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继红
针对济源市中小学教师网络远程培训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网络远程培训中的“三级管理运行机制”并研究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模式,通过开展培训、加强管理,构建“远程培训+交流研讨+行为跟进”三环培训模式,形成富有地方特色的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三三”管理模式,保证远程培训的适应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教师远程培训能够有效缓解教师工学矛盾,降低学习费用,让大多数教师平等享用到优质的课程资源。同时,远程培训也是一项开展大规模培训、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对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
近几年来,济源市中小学教师培训广泛采取网络远程培训的方式进行,教师进修学校作为济源市中小学教师培训机构,也在不断探索远程网络培训的方式与途径,培训工作多次受到上级部门的表彰。但是在远程培训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培训的质量。问题主要有:培训管理体制不健全,基层学校缺乏话语权,呈现培训监管的“真空”现象;参训教师自主学习意识不强,应付学习,只注重学习时长、不注重学习质量等不良现象;网上课程形式单一,学用结合不紧密;网上交流研讨不够深入,专家辅导针对性不强、考核不够合理等,难以调动学员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远程培训中来。如何提高远程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学习与工作结合,学以致用,解决教师远程培训中的实际问题,不断提高远程培训的实效性,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亟待研究和解决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们借助各种网络远程培训进行大胆尝试,探索创新,形成了富有济源特色的“网络远程培训三级管理运行机制”和“远程学习+交流研讨+行为跟进”的三环培训模式,并获得了很好的培训效果。
1 网络远程培训三级管理运行机制
济源市自2008年参与班主任远程培训以来,“国培计划”骨干教师培训、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科教师教学能力提高远程培训、中小学教师学科素养培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小学校长培训等,都是依靠远程网络优质培训资源。如此众多和纷繁的培训任务,管理就成了提高培训效率和质量的关键。要使培训真正落实到位,必须依靠强有力的管理体制,在相关网站提供课程、聘请专家并进行平台与技术支持的前提下,我们精心组织,确立了市、镇、校三级管理运行机制。
市教育局和市教师进修学校属于管理运行机制中的第一级,负责培训项目的总体组织实施 主要职责包括:规划全市中小学、幼儿教师远程培训工作开展的范围、进程;制订实施规划和年度培训计划及课程设置;督查各乡镇中心校、市直各校的工作进度;完成本市教师的报名和组织实施工作;负责将学员注册码发放给各单位管理员,协助各单位完成学员注册工作;为本市中小学教师按学科分班并安排班主任和辅导教师,监督与督促班主任和辅导教师的日常管理工作;选派专职管理人员负责辖区内的培训管理工作;组织学员学习、辅导及答疑活动,对学员学习进行管理、监督,并建立远程培训学习、管理制度,保障培训质量;搭建交流沟通平台,通过各类交流沟通方式(视频会议系统、QQ群、项目论坛和短信群发等),完成学员与学员、学员与辅导教师、学员与专家、学员与管理者之间的实时和非实时信息交流,每学科学员组建成一个虚拟的网络班级,每个班级都设有班级主页,主页上会清晰地显示本班辅导、学习及交流情况,为了方便学员们顺利地进行学习,实时信息交流,特为每个班级组建QQ辅导交流群,并配有本班辅导教师及网络管理员;制定辅导教师工作职责,辅导教师需承担本班如批阅、点评、答疑、评优等教学辅导的工作;组织考核,做好培训总结和验印工作。
各乡镇中心校、市直单位属于管理运行机制中的第二级,由乡镇教育系统一把手安排专人或由师训专干直接负责此项工作,严格实行“问责制” 其主要职责分别为:把项目纳入年度整体工作部署,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和保障措施;认真做好本乡镇的组织协调、服务和支持工作;负责督查本乡镇各中小学校的远程培训工作开展进度并定期通报;做好远程培训中问题的收集与反馈;做好本乡镇的培训总结和问卷调查收集工作;负责本乡镇各中小学校的培训管理和考核。
各中小学校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组织本校教师参加远程培训,完成继续教育计划,属于管理运行机制中的第三级 其中心工作为:每校选派一名远程培训专职人员,负责日常工作;完成本校教师的报名和组织实施等相关工作;选派技术支持人员为本校参加远程培训的教师提供技术指导;为本校参加远程培训的教师提供硬件和时间支持;建立远程培训学习制度,协助上级进行管理;建立信息反馈机制,收集教师对远程培训的建议和意见;各学校要求参训学员须做到:学习学科视频课程、阅读文本资料、丰富充实学科相关知识点、积极参与学习、交流互动、视频辅导答疑,保证在线学习时间,按时完成作业,提交案例,撰写学习总结,学员作业要紧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映自己的真情实感、真知灼见。
远程培训三级管理运行机制要求有关部门必须通力合作,共同做好全市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的日常管理和业务指导工作,建立网上监督制度,网下抓好考核工作,确保网络远程培训高效、有序进行。
2 “远程学习+交流研讨+行为跟进”的三环培训模式
培训形式的多元化是我们组织远程培训的大胆尝试,实践中我们逐渐形成了“远程学习+交流研讨+行为跟进”的三环培训模式。每个环节我们都在如何能够激发学员主动参与上做足文章,努力促使教师学而思,思而做,真正达到学用结合,确保培训的实效性。
远程学习 参训教师通过我们签约的培训网站在线浏览课程、观看视频、参与交流、提交作业等,以获取优质的培训课程和学习资源,转变学习方式。在这个环节营造浓厚的研修氛围,凝聚学员的研修热情、让学员养成每天上网学习的习惯最为重要。为此,我们坚持四个做好。
第一,做好平台技术培训。虽然教师对电脑操作有一定的常识,但是对培训的操作平台还需要进行前期培训与演练。因此,在培训开班之前我们首先组织各中小学技术人员,要求技术人员熟练掌握《学员培训手册》,然后由这些人员负责指导本单位学员完成注册、熟悉平台,达到每位参训学员都能够熟练掌握如何观看视频案例、撰写作业、发布话题、跟帖留言等常规技术,并在预习阶段标清学员应掌握的常规技术操作,逐项过关,逐人过关。endprint
第二,做好任务驱动。网上培训我们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引领教师学习。首先组织各单位管理人员的培训学习,要求管理人员认真研读《培训实施方案》和《学员考核方案》,并为本单位全体学员解读培训方案,使每一个学员清楚培训学习总任务总目标、每周的任务目标、各项学习任务的最低要求、优秀学员的标准等。这样,使学员对学习任务、学习程序了然于胸,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安排学习,做到有备学习、有序学习、有效学习。
第三,做好习惯养成。我们引导学员上网学习必须浏览三大栏目:项目公告、学科公告、班级公告,时刻了解项目办、辅导教师发出的最新的培训安排信息和最新学习动态与学习提醒,学员能够最快速地知道网络培训的安排,及时参加研讨活动、调整学习进度等,逐渐让学员养成良好的网络学习习惯,远程学习就会事半功倍。
第四,做好质量导向引领。在远程学习中,如果单纯地追求统计数字的攀升,学员就会疲于应付,因此我们引导他们不要盲目追求统计数字的攀升,而要注意学习的质量,我们要求学员作业要紧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映自己的真情实感、真知灼见,不宜长篇大论,杜绝抄袭,坚持做到作品的原创性,积极推荐上传自己的优秀作业、日志、话题等。要求辅导教师在批改学员的作业上严格把关,如果发现学员的作业是抄袭的,要把学员的作业退回,并提醒学员要上交原创作业,保障远程培训的质量,保证培训工作的良性运行。
交流研讨 交流研讨是有效提高远程培训效果的方法之一。交流研讨可以改善培训质量,增进参训教师之间、培训人员与参训教师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提高参训教师学习的参与度。交流研讨的形式多种多样,我们主要采用如下方式:第一,专题讲座、解难答疑,在培训中,参训老师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汇集到辅导教师处,我们对这样问题进行筛选,然后聘请国家、省、市级专家、教研员和名师做专题讲座,并与参训教师进行沟通交流和互动研讨,为参训教师指点迷津,解疑答惑。第二,网上论坛、互动研讨,我们根据参训教师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在培训网站的学科频道、班级论坛、班级QQ群等设置集中研讨的话题,由辅导教师组织参训教师集中进行研讨,必要时聘请市教研员、名师做相关的业务指导和答疑点评。研讨的话题提前一周公布,要求紧扣教育教学实际,参加研讨的教师都要做好准备,每次研讨活动都要做好记录,对每个学员的参与情况也分类记录备案,作为培训结束评选优秀学员的参考条件。第三,分片研讨、集中对碰:根据济源市的具体情况,我们有选择性地在市区、平原、山区各选取一个乡镇、办事处组织参训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研讨,在市级教研员和优秀教师的指导下,开展交流研讨,实现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的结合。
行为跟进 行为跟进是远程培训中参训教师学习反思的成果付诸行动的过程,是教师远程培训的后续环节。通过交流研讨环节中形成的新设想、新方案,结合自己的建构性思考,再来实践一次,即深思熟虑之后有意识地开展在岗实践活动。我们把参训教师以学校或同学科分为一组,以课例为载体,采用同课异构、课堂竞技等多种形式,按照图所示流程进行。
这种持续学习与持续实践的过程,通过建构性反思形成参训教师个人和集体对课例所涉及的情境、问题的看法和观念,并产生相应的应对策略,将之运用到真实的情境中,由此产生新的课例,然后在新旧课例的比较中,解决现实问题,养成实践智慧,具有经验、理论、实践结合,相互融为一体的特性,解决了教师的远程培训不止于接受教育理论、不止于观课后的评议、不止于参与体验后的感悟、不止于作公开课后的反思,而是教师思考品质的发展和成熟,使参训教师有自觉反思的心向、增长必要的反思技能,最终成为真正的反思型学习者。
参考文献
[1]丁兴富,吴庚生.网络远程教育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刘丽俐.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3.
[3]周蔚,纪河.成人远程学习者特征与学习支持服务策略[J].成人教育,2006(9):10-12.
[4]何声钟.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的优势与问题[J].基础教育参考,2007(11):53-56.
[5]闫寒冰.教师远程培训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04(11):19-20.
[6]刘蝶芬.教师远程研修、管理和服务是关键[N].中国教师报,2007-3-21(B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