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肿瘤一科,黑龙江 哈尔滨150001)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安全可靠、操作方便,一次置管成功率高,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应用[1]。但有研究[2]表明,对于数次化疗后的患者、外周静脉穿刺条件差穿刺静脉困难的患者行PICC成功率较低。5F鞘组是由导管鞘、扩张器、穿刺针和超滑泥鳅导丝组成,主要应用于外周及心内微创介入手术,供医生做介入手术时扩大经皮切开,建立导管通道及协助导管进入动脉或静脉时应用。与常规PICC相比,5F鞘组穿刺针较细,且带有超滑泥鳅导丝,因此穿刺成功率更高。我科室尝试将5F鞘组与PICC置管技术相结合,首先用5F鞘组建立静脉通道,然后再为静脉穿刺条件差的患者行PICC,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2012年12月至2013年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应用5F鞘组行PICC的患者10例,其中男5例、女5例,年龄5~80岁,平均(39.1±18.3)岁。10例患者中,9例为肿瘤患者,其中4例在置管前曾静脉滴注过3~4个疗程的化疗药物,3例为儿童(血管穿刺条件较差),另外2名患者血管穿刺条件也不理想;另1例为老年疾病需要长期治疗的患者。以上患者的共同特点是血管穿刺条件较差,普通钢针和短期外周静脉穿刺较困难,进行传统的PICC受到限制。
1.2方法(1)置管材料:采用三向瓣膜式PICC(美国巴德),规格为4Fr或3Fr,均连接可来福无针密闭型输液接头,封管液统一采用0.9%的生理盐水;5F鞘组(日本太尔茂株式会社)。(2)置管按下列步骤进行:①血管与穿刺部位的选择,血管首选贵要静脉,次选正中静脉,最后选头静脉;穿刺部位首选右侧,再选左侧。②测量长度,从穿刺点至右胸锁关节再向下反折至第2肋。③置管流程,常规消毒皮肤,建立无菌区;预冲导管;选择贵要静脉或肘正中静脉,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后,采用5F鞘组穿刺针穿刺静脉,退出针芯,并回抽静脉血后进超滑泥鳅导丝,退出穿刺针,沿导丝置入5F鞘组(进入静脉3cm),沿鞘管置入PICC导管,退出鞘管。参照美国静脉输液有关PICC的操作规则和黑龙江省护理中心制定的PICC操作程序进行操作。术后摄X线胸部正位片确认导管位置。
1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PICC,有2例患者术后出现静脉炎,其余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
3.1 传统PICC的优缺点分析 PICC是临床护理工作中一种新的静脉护理技术,行PICC时,在肘前静脉穿刺,导管末端放于中心静脉处,经导管输入的高渗性或刺激性药物浓度可迅速降低,从而保护外周血管不受损害,明显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减少化疗药物渗出所致的静脉炎等,患者可以随便活动。同时,导管维护方便,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因此,PICC在肿瘤患者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而对于血管穿刺条件差的患者,传统PICC存在耗时长、局部组织损伤大等缺陷[3]。因此,传统PICC在血管穿刺条件差患者的应用中受到一定限制,置管失败率较高,给患者带来身体和经济负担,所以PICC并不适用于这类患者,而血管穿刺条件差的患者只能选择锁骨下静脉置管,该操作所致创伤比PICC大,对患者造成的心理压力也较大。
3.2 5F鞘组与PICC结合应用的优越性 PICC导管穿刺针较粗、患者静脉穿刺条件较差、PICC导管和导丝相对较软且支撑力不足是PICC失败的常见原因。本组10例患者均采用5F鞘组穿刺针,跟进导丝,证实导丝位于静脉内,置入5F鞘管进入静脉3cm,避免进入太深,引起静脉损伤,再经鞘管行PICC,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置管,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经X线胸部正位片确认,导管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入口处。其中2例患者置管后出现静脉炎,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此2例患者置管前曾静脉滴注过3~4个疗程的化疗药物,造成了静脉壁损伤,再次置管而引起机械性静脉炎。此2例患者经对症处理后,静脉炎症状逐渐消失。穿刺静脉的选择也与置管成功率有关。PICC置管选择的静脉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按照人体解剖结构,贵要静脉在肘窝处呈斜行,位置较深,不利于穿刺,但其管腔由下至上逐渐变粗,静脉瓣较少;头静脉位置表浅,在肘窝外侧可见其管径粗直,易于穿刺及固定,但头静脉管腔由下至上逐渐变细,分支多,静脉瓣相对较多,不利于导管顺利通过,在置管过程中易损伤血管内膜。罗奕[4]通过观察贵要静脉与头静脉行PICC置管的差别,发现头静脉与贵要静脉相比较,其置管成功率低、留置时间短。本组10例患者,其中5例采用贵要静脉穿刺,3例采用肘正中静脉穿刺,2例采用肘关节以下的较细的浅表静脉穿刺,效果均较好。
[1]袁玲,叶惠华,叶明枝,等.肿瘤患者PICC插管未到位所致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4,19(2):178-179.
[2]黄本卿,史亚非,苗娟,等.PICC置管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J].实用医药杂志,2008,12(25):1489.
[3]沈峰平,李红梅,陈燕,等.B超引导下PICC置管的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25(11A):64.
[4]罗奕.贵要静脉与头静脉行PICC置管的对比分析[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4,10(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