,本人认为可以采用横向共同配送模式中的同产业共同配送模式,如图3所示。同产业共同配送模式是指同类型生产或经营企业,为了提高物流配送效率,通过共同建立配送中心或物流中心集中配送某种单一的产品的一种方式。这种配送模式是指由各个产品的生产企业建立自己的配送中心,零售企业通过信息技术向商品生产企业发送订货信息,生产企业通过自己专业的配送系统向各个超市配送所需商品,由生产企业向零售商收取一定的配送费用,这对于生产企业来说一方面能够很好的管理自己的商品,也在收取费用的同时不断的收回了配送中心的建设成本,而对于零售商而言,虽然付出了一些费用,但是却保证了自己商品的质量,特别是在食品上的安全,而且各个生产企业配送的物品都是通过分类的,这也给零售商在整理商品分类的时候节省了不少劳动力,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各种费用。3.按连锁超市门店所在区域分类
在选择连锁超市配送模型的时候,不仅要考虑零售企业自身的条件,生产企业的条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条件,那就是外部环境。当零售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候,当市区连锁超市市场已经达到饱和,同时郊区或是偏远地区也有建立超市的需要,连锁超市在这个时侯就有需要在这些地区发展自己的门店,这时物流配送又对连锁超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区域的不同,交通硬件设施完善与否,都将影响到配送模式的选择。若是在郊区开一家小型连锁超市,地理条件限制,交通不便,在这个时侯就应该选择共同集配形式,如图4所示。共同集配是指以大型运输企业为主的合作型共同配送,即合作者与企业将商品让渡给指定的大型运输企业,由该运输企业统一采购集中货物,然后再由该运输企业根据合作者的要求将产品分配到全国各地。这是运输企业为主导的物流配送形式,但是对于生产或销售企业来说,这是属于另外一种形式的外包。
图4 共同集配形式
在我国,由于连锁经营有其独特的专业性,能够很好的发挥规模效应和分工优势,所以渐渐成为我国较具潜力的商品流通方式,特别是近几年大中型连锁超市的快速发展,使连锁经营在流通领域的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虽然连锁企业的发展趋势很好,但是作为促进连锁企业发展关键的物流配送体系的发展仍然跟不上连锁企业的发展势态,我国现有的配送方式也相对来说比较落后,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连锁企业的发展,甚至成为了制约连锁企业发展的“瓶颈”。总结沃尔玛以及7-11连锁商店的一些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为进一步促进我国连锁经营发展,本人认为应大力发展与我国连锁企业实际情况相符合的物流配送体系,在物流配送体系的发展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连锁企业发展的优势在于它们的规范性和统一性。连锁经营的规模效益也是通过标准化、简单化、专业化等原则来实现的。这种标准化给消费者最直观的体现就是连锁经营企业的各个分店的店员服装、店铺装修、商品名称等完全一致。除了直观的体现之外,从经营的角度出发,还包含了经营战略的统一和物流设施设备的标准化以及商品的条码化等。我国从1990年开始重点推行商品条码化,虽然现在我国很多商品实现了条码化,但是条码化的程度还完全不能满足连锁企业的发展要求,所以要从战略的角度看待商品条码化并加快条码化的发展。
为了提高配送效率,连锁企业所建立的物流配送系统必须要加强自身的硬件设施建设,实现配送活动的自动化和标准化,比如:仓储设施的建设、自动分拣系统、托盘、吊车、叉车、自动化立体仓库等设施设备,以实现装卸搬运等过程的机械化。在现代化的管理中,连锁企业的各分店和物流配送中心之间应该是相互联系的,而且联系应当非常紧密,在整个物流配送过程中,连锁企业与物流配送中心应该建立一整套电子计算机网络,使各自的需求信息得到高度的共享。连锁企业的信息系统可以说是它的神经中枢,因为正是由于这个信息系统的存在,才使整个连锁企业各分店的采购、分拣、加工、运输、储存、配送等物流工作得到有机的结合。所以,在物流配送中心以及连锁企业内部,还需要努力加强建立计算机关系信息系统,如订货系统、仓储管理系统、EDI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电子拣选系统等。所以说,为了连锁企业的快速发展,必须要重视连锁企业经营过程中物流管理系统的建设,这样才能使连锁企业的操作得到规范化、快速化、科学化,并使连锁企业的发展得到应有的规模效益。
连锁企业想要获得高速的发展,必须要有高效率的物流配送活动与之相配合。如何将高效率的物流配送活动真正融入到连锁企业经营发展的管理过程中,就必须依靠配送中心的发展。建设现代化的物流配送中心,促进连锁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还需要政府主管部门、连锁企业自身、物流企业联合起来冲破传统的观念,提高对物流的认识,特别是对配送的认识,加大创新与改革力度,努力开发流通领域的"第三利润源泉"。
[1] 尚伏雨.我国连锁超市配送中心模式的研究.经济研究[J] ,2010,(9):125.
[2] 李文.浅谈大型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的优化[J] .才智,2011,(06):33-34.
[3] 黄福华,邓胜前.现代企业物流管理 [M] .湖南:湖南人民出社,2005.188-205.
[4] 黄红丽.基于零售连锁超市物流配送模式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2011,(01):131.
[5] 邱格丽,冉美华.我国连锁超市的规模经济分析[J] .甘肃科技,2008,24(18):112-113,164
[6] 张宝华.我国连锁超市物流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J] .企业技术开发,2008,27(11):105-10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