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桓
摘 要:本文重点阐述了笔墨之间山水意境的新解,并针对传统意境理念,对现有的形式已经进行了详细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大家能对此问题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关键词:笔墨;山水;意境
0 前言
中国笔墨山水画所讲究的有三种情境,及物镜、情境、意境,物境是联系画本身的一种思维方式,情境是联系通过物境深入画中的种种作品表达,意境则是一种建立在二者之上对于画的灵魂的表达方式,因此我们大多时候提到的意境,是一种自身站在时间与空间前进行遐想的方式,并非是笔墨画本身所要传达给我们情谊内涵,因此给予此背景,笔者通过对笔墨意境的分析,从而引用实例,从另一个层面上讲解笔墨之间山水画的意境。
1 我国山水画意境理念
意境这一概念,在我国文艺史上有过漫长的孕育发展的过程。艺术“境界”这一术语,是在某种艺术部类发展到比较完美的水平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境”作为美学范畴,最早出现于王昌龄的《诗格》。他把“境”与“象”对举,有时又把“境”与“象”连用。王昌龄说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极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镜像,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用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这三种境界中,“意境”是指自然山水的境界,“情境”是指人生经历的境界,“意境”是指内心意识的境界。王昌龄说的这个“意境”,是“境”的一种,对于艺术创造的主體来说,它和其他两种“境”一样,都属于审美客体。而意境说的“意境”,则是一种特定的审美意象,是“意”与“境”的契合。皎然《诗议》中说:“夫镜像非一,虚实难明。”又《诗式》中有《取境》一节,说:“取境之时,须至难至险,始见奇句。成篇之后,观其气貌,有似等闲,不思而得,此高手也。”皎然还把“境”和“情”联系起来,说:“诗情缘境发。”就是说,审美情感是由“境”引发的。皎然之后刘禹锡认为诗歌创作“境生于象外”。显然皎然对“境”的理解与刘禹锡是一致的。最早在美学意义上用“象外”这个词的是南朝的谢赫。他在《古画品录》中说:“若拘以体物,则未见精粹;若取之象外,方厌膏腴,可谓微妙也。”
综上所述,传统的已经表达就如同关照镜子一般,我们或在镜子中发现自身的影子,或在镜子当中发现笔墨者的影子,但这些真的就能表述出真正的意境思维吗,笔者认为并不尽然。因此,笔者将以人、物两种层面,对中国笔墨山水画进行新的解析。
2 中国山水画的新意境理念
中国山水画是以笔墨为主的(毛笔和墨水)。在已经分析的过程当中应当先从笔墨入手,如清代方薰指出:笔墨画的意境在与内心、在与新奇、在于古、特。所以意境并不仅仅只是与山水相互融合也并非是与人物融合,意境是一种作用于内心世界,又以外物进行表达的释放,我们通过笔墨两种黑白的形式,对意境进行分析,难道不是一种对“黑白”人生的分析吗,因此,意境并非是完全的形式,而是结合了物体、结合了作者内心体验的一种宣泄方法,从意境这一个词当中我们就能看出,意与境是两种不同的观念融合,即是时间与空间的融合,也是情感与实物的融合,那么在画笔墨画时应当怎样凸显意境呢,笔者认为应当从中国画的用笔用墨入手。什么叫作有笔无墨?什么叫作有墨无笔?把这个搞清楚了(专业书上都有的),方能动笔。在画的过程当中,要紧紧围绕笔墨二字做文章,或以花鸟为样,或以鱼虫为样,什么样的作品用笔用墨是好的,什么样的国画作品是失败的,这里都包含了“意境”的原有,最终,无论是什么样的新解,无非不能逃脱中国画的山水必须注意同时“有笔有墨”的内在思想。说得通俗一点,中国山水画家所追求的,经常是一种比如实描绘自然界的林木山川更加深远,更加诱人的境界,这就是意境。
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对意境的创造是山水画家毕生追求的艺术境界。而意境是对恬美景物的“遐思无限”;而这种“遐思无限”,最好的表达方式是诗(词)。因为诗(词)的文学语言有内含深、寓意广、言简意赅的“功效”,能使欣赏者浮想联翩、遐思无限。通过笔墨的运用、构图的安排、虚实的处理和诗意来实现对意境的营造。比如有许多的中国画都是有题跋的,特别是山水类的,以前的画作上题跋多是采用古人的诗或词,但也有相当一部分题跋是画家自己的诗词,因为对中国画有研究的画家,同时对中国古典诗词研究也颇有心得,而比如王维的诗和画,其中通过笔墨所表达的意境就比较深远,这正是融合了他的诗风的元素,如《寒芒》这一幅画,当中运用的正是“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潺,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夏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这已经将巍巍青山、潺潺流水、估计徘徊、凌烟乱序等全部融入到了意境当中,形成了崭新的诗意风格。当然我们在看待这一问题的时候,也应当从全局出发,统筹地看待已经在笔墨山水之间的新的风格。
比如以作者的角度来看,这副寒芒并非是单纯的叙述孤寂,也有寄情于山水之间的情怀,之前我们只是单纯的分析了其画中的意境,并没有结合当时的环境以及当时主人公所处的地理位置进行分析,而这些恰巧都是能够影响人物发展以及笔墨画走向的主要问题。
从物的从面来看,我国有一句著名的谚语即“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这就是一种最为贴切的意境表达,因为当我们面对笔墨山水画的时候,先看到的肯定是它的画风以及所化事物,当我们深入观察时会发现它的笔触以及肌理,当我们从笔触和肌理的已经畅游出来后,我们不难发现,所呈现在眼前的无非还是所画的事物,并没有因为我们的情感而改变,也并没有因为我们的思想而改变,这时我们都会想“刚才的肌理与笔触,无非是我们通过了时间与空间两种重叠方式与作者的精神联系”实际情况是不是如此还未可知,那么我们所强调的笔墨就有些不真实,所强调的意境就有些虚假,因为这些都是我们遐想出来的并没有真实的依据与参考。
综上所述,无论从人的层面来看,还是从物的层面来看,意境的不真实性非常清楚,那么我们现代该如何理解意境这一词呢,也跟一些大师一样,满嘴意境却无融入其中?笔者认为新的意境解析应当从全方面进行,就如同做历史题一样,寻找每一个“孤证”,综合这些“孤证”从而得到还原本身的具体思想。唯有“笔墨当随时代”,并将笔墨与人物、情境相结合,才是发展笔墨山水画意境赏析的康庄大道——这或许就是此一时期山水画写生留给后世的最可宝贵的历史经验。
3 结束语
什么是意境新解,笔者认为意境是一个完整的“情境构造”,所体验者无非是站在了画前,对画本身进行品头论足,而并没有深入到画所关联的地点与人物所发生的事情当中,所以我们所说的意境无非是一种“假”意境,而真的意境只能通过我们与画进行时空对话从而找出对话那内容与真正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因此,当我们重视这个问题时,不难发现,意境就在我们的身边。
参考文献:
[1] 温肇桐.美术理论书目(1949—1979)[M].上好: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
[2] 傅抱石等.壮游万里话丹青[C].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62.
[3] 张望.美术评论集[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58.
[4] 陈伯萍.蔡若虹文集[C].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5.
[5] 20世纪中国艺术史文集编委会.艺术的历史与问题[C].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