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彩云 王智廷 周晓军 曹国全 葛玉杰
MR对聚丙烯酰胺面部注射后期移位的诊断价值
闻彩云 王智廷 周晓军 曹国全 葛玉杰
目前,聚丙烯酰胺(polyacrylamide hydrophilic gel,PAHG)在软组织注射填充术中的应用日益增多,术后并发症也随之增多,临床对PAHG隆乳术后并发症的影像学研究较多,但有关面部注射术后并发症的影像学检查报道尚少见。现将本院收治的11例(23处)PAHG面部注射患者(术后超过5年)的MR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01—2012-03来我院就诊的11例女性患者,年龄29~48岁,平均36岁。均于外院行PAHG面部注射术,注入时间6~10年,平均7.8年,具体注射量均无原始病例记载,注射部位分别为嘴唇、颞部、颊部、额部、鼻部、颏部。
1.2 检查方法 采用GE 3.0T超导MR扫描仪。扫描方法:患者取仰卧位,使用8通道头颅线圈,分别行AX FSE T2WI-FS、AX FSE T1WI、3D space T2WI-FS序列扫描,部分隆鼻患者加扫SAG STIR序列、丰颊患者加扫COR STIR序列。2D扫描采用视野20cm×20cm或24cm×24cm,层厚4.0mm,间隔1.0mm;3D扫描采用层厚1.6mm。
1.3 结果 PAHG于T1WI表现为低信号,与肌肉、腺体信号相似;T2WI-FS、STIR则表现为明显高信号,可清晰显示移位于皮下、肌间隙、腺体内的PAHG。本组11例患者23个PAHG注射处,除1例双侧颞部注射者判定为PAHG尚完整未发生移位外,其余均表现为不同程度PAHG移位:较多病例表现为PAHG向皮下(图1)或周围表浅的间隙(图2)渗漏移位,较少病例PAHG表现为潜在较深的颌面部间隙(图3)或腺体内(图4)游走移位。其中发生远处游走移位7例(8处,详见表1)。
临床上关于注射PAHG发生移位的时间结论不一,国外一般为10~15年,国内一般为5~10年[1]。因此本研究均选择PAHG注射5年以上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林军等[2]对PAHG隆乳术后并发症研究,发现移位发生率占并发症的7.6%,面部注射术后的并发症亦以PAHG游走移位较多见。
郭伟[3]认为,早期PAHG移位原因与手术操作不当、术后处理不正确、受术者保护不当等引起,后期移位可能主要与材料本身的物理特性有关。PAHG存在一定的流动性,可随重力作用、肌肉收缩等因素沿组织间隙向身体的低位或沿肌束水平方向移动。盲视下注射PAHG后可因错误的注射层次、组织弹性、重力、体位、肌肉收缩、术后按摩等因素使PAHG沿面部表浅肌肉腱膜系统浅层向四周甚至面深部间隙扩散、游走移位,导致注射后假体形态不稳,而术中、术后局部加压过大等不当处理更可加剧填充物蔓延。游离移位PAHG多数以大小不等分散的团块形式分布于颌面部组织间隙、脂肪或肌肉的结缔组织内。本组所观察到的PAHG移位多属此类。同时,由于手术不当,正常的组织结构受到损伤,PAHG也会经破损处向远处组织内移位,部分甚至达到乳突、腮腺内。本组中1例颊部注射患者颊部PAHG由双耳前皮下、腮腺前缘进入腮腺,可能是因手术中损伤了原本致密的腮腺鞘所致。
图1 1例丰颞丰颊患者,左侧颊部PAHG整体向下移位,同时颊部皮下可见线条状PAHG渗漏移位(箭头所示)
图2 PAHG沿浅表间隙移位至右上睑皮下、眼轮匝肌内(箭头所示)
图3 大块PAHG游离移位至右侧咽旁间隙(粗箭头所示),同时左侧颊部皮下亦可见团块状PAHG游离移位(细箭头所示)
图4 3D space图像可见线条状PAHG进入双侧腮腺内
表1 PAHG面部注射术后PAHG远处游走移位情况
MRI能清晰显示移位PAHG的范围及分布位置,提示皮下、肌间隙或腺体内有无游离PAHG,并可确定其移位的范围。3D SPACE序列成像具有薄层、无间隔扫描的特点,可获得<1mm层厚的图像,并能任意方向重建,较2D MR扫描更能直观显示细线状的PAHG移位。但3D SPACE成像方法也存在一定缺陷,其对组织信号的抑制能力强,除渗漏移位外的其他并发症无明显检出率。
[1]郭金才,王玉荣.乳房假体破裂及注射PAHG扩散的磁共振成像[J].放射学实践,2004,19(5):338-340.
[2]林军,钱云良,杨群,等.聚丙烯酰胺PAHG注射隆乳术后并发症118例分析[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7,23(2):101.
[3]郭伟.聚丙烯酰胺PAHG注射隆乳术后并发PAHG远处移位16例分析[J].中华误诊学杂志,2008,8(31):7761-7762.
2012-05-25)
(本文编辑:欧阳卿)
325000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磁共振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