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永利 张伟 程红利(河北省河间市畜牧水产局)
河北省河间市某奶牛养殖户饲养的3头犊牛出生后9天时就出现腹泻。经询问,发病犊牛为自养奶牛所产,犊牛出生后,前几天精神、食欲尚可,几天后食欲下降,拉稀粪。该养殖户自行用药3天,不见好转,后经河间市畜牧水产局兽医系统检查确诊为大肠杆菌并发沙门氏菌病。经治疗,2头犊牛恢复正常,1头死亡。现就其诊治过程介绍如下:
犊牛出生第9天开始发病,体温升高至40.5℃,呼吸和脉搏频率增加,食欲降低或废绝,出现结膜炎和鼻炎,两侧鼻孔流出浆液性后为脓性鼻漏,咳嗽初为干性,后变成湿性,喜躺卧,粪便初期呈黄色粥样,体温降到正常,随后粪便为水样,内含黏液与黏膜碎片,并混有未消化的凝乳块及泡沫,有酸败气味。发病后期肛门失禁,后躯和尾巴沾满粪便,粪便带血、恶臭,迅速消瘦虚弱,眼窝凹陷,末梢发凉,有腹痛,用后蹄踢腹,并有脐炎。
死亡犊牛黏膜苍白,眼眶下陷,肛门、尾部及后肢被稀粪污染。胃肠黏膜和浆膜上有出血斑,肠内容物常混有血液和气泡,恶臭,小肠黏膜充血,部分黏膜上皮脱落,直肠也可见有同样变化,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肝脏和肾脏苍白,有时有出血点,胆囊内充满黏稠、暗绿色胆汁,心内膜有出血点,肝、脾和肾有时发现坏死灶。
1.用灭菌棉拭子采集病牛直肠内粪便,接种于麦康凯培养基中,37℃培养18~24小时后形成红色菌落,涂片镜检为大肠杆菌菌株。
2、取病死犊牛的肝、脾、淋巴结、胃肠。可直接用病料接种培养基,培养基用SS琼脂,经37℃,18~24小时培养后,形成圆形、光滑、湿润、半透明、灰白色、大小不等的菌落。在HE琼脂平皿上呈蓝绿色中等大的菌落,多数形成带黑色的菌落。从上述平皿培养基上至少挑选3个可疑的菌落,分别接种于三糖铁琼脂斜面,置37℃温箱培养24小时。沙门氏菌在培养基上,斜面部分保持原来的颜色,而垂直部分变为黄色并有黑色的硫化氢存在。由此诊断为有沙门氏菌存在。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验可诊断为大肠杆菌并发沙门氏菌病
1.首先应将病犊及可疑病犊从犊牛群中挑出,隔离饲养。
2.土霉素内服,初次剂量为每千克体重30~50毫克。12小时后剂量可减半,连服3~5天。新霉素每日2~3克,分2或3次内服,连续服用3~5天。
3.静脉注射5%葡萄糖盐水500~1000毫升,并加入碳酸钠或乳酸钠,同时给母牛静脉注射200毫升,效果更好。
4.口服5~10克次酸铋或50~100克陶土或10~20克活性炭,也可进行灌肠,排出肠内有毒物质。
5.调整肠道微生态平衡。待病情有所好转时、可停止应用抗菌药,内服调整肠道微生态平衡的生态制剂。例如,促菌生6~12片,配合乳酶生5~10片,每天2次;或健复生1~2包,每天2次;或其他乳杆菌制剂。使肠道正常菌群早日恢复其生态平衡,有利于早日康复。
1.加强产前产后母牛的饲养和护理。改善妊娠母牛的饲养管理,要合理供应饲料,保证有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保证胎儿正常发育,产后能分泌良好充足的乳汁,以满足新生犊牛的生理需要。勿使其饥饿或过饱,断乳前后饲料不要突然变更,冬春季做好保暖通风工作及清洁卫生工作。
2.及时饲喂初乳。为使犊牛尽早获得抗病的母源抗体,在产后30分钟内(至少不迟于1小时)喂初乳,第一次喂量应稍大些。在常发病的牛场,凡出生犊牛在饲喂初乳前,皮下注射母牛血液30~50毫升,并及早喂上初乳,这对预防犊牛大肠杆菌是重要的一环。
3.保持清洁卫生。产房要彻底消毒,及时清除粪便和污物,铺垫干燥褥草,对牛舍、牛栏、牛床、运动场和环境用2%来苏儿或5%福尔马林彻底消毒。母牛临产时用温肥皂水洗去乳房周围污物,再用淡盐水洗净擦干。接产时,母牛外阴部及助产人员手臂用来苏儿液清洗消毒。严格处理脐带,应距腹壁5厘米处剪断,断端用10%碘酚浸泡1分钟或灌注,防止因脐带感染而发生败血症。要经常擦洗母牛乳头。奶具要定期消毒,保证清洁卫生。
犊牛舍要宽敞,牛只密度适中,犊牛舍还应阳光充足,保持干燥等。
4.疫苗注射以增强免疫力。在常发病的牛场,用都柏林沙门氏菌疫苗给怀孕母牛接种,对犊牛沙门氏菌病有较好的预防效果。
沙门氏菌属中的许多类型对人、家畜和家禽以及其他动物均有致病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各种年龄的畜禽均可感染,但幼年畜禽较成年者易感。沙门氏菌对干燥、腐败、日光等因素具有一定的抵抗力,在外界条件下可以生存数周或数月,但对化学消毒剂的抵抗力不强,一般常用消毒剂和消毒方法均能达到消毒目的。病畜和带菌者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可由粪便、尿、乳汁以及流产的胎儿、胎衣和羊水排出病菌,污染水源和饲料等,经消化道感染健畜。病畜与健畜交配或用病公畜的精液人工授精可发生感染,子宫内感染也有可能。另外,环境污秽、潮湿,棚舍拥挤,粪便堆积;饲料和饮水供应不良;长途运输中气候恶劣、疲劳和饥饿、内寄生虫和病毒感染;分娩、手术;母畜缺奶;新引进家畜未实行隔离检疫等均可促使本病的发生。
大肠杆菌广泛地分布于自然界,动物出生后很短时间即可随乳汁或其他食物进入胃肠道,成为正常菌。幼畜在没有及时吃到初乳、饥饿、过饱,饲料不足、配比不当或突然发生改变而使其抵抗力降低或发生消化障碍时,均可引起发病。病畜和带菌者是该病的主要污染源,通过粪便排出病菌散布于外界,污染水源、饲料以及母畜的乳头、皮肤或哺乳用具。当幼畜吸吮乳汁、舔食或饮水时,经消化道感染。此外,也可经子宫内和脐带感染。而舍内通风不良、气候剧变、饲养用具及环境消毒不彻底,是加快该病流行的因素。而母畜营养不良、运动不足,致使乳汁质量不佳,牛舍卫生条件差、小气候变化剧烈等应激、不利因素均可促使该病的发生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