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Toby
冯唐写了《三十六大》,在《大是》一篇里抛出“金线说”。他说:“文学的标准的确很难量化,但是文学的确有一条金线,一部作品达到了就是达到了,没达到就是没达到,对于门外人,若隐若现,对于明眼人,一清二楚,洞若观火。‘文章千古事,得失寸之心’。虽然知道这条金线的人不多,但是还没死绝。这条金线和销量没有直接正相关的关系,在某些时代,甚至负相关,这改变不了这条金线存在的事实……”电影当然也有金线,这金线也很模糊。金线之上的好电影就好比好酒或者好女人一样,你很难用语言精确地描述它或她的好处,但就是有一种想与之亲近的冲动。可惜的是,刚入影院看《庞贝末日》五分钟,我就明白了,离金线远着呢,没有冲动,也没有悸动。
作为一部商业大片,《庞贝末日》在剧情上简陋粗糙,导演艰难地将空洞的剧情通过各种混搭构成一部商业片。从中可以看到《宾虚传》、《泰坦尼克号》、《角斗士》、《后天》、《2012》等影片的影子,甚至结尾部分男女主角拥吻的火山化石也像极了《巴黎圣母院》结尾处卡西莫多和艾丝美拉达石化成灰的情节。在这部多元素杂糅的影片里,各种商业电影的兴奋点都有,但唯独缺少的是好莱坞一直引以为傲的想象力。同样是灾难片,《泰坦尼克号》搞得百转千回,反复揉搓我们内心的痒痒根儿,确实舒坦。那时觉着好莱坞真是善做心灵马萨基啊!其实泰坦尼克的悲剧远不如庞培城灭城之惨烈,泰坦尼克号上不过区区两千多人,哪里会有庞贝城被火山毁于一旦壮观呢?同样是爱情,贵族小姐罗丝看上低贱的画家,庞培城执政官的女儿爱上角斗士,怎么看怎么相似。可是《庞贝末日》里的男主、女主大眼瞪小眼瞪了半天就是没有火花,导演勉为其难地用各种支离破碎的情节填充银幕:阶级仇恨、种族仇恨、地域歧视……导演什么都想表现,结果什么也没表现完整。我坐在影院里打着哈欠看了半天,确实有些焦灼了,忍不住说:“让火山赶紧爆发吧!”
最终火山还是爆发了,很壮观。几年前冰岛的火山爆发,火山灰蔓及欧洲,造成欧洲的机场关闭多日,在科技发达如此的当代尚且无法逃避自然灾害。两千年前住在火山旁的人们,其惨状可想而知。浓烟遮蔽了太阳,岩浆摧毁了城市,火山灰掩埋了一切。而作为消费灾难的电影观众,我们没有看到处于灾难危机下的人们的恐慌、淡定、坚持、信仰等内在的戏剧性动作,我们仅看到了一个逻辑牵强的庸俗爱情故事。要说这部片子还有特效场面上的优点,那是导演托了火山喷发的福,而不是其导演才华。悖论的是,如果观众仅仅想看火山爆发,为什么要看故事片呢?直接看BBC和国家地理电视台的自然科教片算了。
这不是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的年代,这是你庸我庸大家都庸的年代。烂番茄网站对此片评级只有新鲜度28%,其代表性评价包括:“安德森(导演)很早就把自己划归到动作导演之列,但这并不是他毁掉一部大制作的理由。无数耀花人眼的炫目之光和装模作样‘大’场景实在是让观众厌烦”,“安德森终究是动作导演,前半部的拼剑打斗场景掌控得当,但一到大场面刻画时就惊慌失措,尤其是影片结尾20分钟的场景让人吐槽无力”,“电影的讲述方式太过平庸,两位主演对各自角色的刻画也流于平常,更重要的爱情故事毫无新意,相比之下反而是‘执政官’的表演更加出色”,“这部混杂着浓烟、火山灰以及烈焰的电影没有高潮,更确切地说应该是很努力地假装高潮但真的没法高潮”。
《庞贝末日》是一部远远达不到金线的影片,只能说勉强地够着棉线了。回看它那8000万美元的豪华制作投入,这够线的成本可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