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事件不表明欧洲软弱

2014-04-14 12:21
环球时报 2014-04-14
关键词:施泰因迈尔区域合作

本报记者 陈晨晨德国外长施泰因迈尔于4月12日开始访华,并与中国外长王毅举行第四轮中德外长级战略对话。在访华期间,施泰因迈尔接受了《环球时报》专访。环球时报:有分析认为乌克兰事件显示欧洲力量的衰弱。您对此怎么看?施泰因迈尔:不应将审慎和理智与软弱相混淆。我认为,欧洲的回应很坚决、很一致。我们毫不含糊地对俄罗斯在克里米亚违背乌克兰领土完整和国际法的行为进行了谴责。我们看到,大多数国家与我们的看法是一致的,它们和我们一样对联合国大会的相关决议投了赞成票。同样重要的是:我们不希望局势进一步升级,我们的对话大门是敞开的。我们必须尽全力使俄罗斯和乌克兰在国际社会的参与下坐到一起开始对话。我们很高兴,德国和中国在这一棘手的问题上密切协调并在形势的评估上存在着高度一致性。环球时报:不久前,俄罗斯被G7解除了成员资格。有人认为这样做毫无意义,因为当今世界已经是G20时代。您认为G7仍然是全球力量的中心吗?施泰因迈尔:这两个组织在我们看来都具有重要功能。在20国集团框架内曾为2008年后如何克服全球金融危机制定了决定性的解决方案。工业国家和主要新兴国家在这里讨论21世纪的全球性挑战。这是我们所需要的。但较小范围的8国集团也可以作出宝贵的贡献——包括在危机时期可以作为论坛。遗憾的是,鉴于俄罗斯的行为,这种8国集团形式的对话从目前来看似乎难有成效。 环球时报:您如何看欧美关系?施泰因迈尔:美欧跨大西洋伙伴关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坚固的和非常重要的基准轴。我们在所有重要的国际问题上都与我们的美国伙伴密切合作。这一点并没有因为近几十年来不时偶尔出现的某些意见分歧而发生任何变化。目前在美欧社会里和美欧社会之间人们正在就数字时代自由与安全的关系展开热烈讨论。鉴于信息和通信技术的进步日新月异,这里有涉及我们共同未来的重要问题,这些问题远远超越了跨大西洋关系是全球性的问题。环球时报:您如何看中国的外交?施泰因迈尔:前些天在习近平主席访问德国期间,德中两国最高领导人就此进行了深入的、富有建设性的交流。我们共同主张,在国际法的基础上和平解决地区和国际争端以及冲突。这是我们两国之间的重要共识。我们两国都是全球化的受益者。我们在经济上也受益于国家间的和平共处和区域合作。我们欧洲人在这方面取得了特别丰硕的成果:在经历了二战的恐怖之后,欧洲日益密切的合作给我们带来了一段前所未有的和平、自由和繁荣时期。我们希望亚洲的区域合作也能富有成效。促进区域合作和解决冲突的机制、担负起应对全球挑战的责任——这就是并仍将是日益重要的外交政策的核心任务。环球时报:世界对中国看法复杂,有正面也有负面。您如何看待中国?施泰因迈尔:我们对中国的和平崛起表示欢迎。与此相伴的是对本国、对区域和全球的更大的责任。德国对中国的新角色及其在国际政治许多领域的积极参与十分关注。随着数亿人摆脱贫困,尤其是在中国,可持续性发展也日益成为全球议程的焦点。因此,我们很有兴趣就可持续的城镇化、创新或气候和环保领域的解决方法和技术等方面与中国进行密切交流。▲

猜你喜欢
施泰因迈尔区域合作
长三角区域生态利益平衡及其法治保障
薇薇安·迈尔:隐藏在保姆身份下的摄影师
佩希施泰因:战胜“岁月”
8次参加冬奥会,这位49岁老将战胜了岁月
对区域合作的思考(一)
亚太区域合作的话语消退与重新激活
你只是没有赢
你只是没有赢
辽宁沿海经济带区域旅游合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