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刚,黄 彬,刘 荣,关 玲,赵之明,周志鹏
解放军总医院,北京 100853 1肿瘤外科;2针灸科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oduodenectomy,PD)后胃排空延迟(delayed gastric emptying,DGE)几乎占术后总并发症的50%[1]。国内外报道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排空延迟发生率为15%~70%,平均30%[2-4]。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排空时间延长、进食时间延后及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一直困扰着临床医生并给患者及家属带来沉重的心理和经济负担。本文对在我院由同一组手术医生完成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旨在探索针灸治疗在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排空延迟发生中的作用。
1 一般资料 本组为2012年10月- 2013年8月于我院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67例,男性40例,女性27例,男女比例1.48∶1,年龄27 ~ 75(58.8±10.8)岁。
2 胃排空延迟(DGE)定义 1)留置胃管10 d以上;2)胃管拔除后再插入;3)胃管拔出后呕吐。术后其中任何一项符合则可定义为DGE。
3 分组与治疗 本组患者手术均由同一组医生完成,手术方式均为不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肠吻合均采用胰管-空场黏膜对黏膜吻合,胰管内均放置支撑管,行胰液外引流。患者术后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针灸组,对照组常规给予抗感染、补液、静脉营养、抑酸、止血等对症支持治疗,针灸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联合电针刺激治疗。
4 针灸治疗方案 1)选穴配穴方案:足三里(双)+阳陵泉(双)+上巨墟(双)+下巨墟(双)+三阴交(双)+太冲(双);2)电针刺激方案:连续波,2 Hz,3 mA;3)治疗时间方案:术后第1天开始治疗,每日治疗1次,留针30 min,连续治疗10 d为1疗程。
1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疾病类型、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Tab. 1 Clinical data about two groups
2 针灸对术后胃排空延迟发生率的影响 针灸组37例中,3例发生术后胃排空延迟;对照组30例中,8例发生术后胃排空延迟,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58,P=0.041)。见表2。
3 针灸对术后排气/排便时间的影响 针灸组术后排气/排便时间为(4.8±1.02) d;对照组术后排气/排便时间为(5.7±1.29) 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9,P=0.002)。见表2。
4 针灸对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的影响针灸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14.30±4.75) d;对照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16.47±7.24) d,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74,P=0.145)。针灸组平均住院费用为(12.38±2.86)万元;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费用为(12.91±3.94)万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41,P=0.524)。见表2。
表2 针灸对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Tab. 2 Effect of acupuncture on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after PD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发生DGE的原因很复杂,目前尚未找到明确病因,通常认为与以下因素有关:术前精神高度紧张;术前营养差,电解质紊乱未纠正;肝功能差及血胆红素高,影响胃肠蠕动功能的恢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造成的巨大手术创伤通过多种途径使胃肠道交感神经活动增强,抑制胃动力;手术直接损伤迷走神经;十二指肠切除造成十二指肠起搏点作用丧失,胃十二指肠神经连接中断,胃张力低下;残胃缺血;十二指肠和近端小肠的切除造成了血中胃动素水平的下降,而胃动素可刺激小肠收缩及胃移动性运动复合波的形成;在手术应激状态下,甲状腺素释放激素、促肾上腺素皮质激素释放因子增加,同时还促进了一些胃肠肽类激素的分泌,引起胃肠功能紊乱[5-7]。
由于DGE是一种功能性疾病,而非机械性病变,一旦确诊,应采用非手术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的发生发展机制主要与胃肠动力变化、内脏高敏感性、脑-肠轴双向传入、脑肠肽及其受体、黏膜免疫炎症和肠道菌群改变等有关,且重视社会环境和心理因素对其的影响。现代医学治疗功能性胃肠病主要是分析各种影响因素,配合心理疗法,按程度轻重处理。药物治疗以增加胃肠动力、降低内脏敏感性等为主,重在对症治疗趋向于综合疗法[8-10]。有研究表明电刺激可以改善术后患者胃功能[11],但迄今为止,尚无有效预防和治疗手段,成为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中医针灸治疗腹部外科手术后胃肠功能障碍具有一定效果。有研究显示针剌足三里、内关具有双向调节作用,能使胃弛缓者收缩加强,胃紧张者变为松弛,中脘穴是胃之募穴,针剌可使胃蠕动增强,表现为幽门立即开放,胃下缘轻度抬高[12]。还有一些研究表明,针刺足三里等穴位可以增强胃动力的功能,使胃动素、胃泌素释放增加,增加胃窦、延髓内P物质含量,从而显著增加胃蠕动波振幅与频率,促使受抑的胃运动恢复[13-15]。本研究中,我们发现PD术后患者给予电针刺激,可以显著降低PD术后DGE的发生率并显著缩短术后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的时间。针灸治疗平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2 d,减少患者平均住院费用0.5万元。作为术后的辅助治疗,针灸治疗并不额外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可以作为PD术后预防DGE发生的治疗方案供临床医生选择。针灸治疗促进术后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的机理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更大样本的患者入组有利于进一步证实针灸在预防PD术后DGE中的作用。
1 Gerritsen A, Besselink MG, Gouma DJ, et al. Systematic review of five feeding routes after pancreatoduodenectomy[J]. Br J Surg,2013, 100(5): 589-598.
2 高翔,宝力道,王俊刚.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排空延迟的防治[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06,28(S1):23-25.
3 裴东坡,宁武,游泳.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07,21(3):150-152.
4 Lampropoulos P, Vezakis A, Paschalidis N, et al. Pancreatoduodenectomy for pancreatic Cancer in a low volume institution[J]. J BUON, 2012, 17(2): 299-303.
5 冯虹,余芝,徐斌.针药结合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研究近况[J].山东中医杂志,2013,32(2):136-138.
6 Shimoda M, Kubota K, Katoh M, et al. Effect of billroth II or Rouxen-Y Reconstruction for the gastrojejunostomy on delayed gastric emptying after pancreaticoduodenectomy: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J]. Ann Surg, 2013, 257(5): 938-942.
7 Parmar AD, Sheffield KM, Vargas GM, et al.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delayed gastric emptying after pancreaticoduodenectomy[J]. HPB(Oxford), 2013, 15(10): 763-772.
8 周惠芬,王玲玲,衣运玲,等.针灸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的优势[J].针灸临床杂志,2010,26(2):1-5.
9 巫文岗,曾娟妮,任文东.中药敷脐结合针刺疗法恢复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的临床观察[J].中医药信息,2010,27(4):96-97.
10 Luttikhold J, de Ruijter FM, van Norren K, et al. Review article:the role of gastrointestinal hormones in the treatment of delayed gastric emptying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J]. Aliment Pharmacol Ther,2013, 38(6): 573-583.
11 Jayanthi NV, Dexter SP, Sarela AI. Gastric electrical stimulation for treatment of clinically severe gastroparesis[J]. J Minim Access Surg, 2013, 9(4): 163-167.
12 古力·沙尔阿,刘智艳.外科术后胃肠功能紊乱针灸治疗研究进展[J].新疆中医药,2011,29(6):63-66.
13 王慧敏,樊志敏.针灸促进快速康复外科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探讨[J].中国中医急症,2010,19(12):2108-2109.
14 梁菲梅,许丽绵.中医综合治疗对妇科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干预研究[J].新中医,2011,43(6):64-65.
15 易玉珍,夏冬梅,李淑敏,等.针灸治疗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紊乱及护理疗效观察[J].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2011,5(6):539-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