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辰可
(浙江理工大学 经管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传统教学是以内容为导向,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在管理学课堂教学中,使用更多的是传统的 SBL 教学法( 基于主题的学习) ,即以教师为主体,授课的主动权多由授课教师所掌握,通常由任课教师确定每次课程的主题,系统介绍该主题的相关知识点以及重点和难点[1]157-159。这种传统教学模式存在以下不足。第一,单向性过强。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习惯于被动地接受知识,师生之间互动较少,课堂交往的单向性使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活动被剥夺,从而导致课堂思维活跃度受到限制,影响教学质量。第二,学生之间缺乏互动。现代化的管理需要员工具有较强的组织沟通协调能力,需要组织内部人员之间的团队合作能力。然而,传统教育模式往往导致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明显不足。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缺乏管理过程应有的沟通协调能力的训练,导致学生就业后自身能力与实际工作需求差距较大。第三,情境构建不足。在传统模式下,教师主要依靠口头讲授形式为学生构建造虚拟情境,缺乏现实性,往往与学生的生活体验有一定距离。因此,教师构建的虚拟情境往往很难与多数学生产生共鸣,也很难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从而影响了学生依据情境对相关理论的理解和掌握[2]35-38。
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意指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PBL教学法是针对传统教学法单纯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学生技能培养的弊端,顺应教学模式改革潮流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PBL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强调把学习任务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相对真实的问题情境中,通过学习者合作解决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3]26-27。文献表明,由于PBL教学法引入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目前国内的很多高校都将这种模式试用于各个学科的教学改革中。PBL教学法在国内研究较晚,2000年之前的文献不足200篇, 相关研究成果主要发表于2010年前后,而且绝大多数内容集中于医学卫生行业,此外还涉及教育社科、理工、电子信息类等诸多领域[4]208-209。迄今为止,国内将PBL教学法运用到经济管理类课程的教学研究很少。
以问题为导向是PBL教学法的重要特点之一。而问题对于实施PBL教学法的过程而言只是开始,更重要的是在学生解决问题时所经历的学习过程,该过程能够让学生运用知识、掌握技巧、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学习的最终目的。课程开始时就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通过多种思维和认知方式解决问题。换言之,PBL教学法就是激励学生逐步获得综合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
国外的教育体制和教学过程与我国差别较大,适应国外学生的教学法要被中国学生很快接受较为困难。PBL教学法强调学生的自学能力,需要学生积极思考,课后自寻答案,这需要较高的自律性。我国高中阶段大都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入高校后如果突然转变为PBL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自学能力,显然会使学生感到无所适从。考虑到学生的可接受性问题,我们不能盲目照搬国外的PBL模式。
就PBL教学法而言,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即学生是“主角”,教师是“配角”。教师的教学活动不再是先讲述理论知识,而是向学生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过情境式的互动以及教师适当的指导和监督,积极自主地建构知识结构,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从根本上转变角色,即教师从教学注意力中心和知识源头的角色转变为学生获得知识的引导者。国内在师资培训方面已经开始了新的尝试,但我国奋斗在各级各类教育战线上的数千万教师基本上都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培养出来的。因此,要实现我国教师角色的全面转变,恐非一日之功[5]73-77。此外,PBL教学法需要教师准确把握课程知识的整体框架,教师的知识能力和视野水平等自身素质会影响到问题的选择,这些都需要有经验、有水平的教师通过集体努力,才能使设定的问题达到一定的标准[6]96-97,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学习成绩。国外采用PBL教学模式的大部分高校都采用集体备课的方式,需要投入大量的师资。在当今国内的教育环境下,这还是受到一定条件制约的。
PBL教学模式与传统教育模式之间存在很多矛盾。譬如,国内目前的考试方式及评价体系尚有不尽科学合理之处,很难适用于PBL教学法。我们已经分析了一些学者对PBL教学法的研究,发现在目前的环境下,采用一种介于传统教育模式和PBL教学法的教学模式则不失为一种可行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整合国内外的教学方法不仅有助于给学生传授基本的知识结构,也有助于锻炼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例如,可将教材的章节分为多个模块实施教学,在每个教学模块中安排PBL中期成果展示,评价后再进入另一教学模块[6]96-97,做到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再如,采用以问题为导向,师生角色并重的“基于问题的教学”(Problem-Based Lecture)方法[3]26-27。
在国内目前的教育环境中,传统教学法与PBL教学法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或掣肘因素。对比二者发现,基于主题的传统学习法并非一无是处,其优点是知识架构较为完整。而在PBL模式下,学生所学的知识结构可能较为零散,二者之间的优劣长短正好互为补充。如果能够找到介于传统教学法与PBL教学法的方式,就可以保留传统教学方法中的完整性知识体系,同时又能充分培养与发挥学生自主思考,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当前教育环境下,这是一种可行的过渡方法。为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讲解课程的具体章节可采用PBL方法,首先设置一个问题情境,这能够极大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然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讨论理论知识。概言之,课堂以问题为导向,以具体知识模块为单位进行“基于问题的教学”。我们在《管理学》(教材:罗宾斯的《管理学》第11版)教学中对这种“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进行了一些探索。
下面以笔者讲授的一堂管理学课为例阐明“基于问题的教学”。章节内容是“作为决策制定的管理者”,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决策制定过程,理解决策制定的条件,以及决策制定的风格。作为本章的第一节课,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课本内容。上课时,授课教师先用模拟情景引出问题:假设你和你的组员一起乘坐的飞机不幸发生故障,坠落到沙漠中,幸运的是你们都从机舱逃生了,此时机长告诉大家飞机在十分钟后就会爆炸,请大家抓紧时间到机舱内拿取所需物品。给大家列出的取拿物品清单共20项,取出小组认为最重要的五种物品。你和组员迅速返回机舱拿出物品后,飞机很快就爆炸了。你和你的组员决定怎样在沙漠中逃生?
情景设置后,学生立刻活跃起来。有了课程之前的基础,小组成员已经固定,学生之间马上兴奋地讨论起来。这时授课教师放出幻灯片,提出具体问题。假设你和你的组员都顺利逃生,回到了公司,公司经理让你们一起为公司员工做一次演讲。演讲内容包括:1.作为一个小组,你们是怎样商定返机所拿5种物品的重要程度的?2. 你们的逃生计划是什么,为什么大家都认为这个计划是可行的?3.请讲述你们制定决策的过程。4.你们小组制定决策时依赖的是外部信息还是内部信息,决策制定是线性还是非线性的?
上述问题涵盖了“作为决策制定的管理者”的决策制定过程、决策制定风格,决策制定的条件等该章节的重要知识点,这是授课教师备课时精心设计的问题,这些问题既有趣味性,又与理论知识框架契合。学生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人人都有自己思考和参与决策制定的过程,过程就是学生亲身体会管理者的决策制定。问题的设置由浅入深,从具体问题过渡到抽象问题,比如第4个问题有一定的理论性,学生只有掌握了相关知识,才能结合理论来回答。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小组内部也在提高沟通能力、协调合作能力,而这些能力正是管理学实践中不可或缺的能力。学生在怀着极大热情梳理知识的同时,也在提高自己管理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问题提出后,学生开展针对性的自由讨论。在此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先由小组成员制定个人决策,然后小组内部共同讨论制定小组决策。授课教师对个人决策时间与小组决策时间严格把握,控制课堂节奏,同时观察学生的反应,帮助学生释疑。讨论结束后,各个小组依次发言,小组成员轮流讲解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其余同学发表意见,授课教师在期间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在此过程中,学生反应积极,主动举手要求发言者很多。授课教师用板书的方式记录学生的答案,并和大家一起分析汇总。授课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分析难点,归纳重点,找出不足。
学生在整个小组讨论、班级讨论和分析汇总的过程中都很专注,一直保持很高热情,课堂气氛轻松有序,在兴趣和求知中完成了对知识的主动思考、汇总归纳过程。在本章后续内容讲解中,学生时常提出与决策制定相关的问题,或用自己在本节课的小组经历作为例子去解释其他问题。学生们反映这样的课程参与度高,“余热”强,对知识点的理解深入。学生如此有意识地反思他们想要解决的问题,无疑可以提炼教学内容的核心知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技能,发展高层次的思维能力,实现学习的融会贯通。
“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结合了传统教学方法和PBL教学法之所长,既有效保留了两种教学法的优势,又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各自的局限[3]26-27。以贴近实际问题为引导,为学生营造主动、轻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自主思考,畅所欲言。我们认为,课堂以问题为引导,以具体知识模块为单位进行的“基于问题的教学”法,可以作为一种传统教学法到PBL教学法之间的过渡方法。
“基于问题的教学”适合目前的教学环境,但不可忽视的是,从学生和教师的角度看,PBL教学法将成为今后教学方法的趋势。从学生角度看,在当今信息高速分享的时代,学生知识面越来越广,知识水平不断提高,他们独立思考与分析问题的能力随之提高,可以逐步适应PBL模式。此外,来华留学的国际学生越来越多,他们习惯于开放式授课,单纯的传统教学模式无法吸引他们,要提高国际化办学水平,势必要采纳国际化教学模式。从教师角度来看,由于学生需要且欢迎灵活开放的教学方式,这就需要教师逐步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适应并学习钻研适应国际化趋势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可以先用“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从最适宜的章节入手,逐步适应并深入,积累经验,逐步使自身的教学方式灵活化,然后再慢慢过渡到整个课程的PBL教学法。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共同提高,相信会有更多的PBL教学研究与实践,“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会逐步过渡到PBL教学法。
参考文献:
[1] 张 圆,刘迎华.PBL教学法在高职《管理学》课程中的应用[J]. 继续教育研究, 2012(8).
[2] 刘 庆.旅游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探讨PBL模式在旅游心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7(4).
[3] 石 虹, 傅志君, 陈世耀.从“基于问题的教学”向“基于问题的学习”过渡[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9(10).
[4] 徐晓玲. PBL教学法在《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课程中的设计与实践[J] .课程教育研究, 2012(11).
[5] 汤丰林, 申继亮. 基于问题的学习与我国的教育现实[J].比较教育研究, 2005(1).
[6] 冯 蕾. PBL模式在“企业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2(3).