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平
2013年,我国GDP实现了7.7%的较高增速,其中,第一产业增长4.0%;第二产业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8.3%,第三产业取代第二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展望2014年,在外部需求好转,国内需求继续平稳增长的背景下,我国产业将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一、2013年中国产业发展情况与总体特征
(一)农业保持稳定增长,粮食生产实现“十连增”,农产品贸易逆差有所减弱
农业生产克服南方高温干旱和北方洪涝灾害的等多种灾害考验,2013年实现增加值增长4.0%,比2012年下降0.5个百分点,农业增长稳定。粮食生产实现连续十年增产,粮食总产量再创新高。粮食总产量60193.5万吨(12038.7亿斤),比2012年增产1235.6万吨(247.1亿斤),同比增长2.1%,虽然较前三年的增速稍有回落,是自2004年来的第十年保持增产。土地生产率提高是粮食增产的重要原因。2013年,我国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达到5376.8公斤/公顷(358.5公斤/亩),比2012年增长1.4%,单产提高对粮食增产贡献率为68%。油料、糖料等农产品实现全面增产,畜牧业在经历H7N9禽流感冲击后企稳回升,渔业稳步发展,主要“菜篮子”产品市场供应稳定。与此同时,受国际农产品供应充足、国内农产品出口价格上升等因素影响,2013年农产品贸易逆差同比减少1.1%,农产品贸易逆差增速显著降低。
(二)工业保持持续较快增长,企业效益有所改善
工业生产克服各种困难,实现持续较快稳定增长。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虽然比2012年增速下降0.3个百分点,仍然增长9.7%。从全年具体情况看,受本轮“换届效应”启动较慢、企业“去库存”周期拉长和“去产能”进度迟缓等因素影响,工业生产并没有延续2012年三季度后国家扩大内需政策下的持续性反弹,工业增速前低后高小幅波动。从主要行业月度同比增速看,烟草制品业、家具制造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工业、医药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等行业下半年上升势头明显,但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等上游资源类行业工业增加值仍然持续走低。与此同时,工业企业效益有所改善,但上下游行业分化明显。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27个行业主营活动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12个行业主营活动利润比上年同期减少,2个行业由上年同期主营活动亏损转为盈利。利润总额负增长的行业主要是采掘类等上游行业,其他一些下游行业如汽车制造业(增长23.7%),医药制造业(增长18.3%),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8.2%)等,都有较快增长。总体来看,工业行业大致形成了上游亏损、下游盈利的局面。
(三)服务业实现强劲增长,服务进出口贸易较快增长
受工业较快增长、居民对服务业消费不断增长等因素影响,2013年服务业实现强劲增长,增速首次同时超过GDP和二次产业增速,同比增长8.3%,较2012年提高了0.2个百分点,是三次产业中唯一止住连跌势头的产业。服务业内部增长存在较大差异。2013年1—3季度,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业、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实现较快增长,但住宿餐饮业发展速度较慢,各行业的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7.2%、10.4%、10.4%、7.3%和5.1%,住宿和餐饮业垫底第三产业内增速。部分新兴服务业迅猛发展,以文化产业的电影业为例, 2013年电影票房收入高达218亿元,同比增长高达28%。受惠于“营改增”政策范围的扩大、《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支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出台,信息服务业、非传统金融业、健康服务业发展迅速,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业态也不断涌现。与此同时,服务进出口贸易增长较快。服务进出口总额比2012年增长14.7%,其中,出口总额比2012年增长10.6%,增速比上年提升6个百分点;进口总额同比增长17.5%,增幅与上年基本持平。
(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不断推进,产业转移继续有序推进
2013年是三次产业结构变化最有标志性意义的一年,第三产业所占GDP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高达46.1%,比第二产业所占GDP比重高了2.2个百分点。工业领域,继续加大对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等部分产能过剩行业的治理力度,结构调整优化不断推进。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态势良好,继续在结构调整优化中发挥积极作用。2013年1—11月,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7%,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速1.7个百分点,持续高于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速。高科技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深入融合,实现互补发展。以新通信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与此同时,国家积极引导产业转移有序推进,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发展日益缩小。2013年,国家发改委在前期6个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基础上,批复甘肃兰白经济区、四川广安、江西赣南等3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通过区域差别化政策引导产业转移。2013年1—11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分别为10.7%和11%,分别比东部地区高了1.8和2.1个百分点。
二、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耕地污染等农业资源安全问题凸显,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多发
我国长期奉行数量主导型发展模式,不惜代价提高产量,过度开发农业资源、过量施用化肥农药农膜、超采地下水、侵占湿地,导致地力下降、生态环境恶化,农产品安全成为影响农业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据2013年环保部发布的《中国土壤环境保护政策》显示,我国30万公顷基本农田保护区中有3.6万公顷土壤重金属超标,超标率达12.1%。另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结果显示,全国超过5000万亩耕地为中、重度污染。在河北等小麦产区,部分农业灌溉机井已经打到几百米深,而灌溉方式依然是大水漫灌,过度开采和浪费严重。在当前农业发展方式转型滞后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不健全的背景下,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多发。2013年我国农产品重金属超标、农药残留超标、非法加工制售肉制品等质量安全事件频繁发生,引发公众广泛关注,加重了人们对农产品安全的担忧,对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造成较大负面影响。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和数量型增长模式已经严重影响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endprint
(二)产能过剩问题依旧存在
2013年,国家加大化解产能过剩的治理力度,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下发了《关于坚决遏制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盲目扩张的通知》(发改产业([2013]892号),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造船等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治理力度进一步加大,但产能过剩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除了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煤化工、造船等传统行业产能大量过剩外,一些近年来政府鼓励发展的新兴行业产能过剩矛盾日显突出,已经引发企业破产倒闭等严重后果。数据显示,2013年1—6月,我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8.6%,是2009年第四季度以来的最低点。其中,电石、焦炭、水泥、平板玻璃、粗钢、风电设备和造船行业产能利用率低于70%,光伏与电解铝的行业产能利用率不足60%。当前的产能过剩问题已突破传统产业产能过剩的藩篱,呈现出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双双过剩的新局面,不同于2000年和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的“周期性产能过剩”,也不同于2003—2004年和2006年前后在经济过热下产生的“非周期性产能过剩”,当前的产能过剩问题既是长期粗放式经济发展方式导致的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脱节,落后产能和一般水平产能占较大比重的问题(“结构性过剩”);又有因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投融资体制改革不彻底遗留下来的“体制性产能过剩”;还有因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促进经济增长导致的局部产能过剩问题。
(三)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合理
尽管服务业在2013年实现了数量上的快速发展,但传统服务业和房地产业占据服务业主体地位,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大发展的基础仍然不稳固。长期以来,房地产业占服务业比重高居在13%左右,传统服务业中的餐饮、商业零售、交通运输等占服务业比重高达40%左右。传统服务业一方面存在过度竞争问题(可以经常看到商场打折销售等),另一方面受外部宏观环境变化影响大(今年以来受国家政策影响,餐饮业影响比较大);现代服务业如电信、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会展、信息技术、中介服务、文化产业、研发设计业等对服务业的贡献仍然不高。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较快,但总体占比仍较低且服务质量仍不高。现代服务业对服务业的贡献偏低,一方面是传统服务业的基数大,另一方面则是存在制约现代服务业大发展的许多因素(有些因素也制约了整个服务业的发展),除了我国工业发展素质有待提高,从而对部分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拉动有限外,服务业税负较重,体制机制还不健全,部分服务业行业进入管制和垄断问题较为突出等因素,制约了服务业大发展。
三、2014年产业发展形势展望
(一)影响因素
1、外贸需求相比2013年有所好转
2014年,各机构的普遍认为,全球经济将延续2013年的缓慢复苏态势。联合国报告预测2014年世界经济将增长3.0%;IMF预测2014年全球经济增速有望达到3.59%,比2013年的2.9%高出0.71个百分点。在此背景下,2014年我国外贸需求相对乐观。中国对美国和欧盟的出口已经有所恢复,预计2014年还会继续加速。同时应该看到,2013年以来俄罗斯、印度、巴西等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疲软放缓,需求偏弱。我国过去5年出口增量的43%来自新兴经济体。预期2014年对新兴经济体的出口仍将不容乐观。结合来自国内的劳动力、环境、汇率等成本的压力以及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不断抬头、新兴经济体的需求偏弱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我国外贸需求相比2013年有所好转,但整体上仍然难以有大的提高,部分出口拉动型产业如纺织、电子、机电等产业的增长相比2013年能够保持更快增长态势。
2、国内需求保持持续稳定增长
投资需求有望保持2013年的增长水平。2014年,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断推动的背景下,我国公共投资包括在城市轨道交通、大气和水污染治理、城市排水、保障房(包括棚户区改造)和农村基础设施等方面存在着极为迫切的需求,多种公私合作模式的推广运用将极大地吸纳社会资本参与城镇化建设,城市交通运输、公共基础设施和其他服务业投资有望保持较快增长。但由于目前投资基数已经较高,国家正在实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措施,而新的增长点长期技术储备不足,而且国家实施利率市场化改革,投资成本上升,整体上看,实体经济的投资领域的需求并不强。具体来看,新型城镇化建设(轨道交通、绿化安防、供气供水和污水处理、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能管网等)、服务业(铁路运输业、邮政和物流业、健康服务业、养老服务业等)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产业、信息消费行业、光伏产业等)等领域投资空间较大,明年有望实现较快增长。而受制于产能过剩(《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对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等领域的产能过剩问题进行了部署)、地方债务风险、房地产等三大关键问题,一些制造业、房地产等领域的投资将有所减速。固定资产投资总体仍将保持平稳态势,但增速和2013年基本相当。
消费需求相比2013年将有所加快。2014年,我国就业形势比较稳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全面推进,财政支出不断向社保、公共卫生、教育、低保等民生领域倾斜,有助于推动消费稳定增长。而且,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消费需求增长和居民消费升级将进一步加快。具体来看,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信息家电等已形成新的消费热点,文化、教育、医疗、养老和旅游等服务类需求增长迅猛,住房汽车等消费持续增长。网购等新兴业态的发展则有力地促进消费潜能的释放。2014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将进一步发挥,消费需求总体保持旺盛态势,相比2013年有所增长。
(二)产业发展态势
整体上看,2014年的产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相比2013年有所好转,产业发展形势将更为乐观些。
1、粮食增产难度加大,农业增速小幅回升
在连续十年增产后,我国粮食产量基数已经很高,继续增产的难度越来越大,当前没有全局突破性、区域带动性强的新品种和新技术,2014年全年粮食不具备大幅增产的基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果不遇到严重的自然灾害,全年粮食产量与2013年可能基本持平。与此同时,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为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农村改革的全面深化,势必为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如果不发生全局性极端气候事件和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全年农业经济有望继续平稳发展,增速也将有所回升,预计全年农业增加值实际增长4.2%左右。endprint
2、工业增速将在下移中寻找新平衡,将保持8%左右增长
2014年外部国际形势有望逐步回暖,但外部经济环境依然复杂严峻,出口对我国工业增长拉松作用将较为有限。国内需求增速有一定增长,但也非常有限。工业领域的产能过剩矛盾彻底化解尚需时日,发展方式粗放、创新能力不足等诸多结构性问题凸显使工业转型升级成为必然选择。而新的经济增长点培育仍需等待时机和时间。内外部环境变化的条件下,工业经济效益和增速阶段性下移的趋势逐步形成,综合判断,2014年工业增长速度和2013年相当,或将在8%左右增长。
3、服务业发展空间较大,将实现 8.5%左右增长
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立为标志,国家大力促进服务业改革,逐步开始探索“负面清单”的投资管理模式,并积极培育健康服务业、养老服务业、信息消费等新的增长点,为服务业进一步大发展奠定了基础。2014年,随着国家通过逐步放开服务业的管制以及“营改增”政策覆盖行业的增多和实施范围的扩大,服务业有望进一步优化内部结构,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要力量。预计2014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长约为8.5%左右。
四、政策建议
(一)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
以保护农业资源环境为重点,切实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研究制定农村土地质量保护和管理的专门性法律法规,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大力发展保护性耕作,尽快全面开展耕地污染治理,建议提取土地出让收入等筹集资金,建立土壤生态补偿基金,专项用于指导农民恢复和提高土壤功能、对污染的农村土地进行补救治理等。加大土壤污染防治宣传和培训力度,增强农民土壤保护意识。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地下水超采漏斗区综合治理,大力推进节水灌溉和水肥一体化等节水农艺措施,积极发展农村用水合作组织,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加快推进农产品禁止生产区划分和分级管理制度建设,加强对规模化养殖场污染排放限制,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控制城市工业污染向农村转移。加快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发挥市场形成价格的决定性作用。另外,要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二)综合施策,根治产能过剩问题
治理产能过剩,需要分业施策、多管齐下,综合运用行政、市场的“组合拳”,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出台相关的政策措施。一是对部分新兴产业的过剩问题通过采取完善消费环境等方式来扩大需求以缓解过剩问题。二是对于大多数传统产业的产能过剩问题治理,则主要从供给角度加快推进“去产能化”来缓解。三是进一步鼓励企业并购重组,尤其是跨区域的重组,在税收、信贷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使得相关产业在并购重组中淘汰落后产能,减少过剩产能。四是完善落后产能的退出机制。借鉴发达国家做法,尽快建立落后产能退出的补偿机制及其实施细则,建立激励机制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五是要加快完善政府考核机制。把反映能源资源消耗、环境影响程度、社会全面发展情况的指标纳入地方政府政绩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将淘汰落后产能目标完成情况和措施落实情况纳入政府绩效管理。六是要加强信息预警制度建设,加大产业信息发布的频率和范围。定期公布产品的市场供求信息、各产业的单位生产成本、各类资源价格差异以及相关的政策等信息,来引导和调节市场供求。披露行业的经济技术指标以及采用新技术、新工艺的情况,来促使产能过剩行业加快采用先进的技术工艺以淘汰落后产能。
(三)加强体制创新,推动服务业结构调整优化
服务业发展要加快结构调整力度,降低对传统服务业特别是房地产业的依赖,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要把完善体制机制作为当前促进服务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的重点。按照“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国际化”的发展方向,大力发展工业设计及研发服务、信息技术服务等面向工业生产的现代服务业。一是选择试点,进一步打破邮政、电信、金融、保险、铁路运输等现代服务业的垄断,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相关领域。二是进一步深化服务业“营改增”改革试点,结合服务业不同行业具体特点的差异和改革过程中的难点问题及时总结和完善试点政策,推动服务业的税收负担和运营成本降低,增强服务业对优质资源、优质要素和资金的吸引力。三是完善促进新兴服务业发展的财税机制。要扩大政府采购范围,把服务业领域如公务消费、会展、会议、物业管理、培训、国际机票、公务旅行、公务员体检、企业代理记账等纳入其中,引进竞争机制,面向全社会服务行业公开招标、投标,以刺激这些行业改善服务态度、优化服务方式、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项目,引导服务业的发展方向。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