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月英
温飞卿的《商山早行》中,颔联“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素来为人称道,因其纯用名词,从普通的场景中见出苦闷的心情。这是很难用画笔描绘出的画面,而通过名词的拣择与铺陈,那种早起出发时的孤独与寂寞,却历历如在目前。
接下来的“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各家对此的评价却褒贬不一,沈德潜就认为这两句在整首诗中较为“卑弱”。大致的原因是这句仍然状景体物,虽然亦具风致,到底已有珠玉文辞在前,因此看起来就显得可有可无了。沈德潜所谓的“卑弱”,所表达的意思实际上指这句在诗中并非警句,如同凑诗用的句子罢了。
然而在这句诗里,有着很少入诗的枳花。枳这种植物,早在《周礼·考工记序》里便已被提及:“橘逾淮而北为枳。”《晏子春秋》里化用了这个典故,以那句“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而更加广为人知。实际上,芸香科枳属的枳,和芸香科柑橘属的橘虽然同属却并不同科,是不同的植物。枳的果实味道酸苦,无法直接食用,可以制成中药里的枳实、枳壳。枳和橘的区别,大致为枳的植株较橘矮小,枝干曲折且多刺,种在院子里可以形成天然的树篱,比如陆游诗里的“枳篱茅屋枕孤峰”,读来有一种野趣。
此外,从叶子上来分辨,枳叶是三出复叶,即叶柄的顶端有三片小叶,而橘是单身复叶,在叶柄和叶片之间形成一个明显的关节,看起来就如同是大叶子和小叶子上下拼合而成的树叶。枳亦称枸橘,据《中国植物志》,也有将柑橘科的酸橙制成枳实的记载。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及枸橘又名臭橘,认为枸橘的果实“形如枳实,而壳薄不香”,被人用来冒充枳实。然而对于枸橘和枳的不同,仅有这语焉不详的九个字,并没有说明出两者之间具体的区别。因此本文依照《中国植物志》的描述,将枳、枸橘和臭橘,视作同一种植物的别称。
枳花白色,花瓣五出,开在春季,《商山早行》是一首作于春日旅途中的诗。这种花的颜色和香气都没有特别可称道之处,因此用植物来托物言志的古代诗文那么多,单独称美枳花的作品则极为少见。商山在陕西商洛一带,距离长安已经有一段距离了。而在那个凄凉的清晨,温庭筠又要离开商山,去到更加遥远的地方。他心心念念的长安,已经远成了一个梦。在出发的时刻,白色花瓣的枳花开在驿墙边,是这个场景中惟一的亮色。明人周珽注意到了这点,因此写道:“而五六落字‘明字,诗眼秀拔,谁谓晚唐乏盛、中唐音耶?”纪昀却赞同沈德潜的观点,认为“归愚讥五六卑弱,良是。”我因此疑心周珽见过枳树开花的时候,而沈德潜、纪昀则未必。要看到枳树之后,才能明白写下“枳花明驿墙”的这个人,当时心里有多么难过。这亮色来自于一种如此朴素的花朵,因此这里面的悲哀显得益发的委婉和黯淡,且有无限的言外之意。
温飞卿另有一首《送洛南李主簿》,洛南属商州。诗的前两联,他描述了想像中李主簿旅途所见商山的景色:“想君秦塞外,因见远山青。槲叶晓迷路,枳花春满庭。”读到这里“槲叶”和“枳花”的意象,很容易联想起“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槲树要在春天长出新叶的时候,枝条上去年的枯叶才纷纷褪去,而这时正是枳花开放的季节。北宋唐慎微在《证类本草》中记载:“枳壳生商州川谷,今京西江湖州郡皆有之,以商州者为佳。”枳壳是商州的特产,在温庭筠的时代,槲树的落叶和白色的枳花,是商山春天寻常的景色。唐代朱庆余有一首《商州王中丞留吃枳壳》:“方物就中名最远,只应愈疾味偏嘉。若教尽吃人人与,采尽商山枳壳花。”从中亦可想见商山遍植枳树的情形。而这首诗本身也写得十分有趣,主人留客人同吃枳壳,除了药效,还有不错的味道。于是客人担心如果大家都这么吃将起来,会把商山的枳壳都采尽吧。这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像是在分食好吃的零食一样。比起白居易“实成乃是枳,臭苦不堪食”的大有深意,这首吃枳壳的诗别有一种可爱之处。连传统上公认不好吃的东西都可以吃得心满意足,这种风趣并不多见。我猜想也许枳壳可以像陈皮一样,加点调味料也能制成零食。或者在柠檬传入中国之前,早已有吃货把以酸苦出名的枳开发出类似柠檬的调味效果。只是文献中尚未找到这样的佐证,倒是用陈皮调味的情况很常见。
由商山种满枳树,可见固然“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是佳句,然而“枳花明驿墙”的画面,同样写出了商山春天的景色。那是用朴素的枳花、商山的枳树和“明”的字义结合起来,所产生的一种独特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