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海琴 金春花 陈建丰
●药物与临床
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硬膜外镇痛对产程和分娩的影响
蔡海琴 金春花 陈建丰
罗哌卡因是酰胺类局部麻醉药,其对心血管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毒性低,同时还具有感觉运动阻滞分离的作用,是目前国内外较为普遍采用的硬膜外分娩镇痛药物,但其使用浓度存在差异性[1-3]。笔者通过探讨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对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产程的影响,旨在为正确选择浓度提供可靠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 对象 2013-01—2014-05我院单胎、足月的初产妇180例,年龄20~36岁,孕38~40周,ASAⅠ~Ⅱ级。纳入标准:孕期无不良药物使用史,无心脏病、肾脏病、肝病等严重并发症,无硬膜外麻醉禁忌证,临产前评估均符合阴道分娩。按年龄和孕周的不平衡指数最小原则分为3组,每组60例,A组采用0.075%罗哌卡因镇痛,B组采用0.1%的罗哌卡因,C组采用0.15%罗哌卡因。另选同期未选择分娩镇痛且符合阴道分娩的初产妇60例为对照组(D组),不使用镇痛剂。4组产妇年龄、孕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详见表1。镇痛对象均签署麻醉镇痛同意书。
表1 4组产妇年龄、孕周的比较
1.2 方法 当产妇进入第一产程活跃期(即宫口开至2~3cm时)行硬膜外穿刺。L2~3间隙穿刺,向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3cm,导管固定于背部,先注入1.6%利多卡因4ml,观察5min后无全脊髓麻醉表现,再注入罗哌卡因8ml,阻滞平面控制在T10以下,然后连接自控镇痛泵(PCEA泵,南通爱普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以6ml/h的速度持续泵入,直至宫口开全后停用麻醉药。对照组不给予任何镇痛药物,但开通静脉。所有产妇均常规吸氧。
1.3 观察指标 (1)镇痛效果评分:采用五指评分法[4],大拇指表示剧痛(5分),食指表示重度痛(4分),中指表示中度痛(3分),无名指表示轻度痛(2分),小拇指表示无痛(1分)。(2)下肢运动阻滞情况评分:采用Bromage改良评分法[5-6],无运动阻滞为0分,膝关节、踝关节能运动为1分,仅能活动踝关节为2分,踝、膝、髋关节均不能活动为3分。(3)统计阳通分娩率、器械产率、剖宫产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SNK法。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2.1 4组产妇镇痛效果的比较 给镇痛药30min后,五指评分法A组(2.20±0.91)分,B组(1.70±0.55)分,C组(1.60±0.73)分,D组(4.12±0.8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B、C组镇痛效果优于A组,A组与B、C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组镇痛效果要好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疼痛评分明显高于其他3组,与A、B、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2.2 4组产妇产程情况的比较 A、B、C组第一、第三产程短于D组,但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第二产程长于D组,4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与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间宫缩持续时间及间隔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详见表2。
2.3 4组产妇下肢运动阻滞情况的比较 随着药物浓度使用增加,A、B、C组产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肢运动阻滞,Bromage评分A组(0.82±0.21)分,B组(0.94± 0.05)分,C组(2.20±0.13)分,D组无运动阻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C组与A、B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4组产妇产程情况的比较
2.4 4组产妇分娩方式的比较 4组产妇阴道分娩率、器械助产率、剖宫产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B、C 3组阴道分娩、剖宫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D组器械助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镇痛药物浓度增加,器械助产率增加,详见表3。
表3 不同用药浓度的分娩方式[例(%)]
罗哌卡因用于PCEA泵入硬膜外分娩镇痛,已在临床上广泛使用,但其使用浓度各有差异。不同浓度的镇痛药,其镇痛效果以及对产程、宫缩和分娩方式的影响是不同的。有报道称分娩镇痛应选择低浓度小剂量的局麻药[1],但本研究发现,低浓度(0.075%)的罗哌卡因对产程及宫缩影响小,但镇痛效果只能是基本满意,会增加剖宫产率。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镇痛效果越好,剖宫产率会有所降低,但带来的其它负效应也是增加的,如下肢运动阻滞增加,宫缩持续时间缩短,间隔时间延长,即宫缩减弱等。因此要综合考虑全面影响因素,选择最佳有效浓度的罗哌卡因是关键。本研究选择0.075%、0.10%、0.15%3个不同浓度是在大量文献检索和结合本院实际临床应用经验基础上确定的。本研究发现,镇痛药物能缩短第一、三产程,延长第二产程。在镇痛方面,0.10%和0.15%的罗哌卡因均能达到控制疼痛的理想效果,而0.10%的罗哌卡因使用时阴道分娩率是最高的,0.15%的罗哌卡因的器械助产率最高,下肢运动阻滞增加,两者在产程、宫缩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两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0.10%和0.15%的罗哌卡因镇痛效果相当,但0.15%的罗哌卡因使第二产程延长明显,增加分娩风险。因此,本研究中药物浓度以0.10%罗派卡因最为合适。
[1]杨再平,林仙菊.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负荷量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比较[J].浙江创伤外科,2012,17(4):563-564.
[2]肖金辉.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6):11-12.
[3] 陈咏玫,李智,孟然.罗哌卡因分娩镇痛对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9):2727-2728.
[4]张菊英,邹瑞芳.五指法在疼痛强度评估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 2005,40(6):409-411.
[5]Hughes D,Hill D,Fee J P.Intrathecal ropivacaine or bupivacaine with fentanyl for labour[J].Br J Anaesth,2001,87:733-737.
[6]Rawal N.Combined spinal-epidural anaesthesia[J].Curr Opin Anaesth,2005,18:518-521.
2014-07-24)
(本文编辑:严玮雯)
313100 长兴县妇幼保健院麻醉科
蔡海琴,E-mail:30596871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