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相韦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南阳 473000)
心理弹性概念研究综述
畅相韦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南阳 473000)
心理弹性研究兴起于20世纪初,目前已成为心理健康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其研究主要集中于心理弹性作用机制、心理弹性的测量、干预等方面。但是,由于心理弹性本身的复杂性,学界至今未能对此概念达成一致。本文对以往的心理弹性概念研究进行综述,并对心理弹性概念研究前景提出展望。
心理弹性概念;适应不良;保护因子
心理弹性作为心理健康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是仿照物理学概念而提出的一个心理学概念,是指个体在压力环境之下通过自我努力达到良好适应的过程。20世纪初,心理卫生运动在全球兴起,心理健康研究着眼于人类成长的起始阶段:适应不良儿童的问题备受关注。受当时医学自然科学的影响,大众普遍认为儿童产生心理行为障碍的原因在于他们身处不利环境或遭遇压力等负性事件。但是,研究者们通过研究发现,遭遇困境未必就一定导致适应不良或心理障碍,由此打破了人们对于“压力环境—适应不良”的单一认知模式。这种现象引起研究者们的巨大兴趣,并成为70年代的研究热点。Anthony对良好适应儿童的个体特征进行分析,并为不利环境下的儿童提供达到适应良好的方法措施[1]。Anthony1974)的研究可视为心理弹性研究的萌芽,此后不少研究者对处于危险环境下的儿童却能良好适应的原因进行了探讨。研究者假设中间变量调节了危机情景与良好适应之间的关系,并把这些中间变量称为保护因子,相反,把导致不良适应的因素称为危机因子[2]。80年代中期之后,心理弹性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研究者们对心理弹性的概念、心理弹性发展的理论模型、心理弹性的测量、心理弹性的干预等进行了大量研究,研究对象从儿童扩展到了各个年龄阶段,研究更加细化。
作为个体有效应对不良环境的一种能力,对心理弹性的本质进行研究,能够帮助个体更好地克服不良环境影响,量身定制具体的发展策略,以达到良好适应。随着心理弹性研究趋势的转变:由原来的对危机因子的关注转向对保护因子的探讨。可以说,心理弹性正从病理心理学模式向积极心理学模式转变,这也符合现代心理健康理论的发展趋势:关注人类如何变的更加优秀,更有能力。就像积极心理学先驱Rutter所讲的那样:研究是什么让个体活的更加有自尊和充满自我效能感,要比研究是什么让个体适应不良更加有意义[3]。心理弹性研究对个体以及环境中的有利的、保护性的因素给予更多关注,对帮助适应不良儿童获得更好发展,进行有效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具有极大的社会现实意义。目前,研究者们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措施:例如多重家庭保护工程指研究者和家庭成员共同努力挖掘家庭中的可利用资源[4]。但是,由于心理弹性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概念,尽管研究者对心理弹性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关于心理弹性的概念、结构、作用机制等问题仍然存在不少分歧。心理弹性研究正处于资料收集阶段,心理弹性作用机制问题成为研究者们最感兴趣也是研究最多的一个方向。但是,在心理弹性概念未统一之前,适量的心理弹性实验研究是有必要的,为心理弹性操作性定义的界定提供了参考;而一味追求在不同心理弹性概念的前提下对心理弹性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则会使心理弹性的研究结果越来越混淆,缺乏可比性,原因在于似乎每一个研究者都可以根据自己研究的切入点和角度制定操作性定义。截止2004年,统计结果显示,15%—50%的心理弹性研究都是关于心理弹性概念的研究,这表明心理弹性定义研究本身的复杂性[5]。本文对以往心理弹性概念进行综述,试图找出心理弹性的本质特征,对心理弹性概念进行科学界定。
2心理弹性概念的界定及存在问题
心理弹性概念是在抗染性、易染性和危机应对的研究中发展起来的[6]。研究初期,心理弹性常用良好适应、应对和抗压力等术语来表达[6]。由于心理弹性本身的复杂性,学界至今未能对此概念达成一致。。Resilience研究始于美国,但是各国学者在引入这个概念时,在翻译上出现了一些分歧。徐慊,郑日昌将。Resilience翻译为“复原力”[7]。李海垒,张交新(2006)翻译为“心理韧性”,香港学者岳晓东(2004)基于环境和心理能力成长的角度将其翻译为压弹。尽管研究者对心理弹性的定义各有偏重,但基本遵循三种取向——“特质论”、“结果论”和“过程论”。Masten认为心理弹性是一种能让个体从困境和不幸中恢复过来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认知观念和人格特质[8]。例如:人际吸引、自我效能感、高度自尊、合理归因、才干等特质。“结果论”认为心理弹性就是一个结果,个体有无心理弹性就依据结果而定,在不良环境下能良好适应的个体就具备心理弹性,反之,则不具备。如Masten(2001)认为“心理弹性就是在严重威胁下,仍表现良好的一类现象”。有学者则认为心理弹性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动态过程。Rutter(2006)认为心理弹性是个体积极主动应对危险情景的一种过程。Masten把心理弹性视为应对环境挑战的过程、能力、结果,这种结果可能比初始水平还要高[8]。心理弹性特质论过于强调心理弹性的静态、绝对化特征,认为心理弹性是个体固有品质,一旦形成将难以更改。这种观点把心理弹性视为一种“二进制”——是与否的问题,这就意味着不具备心理弹性的个体在面临危机时必然导致适应不良,而不能进行有效干预。相反,具备心理弹性的个体,不论面对何种困境,都能从容面对,这显然不符合心理弹性的实际情况。心理弹性结果论则属于循环论证命题:由于个体具有心理弹性,所以能够适应良好;如何证明个体具有心理弹性,因为他适应良好。心理弹性过程论把心理弹性视为一种适应的过程,具有不断重组提升的可能性,也给人类不良行为干预带来了希望。其实,心理弹性过程论也包括个体特质和结果,是个体能力在压力环境下不断改变提升达到新的平衡的过程,并获得良性发展的结果。因此,心理弹性过程论其实包含了心理弹性特质论和结果论的观点。
综上所述,尽管不同研究者对心理弹性的定义不同,但总的来说,所有的心理弹性研究者都公认心理弹性操作性定义中包含两个因素:(1)个体所面临的压力情景;(2)个体的良好适应。据此,本文认为:心理弹性指个体在面临危机情景时,利用个人能力,通过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达到良好适应或能力提升的过程。研究者们将导致个体适应不良的因素称为危机因子,包括生理、心理、环境因素,例如疾病、心理创伤、父母离异、家庭暴力等。在心理弹性早期研究中,研究者所关注的是个体面临的危险性因素,提供减小危机因子影响的策略成为当时研究的重点[9]。研究者把减小不利环境对个体负面影响,促进个体良好适应的因子称为保护因子,它与危机因子相对,是心理弹性的本质内涵。寻找心理弹性保护因子是目前学界研究关注的重点。心理弹性保护因素可以分为内部因子和外部因子,,Barbara(2000)提出的“心理弹性概念太极图”模型对此进行了形象的描述。内部因子指个体所具有保护性作用的心理特质,主要分为两大类: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例如:良好的智力、言语表达能力、自信、才干、自我效能感、充满斗志等[10]。外部因子包括家庭内因素和家庭外因素。家庭内因素包括家庭关系和睦、经济优势、亲社会家庭价值观、良好的教养方式等[10]。家庭外因素包括与朋友、同学的情感联系、学会学习等。Doll和Lyon(1990)研究发现成人间的相互支持在应对危机情景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在此模型中,内部因子(个体生理和心理因素)与外部因子(家庭内外因素)之间存在广泛的交互作用。例如个体的身体状况影响到其性格的形成,家庭成员的和睦关系及个体性格影响都会影响到个体与外界关系的建立。
综上所述,研究者对心理弹性保护因子的简单罗列和描述,一方面给研究者们带来了困惑,一方面不利于对心理弹性本质的探讨。Polk(1997)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尝试对心理弹性保护因子进行归纳整理,总结出16种心理弹性保护因子,分为4类:(1)性格类型:包括生理和心理特质;(2)关系类型;(3)哲学类型,包括人生意义,自我认知等;(4)环境类型[11]。Konrad(1999)提出了9种因子组合。
其实这些因子类型也仅仅是对保护因子的简单归纳,虽然有效地精简了因子数量,但还不足以揭示保护因子的本质,也没有关注因子内部构成和因子间的交互作用,需要进一步的从保护因子的作用机制角度来审视、探讨心理弹性的本质内涵。
目前对心理弹性概念的定义存在结果、过程、能力三种取向,心理弹性的多元化定义使心理弹性研究之间缺乏可比性,应加大整合力度,以一种动态交互作用的观点整合结果论和能力论两种定义,从整体论的角度对心理弹性概念进行评论,制定一个一般背景之下的心理弹性概念,无疑,关于心理弹性过程论的定义将是最佳选择。
心理弹性的结果即良好适应的评价标准与文化、性别、年龄、个体的发展任务密切相关,很难对其进行量化。例如:对幼儿来说,亲子关系是良好适应的标准;对在校生来说,学业成就也许是一个比较恰当的指标;对进入工作岗位的个体来说,工作业绩、人际关系、家庭关系都可能是衡量其适应的指标。本文认为在确定适应标准时,应结合研究对象的特殊性,从个体的社会角色和阶段发展任务来考虑,尽量多方法多维度地去衡量,制定不同群体、不同领域的心理弹性概念。例如大学生学业心理弹性、心理弹性的跨文化研究等。
心理弹性产生的压力源类型众多:日常生活困扰、创伤性事件、发展性压力等。不同压力源之下的心理弹性概念也应有所差别,以后研究应制定不同类型压力源下的心理弹性概念。
[1]Anthony EJ.The syndrome of the psychologically invulnerable child[J]. In Anthony E, Koupernick C.The Child in His FamilyNY:Woley,1974,3:529.
[2]周碧岚.复原力研究的进展与方向[J].求索,2004,(10):132-134.
[3]Rutter M.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and protective mechanisms [J]. Am J of Orthopsychiat, 1987,57 (3):316-331.
[4]Bronfenbrenner , U. , Ceci , S. J. Nature-Nurture reconceptualized in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 A bioeco-logical model [J] . Psychological Review,1994, (101).
[5]Kathleen Tusaie, J anyce Dyer. Risilience: A Historical Review of the Construct [J] . Continuing Education,2004, (1) .
[6]Jew CL, Green KE, Kroger J.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measure of resiliency[J].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in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1999,32:75-90.
[7]徐慊,郑日昌.国外复原力研究进展[J].Chinese Mental Health Journal, 2007, 21(6):424-427.
[8]Masten AS,Resilience in individual development:Successful adaptation despite risk and adversity[J]. Educational Resilience in Inner-city American:Challenges and Prospects, 3-25. Hilladale, 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1994.
[9]王滨,罗伟.心理弹性发展的研究进展及评述[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7(5):127-130.
[10]马伟娜,桑标,洪灵敏.心理弹性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述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6 (1):89-95.
[11]Springer JF; Philip JI. Individual protective factors index: A measure of adolescent resilience [J].Saint Louis: Evaluation Management Training Associates Inc,1997.
Study on Resilience Concept
CHANG Xiangwei
(Henan Polytechnic Institute, Nanyang Henan 473000)
Resilience research started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 i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research topic in the field of mental health. The research mainly focused on the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mechanism, measurement of resilience, etc. However, due to the complexity of resilience,academia has so far failed to reach agreement on this concept. This paper summarized research on previous resilience concept, and put forward prospect research on resilience concept.
Resilience Concept; Maladjustment; Protection Factor
B84
A
1672-2094(2014)01-0088-03
责任编辑:张隆辉
2013-12-11
畅相韦(1984-),男,河南襄城人,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助教,心理学硕士。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